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6

第6章 释“密”

释“密”

钟如雄 刘春语

摘要 《说文·山部》云:“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许君之训,前人多无异议。“密”为何会取象于“如堂之山”?本文通过远古穴居文化以推求其构形理据,认为“密,从火从宓,宓亦声”,构形意为紧靠火塘的对称土床,本义表示性伴侣紧靠、亲近。

关键词 上古汉语;密;字义;考释

《说文·山部》[1]190云:“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此条诠释有两点需要再斟酌:一是构形,二是本义。

一、“密”从火从宓,宓亦声

许君说“密”字的构形“从山宓声”,归属形声字。但从其形体嬗变来看,应该释为“从山从宓,宓亦声”,属于会意兼形声字。“密”甲骨文初文作“宓”,故徐中舒先生说:“卜辞以宓为密。”[2]1027现出土的甲骨文偶见“密”字,而初文“宓”字异体较多,或写作摊(一期《铁》一二六.二)、贪(一期《戬》四七.七)、痰(一期《乙》六九二九),或写作滩(四期《粹》一五八六)、瘫(四期《屯南》三〇七)、(周甲《探》二二)等[2]804,据林义光、裘锡圭先生考释,它们都是“宓”字的或体。裘锡圭先生说:“西周时代的事于曾鼎有从‘宀’从二戈的‘’字。古文字偏旁单复往往不别……‘’字,林义光释为‘宓’,似可信。”[3]10-11关于“宓”字的构形,至今均祖许慎形声之说。《说文·宀部》:“宓,安也。从宀必声。”其实“从宀从必”,是个会意字。

“宓”字所从之“必”表示何种意义?《说文·八部》:“必,分极也。从八弋,弋亦声。”这条训释令人困惑。按杨树达先生“形声字义实寓于声”之说[4]38,作为“亦声”的“弋”在“必”字中表示什么意义呢?最早提出疑义的是郭沫若先生。他说:“余谓必乃柲之本字,字乃象形,八声。即戈柲之形象,许书以为从八从弋者,非也。其训‘必’为‘分极’乃后起之义,从木作之柲字,则后起之字也。”[5]179裘锡圭先生在认同郭氏析形结论的基础上,再对甲金文中的“弋”与“戈”作出区别,认为“必”字并非从“弋”,而是从“戈”。认为:甲骨文的“、、等形,如果去掉象戈头的一横,剩下来的象戈柲的部分……跟金文‘必’字所从的必一样,也是‘柲’的形象初文。”[3]8但是,由“柲”的初文“必”与“宀”组合构成的“宓”,为何会表示“安”义,裘先生未作讨论。

《说文·木部》云:“柲,也。从木必声。”又云:“,积竹杖也。从木赞声。一曰穿也。一曰丛木。”“丛木”小徐本作“藂木”,徐锴系传:“即矛戟柄,亦谓之庐,亦曰矜”;“训‘穿’即‘钻’字也。‘藂’即音‘’也。”[6]116-117段玉裁在“殳”下注:“凡戈矛柄皆积竹,而殳无金刃,故专积竹杖之名,庐人为之。”[7]118许君以“”释“柲”,而“”则有“柄”、“穿”、“聚”三种解释,哪一种解释才是“柲”的本义呢?《左传·昭公十二年》:“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楚]王入视之。”杜预注:“鏚,斧也。柲,柄也。破圭玉以饰斧柄。”从杜预的释语“破圭玉以饰斧柄”来看,“柲”是指经打磨后包夹在斧柄两侧的玉片。可知“柲”的本义是镶嵌在斧、槌、剑、杸等工具或兵器手柄两侧的半圆形玉片、木片或竹片,使用时令掌心滑动不易起泡,并非直接指“柄”,尔后才泛指手柄。

郭沫若先生说“必乃柲之本字”,那么,表示镶嵌在斧、槌、剑、杸等工具或兵器手柄两侧的半圆形玉片、木片或竹片的“必(柲)”与“宓”字所从的“必”是否同一个字呢?

