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效应”增加他人好感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者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20多次,有的出现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者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者更喜欢那些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即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另一位心理学家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上述观点。
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的时候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互相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成为“曝光效应”。
为什么有些人我们只是见过几次,就会感觉距离很近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上学、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经常在同一个时刻,在同一个汽车站或候车室的话,总会有几个面熟的人。对这些面熟的人,即使没有说过话,也会有一种亲近感,就像对朋友伙伴的感情一样。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会缓解慌乱的情绪。
我们对人产生好感甚至喜欢上别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上下学、上下班时,从不相识到面熟的这一过程,都会成为开始喜欢别人的契机。
当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你时,一般我们都会列举这个人的相貌、人品为理由。但是,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也可能会对他抱有好感。我们一般不会注意上下学、上下班时那些面熟的人的相貌和衣着,也看不出他们的行动中有什么醒目的特征,只是看着他们沉默站立的身影。但随着每天的重复、看到对方次数的增多,我们对对方的好感也会增强。这就是“曝光效应”,即仅仅因为与对象人或对象物接触次数的增多,对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的好感也会增强。
因为懂得了这一道理,一位推销团体险的推销员获得了良好的业绩。
■谁都知道,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时,必得先说服公司的领导,不过,这些领导通常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人闲聊。因此,一般的推销员,只要遇到某领导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抓住不放。结果,虽然是长谈了,却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推销失败。
而这位成功的推销员则不同,他不求与客户一次见面时间长,只求见面次数多。只要见到对方很忙碌,他边迅速地离去。对方心存感谢,对他产生了好感。如此三番五次后,对方被感动了,最终答应投保。■
推销员的故事就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增加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不妨多制造见面机会。
另外,我们对离自己距离近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心理学称之为“接近性因素”。在单位或者教室里,我们更容易去亲近那些座位离自己近的人。同时,如果对方离自己越近,见面的几率就会越大。因此,曝光效应和接近性因素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这二者都可以起到缩小心理距离的作用。
■美国的心理学家康恩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与异性谈话时,一般人会对多大距离的男女产生好感。
在这项实验中,如果被测试的对象是男性的话,就叫两名女性去跟这名男性进行谈话,其中一名女性坐在距离他五十公分的沙发上,而另一名女性则坐在距离他两公分的椅子上。谈话时,这两名女性的态度完全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男性对于坐在离自己较近的女性,更容易产生好感。
同样,实验的对象换成女性时,也是对身旁距离近的男性更易产生好感。■
这就是所谓的“接近性因素”的功效。因为,彼此距离缩短的同时,双方的戒备心理也开始放松,而且有产生亲密感的心理倾向。因此,要想缩短与某人的心理距离,可先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这就是对他人施加心理暗示的策略。
心理学家提示:
如果你去请求并不熟悉的人办事,道理也是一样。千万别一次把礼送完。想想看,把10万元分成10份,每次一万元送出去,是不是比一次送10万元效果要好很多?把礼物分成多份,这样可以加深对方的印象,混个脸熟。
消除对方的警戒心,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并不难,只要你善于利用“接近性因素”。找个理由接近对方,与他(她)肩并肩坐着,你会发现,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暗示经营自己的黄金人脉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明白其他人在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中的重要性。人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源。由于黄金人脉是如此的重要,而且在各个领域中,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自己良好而持久的黄金人脉。
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
人脉如同金钱一般,也需要管理、储蓄和增值。人人都可以成为善于人脉经营的脉客。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建立你自己的黄金人脉:
第一,要想打造自己的黄金人脉,你应该成为一个乐观开朗、办事干练的人,给人积极的心理暗示。你要建立自已的人际关系网,颇受欢迎,备受人们的信任,让你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都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
第二,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这样去对别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外。真切地去聆听他人的想法,而且要表现出你很在乎他们的想法。心理暗示研究表明,很多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很讨人喜欢、让人欣赏,他们很自然地让他们周围的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很自然的流露出对他人的关心。那些处于成功边缘,或是不成功的人就明显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许多有关销售技巧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就意识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些方法都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搭配衣服一样,要把别人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联系起来,如果别人喜欢足球,你也要试着去喜欢足球,这种方法有的时候确实会奏效,不过,有的人即使和别人没有如同足球这样的共同爱好,只要把别人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联系起来,也能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
第四,作为一个生意场上的行家,问问自己:“我做的是什么生意?”这会对你有所帮助。有的人认为如果他们是卖东西的,那么他们做的就是销售,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做的是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生意——因为这才关系到你是怎样卖东西的。那些身处管理阶层的人也是在建立人际关系,因为正是有了人际关系,你才能办成事。
心理暗示的力量:
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来改善人际关系,让你能够更成功。不论什么时候,当你想到可能对你有用的人际关系时,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我想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样的积极效果?
2.我能为之做些什么?
3.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
4.在何时何地,与什么人一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才会有这样的目标?
