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4

第4章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2)

如校勘,现在已经形成完整的校勘学,则不应该在训诂内容上再出现校勘。笔者注意到调查的数十种教材,训诂内容保留校勘的仅有七种,陆宗达、赵振铎这样的当代训诂大家都不提校勘。“郑笺”有很多“当为”、“当作”校正误字的术语,陆、赵这样的大学者会不知道吗?乃是有意不提,认为校勘不该再是训诂的内容。同样的道理,训诂学史的内容也不应该在一般的训诂学概论中占很大篇幅。

对训诂的内容“扩容”要慎重,严格把关。赵诚把甲骨文、金文、简帛的研究皆列入当代训诂学的成果[43],就是“扩容”过分了,没有得到学界的响应。道理很简单,古文字学早就自立门户了,其“家族”发展的声望绝不在训诂学之下,现在想取消其“户籍”,“扩容”到训诂学中来,有那种可能吗?看来,黄侃先生的训诂学定义还要加上修饰语:以当今之语言解释版本文献上的古代语言,不应该包括地下出土文献。

另外有人提出“文化训诂学”[40],例举的文化训诂学的代表作是闻一多《伏羲考》、顾颉刚《孟姜女传说》等,都是对古代的文化传说的文献考证,如此古代文学似乎要被肢解出一部分进入训诂学范畴了。本人没有看到学界内有赞同响应的文章。

还有人提出了注释学概念。《注释学纲要》首先论述注释学概说,认为注释的范围比训诂广,注释之名浅显易懂。作者认为训诂学的重点是解释词语,不能包括古籍整理所需要的知识,故撰写此书[36]。显然,作者并没有将注释学等同训诂学,王耀楠的书是一本“跨界”著作,写得很好,但并不是为了改造训诂学,当然也不是训诂学的发展方向。

(四)对训诂学教材的性质理解不同

我们剖析了数十种训诂学概论式的训诂学定义,这些著作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是大学本科生教材,有一些就不适合作本科生教材。训诂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历史专业也应该开此课。教学目的是培养本科学生阅读版本典籍的能力,而不是培养训诂学的研究人员。本科生教材应该讲述训诂学的基本概念、一般训诂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常见的基本的,而不应该是训诂学的科研著作。同时,大学教材应该分量适中,大学生容易接受,至于研究生的训诂学课不应和本科生的教材雷同,内容当然由导师发挥了。

刘又辛、李茂康《训诂学新论》、王宁《训诂原理》、孙雍长《训诂原理》、杨端志《训诂学》、冯浩菲《中国训诂学》等书,并不适合作本科生教材。至于学者在这类著作中发挥的观点,各随其便,似不必强求什么体系一致(当然在训诂学界也不可能存在一位可以统一全国训诂体系的权威);恰恰相反,不一致才是百家争鸣,才有助于训诂学的发展。

(五)关于“中国训诂学的改造”

一个学科的改造 ,必然要有动力:简单点说,即该学科对其研究对象的不适应。中国训诂学是实用的学科,是解读传统典籍的工具。如果发现中国训诂学解读不了中国的传统典籍,那就要淘汰;如果解读传统典籍有偏差,那当然就要改造。两千年的训诂学发展事实,特别是有清一代至今的发展,没有哪位学者敢说训诂学解读不了中国的传统典籍,所以淘汰训诂学的主张尚没有人提出来。倒是有几位主张改造训诂学的,主要观点是用西方解释学来改造中国训诂学。周光庆、宋金兰二人有不少成果,其他的人大多论述空泛。

华中师范大学的周光庆教授将国外的解释学与中国传统典籍的阐释结合起来,成果颇丰,认为训诂学是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学问,也是以解释者之意逆创作者之志的学问[41];两千年的训诂学是沿着文献解释的方向不断发展的,认为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是训诂学上辉煌的解释成果,而段玉裁、王念孙为代表的乾嘉学派,将训诂的重点转向字词、句意的考证,是对训诂学的解释传统模式的背离[42]。周先生对解释学的研究精湛,但是将训诂学的重点理解为思想内容的阐述,将明显属于阐述孟子哲学思想的《孟子字义疏证》纳入训诂学,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道理很简单,周先生将部分哲学的东西纳入了训诂学,使训诂学研究内容变得庞杂,削弱了训诂学对语义的研究,不符合训诂学的历史发展事实。

另一部用解释学观点研究训诂学的著作是宋金兰《训诂学新论》[32],与周光庆的观点有差异,以为训诂就是对古代文本词语的解释,或解释古代文本的词语。作者通过训诂学和经学、训诂学和小学、训诂学与词义学、训诂学与解释学的关系探讨后认为,经学家着眼于文本的思想内容,借题发挥,即所谓“六经注我”;而训诂学家严格从文本的原义出发,侧重于解释文本的字义、词义,疏通文义,着力阐述文本的语义内容。训诂学是以文本意义的解释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不应该是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词义学与训诂学研究有交叉,词义学是研究词义内部规律、词义理论的理论学科,训诂学是词义解释的解释学。训诂学是古代书面语的语义解释之学,是当今解释学的一个分支。然后又总述了当今各派的主要观点。宋金兰将训诂学看成是侧重于解释文本的字义、词义,疏通文义,着力阐述文本的语义内容,则比周光庆的观点更符合训诂学的实际。她批评经学家的“六经注我”,正是传统训诂学的弊端,在这一点上与周先生不同。此书思维严密,逻辑清楚,对理清训诂学的内部关系有参考价值。