考古学家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方聚落建筑均为半穴居形态,如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其聚落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长短径分别为183和166米,四周有一道壕沟,宽约1.5-2米,壕沟内布满半穴居式建筑100余座,其中大者将近60平方米,中型则30平方米,小型则不足20平方米。室内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中间有一圆坑形火塘,周围摆放着主人用的生活和生产工具如陶钵、陶罐、石锄、石铲、骨锥、骨鱼镖等。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半穴居式聚落规模虽然有所扩大,但室内的格局没有多大改变,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山东长岛北庄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等,凡20-60平方米以上的半穴居屋,中央都有火塘,人吃住都在火塘周围,有的在火塘两边设有低矮而对称的土床。[8]135-137徐中舒先生在《黄河流域穴居遗俗考》中说:“从殷墟发掘所得,黄河流域,至少是殷墟一带,当盘庚未迁殷以前(公元前14世纪前),那些地方还只有地下的大批竖穴和窦穴。地面上建筑用铜柱础和版筑基址,还要等到盘庚迁殷以后,或者还要迟到殷商灭亡不久以前(公元前12世纪)才出现呢!”“穴居时代,生活简单,一室之内,中置炉火,昼则围炉而食,夜则围炉而卧,故盧字从虍,象兽皮屋顶,从由皿,由皿并陶器,供炊爨用;故从盧之字,有室庐及炉灶义。”[9]789、793我们将穴居时代居室的三大特征“穴居屋”、“中央火塘”和“低矮而对称的土床”联系起来分析,大致能勾勒出远古先民的穴居生活景象:在20-60来平方米的洞穴中,中央火塘熊熊燃烧,上面悬挂盛满水的陶罐,紧靠火塘两边的是低矮而对称的土床,洞穴周围堆放着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洞穴主人围着火塘饮食睡卧,火塘中的熊熊大火一刻不停地燃烧着。这就是“宓”字的取象原型。据此推断,“宓”所从之“宀”象洞穴,“必”象紧靠火塘两边对称的土床,与“柲”字所从之“必”形似,故后世混用而无区别。

“宓”,甲骨文初文无“火”形,后增“火”转形为,而《说文》则云 “从山宓声”。许君从“山”之说,源于对“火”的误解。汉字发展到秦时小篆,“山”、“火”早已混形,极难分辨,即便在甲骨文中,“山”与“火”二形也很难区分。甲骨文的“山”或作(一期《合集》六五七三)、(三期《甲》一九三七)、(四期《邺》三.三八.四)、(周甲《探》二四);“火”或作(一期《合》二〇九)、(一期《合集》一一五〇三)、或作(一期《后下》三七.四)、或作(三期《甲》一九三七)、兆(三期《南明》五九九)、蛰(三期《宁》一.四八四)或作(四期《邺》三.三八.四)、(一期《合集》二〇九)。两字的外形极为相似,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曾告诫后学:“甲骨文中火字与山字形近易溷,当据具体辞例辨别之。”[2]1109甲骨文未见“密”字,周代金文作,原本对称的土床讹变成了,其下所从之“火”与“山”更加相近,而秦代篆文干脆写成了“”。故“密”应释为“从火从宓,宓亦声”。

二、“密”的构形意为紧靠火塘的对称土床,本义表示性伴侣紧靠、亲近

《尔雅·释山》云:“山如堂者密。”郭璞注:“形似堂室者。”[10]《尔雅》的解释为《说文》所宗,而后世注家均理解成“像堂室一样的山”。段玉裁注:“密主谓山,假为精密字,而本义废矣。”[7]桂馥义证:“‘山如堂者’者,《广韵》引作‘山脊也’。《释山》‘山如堂者密’,郭云:‘形如堂室者。’”[11]《汉语大字典·宀部》也云:“形状像堂屋的山。”其实,造成后世理解错误的根源在《尔雅》,而《尔雅》解释的文献依据是《尸子·绰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12]695《尸子》所谓“堂密”并非指山或山的形状,而是指人造的高而平的土台,相当于“堂堭”、“殿屋”。《说文·土部》云:“堂,殿也。从土尚声。”(十三下)段注:“许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7]又《殳部》云:“殿,击声也。从殳声。”(三下)段注:“此字本义未见,假借为宫殿字。《[仪礼·]燕礼》[郑玄]注:‘人君为殿屋。’[贾公彥]疏云:‘汉时殿屋,四向流水。’《广雅[·释宫]》曰:‘堂堭,壂也。’《尔雅[·释宫]》:‘无屋曰榭。’郭注:‘即今之堂堭。’然则,无室谓之殿矣。”[7]又《尔雅·释宫》曰:“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郭璞注:“台上起屋。”郝懿行义疏:“榭者谓台上架木为屋,名之为榭。”又:“室有东西廂曰庙,无东西廂有室曰寝,无室曰榭。”郭璞注:“榭即今之堂堭。”邢昺疏:“堂堭,即今殿也,殿亦无室。”《尚书·泰誓》:“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孔安国传:“土高曰台,有木曰榭。”从以上训词看,上古的“堂”,与“阇”、“殿”同义,复音为“堂堭”,其上或建有木屋,名之曰“榭”。由此可知,《尸子》所谓“堂密”,应作“高而平的土台”讲,与“堂堭”同义,其形似远古穴室火塘边的土床。“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是说常年生活在松树上的松鼠,从没见过殿堂前的美丽杉木。

