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20

第20章 《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4)

此外,周公旦卒后,长子伯禽就封于鲁,称鲁公;次子世袭周公,为王卿士,世世传之。宣王时有周、召二公,至春秋时犹有周公黑(肩桓公五年)、周公忌父(庄公十六年)、周公阅文(公十四年)、周公楚(成公十一年)等,成王顾命大臣中居然无周公,殊觉奇怪。周公无疑应居卿位。

再如,成王封幼子臻于单,子孙亦为王卿士,见诸《左传》的有:单襄公(成公元年、二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七年等’、单顷公襄公三年’、单靖公襄公十年’、单献公昭公七年’、单成公(昭公十一年、单穆公昭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单武公(定公七年、八年)、单平公(哀公十三年)等。又如,成氏为文王子郕叔武之后,见诸《左传》者有:成肃公(成公十三年)、成简公(昭公七年)、成桓公(定公八年)等,均为王卿士。由于西周行世卿制,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单氏、成氏也在西周卿士之列,但时间不一定始于成王时。

从史书上看,卿的数量有不断增益之趋势,因为新王即位后,往往将自己的嫡弟增补为卿士,如:

王叔氏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杜注:“尹氏、王子虎皆王卿士也。”王子虎即王叔文公,《春秋》文公三年“王子虎卒”,传作“王叔文公卒”。王子虎为僖王之子,故当于僖王或惠王时始列为卿。其后有王叔桓公(文公三年、宣公七年)、王孙苏(文公十四年、宣公十五年)、王叔陈生(襄公五年、十年)等,均为周室卿士。

虢氏 《左传》隐公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金文有虢季。虢公为武王弟虢仲或虢叔(已不可考)之后。隐公八年当周桓王之五年。然周桓王二年,“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又,昭公二十六年《春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云,“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其时已能立王子,恐非卿不足于当此任,则虢氏为卿之始应当早在西周时。

郑氏 郑桓公为厉王少子、宣王母弟,封于郑。在位三十六年以幽王故,为犬戎所杀,其子“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则郑氏为东迁之初新增的卿。

刘氏 刘康公,经称王季子,为周顷王之子,周定王母弟。其后刘定公夏(襄公十四年、昭公元年)、刘献公挚(昭公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二十二年)、刘文公(昭公二十二三年、二十六年,定公四年、哀公三年)、刘桓公(定公七年、八年)等,俱为王室卿士。可见,刘氏卿位亦是东迁后所有。

甘氏 王子带为周襄王母弟、惠后次子。其后甘简公(昭公十二年)、甘悼公(昭公二年)、甘平公(昭公二十年)、甘桓公(昭公二十四年)等,均为王室卿士,当是襄王时始有卿位。

见诸经传的卿还有很多,如穆王时有祭氏谋父、宣王时有尹氏尹吉甫、厉王时有荣公等。入春秋以后,还有原氏、巩氏、儋氏等等。

周代有所谓“世卿世禄”之制,卿的爵禄是世袭的,一方面原有的卿要保留、下传,另一方面新的卿要增入,卿的员数不可能固定的,所以《周礼》六卿之制实属子虚。

有的学者举《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语为证,说“六官之制在周代以前即已出现”,然而《甘誓》为战国时之作品,不足为据。

毛奇龄又以侯国中有相应于六官的职名,说六官之制为古制,如《春秋》隐公十一年羽父求大宰,文公二年夏父弗忌为宗伯,昭公四年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定公十四年孔子为司寇。有的学者还将《左传》所见六官名详加罗列,进而引出结论,“诸侯国既有六官之制,则周王室亦当有六官之制”。这一推断,乍看无可动摇,但是细加推敲就可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鲁、宋等国有与六官相应的官名,不等于其国有六卿之制。鲁秉国政者为孟孙、叔孙、季孙三卿,其地位也与鲁之大宰、司寇等不可相提并论。宋有六卿,但官名与《周礼》六官多有不同:大司马、大司徒、司城、左师、右师、大司寇。其余诸国连六官之名都凑不齐,更无论矣。所以,将某些名称与《周礼》六官相同或相似,但级别较次的官员指为六官,无补于事。可以肯定地说,上举诸国,没有一国实行过《周礼》的六官之制,《周礼》六官是综合列国官制而成,适足见其为晚出。第二,退一步而言,即便某国六卿官名与《周礼》全同,也不能轻下断语,因为官名相同并不等于两者就是一回事。《周礼》以大宰为最高官职,而春秋各国执政各不相同,或无大宰,或有而其权位不同。鲁、宋两国都有大宰,但与《周礼》之大宰相去甚远,此其一。其二,《周礼》六官代表阴阳五行,各有象类,列国之卿均无此色彩,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区别。

