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3

第3章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1)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

刘志成

摘要 本文调查了目前通行的几十种训诂学教材和有影响的文章对训诂学定义之表述,以概念的逻辑分析方法探索它们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阐述个人对训诂学定义的看法,以为训诂学是以版本文献所反映的古代汉语语义为研究重点的汉语文字学学科。

关键词 训诂学;训诂定义;训诂争论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训诂学界对训诂学定义的争论很大。这里我们梳理大致一下清末以来重要的训诂学概论类著作对训诂学定义的说法。

我们首先对定义用形式逻辑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下定义的方式,传统逻辑大致的形式是:

通过属和种差下定义: 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

(1)种差可能是指被定义的种发生或形成过程的特征,这种定义叫发生定义。

(2)种差也可能是指被定义的种的特殊功用,这种定义叫功用定义。

综观近代以来对训诂学的概念,基本都是功用定义。我们讨论训诂学的概念,就要从概念所归的属和种差(功用)着手。所归的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性质;功用比较好懂。我们先从容易的着手。

训诂功用,诸多学者理解不一。其狭义功用指训诂内容,广义功用则包括为了实现狭义功用所涉及的训诂历史经验总结、术语、方法等等,实际上包括了训诂学的方方面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训诂学的体系问题。为了让问题清晰,我们先从狭义的训诂功用——训诂内容入手。训诂功用按其作用的先后有直接功用、间接功用。直接功用,也可以称为训诂目的,如考释词语、串讲文意;间接功用,指直接功用实现后所起的作用,如指导编纂辞书、校勘典籍之类。狭义的直接功用是训诂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回答训诂学是做什么的学科,广义的训诂学功用就是回答怎么训诂的。我们把诸家的训诂学概念拆分为狭义的直接功用和性质来进行比较。

广义的训诂学功用,通常,一般讲述内容是绪论(介绍训诂和训诂学的概念)、训诂原因(或者叫阅读古书的障碍)、训诂体式(传注训诂和通释语义的专著)、训诂术语、训诂方法、训诂的功用(用途、应用),其它还有训诂原则、旧训诂的弊病(也可以叫作训诂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问题的简化,本文不对广义的训诂学功用进行比较。

一、狭义的训诂学直接功用

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1] 黄侃是中国当代训诂学的开拓者,其定义“语言解释语言”是狭义的功用,余下则是训诂学的广义功用。训诂学者所下的训诂学定义,由于对训诂功用阐述着眼点不同,用来比较稍有困难。我们采取定义分析,结合对概论有关章节的提炼补充方法来比较。我们先从简单的训诂内容着手。

(一)解释古代文献汉语语言

陆宗达训诂内容列甲乙两项,乙是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甲的标题是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等七项[6] 。与陆先生观点相近的有黄典诚训诂学的基本内容中谈到从何训诂,分语音、词义、语法三个方面[16]。赵振铎:“训诂学是研究解读古书字、词、句意义的学科”[5]。郭在贻训诂学的内容:释词和解句、辨析古书异例[19]。黄大荣训诂的内容:解释字词,解句,分析篇章结构,分析表达方法[22]。华星白:“现代汉语有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学科,但是没有训诂学。从狭义方面看,训诂学大致相当于其中的词汇、语法、修辞三科的综合,或者说,训诂学就是古典的词汇学、语法学和修辞学。”[30]许威汉训诂的内容: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分析时空关系,共列五项[21]。邓志瑗训诂学的内容:解释词义,分析句读,说明词法和句法,说明修辞手段,串讲文意,分析篇章结构[35]。

(二)解释古代文献汉语语言﹢叙事考史﹢其它(评论、发凡起例)

张永言在概说中谈到训诂学的内容列了八项:解释字义、词义,串讲句义,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串讲篇章旨意,说明典章制度,引证史实、故事,评论原文[18]。基本同意张永言意见的有黄建中,其训诂的内容有注音、释义、讲述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篇章,实际上涵盖的内容较广,释义中有解释词义、诠解成语典故、讲解典章制度、串讲文意、阐述章旨、叙事考史、讲述天文地理、发凡起例等[23]。刘成徳:“所谓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历史,总结训诂方法,概括出如何准确地探求诠解古代文献的词义的方法条例的科学。训诂学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汉语的语义,但不仅止于此,它还包括句意、章旨、制度、史实及语言的表达功能等内容。”[26]