“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共收18个义项:1.形状像堂屋的山。2.深;幽深。3.闭;塞。4.秘密。5.隐蔽之处。6.靠近;亲近。7.稠密;浓密。8.坚实。9.细致;周严。10.静默。11.止。12.安,安宁。13.通“蜜”。14.荷根。15.古国名,即密须国。16.古地名。17.旧县名。18.姓。[13]其中除第一个义项不成立外,2-14个义项,按照字词意义的引申的顺序应作以下排列:

①靠近、亲近;安全、安宁;静默。

②隐蔽之处;闭塞;止息。

③深、幽深;秘密;细致、周严。

④稠密、浓密;甜蜜。

⑤坚实。

⑥荷根。

在远古对偶婚时代,伴侣依偎或对卧于火塘,无猛兽袭扰之忧,隐秘安全,故引申为“靠近、亲近”、“安宁、安全”、“静默”;伴侣深居地穴,故引申“隐蔽之处”;地穴封闭,密不透风,故引申为“闭塞”、“止息”;地穴幽深、安静,故引申为“幽深”、“秘密” 、“细致、周严”;伴侣相依为命,情浓意密,故引申为“浓密”、“甜蜜”;地穴土质坚硬,故引申为“坚实”;荷根犹如穴居伴侣节节相连,故比喻“荷根”。《说文·比部》云:“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夶,古文比。”[1]169许君以“密”释“比”,说明“密”的本义为贴近、亲近。《尚书·毕命》:“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孔颖达正义:“令之比近王室。”孔氏以“比近”训“密”,也证明“密”有贴近、亲近义。

沈福煦说:“在史前时期,我国北方多穴居,这是由于我国北方一带(多指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地层也较厚,所以当时人们便挖土为穴而居之。但是,与巢居一样,考古学家认为,穴居有其发展序列。据考证,最早所挖的是横向的洞穴,后来也因为人口渐多,这样理想的地方较难找到,所以就发展成为斜穴,即坡地上的斜洞穴。后来聚落迁至平原地带,于是就变成了袋形的竖穴。这种竖穴后来渐渐加大加深,用树干(留住枝桠)作为出入洞口的扶梯,上面又加顶盖。以后,也许觉得如此深的洞穴,出入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改成半穴居的形式。这种形式又由袋形半穴居发展成为直壁半穴居。这种形式的洞穴,都有比较考究的屋顶。屋顶中间一根木头支撑发展成为多杆支撑。最后也与巢居‘自上而下’相仿,渐渐地向地面发展,成了建于地上的建筑。”[14]23王慎行先生说:“时至殷商,平民百姓仍多穴居或半穴居。”[15]在穴居或半穴居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非常简单,火塘置于洞室中央,昼则向火而食,夜则围火而卧。无论向火而食还是围火而卧,伴侣亲密无间,相依共生,故“比”或取象于洞穴中两人紧靠而食,“必”取象于对着土炕而卧,中间是火塘。火塘文化,乃是华夏民族居处生存的缩影。当今理县、汶川的羌人,凉山的彝人,泸沽湖的摩梭人等,都还保留着火塘文化。吕荔说:“火镰是彝族取火的重要工具,火是彝族先民的圣物,他们用火取暖、御兽、除虫、熟食。在高寒地区的凉山彝族,一年四季离不开火,他们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对火的依赖性特别强烈。”[16]西南官话称“烤火”为“向火”,也是远古火塘文化的遗存。“宓”字构形的意象原本有“火塘”的,但很不明显,后增“火”转形为“密”,表意更为直观;后世或省“宀”而作“”,王筠句读:“《玉篇》云:‘同密’。”[17]

参考文献:

[1]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徐中舒. 甲古文字典[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7.