周王室职官名,文献中不多见,金文也较散乱。所以,学者好以春秋以降列国之制推王室制。于是将晚出的、非一国一朝的列国官制拼凑成一套,指为西周官制,这是不可取的。

“诸侯国既有六官之制,则周王室亦当有六官之制”一语,前提不能成立,推论也就难以成立。

《周礼》六卿各有所司,绝不相混:大宰掌治职,大司徒掌教职,大宗伯掌礼职,大司马掌政职,大司寇掌刑职,大司空掌事职。文武亦分职,六官除司马主武事外,其余均不相涉军将由六乡大夫担任。从文献看,王室卿士的日常事务有代王锡命、与盟、聃诸侯、赗、会葬、迎聘、征讨等,彼此之间并无严格分工,他们不专一职,随机而出,如: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王子虎等册命晋侯为侯伯;僖公二十九年,王子虎又与鲁、晋、宋、齐等盟于翟泉,谋伐郑。是王子虎兼册命与盟会。

庄公元年经,夏,单伯送王姬;而庄公十四年经,单伯于夏会伐宋,冬又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是单伯兼与嘉礼、军礼、宾礼。

宣公十年经,天王使王季子来聘。王季子即刘康公。《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刘康公又参与其礼。《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又会晋侯等伐秦。是刘康公兼与聘问、征讨、献俘礼。

襄公十五年经,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即刘定公。《左传》昭公元年,天王又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是刘夏兼逆后与劳师。

《左传》文公元年,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文公九年经,毛伯卫来求金。是毛伯兼锡命与求金。

《左传》宣公六年,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左传》成公八年,秋,召桓公来锡公命。是召桓公兼逆后与锡命。

诸如此类,不尽一一。可见,卿之职责不仅文武不分,而且锡命、与盟、迎聘等亦不甚分职,某行某事,均无定例,视情况而定。

周代职官分工不细密,还有更多的佐证: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昭公二十七年“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工尹为掌百工之官,可见战时可以统兵。如《左传》所记来聘者,可以是宰周公、王季子等卿,亦可以是南季(隐公九年)、家父(桓公八年、十五年)等大夫,还可能命一年轻位卑的人,如桓公五年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杜注:“仍叔,天子之大夫,称仍叔之子,本于父字,幼弱之辞也。”前儒以为《春秋》此笔是讥天王违礼,其实不过是揣度之辞,以后世礼书衡量前代之事。当时诸侯虽有离心之志,但还不敢太放肆,王室之中更无论矣,天王尚不至于胡乱找一人应差,必是仍叔之子有过人之处,而当时对职责之规定又不如《周礼》那样刀劈斧断般地严格,使之并无不可。

阎若璩说:“盖古者人虽有专官,官虽有定职,至国有大事,则推贤而往,人不以为意。”这种职分不清的情况,至秦汉时犹存,如汉代之大司农,为国家财务总管,但又兼管仓储、水利、货运乃至各种官卖事业;中尉(执金吾)管治安,但也管造船;太常主管祭祀,但又管医药。

金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免觯》有“免作司工”之语,而《免簠》、《免簋》又云

“免受王命作司徒”。又有《史免簠》,郭沫若说亦是同人之器,则免又任史官。《扬簋》云:“扬,作司工,官司量田甸,司居,司刍,司寇,司工司”,则司工(空)扬不仅管理田甸、司居、司刍等官,还管,司寇”之官。而《周礼》中的司寇与司空是平起平坐的,职掌刑杀。有趣的是,1971年在河南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的一批兵器铭文中,司寇又成了管官府手工业的官,现揭之如下:

(1)九年,郑令向,司寇商,武库工师铸章,冶(矛)

(2)十五年,郑令肖距,司寇彭璋,右库工师,冶赣(戈)

(3)十六年,郑令肖距,司寇彭璋,库工师皇佳,冶(戈)

(4)廿一年,郑令,司寇吴裕,左库工师吉忘,冶(戈)

(5)卅一年,郑令楅,司寇肖它,库工师皮耴,冶尹启(戈)