(三)解释古代文献汉语语言﹢校勘﹢叙事考史﹢其它(发凡起例)

白兆麟训诂的内容:词义解释,文意训释,注音,校勘,其它(考证名物、诠解典故、发明条例等)[17]。和白兆麟看法差不得的有杨端志,其书三章、四章训诂的内容共列十二节:释释词、释虚词、注音、校勘、发凡起例、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段、释句、释典制、补充事实、揭明章旨、解释篇题[20] 。周大璞在注疏的内容下列: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句读、校勘文字、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解成语典故、考证古音古义、叙事考史、记述山川、发凡起例等十一项[14]。程俊英等训诂内容:辨明文字异形,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说明名物、制度、风俗习惯,考稽事类,确定句读,注明音读、订正讹误,探求语源、系联同源词,共十项[25]。冯浩菲将训诂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结合他的另一篇论文《试论中国训诂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化改造》,他的训诂内容有:翻译,图解,释例,句读标点,校勘,作序,表音,释词,解句,补叙,揭示语法,揭明写法,疏证注文,考辨疑误,论述,发凡起例[27]。毛远明《训诂学新编》“训诂的内容”一节,列解释字、词意义,疏通文句,考订名物典章制度,引证、补充史实,申述全章、全篇旨意,指出典故,说明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注明音读,校正文字[33]。苏宝荣、武建宇认为训诂学的内容是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句读、阐明语法、校勘文献,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式,叙事考史、说明典章制度。共列五段来说明,实际上包含了八项内容[34]。

二、训诂学的性质

(一)文字学

何仲英:“训诂是关系字义方面的一种专门学术。训诂学也是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2]

(二)解释(注释)学

这里的“解释学”与受西方哲学影响而提出的解释学不是一回事。能归入这一类的学者有张世禄:“实在依据过去中国训诂学的性质看来,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中国训诂学过去并非纯粹属于字义的理论的研究,而是大部分偏于实用的研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读书识字或辨认词语的一种工具之学。”[38]杨端志:“我们认为训诂学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内容极为繁庶,包括解释某词某语、典制名物,直至给某部书作出注解,或者编成字典词典等。甚至后代的文献学、校勘学也是它研究的对象。实在说,它的涵义与‘训诂’差不多,包括一切解释现象,由于它研究的内容繁芜,且语言本身的问题与语言以外的问题界限不清,所以它的系统性、科学性较差。我们所说的‘传统训诂学’当属于这一种。狭义的训诂学,则是研究解释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第一,研究训诂的产生、发展和今后的方向;第二,研究古代的训诂著作,批判地继承古代训诂的理论、方法和成果;第三,吸取语言学其它部门研究的最新成就,不断丰富训诂理论和方法,使它走向科学化。它解释的主要对象是词义,与语言学相仿,当时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部门。我们这部书所讲的‘训诂学’,实在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有传统训诂学的介绍,又有一些站在比较新的角度的评论。”[20]同意这种说法的有黄大荣、冯浩菲等人。

(三)古汉语词义学

这是陆宗达先生的看法:“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如果把它的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各个时期的汉语,包括现代方言的词义,就产生汉语词义学。可见,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6]王宁把陆先生的意见分为三个时期来阐述:“(一)早期训诂学。它包括一切语言单位和各种语言要素的规律。不但文字、音韵杂糅在其中,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等等都包含在其中,它几乎就是文献语言学或者古代汉语语言学的全部。这段时间从汉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代;(二)晚期训诂学。训诂与文字、音韵分立,偏重研究语义,范围进一步确定了。但字、词、句、段、章都有意义问题,语法、逻辑、修辞、章句仍包含在其中。不过,它已把词义当成重点和基础来研究了,这时期主要是清代到近代;(三)现代训诂学。随着现代汉语科学的发展,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都已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学部门或其它独立的学科,因此训诂学如果不满足于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而还要在发展中跻身于独立的现代科学的行列,那么,它必须把自己的理论硏究范围确定在古代文献语言词汇而且偏重词义方面,与历史语义学衔接。在此基础上,借助相邻学科的成果,再去探讨综合的应用法则,从而建立现代的科学训诂学。”[11]