5.实现这个目标的预期影响(包括自己和相关联的人)是怎样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每当你想到人际关系时。就按照这五条来为自己设定目标。然后,随着关系的进展,记住将这些目标放在你思想上比较显著的位置,这样,你和他人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不能对人太好
■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深受世人敬仰。而且他还是一个颇具智慧的人。
一天,富兰克林和一名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看到前面不远处正走着一位妙龄女郎。富兰克林认出她是政府的一位职员,平时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总是修饰得大方得体、光彩照人。突然,那位女郎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助手要大步上前去扶她,富兰克林却示意他暂时回避。于是,两人暂时躲避在一拐角处,悄悄地注视着那位女职员。只见那位女职员站起来,环顾四周,掸去身上的尘土,很快恢复了常态,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等那位女职员渐行渐远,助手迷惑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富兰克林淡淡一笑,反问道:“年轻人,你难道就愿意让人看到自己摔跤时的窘迫样子?”助手恍然大悟。■
在人生的旅途上,谁没有“摔跤”的时候呢?摔跤时,人们会倍感尴尬、狼狈、脆弱和痛楚。此时,人们最需要拥有一个抚平创伤、恢复自尊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为朋友会两肋插刀,朋友有困难我们会义不容辞的帮忙,总之,我们对朋友有着无尽的关爱。但是,这种关爱有时会朋友的一种负担。
对于朋友,我们只能建议,只能提供我们的想法让他参考,但无权替他作出任何的决定。凡事皆有度,过分强为,是不明智的。客观地来讲,我们只是朋友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感同身受者,所以,我们劝告的出发点并不一定适合于他,或是并不符合他实际的生活状况,只能由他自主选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把握“适度原则”,“适度”就是指跟某个人交往不过于亲密也不过于疏远。“适度原则”不仅适用于同普通人的接触,也适用于朋友。不要认为是好朋友就可以“随便”,朋友之间也是要把握分寸的。
有时候,对人过好,会造成啼笑皆非的效果:
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小张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小李。刚开始小李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小张将鸡蛋给了小王,小李就不爽了。于是对小张大吵大闹:“凭什么把我的鸡蛋给别人?”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小张的,小张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了感恩。另一个方面讲,小张对小李太好,会给小李一种“他欠我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这种错误的心理暗示是因为小张坚持不断的给小李鸡蛋的情况下产生的。
■小李刚毕业没多久,怀着十二万分的感恩之心到新单位报到的。当她的很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她已经安然坐在这家跨国公司的某个小方格里开始她的职业生涯,这让她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也让她对自己顶头上司王女士的力荐心存感激。小李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干。”
小李工作很认真,对同事很热情,相应地,大家对她的评价也不错。渐渐地,小李把大家当成了亲人和朋友。小李心里想:外企并不像他们说得那么复杂呀,起码我在的这个部门人情味还挺重的。因为觉得同事们都很好,小李也尽力帮助别人,比如说帮张姐复印资料,每次可都是一大沓,起码半小时,帮王女士修改计划书,她总能在其中发现不少的语法错误,王女士总是懒得自己动手去改。每当别人说“谢谢”的时候,小李心里都很美。
到后来,因为顺路,小李主动提出帮王女士买早餐,“王女士对自己挺不错的。作为一个朋友,偶尔买次早餐也是应该的。”小李这样对自己说。直到有一天,小李无意中听到别的部门的人说到自己。“那个新来的小李呀,一看就比较小家子气,做个助手应该还不错,成不了大事。”“你觉不觉得她挺爱巴结人的?”听完这些闲言闲语,小李感到自己很委屈。 ■
别人有困难,作为一个朋友帮忙是应该的。但平时也主动地献殷勤,这就有些谄媚的成分。小李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和朋友相处的这个“度”。
朋友之交在于信、在于义,但是之所以为朋友,在于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要以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就是唯一。我们的意见可以坦诚提供给朋友参考,我们有义务为朋友提供帮助,但是,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朋友一定服从于我们的意见而强人所难,是谁也不愿接受的。适可而止,是维系友谊以至于一切社会关系的艺术。凡事总有一定限度,朋友之谊、同事之道,取决于我们的真诚胸襟。
人们都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都有自己的主见。朋友只是相互勉励,坚定其志向,并不是相互依从与服从的关系。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谁也不能代替别人思考,谁也不能代替别人选择什么!我们只能将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委婉地告诉他,至于是否听取,取决于他自己,应当由他自主决定。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替他人设计,否则,就会给对方以错误的暗示。任何人都是独立的,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其对生活的感受都是独特的。
心理暗示的力量:
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走向真正的和谐。所谓“远香近臭”,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都包含有这种意思在里边。
■提升自己的人脉竞争力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如果你的人脉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当你有喜乐尊荣时,有人为你摇旗呐喊,鼓掌喝彩;当你有事需要帮忙时,有人为你铺石开路,两肋插刀,你就能感到人脉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一套积累人脉的方式,运用好心理暗示技巧,可以提升你的人脉竞争力。
1.培养自信心
“你的舒适圈(在不同场合中感觉到自在的程度)有多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舒适圈很小,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总是怕被拒绝,因此不愿主动走出去与人交往,更不用说要拓展人脉了。
2.建立诚实守信的形象
诚实守信的人,能给人积极的心理暗示,愿意与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摩根大通集团台湾区负责人郭明鉴有一次在接受记者访问过程中,当被问到“专业与人际关系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时,他沉思了许久回答:“没有专业,你的人际关系都是空的。但是,在专业里,有一条是最难的,就是信任,而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3.亲密要有间
结交朋友时,应该根据彼此投缘程度确定一个双方都觉得安全的距离,以免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一般的朋友距离远一些,生死之交和道义上的朋友距离可近一些。但关系再好,彼此也应保持一定距离,使双方感觉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过短。
过分关心别人,包办别人本应自己干的事情,只能使对方感觉腻味、厌烦,别人表面上做盛情难却状,内心却掩藏着说不出的愤怒。孰不知,亲密要有间,距离产生美。
4.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自己是个半调子,哪里来的朋友?”这句话,相当贴切地描写拓展人脉的秘诀。只有不断壮大自己,让别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才能拓展人脉。
5.乐于与别人分享
不管是信息、金钱利益或工作机会,懂得分享的人,最终往往可以获得更多,因为,朋友愿意与他在一起,机会也就越多。
6.把握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
建立人脉时,你的为人必定要热心,你的贡献越大,价值越大,反过来,别人愿意替你付出的也越大。把握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帮不上大忙帮小忙,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7.保持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