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3

第3章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1)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

刘志成

摘要 本文调查了目前通行的几十种训诂学教材和有影响的文章对训诂学定义之表述,以概念的逻辑分析方法探索它们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阐述个人对训诂学定义的看法,以为训诂学是以版本文献所反映的古代汉语语义为研究重点的汉语文字学学科。

关键词 训诂学;训诂定义;训诂争论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训诂学界对训诂学定义的争论很大。这里我们梳理大致一下清末以来重要的训诂学概论类著作对训诂学定义的说法。

我们首先对定义用形式逻辑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下定义的方式,传统逻辑大致的形式是:

通过属和种差下定义: 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

(1)种差可能是指被定义的种发生或形成过程的特征,这种定义叫发生定义。

(2)种差也可能是指被定义的种的特殊功用,这种定义叫功用定义。

综观近代以来对训诂学的概念,基本都是功用定义。我们讨论训诂学的概念,就要从概念所归的属和种差(功用)着手。所归的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性质;功用比较好懂。我们先从容易的着手。

训诂功用,诸多学者理解不一。其狭义功用指训诂内容,广义功用则包括为了实现狭义功用所涉及的训诂历史经验总结、术语、方法等等,实际上包括了训诂学的方方面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训诂学的体系问题。为了让问题清晰,我们先从狭义的训诂功用——训诂内容入手。训诂功用按其作用的先后有直接功用、间接功用。直接功用,也可以称为训诂目的,如考释词语、串讲文意;间接功用,指直接功用实现后所起的作用,如指导编纂辞书、校勘典籍之类。狭义的直接功用是训诂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回答训诂学是做什么的学科,广义的训诂学功用就是回答怎么训诂的。我们把诸家的训诂学概念拆分为狭义的直接功用和性质来进行比较。

广义的训诂学功用,通常,一般讲述内容是绪论(介绍训诂和训诂学的概念)、训诂原因(或者叫阅读古书的障碍)、训诂体式(传注训诂和通释语义的专著)、训诂术语、训诂方法、训诂的功用(用途、应用),其它还有训诂原则、旧训诂的弊病(也可以叫作训诂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问题的简化,本文不对广义的训诂学功用进行比较。

一、狭义的训诂学直接功用

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1] 黄侃是中国当代训诂学的开拓者,其定义“语言解释语言”是狭义的功用,余下则是训诂学的广义功用。训诂学者所下的训诂学定义,由于对训诂功用阐述着眼点不同,用来比较稍有困难。我们采取定义分析,结合对概论有关章节的提炼补充方法来比较。我们先从简单的训诂内容着手。

(一)解释古代文献汉语语言

陆宗达训诂内容列甲乙两项,乙是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甲的标题是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等七项[6] 。与陆先生观点相近的有黄典诚训诂学的基本内容中谈到从何训诂,分语音、词义、语法三个方面[16]。赵振铎:“训诂学是研究解读古书字、词、句意义的学科”[5]。郭在贻训诂学的内容:释词和解句、辨析古书异例[19]。黄大荣训诂的内容:解释字词,解句,分析篇章结构,分析表达方法[22]。华星白:“现代汉语有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学科,但是没有训诂学。从狭义方面看,训诂学大致相当于其中的词汇、语法、修辞三科的综合,或者说,训诂学就是古典的词汇学、语法学和修辞学。”[30]许威汉训诂的内容: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分析时空关系,共列五项[21]。邓志瑗训诂学的内容:解释词义,分析句读,说明词法和句法,说明修辞手段,串讲文意,分析篇章结构[35]。

(二)解释古代文献汉语语言﹢叙事考史﹢其它(评论、发凡起例)

张永言在概说中谈到训诂学的内容列了八项:解释字义、词义,串讲句义,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串讲篇章旨意,说明典章制度,引证史实、故事,评论原文[18]。基本同意张永言意见的有黄建中,其训诂的内容有注音、释义、讲述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篇章,实际上涵盖的内容较广,释义中有解释词义、诠解成语典故、讲解典章制度、串讲文意、阐述章旨、叙事考史、讲述天文地理、发凡起例等[23]。刘成徳:“所谓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历史,总结训诂方法,概括出如何准确地探求诠解古代文献的词义的方法条例的科学。训诂学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汉语的语义,但不仅止于此,它还包括句意、章旨、制度、史实及语言的表达功能等内容。”[26]

(三)解释古代文献汉语语言﹢校勘﹢叙事考史﹢其它(发凡起例)