[3]裘锡圭. 释柲[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杨树达.《形声字声中有义略证》[M]//《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M]//《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7]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徐良高. 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徐中舒. 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郭璞. 尔雅音图[M]. 上海:上海同文书局,1985.

[11]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清]汪继培辑:尸子[M].//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全编》(续编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3]徐中舒. 汉语大字典[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4]沈福煦.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王慎行. 商代穴居考[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8).

[16]吕荔. 凉山彝族漆器纹样研究[J]. 民族学刊,2011.

[17]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On Explaining Chinese Character “MI”(密)

Zhong Ruxiong, Liu Chuny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dictionary SHUOWENJIEZI(说文解字),”MI” is explain as “mountain shapes like a southfacing central room, the character is with ‘shan’(山) as its ideograph component and with ‘mi’(宓) as its phonetic indicator.” Xu Shens idea is generally agreed by former scholars. However, why has the character “MI”(密)taken the meaning of “mountain shapes like a southfacing central room?” We ascertain the figure of the character by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the ancient troglodytism and conclude that “MI(密) uses both character ‘shan’(山)and ‘mi’(宓)as its ideograph components while character ‘mi’(宓) is also as its phonetic indicator.” Its configurational meaning is symmetrical soil beds closely abut against the Chinese fireplace in the central of room, and then its meaning amplified on the closeness and intimacy of sexual partners.

Key words: character MI(密);word meaning; explanation; ancient texts

同类推荐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热门推荐
  • 大漠狼孩

    大漠狼孩

    展开复仇厮杀,胡喇嘛村长带猎队灭了母狼家族,哺乳期的母狼叼走无辜者——我的弟弟小龙哺养成狼孩;我从胡喇嘛棍棒下救出母狼的另一只小狼崽秘密养大;于是,人与兽的生存对换,还能是原来的人与兽吗?父亲苏克历尽艰辛寻找爱子小龙,死里逃生,在古城废墟中披狼皮装狼数年想办法与狼孩接近,然而诱捕回来的儿子已然不是原先的儿子,完全是一只心属荒野嗜血成性的半人半兽!被我养大的狼崽白耳,可回到荒野时母狼不接纳它这被人类养大的“逆子”!,多次同灭绝狼族的胡喇嘛等人发生冲突,与母狼、盗贼、恶劣的环境展开了大智大勇的殊死搏杀,通人性而机智勇敢、复仇心很强
  • 玩明

    玩明

    神秘油田的发现,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步入官场的黑暗,改变了古代历史,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措手杀死燕王朱棣。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从广阔的视角对世界50个文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挖掘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在各个历史文明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书从全球范围内遴选了50个千年遗迹,让我们充分体会先人超群的思想与智慧。内容涉及城堡要塞、洞窟陵墓、园林宫殿、名镇古城、教堂寺庙、文明遗址等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悲惨一生

    悲惨一生

    她太美!美得让老天都嫉妒她,所以她的命运才会如此悲惨…
  • 绝品女仙

    绝品女仙

    大荒八十万年,灵气枯竭,所有符文法宝都通过研究改造,变成低耗灵气,甚至不需要灵气的存在。池青,专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灵气,低耗灵气运转符文法宝的专家,因为一次事故,意外穿越回八十万年前,灵气充足,修仙最鼎盛时期。于是,池青开始了认认真真修炼、勤勤恳恳努力的日子。【欢迎看新书《伯府庶出》最不被看好的伯府庶子之女,一不小心拐了当朝最有权势的镇军大将军。】
  • 一万种减肥方法

    一万种减肥方法

    医学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您的减肥方法!
  • 魂帝

    魂帝

    天生缺少命魂的少年踏上一条追求无上修为的飘渺之旅,七星剑下尽数天下苍生,笑声间轻断天下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