登陆注册
1775700000012

第12章 节气时令与历法的趣话(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远古时代开创的一部历法。这部历法首先确认了一年是365天,它和同时代古埃及人确认的一年天数相同。后来,先民们从农业生产出发,又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段,每个节气段约15天,一年12个月,每月两个节气,一年共24个节气。这个历法符合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一个回归年的周期规律,是中国人在古代创建的“太阳历”。后来在夏朝时又将二十四节气和中国的“太阴历”结合,改革了太阴历,制定了“阴阳合历”的夏历,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农历。

我国特有的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阴历:每月的时间长度以月亮圆缺交替一次为根据,月亮圆缺变化一次大约是29,5天,为构成整数,排列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为29,5天。一年为354天,每年的总日数比阳历少11天,经过若干年之后,就会出现六月飞雪、十二月酷暑之怪现象。这种日期与季节不对应,不利于农业生产。在历史上也称阴历为太阴历。

阳历:年的时间长度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根据,一年的时间长度大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个多小时,阳历取整数,平年365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28天),四年一闰(2月29天),闰年为366天。阳历与月亮圆缺无关。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

阴阳历:每月日数与阴历相同,但在年的总日数上以设闰月来与阳历中的年总日数相接近。我国在春秋时代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即19年里面7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13个月,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是,阴阳历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我国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历。不少人将农历称为阴历,其实,这只是人们一种习惯上的称呼。

何谓干支纪年法?

现在大多采用公元纪年,但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人们还习惯用干支的年号来代称,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那么,何谓干支纪年法呢?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首先确定天干,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其次再推算地支,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1 2 3 4 5 6,子 寅 辰 午 申 戌;

偶数组:1 2 3 4 5 6,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组合起来为己丑年所以,2009年为己丑年。

“十二时辰”所指的具体时刻。

古人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即,子时:夜半(23点至1点);丑时:鸡呜(1点至3点);寅时:平旦(3点至5点);卯时:日出(5点至7点);辰时:食时(7点至9点);巳时:隅中(9点至11点);午时:日中(11点至13点);未时:日映(13点至15点);申时:哺时(15点至17点);酉时:日落(17点至19点);戌时:黄昏(19点至21点);亥时:人定(21点至23点)。

我国对元旦和春节的确定。

公历1月1日即元旦。元,为开始、第一之意;旦,为早晨、太阳升起的意思。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天。根据不同的历法,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元旦。公历,是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它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而制定的,最早叫太阳历。公元前46年,现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太阳历在罗马始创。1582年,经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命人对其进行修订后,成为目前所用的“阳历”,即公历,亦称“格列历”。该历将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

我国在辛亥革命以前一直是采用始于夏代的历法“夏历”纪年的。“夏历”又称“农历”、“旧历”。元旦是一年之首,但将哪一天作为岁首,我国历代却不一致。《史记》上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统一中国后定十月初一为元旦。到汉武帝时,又恢复到夏代的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并一直延续了下来。辛亥革命后,我国改用公历,就将夏历的元旦称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的决议:同年12月23日召开的政务院第12次政务会议上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规定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确定为新年,元旦休假一天。元旦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的节日。

欢度元旦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位置不同,各国元旦到来的具体时间也就不完全一样。比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就是世界上最先开始一天的地方,因此,它也就是最早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因此,它也就是最后一个迎来元旦的国家。按公历计算,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一到,我国城乡各地张灯结彩,大街小巷披上节日盛装。许多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迎接新的一年。家家户户亲友欢聚,同贺新年。

干支纪年与人的年龄的对应。

现在我国用来纪年的历法,是世界通用的公历,如记出生年月日,那就是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我国古代所用的方法,叫做“干支纪年法”。所谓“干”,就是“天干”,它以十个字作为符号组成,其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又叫“十干”。所谓“支”,就是“地支”,它是以十二个字为符号组成的,其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以又叫“十二支”。我国通常把“天干”、“地支”作为顺序符号使用。同时,也用为纪年。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开始运用这种纪年法了。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胄、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怎样搭配呢?即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于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于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也称为“六十花甲子”。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人到六十岁也就整整过了一个轮回,所以被称为“花甲之年”,六十开外则被称为“年过花甲”。

干支纪年法与人的生辰八字。

大家都知道,我国民间有一个计算出生年龄的传统习俗,即人一出生,就按他出生的年、月、日、时,确定“生辰八字”;同时,又确定了“生肖”。生肖,就是人所生年的属相,也就是你哪年出生,你就有一个动物作为你的属相。要明白何为“生辰八字”,首先要从我国古代人民的纪年法谈起。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等等。就与现在说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是一个意思。用于支纪年法来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必定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这种干支纪年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即华夏族纪年法。

那么,人的生辰八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得从干支纪年法、干支纪月法、于支纪日法、干支纪时法依次说起。

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于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表便得干支年。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O则干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为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为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用于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一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干由该日所对天干推得,其歌诀为: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若逢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星期”与“礼拜”的由来。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希腊、罗马,后来逐渐遍及世界各地。