(6)三年,郑令楅,司寇芋庆,左库工师祈,冶尹造(戈)

(7) 四年,郑令韩,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弗,冶尹颇造(戈)

(8) 五年,郑令韩,司寇张朱,右库工师皂高,冶尹造(戈)

这些铭文所记载的韩国完整的兵器库官制是:

郑令一司寇一各库工师一冶(冶尹)

司寇是郑令之下“统辖首都有四库营手工业的官”,似与司法无涉。其实,古代兵刑无别。《吕刑》、《皋陶谟》以及《左传》、《国语》等每每兵刑连类言之,顾颉刚先生认为,“兵刑分而为二,秦汉以下之事也。周介其间,必有同乎古代而未全变者,亦必有开始蜕。化而已略同于秦汉以下者”,其说至为精当。先秦时司寇地位并不很高,如上举铭文外,睡虎地秦简中的司寇甚至是刑徒名。学者往往好引《左传》定公四年语,“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以证司寇地位之高。但是,《左传》又云“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尚书·立政》亦有“司寇苏公”语,足证康叔非司寇。《周礼》以司寇入六官,又以之与司马分掌兵刑,也是其晚出之证。

(第四节 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周秦时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先后有西周分封制和秦郡县制两大类型。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地方分权形式,后者是中央集权形式。两者的优劣,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初,犹有争议。

《周礼》把儒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思想,作为“体国经野”和“设官分职”的基调,因此,它采用了周代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子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得不引以为戒。而战国末期各国郡县制形成后,国君得以真正总揽国柄的现实,又使它不无启发,所以,它也吸收了郡县制的进步因素。两种制度的糅合和改造,形成了《周礼》独特的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

《周礼》规划的行政体制大局,分为畿内与畿外两大层次,表现了作者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想。

依《周礼》的设计,天下的中心,是方千里的王畿。《大司徒》云“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贾疏,“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国城,面各五百里”。王畿以方九里的王城为中心,然后分别以百里为界,呈正方形辐射状大小相包,层层相套。王城之外、王畿以内的行政区,由近至远,分别称为郊、甸、稍、县、都,此即所谓,面各五百里”。

在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又以王畿为中心,呈正方形辐射状,层层向外分布,于是有所谓,九畿”,《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百曰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秋官·大行人》中有所谓,九服”,与此“九畿”为一事,但侯、甸、男、采、卫均称服而不称畿,又称蛮畿为要服。夷、镇、蕃三畿在九州之外,谓之蕃国。据《夏官·训方氏》郑注,《周礼》所称四方诸侯,均指六服以内诸侯。

但是,观《孟子》及《王制》等典籍,并没有二百里到五百里的层层划分,金文中也绝无郊、甸、稍、县、都的畿内之制。《诗经》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毛传:“畿,疆也。”可见,“邦畿千里”是盛赞殷疆辽阔的溢美之辞。《周礼》则据以为实,将千里定为王畿,再细分为五级行政区,又在王畿之外溢以九千里的九畿。这种大一统的宏伟版图,只有战国晚期以后的人,才有气魄想象出来。

《大司马》九畿的名称与《夏官·职方氏》全同。不过《职方氏》称为“九服”,《大司马》称为“九畿”,而《职方氏》文全袭自《逸周书·职方》,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

所谓畿服之制,西周文献均无言及者,东周以后始有之,如《尚书·皋陶谟》、《逸周书》的《作雒解》和《王会解》、《国语·周语》、《吕氏春秋·慎势》等。郭沫若说,“倡之者当是一人,传之者则斟酌损益,各为异词,故或为五,或为六,或为九,其散见于它书者,名称、里数均各有参差”,“汉以来之学者,于此等文献,一律视为实录,见里数、称名之不同,则多方以求其汇通”,古代只有王畿称畿,其外无称畿者。《周礼》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称畿,是其晚出之证。

从西周文献及金文看,当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内服指公卿百官,外服指诸侯。如《尚书·酒诰》云: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尚书·康诰》云:

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

《尚书·召诰》云:

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令彝》:

周公朝至于成周,(出)令,舍三事令。卿事寮、者(诸)尹、里君、百工、者(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

上引文中,侯、甸、男指诸侯国所在之服,而非畿服之名号,邦伯即诸侯。“侯、甸、男、卫邦伯”,即侯、甸、男、卫等服之邦伯。所谓外服、内服,即外官、内官,而非内外畿服。郭沫若说:“畿服之制,乃后人所伪托,金文无畿字,服字多见,与《酒诰》义同,并非地域的区划。”