(四)语义学

把训诂学看成大致相当于语义学的学者是王力先生:“若依语言学的眼光看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大致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37]赞同王先生观点的有刘又辛、李茂康、毛远明、许威汉、苏宝荣、武建宇、邓志瑗等人。

(五)语文学

张永言先生认为训诂学属于语文学:“古代的‘小学’书,除了秦汉时代的识字课本如《急就篇》之类以外,差不多都离不开解释字、词的意义,只是所用的方式或著述的体例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不妨说训诂不但是‘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主要目的。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文学(philology)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它一些人文学科(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18]

(六)汉语语言学

白兆麟则以为“训诂学是汉语语言科学中的应用科学”[17]。黄建中与其观点相同。

三、训诂学定义争论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语言学的影响

传统语言学历史上一般都称小学,其实,小学最早指课学童的学宫,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汉书·艺文志》,其小学类有《史籀》等十种属于童蒙识字课本的文字学类著作,可见汉代的小学又指文字学一类的著作。《隋书·经籍志》小学类增加了音韵类书籍,《旧唐书·经籍志》将训诂类书籍也归入了小学,《四库全书总目》正式在小学下分别标出训诂、字书、韵书三小类。因此,将文字学等同小学的人也认为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内容。民国初年有人将音韵学叫文字学音篇,文字学称为文字学形篇,训诂学自然就成了文字学义篇。

(二)对训诂学发展的历程理解不同

训诂学的发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训诂学本是传统小学的一部分,是经学的附庸,换句话说是为解经服务的,而流传下来的有关训诂著述的学者一般都是经学家,再加上学术的发展、分化,他们流传下来的著述训诂内容未必全属于当今训诂的范畴。两汉出现了今古文之争,其缘起是所据文本的文字差异,而实际上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不同。古文经学家主张解读文本的原意,而今文经学家善于发挥“微言大义”,为时政服务。

而后今文经学家阐发群经“微言大义”的传统并没有消失,应该说“六经注我”是其辗转继承,都是离开文本的原意而随意发挥罢了。即使大力提倡汉学的清代也有其不小的市场。乾嘉学派的训诂著作,才是真正的汉学回归,他们继承汉代的古文经传统,解释文本的原意。穷尽资料,注重考据,在音韵学、文字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发明了音近义通的训诂原理,使训诂学的发展进入了科学时期。他们不在阐述经籍的哲理上下工夫,而考据的重点是对字、词、句意的理解,这也是赵振铎所言“训诂学是研究解读古书字、词、句意义的学科”的来源,我认为是指训诂学解读的重点,这是完全符合训诂学实际的。陆宗达、黄典诚、郭在贻等人和赵先生并没有什么分歧,只是范围上把非重点也说了,更明确而已,加上注音、语法、修辞、分析篇章结构,有的学者另外添上翻译,还都是属于语言范围内的概念。

有的先生在训诂内容上还有“考订名物、典章制度”,“诠释成语典故”,实际上这些都是和词语有关,应该属于词的解读内容,似乎不应单列。

“叙事考史”、“记述山川”,则值得研究了。“春秋三传”是对《春秋经》的史实详细说解,它不属于词语、句意的解读。《水经注》也是如此,这里的“传”、“注”与训诂学上的“传”、“注”同名异实,不应混同。至于“毛传”中的简单叙事,是为了解读篇旨所做的篇章背景介绍,仍然没有离开语言范畴,与“春秋三传”的“传”不是一回事。至于“发凡起例”如果属于“篇旨”的理解,似乎可以保留。“评论”则超出了语言的范畴。

因此,我们认为黄侃先生的训诂学概念并没有过时,“以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学概念的经典定义,又是界定训诂内容的标准。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把训诂内容限制在语言范围之内,把一般的叙事考史都算作训诂学的一部分,历史学就有可能被“扩容”进训诂学中了,这样不断“发展”下去,社会科学院就有可能改名为训诂学研究所了,那时训诂学也就彻底消亡了。

(三)对训诂学的学术发展方向理解不同

一般事物的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分化和融合,训诂学的学术发展也是基本如此。

由于人们对学术研究越来越深,越来越细,一个学科的研究人员早已经不是民国初年的屈指可数的几十位了,现今杂志上万种,一个学科的一年文献专著就会有数百种,论文在数千篇以上。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的发展自然分化是主流了。原本是训诂学的训释内容,后来包容在新产生的学科之中,则不应留在训诂学之中了,要进行适当的清理,也就是“瘦身”。这不只涉及训诂内容,还有训诂方法、训诂术语、训诂体式的理解等等。