白兆麟训诂的内容:词义解释,文意训释,注音,校勘,其它(考证名物、诠解典故、发明条例等)[17]。和白兆麟看法差不得的有杨端志,其书三章、四章训诂的内容共列十二节:释释词、释虚词、注音、校勘、发凡起例、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段、释句、释典制、补充事实、揭明章旨、解释篇题[20] 。周大璞在注疏的内容下列: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句读、校勘文字、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解成语典故、考证古音古义、叙事考史、记述山川、发凡起例等十一项[14]。程俊英等训诂内容:辨明文字异形,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说明名物、制度、风俗习惯,考稽事类,确定句读,注明音读、订正讹误,探求语源、系联同源词,共十项[25]。冯浩菲将训诂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结合他的另一篇论文《试论中国训诂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化改造》,他的训诂内容有:翻译,图解,释例,句读标点,校勘,作序,表音,释词,解句,补叙,揭示语法,揭明写法,疏证注文,考辨疑误,论述,发凡起例[27]。毛远明《训诂学新编》“训诂的内容”一节,列解释字、词意义,疏通文句,考订名物典章制度,引证、补充史实,申述全章、全篇旨意,指出典故,说明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注明音读,校正文字[33]。苏宝荣、武建宇认为训诂学的内容是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句读、阐明语法、校勘文献,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式,叙事考史、说明典章制度。共列五段来说明,实际上包含了八项内容[34]。

二、训诂学的性质

(一)文字学

何仲英:“训诂是关系字义方面的一种专门学术。训诂学也是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2]

(二)解释(注释)学

这里的“解释学”与受西方哲学影响而提出的解释学不是一回事。能归入这一类的学者有张世禄:“实在依据过去中国训诂学的性质看来,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中国训诂学过去并非纯粹属于字义的理论的研究,而是大部分偏于实用的研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读书识字或辨认词语的一种工具之学。”[38]杨端志:“我们认为训诂学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内容极为繁庶,包括解释某词某语、典制名物,直至给某部书作出注解,或者编成字典词典等。甚至后代的文献学、校勘学也是它研究的对象。实在说,它的涵义与‘训诂’差不多,包括一切解释现象,由于它研究的内容繁芜,且语言本身的问题与语言以外的问题界限不清,所以它的系统性、科学性较差。我们所说的‘传统训诂学’当属于这一种。狭义的训诂学,则是研究解释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第一,研究训诂的产生、发展和今后的方向;第二,研究古代的训诂著作,批判地继承古代训诂的理论、方法和成果;第三,吸取语言学其它部门研究的最新成就,不断丰富训诂理论和方法,使它走向科学化。它解释的主要对象是词义,与语言学相仿,当时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部门。我们这部书所讲的‘训诂学’,实在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有传统训诂学的介绍,又有一些站在比较新的角度的评论。”[20]同意这种说法的有黄大荣、冯浩菲等人。

(三)古汉语词义学

这是陆宗达先生的看法:“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如果把它的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各个时期的汉语,包括现代方言的词义,就产生汉语词义学。可见,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6]王宁把陆先生的意见分为三个时期来阐述:“(一)早期训诂学。它包括一切语言单位和各种语言要素的规律。不但文字、音韵杂糅在其中,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等等都包含在其中,它几乎就是文献语言学或者古代汉语语言学的全部。这段时间从汉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代;(二)晚期训诂学。训诂与文字、音韵分立,偏重研究语义,范围进一步确定了。但字、词、句、段、章都有意义问题,语法、逻辑、修辞、章句仍包含在其中。不过,它已把词义当成重点和基础来研究了,这时期主要是清代到近代;(三)现代训诂学。随着现代汉语科学的发展,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都已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学部门或其它独立的学科,因此训诂学如果不满足于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而还要在发展中跻身于独立的现代科学的行列,那么,它必须把自己的理论硏究范围确定在古代文献语言词汇而且偏重词义方面,与历史语义学衔接。在此基础上,借助相邻学科的成果,再去探讨综合的应用法则,从而建立现代的科学训诂学。”[11]

(四)语义学

把训诂学看成大致相当于语义学的学者是王力先生:“若依语言学的眼光看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大致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37]赞同王先生观点的有刘又辛、李茂康、毛远明、许威汉、苏宝荣、武建宇、邓志瑗等人。

(五)语文学

张永言先生认为训诂学属于语文学:“古代的‘小学’书,除了秦汉时代的识字课本如《急就篇》之类以外,差不多都离不开解释字、词的意义,只是所用的方式或著述的体例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不妨说训诂不但是‘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主要目的。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文学(philology)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它一些人文学科(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18]

(六)汉语语言学

白兆麟则以为“训诂学是汉语语言科学中的应用科学”[17]。黄建中与其观点相同。

三、训诂学定义争论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语言学的影响

传统语言学历史上一般都称小学,其实,小学最早指课学童的学宫,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汉书·艺文志》,其小学类有《史籀》等十种属于童蒙识字课本的文字学类著作,可见汉代的小学又指文字学一类的著作。《隋书·经籍志》小学类增加了音韵类书籍,《旧唐书·经籍志》将训诂类书籍也归入了小学,《四库全书总目》正式在小学下分别标出训诂、字书、韵书三小类。因此,将文字学等同小学的人也认为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内容。民国初年有人将音韵学叫文字学音篇,文字学称为文字学形篇,训诂学自然就成了文字学义篇。