相传,古代巴比伦人把每个月中能看到月亮的28天,划分为4个等份,每个等份7天,这就是星期的雏形。后来,古巴比伦人又给星期制的七天配上美妙的星名,即星期一至星期日分别用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和太阳等来表示,现在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语言中,一星期中的各天并不是按数字顺序,而是有着特定的名字,是以“七曜”来分别命名的。七曜指太阳、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个最亮的大行星。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这样,“星期”便成了“星”的日期。

那么中国为什么又把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中的“七日为一周”,跟我国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与其如出一辙。但袁嘉谷感到不顺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与同事们商量后,将一周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这就是既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星期”的由来。

同类推荐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即使在今天这个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社会,男人依然要比女人辛苦得多,肩上的责任要重得多。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老传统依然没变,那就是:男人,赚钱才是硬道理!现代的男人比过去任何时候的男人都辛苦: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兜里没有几个钱的男人不要说事业、前途,就连老婆都讨不上。所以男人辛苦赚钱,有时候满肚子怨言,没地方发泄,牙掉了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咽,没办法,谁叫你是男人呢?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别告诉我你懂得商务电话沟通技巧。100个电话商务沟通的关键细节帮你成功开启商务工作中的宝藏。还在办公室里拿着电话踌躇不安吗?还在为一份成功的订单绞尽脑汁吗?赶紧阅读本书吧,拿起电话,财源滚滚而来。
  • 给我一段宁静路

    给我一段宁静路

    苏静尧是苏家人,就算每天厮混还是能开着限量版的跑车,泡着热辣的美女,过着清闲的日子。宁月是国内某所重点大学的大二学生,性格文静,并不引……
  • 绝脉高手

    绝脉高手

    这次是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文风还是灯火自己的,大伙如果喜欢玄幻,可以试着去看看,若对您胃口,请收藏支持。
  • 我家娘亲很护短

    我家娘亲很护短

    推荐新书《媳妇撒个娇呀》强大到令人恐怖的宝宝,无赖到令人跳脚的娘亲,外带一只萌宠小吃货,开始了精彩的人生之旅。“看上娘亲了?卖进青楼!”“打娘亲的主意?往死里揍!”某女不干,“儿子,不得无礼!想娶我,报身价、报现金、报家产……”某男怒了,“想娶这个蠢女人的,先到我这报遗产!”
  • 狐妖娆

    狐妖娆

    此文一女十多男~不喜欢的就不要进入了~谢谢第一章节有些慢热~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跳过从第二章节看因为现在男主们还没有出完场~所以现在就先不展开投票~等男主们一一登场后~洛洛会发一个调查看大家最喜欢哪个男主~谢谢鲜小橙大大帮我做的封面~非常漂亮~她笑里藏刀的看着六界之首冥界阎尊的俊脸,心中暗自腹诽,你丫的不负责任的将原本阳寿未尽的本小姐拘来你这阎王殿,现在又想这般不负责任的将本小姐投下往生轮,做梦吧你!他,堂堂六界之首的冥界天尊,可怜自打牛头马面拘错了魂魄将这无法无天的小色女拘来这地府,便自此过上了惨无天日的生活,不但对色女要言听计从随传随到,还让这色女吃尽了豆腐。他,天界天尊,原本来她有着千年的姻缘,却阴差阳错失交臂,再回首,佳人身边五个同样出色的男子虎视眈眈的盯着他,想插队,想走后门,没门!他,神界天尊,儿时的一次游玩偶遇这半人半妖的人妖女,还不小心让她给咬上了脖子吸了血,于是他笑逐颜开的望着那还在吸着他血的人妖女说:男女授受不亲,既然你亲过了我,那么你得负责!他,魔界天尊,他堂堂魔界天尊的得力属下居然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给杀了,还让这女人手下的小丫头吃了他属下的元丹,而她而嚣张的说:我这是替你清理门户,不然那魔罗天早晚会爬到你的头顶,你应该感谢我替你铲除了一大威胁。他,妖界之王,第一次相遇,她指着他大叫:我知道了,你便是那个攻!一口气没顺上,看着周围五彩缤纷的目光,他堂堂妖界之王只能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采用尿遁之术,可怜他自此沦为另外五尊的笑后谈资!他,兽界天尊,自诩风流倜傥,却不料她来来回回打量完之后,瞪着他重要部位非常不满意的说:为什么小得像牙签呢?兽便是动物,动物的根种应该是非常大的嘛。牙签是什么他不懂,可是这个小他当然听得懂,于是当下把腰围一挺,掀开马甲,展露雄风非常自信的大吼:这还叫小吗?四周一片掌声,才发现,不知何时,身边围了一群色女正色咪咪的盯着他的重要部位。。。。泪悲。。。此文有小虐~剧情需要~推荐自己另一篇文[弃妃为后]【收了祸世相公们】小师弟的文!要加油哦~!另外推荐一个朋友的新文[兽谑]作者:香烟喜欢的朋友可以加52857788这个QQ群~敲门砖为任何一个角色的名
  • 新帝国掌门

    新帝国掌门

    体会新帝国掌门人的创业历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秘成功的最深处。本书精选7位优秀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导演了一出出江湖豪侠的风云故事。他们尽管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管理风格上都有独特之处,但始终围绕人、财、物做文章。或不断深入,或不断拓展,细心品味,令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