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21

第21章 《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5)

《国语·齐语》所记与此稍异,但实质则是相同的,其文言管仲革旧典,“作内政而寄军令”,按照“参其国而伍其鄙”的政策,分国为二十一乡,其中有十五个士乡,把按政治需要和地区硬性划定的居民组织,其制为:

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有的学者把它看做保留西周旧制的显著例子,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作”乃创作之意,“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政策,是管仲为适应征战争霸的形势而创制的,若是旧制,岂有桓公不知,反向管仲请教之理?从上引文字可以看出,这类组织始见于齐。春秋时,管仲制定这一政策,主要是为征兵的便捷和战争中的配合默契。

秦国也有类似的制度。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加强封建统治,曾建立“为户籍相伍”的制度。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又“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是以“告奸”为主要目的,使五家为保,十保相连,十五以上的组织情况不详。从史书记载看,它不像是军事组织,而是编户组织。如《管子·立政》云:

分国以为五乡,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分州以为十里,里为之尉;分里为十游,游为之宗。

《周礼》乡遂的制度及其组织形式,显然是吸收了齐、秦制度的优点而成的,试比较如下:

1.《齐语》有乡鄙,乡组织分轨、里、连、乡、军(五乡)等五级,一军为一万人。《周礼》有乡遂,均为六级组织,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乡遂组织大致采用五进制,而殷周时代的军事组织一般都采用十进制。《齐语》所记齐国居民组织则五进制与十进制混杂。《周礼》虽然插入四进制一级,以保持百家为族的数目,但总的说来是五进制。张政烺先生指出:“改十进制为五进制,是生产力发展,氏族衰微,家的地位逐渐提高的表现。”,它无疑是一种晚起的、进步的组织形式。

2.《齐语》有“令勿使迁徙”之语。《地官·比长》则有若“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授之;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而行之。若无授无节,则唯圜土内之”的规定。

3.《齐语》令伍之人祭祀、死丧、祸灾等相共。《大司徒》则有使其相保、相葬、相救、相赒、相宾的要求。

4.秦法以告奸为目的。《地官·比长》则有五家“有罪奇邪则相及”,《族师》有“刑罚庆赏相及相共”。

商鞅强调的是户籍和治安,管子强调的是战争中的协同,《周礼》则二者兼收,是古代农村公社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再加以礼事,使之变成一套完善的政教、军事、民政相一体的制度,其主要职能有学法、检稽户籍、兴贤能、考课以及祭祀、军旅、田役、会同、丧葬等活动的组织工作。这种体系便于王对军队和民人的控制,它显然是在秦齐之制的基础之上改造而成的。

(二)三等采地。《地官·载师》云:“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地。”大夫的采地称为家邑,在稍;卿的采地称为小都,在县;公的采地称为大都,在。据贾疏,其地分别为二十五里、五十里和百里。公卿大夫是朝廷命官,其采地由家臣治理。但他们的家臣必须由王任命,并效忠于王,因而均列入六官之中,如春官之都宗人、家宗人,夏官之都司马、家司马,秋官之都士、家士,均是。

三等采地又称为畿内之国,但它并非独立性很强的邦国,而是事事听命于朝廷的一级行政单位。《大宰》云:“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三等采地、四等公邑统名为都鄙。都鄙的宗庙社稷之祀、官府的法则、官员的废置与禄位以及赋贡、礼俗、刑赏、田役等,无不统辖于大宰。故方苞说,八则”是,治分于外,权操于内,所谓驭也”。八则所言,与农村公社的血缘团体混为一谈,实际上与乡遂所行制度基本一样,只是在表述上有详略之别而已。王安石说:“治莫小于都鄙,莫大于天下,都鄙如此,则治天下可知矣。”治天下之法可由此推知,其说甚是。可见中央对都鄙乃至九服都有严密的控制,其具体表现是:

1.朝大夫之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秋官·朝大夫》云:

掌都家之国治,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国有政令,则令其朝大夫。凡都家之治于国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后听之。唯大事弗因。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则诛其朝大夫。

可见,朝大夫是都家派驻朝廷的特殊官员,其任务是每日听朝,记录王国所施行之事,再以文书告其君长,此即所谓“国治下达”;都家有事呈报朝廷,须先经朝大夫审理,此即所谓“都家之治上达”。若施延不办,则诛朝大夫。可见三等采地被置于王朝的严密监督之下。

朝大夫之制不见于先秦典籍,至汉初始有之,所以俞正燮云朝大夫“其职若汉郡国邸吏”,“国事故者,谓邸报”。西汉时,郡国有于京师设邸之制,负责传抄诏令奏章,可见这是晚至汉代才出现的制度。

2.以法行都家之治。《秋官》有“都则”一职,但职文已亡佚。

《叙官》郑注:“都则,主都家之八则者也。”此“八则”即大宰之“以八则治都鄙”之八则,是治都鄙官府的准则,有些持《周礼》反映周代政制的同志认为,此官当是监督执行者。都家没有自己的法令,一切听命于朝廷。《都司马》云“以国法掌其政学,以听国司马,家司马亦如之”。国司马即大司马、小司马。孙诒让云,,国法即大小司马诸官之官法”。政即,政事”之政。王引之说“政学即政教也”。可见,都司马、家司马都是从大司马处受官法,然后在都家实行之。都家的军役也被大司马牢牢控制,不得自行其是。

3.正礼法。《春官·都宗人》云“正都礼与其服”,《家宗人》云“掌家礼与其衣服、宫室、车旗之禁令”。采邑主的衣服、宫室、车旗等,必须严格遵守朝廷指定的命数和有关的规定,不得僭越,有不如法者,则正之。