同类推荐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穿越家斗:疯癫少爷辣丫环

    穿越家斗:疯癫少爷辣丫环

    苏小曼,26岁。因小三儿的电话才知老公多年背叛,好奇心让她去酒店见“他们一家三口儿”,结果正遇地震,被震到古代。被姑苏斐轩收留,要她做姑苏大公子的丫环。传说,姑苏大公子姑苏斐然,又疯又傻,那么,月下那个绝美的男儿是谁?可惜,没做几天丫环,便遇命案,当成疑凶被捉入牢,在牢中认识了同是穿越女的天下第一庄云庄夫人….出狱后,爱上了大公子,但他已有未婚妻盈盈,苏小曼受到了排挤和算计,忍无可忍,终于反击,却将盈盈腹中的胎儿踢流产,但是,据说,她是未婚女子,胎儿又是何人的?逃跑避难到云庄,遇到一人间极品美男对她很好,很好,但她已与大公子定了终身,还行了周公之礼…意外又起,她被打成重伤,在荒野中醒来,却失忆,遇到一吸血鬼样的阴柔男人,他说,是她相公,是真的吗?当她记起所有的事情,却有一个让她艰难又心痛的选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

    故事讲述七岁小姑娘玛利发高烧时梦见归她保护的一个咬核桃小人(胡桃夹子)和老鼠打架。后来她听了教父讲的故事,认定咬核桃小人就是教父的侄子小朵谢梅。在幻梦中,她与小朵谢梅同游有着蜜饯牧场、橘子水河、香甜蛋糕新村的小娃娃王国,然而她美丽的想象却被大人们斥为胡说八道……
  • 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

    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

    距地表5000千米的外太空中,12个星球的外星敌人已经集结,他们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正准备发动一场星际大战,而对手正是人类。关于这些外星敌人,人类却所知甚少。外星人究竟长什么样?我们该如何识别外星人?如何在身边找出潜伏着的外星人?如果外星人入侵地球,它们会如何发动攻击?它们的科技究竟已经发达到了何种程度?人类面对外星人究竟还有没有胜算?我们该如何杀死它们,保护自己?美国科幻作家协会现任主席约翰·斯卡尔齐对此给出了答案。本书是他的代表作,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小说,穷尽了对外星人最酷最全面的描写。
  •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成功?因为他们在缺少回报的工作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灵活应用《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中的知识将使你避免这一问题。“80:20法则”将教导你将身边的资源转化为优势,轻松获得成功与快乐!勤奋的鸟儿有虫吃?那可不一定!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发现,成功永远属于20%的幸运儿,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罗法则”,也称“80:20法则”。如何用20%的时间获得80%的收入?如何从20%重要客户身上获得效益,《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收指导你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功。
  • 一纸休书:邪帝凤后

    一纸休书:邪帝凤后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凤后通敌叛国,特打入死牢,择日斩立行。”她屈膝俯首:“臣妾......谢主隆恩。”六年同行,三年结发,最终得来的是通敌叛国的死罪,他目光悠冷,她的心更冷她是当朝军师,他是一国之君,他六宫无妃,排除众议,只娶一后,三千宠爱集于一身,人人称羡,到头来只是一场笑话然后——龙榻之上,两具雪白身躯紧紧纠缠,熟悉的他,陌生的她。“姐姐,莫要怪妹妹我狠,怪就怪你我爱上了同一个人,黄泉路上莫回头,孟婆汤一饮便什么痛苦都没了。”“你可知错?”昏暗的冷宫之中,他牵着梨花带泪的她一脸沉痛的开口,却在看见墙角之处那缓缓抬起的那张脸时神色大变是谁赐的毒,是谁赐的休书,是谁赐的刑,是谁赐的命!——————————————一缕幽魂飘散,当她不再是她时,披上伪装再回首,蓦然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局,是她的局,他的,又或者是她的?江山美人之争,是谁选择了江山推却了爱人是谁拿半壁江山来换伊人回眸是谁生死相随却恨之入骨是谁机关算尽步步为营最终——最终又是谁幡然醒悟,是谁不改的痴心,是谁另取佳人,是谁要美人也要江山又是谁与之最终相伴——————————————封半城:一双素手轻点,城池倒塌,高傲的男人顷刻间一无所有。“凤素颜,你究竟还要把朕逼到何种程度。”大殿之上,男人疯狂咆哮,只手震塌方桌。大殿之中,纤细身影笔直而立,面上不带一丝波动,朱红的唇微启,笑的讥讽,素手一扬,一封“休书”落入男人眼间。“签了他,从此我们阳关独木。”拂袖之间,飞扬的长袍映入所有人的眼,清冷的声音缓缓传遍这整个大殿。“记住,我叫柳扶风,凤素颜早死,死于你的双手。”沈临风:“我是她安排在你身边的侍卫,只要你一个命令,我便会扑汤蹈火,即使付出性命,在所不惜。”“不甘么?你明明是她的人却不得不陪在我的身边,恨我么,是不是很想我死,那样你就可以回到她的身边了。”柔荑微动,纤细十指轻轻抚上他满是伤痕的脸,一抹轻笑浮在那张美丽的脸上:“若是没有她的命令你还会保护我柳扶风么?”他面色平静的打掉她的手:“不要忘记了,你的命是她救的,你若伤了她我势必和你纠缠到底。”封司濯:愤怒的男人扭转过头,怒斥身后较小的女子:“你再怎么讨好我也没有用,我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都不会喜欢你的。”
  • 远去的风情

