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5

第5章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3)

词义学、语义学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辞海》中认为没有区别,“词义学”条下“也叫语义学,研究词语意义的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语义学条:“既可以指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研究,也可以指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的符号解释的研究。”(徐烈炯)如此,词义学、语义学的争论不过是字面上的不同罢了,实际上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什么是语义学(或者词义学)呢?随便翻一下有关语义学的著作(此类著作、论文多得很),论述的有语义的层次,义位的结构、演变,词义和事物、概念的关系,词义的构成,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等,与训诂学上的词语考证勉强算得上有交叉的是语义的构成和义位的演变,很少。说训诂学研究的重点是语义是对的,但是说训诂学的性质归属是语义学,就未必合适。一些学者说“训诂学的性质是古汉语词义学或古汉语语义学”,基本上是属于训诂经验的认识,与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实际发展并不吻合。

张永言先生说:“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文学(philology)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18] 我们查一查什么叫“语文学”,《汉语大词典》:“偏重从文献和书面语的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广义的语言学也包括语文学。”《辞海》的解释与此相同,多了一句“现在往往将语文学包括在语言学内”,意思是说现在的学者往往不提语文学,而直接说语言学。

张永言先生又说:“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它一些人文学科(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18]从张先生的论述,语文学似乎就是传统语言学的另一种说法,语法、修辞似乎不在语文学之内。这样,语文学的范畴就太小了。

所以我们同意白兆麟、黄建中的说法,训诂学的性质类属是汉语语言学。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以版本文献所反映的古代汉语语义解读为研究重点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学科,这样也符合黄侃先生的定义。另外一个理由是国家社会科学和学位目录,没有语文学,而是汉语言文字学,算是规范说法吧。

训诂学的训诂两个字就是解释古代语言的意思,已经通行了两千多年,换成解释学,我没有看到其必要性。报刊上我读过的这类论文有几十篇,难以找到令我信服的理由。盼望有让我折服的文章出现,我一直期待着……

参考文献:

[1]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何仲英.训诂学引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3]张世禄.中国训诂学概要[M].贵阳:贵阳文通书局,1942.

[4]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北京:国立华北编译馆,1943.

[5]赵振铎.训诂学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6]陆宗达.训诂浅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

[7]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8]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9]陆宗达,王宁,宋永培.训诂学的知识和应用[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10]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11]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12]王宁等.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周大璞.训诂学要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14]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15]洪诚.训诂学[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6]黄典诚.训诂学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7]白兆麟.简明训诂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18]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19]郭在贻.训诂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0]杨端志.训诂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21]许威汉.训诂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22]黄大荣.训诂学基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23]黄建中.训诂学教程[M].武汉:荆楚书社,1988.

[24]刘又辛,李茂康.训诂学新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25]程俊英,梁永昌.应用训诂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6]刘成德.简明训诂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27]冯浩菲.中国训诂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8]孙雍长.训诂原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9]黎千驹.训诂方法与实践[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0]华星白.训诂释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1]郭芹纳.训诂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2]宋金兰.训诂学新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出版社,2001.

[33]毛远明.训诂学新编[M].成都:巴蜀书社,2002.

[34]苏宝荣,武建宇.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35]邓志瑗.训诂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6]汪耀楠.注释学纲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37]王力.新训诂学[C].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开明书店,1947.

[38]张世禄.训诂学与文法学[J].学术杂志(三),1940.

[39]殷孟伦.略谈训诂学这门科学的对象和任务[J].文史哲,1957(6).

[40]梅琼林.20世纪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J].福建论坛,2003(3).

[41]周光庆.中国训诂学断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1).

[42]周光庆.二十世纪训诂研究的得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2).

[43]赵诚.训诂学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1998(4).

[44]刘文清.训诂学新体系之建构:从当前训诂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谈起[J].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005(5).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On the Argue of Definition of XUNGU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Old Chinese Texts)

Liu Zhicheng

(College of Letters and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definition of XUNGU from dozens of prevalen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nfluent articles, we have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definitions with the analyzing method of conceptual logic and tri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causing the differences and elaborate authors personal point on the definition of XUNGU. In conclusion, we take that XUNGU is a subjec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 that focuses on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reflected by the versions of literature document.

Key words: XUNGU(训诂: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Old Chinese Texts); definition of XUNGU; the argue of XUNGU

同类推荐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本书将告诉我们不断进取诚然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但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未必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名利外物所困扰,还不如以平常之心来对待生活、对待生命。书中的老子将给我们一种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为物欲所左右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器道

    神器道

    一个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总有一天,我要俯视众生。”他如此说道,然后他做到了。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现代相公俏佳人

    现代相公俏佳人

    她大明朝杭州凌水山庄大小姐,一个天生的痴儿。原本只有五六岁儿童的智商,连基本语言表达都有障碍,却因缘际会穿越时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台湾,遇见了一个男人,改变了她的命运。只是,当她治好病后,她竟然已经忘记了他。三年了,等了三年,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找她,现在她终于要归来,“大哥”!该死的,谁来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么会成为她的“亲大哥”?这叫他如何面对?这还不算,她竟然还喜欢上了别人他最好的兄
  • 妻贤抵良田

    妻贤抵良田

    其实就是一知识女青碰上一半吊子伪文艺的吃货,好吃好喝候着吧,还得顺便充当一下家庭教师,日子过得平平淡淡,顺便扯扯家长里短什么的,关键字吧,就一个,吃!
  • 女帝朱砂劫

    女帝朱砂劫

    以吾千世情劫赤子泪万行,凝汝今生心头朱砂痣一滴。请玻璃心、圣母心或者阅读后产生不良反应的读者君,自觉点击右上角关闭。作者学生党,更新不定期,保质不保量。本人不会以任何方式求票求收藏,您图看个热闹,我图写得开心。各得其所,不亦乐乎。
  • 弃爱1001次:首席娶我好吗

    弃爱1001次:首席娶我好吗

    “画画,她是万千孤儿中一颗绚烂的向阳花。“庭,我们结婚好吗?”“画画,你知道,现在的我给不了你婚姻“庭,我们结婚好吗?”,再等等我,他是豪门家族未来的傀儡族长,娶我好吗?”“画画。好吗?”“庭,我什么时候能等到你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