关于九畿中五等诸侯的封地。据《大司徒》文为: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此制与文献所记相去甚远。《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较近史实。若如《周礼》五百里、四百里之说,则漏洞百出。清人崔述说:

孟子之言非臆说矣,且以今地里考之,鲁为今曲阜,若方四百里,则邾、滕在封内矣;宋在今归德界,若方五百里,则曹、杞在封内矣。宋、鲁当春秋时兼并之余,犹仅二三百里,故《孟子》曰”今鲁方百里者五,况当成王之世,安所得四百里、五百里者而封之!而得洛以东至海仅二千里,以西至积石亦不逾三千里,又安所得万里者而区划为九畿乎!

其说至为精到。可见,九畿之制与九州之说一样,都是战国晚期人所臆造。

《周礼》王畿中的居民组织有三类:

(一)六乡与六遂。按照《周礼》的设计,王城之外方五十里为近郊,又其外方五十里为远郊。近郊和远郊共方百里,合称四郊。王于四郊设六乡,又于四郊外方百里之地设六遂。六乡和六遂离王城最近,是直接藩屏王城的,因而组织最为严密。六乡的居民组织与军事组织是合一的:乡、州、党、族、闾、比,即军、师、旅、卒、两、伍。州长、党正等各级行政长官亦即六军中的各级武官。六遂的居民编制与六乡完全相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称为遂、县、鄙、里、邻。六乡、六遂各七万五千家,六乡之军是正六军,六遂之军为副六军。因此六遂的官员都比六乡低一级。在一般情况下,六乡与六遂的分工是,六乡出军,六遂出车徒,所以韦昭说:“《周礼》天子远郊之地有六乡,则六军之士也;外有六遂,掌供王之贡赋。”

同类推荐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一个离婚女,一个钻石男。她眨巴着大眼睛:“你又想当金主,又不想救我爸,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唇角勾笑:“除了救你爸,都可以答应你!”她气得炸毛:“滚!”这前脚才出狼窝,后脚又入虎口。他捧她上天:我要当你一辈子金主!她恨他入地:做梦!你才是害得我家破产的幕后黑手!前夫和金主,反复纠缠。亲情爱情,阴谋阳谋,真相揭开,令人诧异……她到底缺少了哪一部分的记忆?
  • 异世仙旅

    异世仙旅

    修真境界分为筑基旋照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大乘度劫飞升。旋照开光融合心动为身动之境;金丹,元婴为意动之境;出窍,分神,合体为神动之境;大乘为不动之动的境界。山村教师意外落入修真古洞,走上修真之路。传送阵的失控让其跨越空间落入异世,种种际遇,挑战接踵而至,他将如何面对?
  • 最后的军礼

    最后的军礼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目睹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的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壮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著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读完小说,你会对英雄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英雄,让你同他一起豪情万丈的同时,如此为他的命运牵肠挂肚,一慨三叹。
  • 烈凰淡血

    烈凰淡血

    熙朝大陆,冷氏皇姓四方诸侯,帝王国主皆抵不过一个“洛”字。洛氏一脉上承于天,千年贵族,凤凰为名;遗族子弟,天下俯仰!洛女贵,天下知,而这洛族的倾昀更让世人知道如何“贵”!红颜倾世,她看似冷漠高贵,不食人间烟火,实则长袖善舞,上下通达;她看似温室之花,不堪世俗秋风,实则钢韧傲雪,迎风盛开;世人眼中,这是一个“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女子。可也就是她,浅笑轻盈,素手芊芊,捻棋下子,镇家族,平乱世,撤藩国。青史上终于留下她,洛家女儿,动人的叹息。************************************************她三世为人,只为恣意而活,可是那样的身份,那样的年代,那样的芳华,如何可以恣意。洛族倾昀认命,顺命,却不服命,轻纱遮面,谋划人心,世人看不清她,看到的也是错。她善良,强大,宽容,但执着,她维护必须维护的,摧毁必须摧毁的。三次拒婚,一次远嫁,一朵暗夜幽昙,羞同俗卉争荣光,可有人真的闻见那魅夜之香。良人如镜中花,水中月,她相信爱情,可是从不信天长地久。算前言,总相负,她不怨,因为她是洛族的倾昀,烈火中的凰女。************************************************“你与她必要生死一搏,因为她选了我。”“即使我死,她也不会属于你,她的心,我要了。”两个男子,刹那对视间,到底谁赢了谁?********************************************泠君做了个视频,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看看&pstyle=1本文女主唯一,男配众多,女配众多,属于历史长卷类。强烈推荐泠君新文:《亡灵女巫》华丽的西方玄幻言情,喜欢言情的亲不要错过哦!费雯.洁雅岑是谁?睫毛颤动,眼缓缓睁开,冰绿色的瞳孔点燃满室鬼火,骷髅之花在女孩面前盛开!大陆上的亡灵们开始了吟唱,亚特大陆上最奇幻妖娆的亡灵女巫师终于诞生!几个作者朋友一起建了个群,大家要是有空可以去坐坐,群号:46889857。敲门砖就是书名,么么大家。推荐好友文文洛欣晨《残欢》命运陀螺《魄珠》莫芊涵《豪门献妻》苏九娘《宫乱》荃儿宝贝《揽着相公不松手》友情链接:鸳鸯狐狸《独宠异世》吟雪宝贝《百变嚣张公主》落泪之舞《龙凰帝》秦随风《极品相公随风舞》
  • 重生之公侯正妻