    远去的风情

    本书是知名乡土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内容选自作者已经出版了的各种乡土文学小说中与民俗风情有关的故事。这些民俗文化,虽然有的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了,但它毕竟代表着一段历史文化记忆,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有个别民俗在乡村地区存留。作者熟悉乡间民俗,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可读性强。阅读此书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价值。
  •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流芳百世,传世名言,启迪心智。《艺术家成长故事》精选了中外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马神仙马致远、牧童画家王冕、风流才子唐伯虎、书法家祝枝山、辛酸泪笔化巨著曹雪芹、扬州怪才郑板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武林至尊金庸、一代宗师齐白石、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代画才徐悲鸿、国画大师张大千、浩瀚星海冼星海、贝多芬、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柴科夫斯基、钢琴诗人肖邦、天才多产作曲家亨德尔等,讲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才故事,总结和提炼他们成才的启示与“秘诀”。
  • 盛宠拽后:本宫就爱戏诸王

    盛宠拽后:本宫就爱戏诸王

    (已完结,包月会员可免费看文)四位藩王本打算将她作为人质,最后却:大哥,大嫂好美,晚上我要和她一起睡;二哥,小世子好可爱,我要用青煜来换他;三哥,听说三嫂离家出走了,我去帮你找回来吧;五弟,你还没娶妃,让我和三嫂来帮你选妃吧……够了,你还是回去吧!我们不绑架你了!
  • 情续红楼画眉蹙

    情续红楼画眉蹙

    【注】本文最好别看,其实后面挺烂的,待大修,当然大修不是最近,要等俺有兴趣时再修,坑品差咯。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一涡天边浮云,一缕乱世浮香云散有时,香飘随风她,秉绝代风姿,空灵;凝旷世才情,寂寞。如芙蓉般出淤泥而不染,似美玉般生光晕而无暇。葬花词,葬的是凋零惨败的飘渺花?还是情窦初开的玲珑心?寄人篱下徒伤悲,泣血凝泪还前生债,冷眼看风刀霜剑,寄人篱下生今世悲。林家有好女,及笄之年好芳华。四大家族得罪权臣,要将她送入北静王府为侧妃,她以为,她的一生就要消逝在虚伪的亲情中,却不料,一道圣旨,她竟迎来花轿迎门。当秋风萧瑟,冷月如钩,一缕香魂,又该何去何从?天朝的帝王,风流潇洒的北静王,粗野剽悍的忠顺王,还有她的夫君指尖凝香,画眉生蹙,回眸一笑,软了男人的心,承载了男人的爱命,系着情;心,寄着爱;用情偿他,以爱随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空嗟叹,双泪垂,莫要白了红颜头,辜负了男人心。看她这一涡浮云,一缕浮香,最终将云依谁家?香随谁舞?富察明义有云: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此文,以情续红楼为主,续曹公八十回原著之后,以原著脉络行文,小续红楼,以解吾之痴心,玉死之叹。喜之则看,不爱者请绕道,创造和谐社会。************************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