4.秋官之都士、家士的具体职守,经文缺佚,当亦是根据大、小司寇之官法而控制都家之法者,可以由此推论,都家亦无独立的司法权。

从文献看,春秋时期卿大夫的权力比《周礼》所说大得多。他们有自己的武装,称为

“私属”、“私卒”或“私属徒”。又有诉讼方面的裁决权,这是领主的权力之源。至战国末叶,随着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和封建割据走向中央集权,采邑逐渐变为食邑。食邑的特点是,领主只能衣食租税,不能享有该地的政治特权,因而不可能有政治上的独立。《周礼》的采邑中已有朝大夫一职,可见其变革比战国末更为彻底。齐国统治者为了打破宗法贵族的特权,加强国君的地位,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居民组织系统,其官员的任免由国君直接控制,虽然没有郡县的名称,但在本质上是与之相同的。总之,三等采地实际上也是直辖于中央的一级行政组织。

(三)四等公邑与郊里。甸、稍、县、都除六遂七万五千家和三等采地之外,余地均为公邑。封则为采地,未封则为公邑。公邑的面积要比六遂和采地大得多。郑玄认为,公邑居民与乡遂一样,“这种行政编制与军事编制合为一体,用五五相比之法,制其居邑。孙诒让则认为,公邑与采地一样制井田。据《小司徒》文,井田法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其说可从。四县之都的面积,与卿的采地面积一样,均为五十里。四都为一大都,面积百里,与公的采地面积相等。

乡师、乡士掌六乡,遂师、遂士掌六遂。掌四等公邑者则有县师、县士,其下属官员则有县、甸、丘、邑、井之吏,故《地官·载师》郑注云公邑,天子使大夫治之”。可见,公邑与采邑属于私家私臣治者是不同的,其属官体系经文不备,当与遂官略同。

“郊里”指四郊除六乡七万五千家以及宅田、士田、贾田、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七等外之田的余地。郊里与乡遂组织一样,采用什伍相比之制,并置吏以治之。即《小司徒》所说“四郊之吏”。《地官·县师》职云:

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辇之稽,三年大比,则以考群吏而以诏废置。若将有军旅:会同:田役之戒,则受法于司马,以作其众庶及马牛车辇,会其车人之卒伍,使皆备旗鼓兵器,以帅而至。凡造都邑,这是错误的。从文献来看,量其地,辨其物,而制其域。以岁时征野之赋贡。

可见,其职能与乡师、遂师等基本相同。公邑与乡遂的区别之一,是负担的责任不同,即所谓乡遂制军,都鄙出车徒,前者较后者重要,故官员爵秩均高于后者,但在行政管理上,却无明显区别。至此,我们可以说,乡遂、公邑、采地,实际上都是采用郡县制的管理方法,以将地方之权集中于中央。

中央与九畿的关系在《周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九畿均在千里王畿之外,但中央对其控制却极严密。《周礼》大司马之职有二,一是四时教习田猎,二是负责平正邦国。故与邦国事务有关的官员亦列于夏官。《大司马》云:

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周礼》的邦国是指侯国,大司马按王畿的模式,从这九方面来建立邦国,可见干涉之细

同类推荐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女配仙行

    女配仙行

    穿越后的君玉,手里抓着的是一把烂牌。一岁的婴儿身子---残的;修为高深的父亲---杀母仇人;天才的兄姐---异母;体贴温柔的男神---姐夫。为了杀出一条生路,君玉被迫在变态的路上渐行渐远。愿投炼狱洗肝胆,甘以孤心叩长生。君王从来皆寂寞,绝顶之上最无情。本文女主保证坚强冷硬,智多近妖,金手指不多,艰苦奋斗型,不信请跳坑
  • 我前面桃花开放

    我前面桃花开放

    粉红粉红的桃花,无边无际地在我的周围蔓延开来。这是青川本土作家李先钺关于地震题材的最新长篇《我前面桃花开放》一书的引题,也是阅读者进入该书的一个切口。随着桃花的牵引,一道山梁上的两个村庄在我们眼前次第铺展,两个民间手艺人在不停地丈量着他们脚下的土地时,也活色生香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故事……
  • 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为人处事很重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为人处世的水平,让为人处世的能力,真正成为搭上人生顺风车的助力。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人,都应该拿出一副低调的处世姿态。以此为原则决定处事方式的取舍,可以避开许多不必要的人生障碍,人生的路会因此顺畅许多。
  • 读懂婚姻

    读懂婚姻

    指出婚姻是从头至尾需要用心经营的。就像一个人做生意,如果不好好经营就会面临倒闭甚至是破产。因此,走进婚姻的你,重要的已不是你的结婚对象是谁,而是如何经营。因为婚姻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你的幸福与婚姻的成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误入豪门:总裁很霸道

    误入豪门:总裁很霸道

    一个霸道的男人和一个聪明的女人,霸道的男人隐藏在暗处的温柔,是他最厉害的杀手锏,聪明的女人时刻都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当这样两个人相遇之后,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村庄的河流

    村庄的河流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都市狂少行

    都市狂少行

    阎君问,这小子应当下几重地狱?判官答,套用《大阴律法》,十八重地狱,似乎都适用又都不适用,不好给予惩罚。阎君想,你小子在阳间混不下去,难道我地狱就那么好混的么?下旨道:那就让他滚回人间,去下第十九重地狱去吧!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但是有些人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知道他们选择的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