    重生之公侯正妻

    重生空间女PK现代穿越女她是定伯侯的嫡长孙女儿,圣上亲封的丹阳郡主,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却换来声名狼藉,被迫休弃!冲冠一怒,她亲手解决了那个男人的命根。点燃烈火自化灰尘,从此生无所恋,死无所惜!再睁眼,她重回少女时期,却发现自己拥有一个逆天的空间法宝!再次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携着浓浓悔恨的她,能否改写她前世悲惨命运?且看她如何转朱阁,低绮户,素手轻挥,撕破她身边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的伪善面纱。再为自己缔造一段锦绣良缘。不是只有穿越女才能混的风生水起,本土女王也能顶起一片天!推荐文文:《重生之贵女无嫡》她,名门贵女,成亲八载,却因无子,终以悲剧收场。只听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一边是相守相扶的丈夫,一边是同气连枝的姐妹,一碗掺了剧毒的敬茶,让她毫无设防的命丧那对新人的毒手。直到此刻方知,陪她一起命赴黄泉的还有那期盼已久,却姗姗来迟的孩儿……在意识消失的最后一刻,沈梦初咬牙,一字一句的发誓道:“日月在上,鬼神在下,我,沈梦初,愿坠阿鼻地狱,永不投生,只换那些负我之人,永世不得安宁!”再一次睁眼,重回十一岁,那一年她还顶着‘克亲’的名头,即将被人接回本家;她,本是21世纪的都市丽人,却因家中瓦斯中毒,而魂穿到这妻妾成群的古代;当重生的灵魂,遇到穿越的灵魂,同居一具身子,又该由谁主导谁?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覆盖了东风?沈梦初:“喂喂喂,你是谁啊,干嘛占用我的躯体?”顾清影:“哎呀呀,从此之后,咱们就是基友了,不要那么小气嘛!”两条灵魂暗暗较劲儿,只为占有这具身子主导权!终于,历尽千帆,魂穿压倒了重生,可是,这这这……,谁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两个来自不同地域的灵魂叠合一起,她成了她,她成了她!灵魂融合,记忆融和!这一生且看她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翻手云,覆手雨,灭了那些居心叵测的禽兽,走出一条自己的康王大道!
  •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美国精英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介绍了常青藤教育的99条法则,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当孩子具备了真正的常青藤素质,无论将来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携手,他都能从容面对,继续前行。无需走出国门,您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精英教育的法则,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与世界精英同步。
  • 欢喜重生:霸道首席呆萌妻

    欢喜重生:霸道首席呆萌妻

    三年前,一纸契约,她成了她的替身。谁说这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职业?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等着大灰狼来吃干抹净也就算了,没想到还是个高危职业!一朝被绑架小命呜呼,却只换来一句“不过是个冒牌货!”再次睁开眼,小绵羊竟然化身成身手了得的银狐,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接近那个高高在上的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居委“小妈”

    居委“小妈”

    居委会大妈?已经过时了,现在是“小妈”当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的了报告、查得出流氓;招待起领导、调解完夫妻;照顾了小家、顾得起街道;斗得起小鬼、收服得了“洋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