但是训诂学有没有必要归入解释学内呢?不少学者将张世禄训诂学的定义奉为最早解释学的提出者,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误解。我们看一下张先生是怎样说的:“实在依据过去中国训诂学的性质看来,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中国训诂学过去并非纯粹属于字义的理论的研究,而是大部分偏于实用的研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读书识字或辨认词语的一种工具之学。”[38]这里的解释是字义(词义)的解释,实际上与陆宗达等人的词义学相同,而与当今的解释学不是一回事。

当然也不能说训诂学已经完美无缺了,容不得任何人提意见,恰恰相反,训诂学要不断地开拓语料范围,在训诂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方法,不断地充实训诂学。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及当代的一些训诂学者的成果,他们的训诂实践、方法是对乾嘉学派训诂的继承和发展,要好好地剖析总结,补充到训诂学中来,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训诂学,才是当今训诂学家的要务。

四、训诂学的性质

我们现在来看看诸家阐述上的分歧。

黄侃先生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1]表述得浅显一点,即用当今的语言来解释古代版本文献上的语言。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两千年来的训诂学发展,清代训诂的核心是考证词义,是训诂学的重点,陆宗达说:“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6]“实际上”乃指训诂的重点,在这点上,王宁训诂学范围的确定经过三个时期的说法[11],基本符合训诂学发展的实际。

我们比较一下陆宗达所说的训诂内容: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就更明白了“古汉语词义学”的所指。王宁说与“历史语义学”相衔接。这样,和持语义学观点的王力、刘又辛、毛远明、苏宝荣、许威汉、邓志瑗等人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爱刻三生石

    爱刻三生石

    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三生石上也会留下雕刻时光……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但相思,莫相负,再见时盼如故。
  • 蓝猫

    蓝猫

    《蓝猫》为《邓一光文集》中的一部中篇小说选集,精选了邓一光八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中篇小说。《蓝猫》中的这些小说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刻意宣扬或批判,并多以人物白描为主,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集众多矛盾为一身的个性人物,给读者留下甚有趣味的思考。
  • 完美蜕变:冷面伪天使

    完美蜕变:冷面伪天使

    她,因为被抛弃,用冷面伪装了所有。一个是在她最孤单的时候,陪伴在身边的阳光校草;一个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给予她勇气的邪魅王子。在不断的蜕变之后,最终,她会如何,她和他们之间又会如何……【阅读愉快】
  • 爱我又怎样

    爱我又怎样

    温馨提示:阅读中遇到乱码,刷新网页即可^_^爱!与她绝缘!情!与她犯冲!五年前,她既然能强硬的夺走他的初夜,五年后,没理由不能再毁了他的新婚夜!一个沉稳内敛的集团总裁,一个深藏不露的黑道太子;一个与她有纠缠不清的爱恨,一个与她有理不清的牵绊!迥异的两人,对她却有着相同的执着,面对两人,她挑眉冷笑:“爱我,又怎样!”=====================================【冷漠貴妃酷皇帝】【我暖不暖床】【妃即是王】【富可敌国之相公宝贝】
  • 王爷,别碰我:王妃有毒

    王爷,别碰我:王妃有毒

    她穿越而来,身中奇毒,是名副其实的毒女子!她嬉笑示人,胸藏万象,为这异时空的一朵奇葩!爱我?不怕毒,只管来!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
  • 种田纪事

    种田纪事

    什么?穿成官家小姐?NONONO,这不是本姑娘要的。要什么?嗯,修修仙,种种田吧。这个时空不能修仙?那只好勉为其难种种田喽什么?不能走?那就跑喽~也不能跑?那就偷跑喽~也不能偷跑?那就偷偷偷偷偷偷偷偷的跑喽~~
  • 倾国小家丁

    倾国小家丁

    此时的玉兰已经在轩辕烨的抚摸下,全身变热,身子也不禁变得酡红一片,嘴里情不自禁的低喃出声,“我要,我要。”此时正在玉兰身上点火的轩辕烨听到玉兰的呼唤,再也忍不住了,立马准备。正在这时。“是谁,竟然敢袭击我天瑜。”此人正是看着穿越小说,看的正入味的天瑜。“你个死天瑜,又是在看这些没有营养的言情穿越小说,你说你好意思吗?”拍了天瑜脑袋的正是天瑜的好姐妹,……
  • 生化之末世

    生化之末世

    一个普通的少女突然穿越到了异世,摸爬滚打,好不容易熬出头,回到了原来世界,却不想,生化危机爆发了……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教养子女,吃尽同等的苦头。不让父母生气,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使父母受辱。但是在精神方面,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父母最好明白,以显扬父母。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不必故步自封,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长大以后,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更应该奋发图强,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有好的成就,发挥各入的长处。,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