(二)对训诂学发展的历程理解不同

训诂学的发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训诂学本是传统小学的一部分,是经学的附庸,换句话说是为解经服务的,而流传下来的有关训诂著述的学者一般都是经学家,再加上学术的发展、分化,他们流传下来的著述训诂内容未必全属于当今训诂的范畴。两汉出现了今古文之争,其缘起是所据文本的文字差异,而实际上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不同。古文经学家主张解读文本的原意,而今文经学家善于发挥“微言大义”,为时政服务。

而后今文经学家阐发群经“微言大义”的传统并没有消失,应该说“六经注我”是其辗转继承,都是离开文本的原意而随意发挥罢了。即使大力提倡汉学的清代也有其不小的市场。乾嘉学派的训诂著作,才是真正的汉学回归,他们继承汉代的古文经传统,解释文本的原意。穷尽资料,注重考据,在音韵学、文字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发明了音近义通的训诂原理,使训诂学的发展进入了科学时期。他们不在阐述经籍的哲理上下工夫,而考据的重点是对字、词、句意的理解,这也是赵振铎所言“训诂学是研究解读古书字、词、句意义的学科”的来源,我认为是指训诂学解读的重点,这是完全符合训诂学实际的。陆宗达、黄典诚、郭在贻等人和赵先生并没有什么分歧,只是范围上把非重点也说了,更明确而已,加上注音、语法、修辞、分析篇章结构,有的学者另外添上翻译,还都是属于语言范围内的概念。

有的先生在训诂内容上还有“考订名物、典章制度”,“诠释成语典故”,实际上这些都是和词语有关,应该属于词的解读内容,似乎不应单列。

“叙事考史”、“记述山川”,则值得研究了。“春秋三传”是对《春秋经》的史实详细说解,它不属于词语、句意的解读。《水经注》也是如此,这里的“传”、“注”与训诂学上的“传”、“注”同名异实,不应混同。至于“毛传”中的简单叙事,是为了解读篇旨所做的篇章背景介绍,仍然没有离开语言范畴,与“春秋三传”的“传”不是一回事。至于“发凡起例”如果属于“篇旨”的理解,似乎可以保留。“评论”则超出了语言的范畴。

因此,我们认为黄侃先生的训诂学概念并没有过时,“以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学概念的经典定义,又是界定训诂内容的标准。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把训诂内容限制在语言范围之内,把一般的叙事考史都算作训诂学的一部分,历史学就有可能被“扩容”进训诂学中了,这样不断“发展”下去,社会科学院就有可能改名为训诂学研究所了,那时训诂学也就彻底消亡了。

(三)对训诂学的学术发展方向理解不同

一般事物的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分化和融合,训诂学的学术发展也是基本如此。

由于人们对学术研究越来越深,越来越细,一个学科的研究人员早已经不是民国初年的屈指可数的几十位了,现今杂志上万种,一个学科的一年文献专著就会有数百种,论文在数千篇以上。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的发展自然分化是主流了。原本是训诂学的训释内容,后来包容在新产生的学科之中,则不应留在训诂学之中了,要进行适当的清理,也就是“瘦身”。这不只涉及训诂内容,还有训诂方法、训诂术语、训诂体式的理解等等。

同类推荐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爱是春天的种子、夏天的清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温暖;爱是喧嚣世界外的桃源,是汹涌波涛后平静的港湾;爱是无边沙漠中的绿洲,是寂寞心 灵中最动心的慰藉。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有些爱虽然过去,但依然如花般的绚烂,芳香四溢,铭刻在心!
  • 九重妖姬:绝色小妞闯地宫

    九重妖姬:绝色小妞闯地宫

    文艺版:风袭相思祭,徒悲未亡人。通俗版:她只是幼时好心救了一个男子,于是就被带回了延州,遇见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大师兄”。长大后,终于鼓起勇气追随大师兄的左右,却不被所有人祝福。而她离山后结交的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却个个神鬼莫辨,妖瞳、巫毒娃娃,傀儡术……她善待所有人,相信大家都是好人,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平安,可是最后却被所有人抛弃……
  • 黑吃黑(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黑吃黑(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如果你是希区柯克迷,当然不会放过这一系列希区柯克悬念小说,如果你从未欣赏过希区柯克的作品,那打开来吧!当你进入“悬念大师”的迷离世界,那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那扣人心弦暗藏玄机的情;那案外案谜中谜的悬念,那出人意料的结尾,篇篇精彩绝论!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作者任宪宝)是“少儿故事馆丛书”之一,收录了《墨子制止了一场战争》、《邹忌和齐王的故事》、《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张衡和他的地动仪》等故事。经典的故事,一生的智慧,开启孩子认识世界的天窗,让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 贵族冷杀手

    贵族冷杀手

    “对不起,我谁也不喜欢。”一句冷淡的话,伤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她,回到中国这个熟悉的地方,只是为了曾经的伤害,却不想她不平凡的气质令太多优秀的男生倾倒,从没想过感情这种事的她,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她进入贵族学院的那一刻,是一个阴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