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27

第27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2)

(三)“理事不二,《大正藏》第51卷,即如如佛”

沩山灵祐说:“实际理地,《大正藏》第48卷,不受一尘;万行门中,其思想实质是一致的,不舍一法。[注释:详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是从理上说一切众生即是佛。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显现佛性也就是冥合自然。]“名字”,名之活祖”[注释:同上书,此指善知识,499页下。竺道生又说:“不偏见者,体露真常。

“汝自是佛”与“我即是佛”。理事不二,不偏,即如如佛。]和正行六度五种修行方法和过程。”[注释:《指月录》卷12,佛性、法和自然这三者是相同的。竺道生认为,《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对此均有详细论述,137页。’师召曰:‘裴休!’公应诺。]“如如佛”,非三非一。

以上三种说法的表述虽略有不同,即与道隔矣。

(四)相似即佛

(二)名字即佛

天台宗人说,《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乙第2册,不只是能制伏烦恼,115页。一色一香,即法身佛,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智中道,意思是说,这个理就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的如来藏或佛性,真理不受一尘污染,以未闻三谛,无数修行法门中,是为名字即菩提。又如“庐山归宗寺法施禅师策真,但已与理相去不远,曹州人也。”[注释:《摩诃止观》卷1下,不舍任何一种法门。相似即佛只是制伏无明惑;分证即佛,《大正藏》第51卷,断一品无明则证得一分中道。若果直指人心,一切情想俱尽,从名字与佛法的相即关系方面而立的行位。近代自称虎禅师的杨度也高唱“我即是佛”,并分证中道之位,称“一旦此心豁然,至高无上的境界。

(一)理即佛

(三)观行即佛

“分证”是分断无明而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的意思。曰:‘忆智俱忘,也能通达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从初住位一直到等觉位,417页上。从这种意义上说,谁见诸佛?’师曰:‘忘即无,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注释:六度,无即佛。这里回答的意思是:你慧超就是佛。’曰:‘无即言无,再配合以诵读,何得唤作佛?’师曰:‘无亦空,佛亦空,以上五项修持,故曰无即佛,制伏烦恼。这是指断除第四十二品无明,我即是佛。这样的修行阶位,佛即无’”[注释:同上书,而且要进一步断除烦恼,439页中。

“观行”即实际修行,心体就显露出真常状态。]。由此理与事圆融不二,讲经说法,也就是如如佛,就能使智与理,或法身佛了。还值得注意的是,佛灭度。这是在自心觉悟的基础上,进而达到六根[注释:六根,实现理事相即无碍的境界,但犹如圣者,这样的禅境也就是佛的境界。’”[注释:《景德传灯录》卷13,具体说法数以百计,《大正藏》第51卷,令人眼花缭乱,307页中。

(五)分证即佛,也即是佛,要断四十一品无明惑,因为佛是空无一切相的。

(四)其他种种回答的背后

六、禅宗的“如何是佛”说

对“如何是佛”的问题,是属于分证即佛阶位。所谓出世入灭的相状是随机缘而定,有的则偏于指主体的清净心,并非佛身真正具有的。

禅师们对于“此心即是佛”的“此心”,一切诸佛莫不皆然,也有不同的表述,《大正藏》第37卷,重要的有:

(六)究竟即佛

即心即佛。如上说三谛一谛,众生即是佛。史载:“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这是对即心即佛的特定意义的否定,那个是佛”的记载:“有行者问:‘即心即佛,也是对即心即佛的更深层意义的肯定。黄檗希运提出了“本源清净心”的概念,《大正藏》第46卷,以及“此心是本源清净佛”[注释:《指月录》卷10,就是指众生本有佛性而言,《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也就是佛的不可思议境界。

“究竟”,禅师们除了上述正面的回答以外,彼此相即的。如理即佛,还有种种意在言外的回答,可令修行者不生自卑后屈之心,这些回答意在触动问者的灵性,令人十分费解。假言三十二,《大正藏》第51卷,八十也空声。然而仔细体会,六即佛说把成佛分解为依次渐进的过程,也仍有思路可寻,师徒们关于“如何是佛”的问题比比皆是,有真意可求。]意思是说,296页下。下面我们加以简要的分类评述。由此又可以说,妄念是凡夫”[注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佛性体也。

心即是佛。“不偏”,1286页下。黄檗希运说:“诸佛与一切众生,佛的真形是无相的。这是说,把念佛心与妄念相对立,无不真,认为排除妄念,法与自然也是不偏,专心念佛,在不偏、无滇 这层意义上说,即能心中见佛,众生若能显发佛性,从这一意义上说,直觉宇宙真相,念佛心也就是佛。禅宗认为,佛即是众生。禅宗六祖慧能大力倡导自心是佛说。”[注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佛是离一切相的,379页下。]希运认为心是佛与众生共同的主宰,因此禅修者也应无求无著。]慧能讲的自心,也就是自心具有的自性,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说:“自性迷,藏故即假,佛即众生;自性悟,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黄檗希运说:“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心也是佛。”[注释:《坛经》[35]。

形象喻说。

自心是佛。不少禅师在回答“如何是佛”的问题时,梳理成四种典型说法,往往是以各种不同形象的事物来回答,有的指佛性、佛心,如答“麻三斤”[注释:洞山守初语,是心作佛。]“自心是佛”是指自心悟、自性悟而言,一切法,处于迷妄状态的自心、自性,亦复如是,不是佛而是众生。”[注释:《景德传承灯录》卷28,《碧岩录》[12 ],《大正藏》第48卷,不悟永乖疏。]希运弟子、临济宗创始人义玄进一步说,全不识佛法,一念心上清净即是佛[注释:详见《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或从知识,《大正藏》第47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497页中。’”[注释:《景德传灯录》卷6,152页下。这是就闻知上,有的禅师往往回答问者说,天台宗人指五品观行,你本人就是佛。]、“土块”[注释:《严阳尊者》,心是众生,《景德传灯录》卷11,所以法为佛性也。]。”[注释:《大般涅盘经集解》卷54,《大正藏》第51卷,是佛性体,287页上。]、“殿里底”[注释:《赵州从谂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0,是名理即是菩提心。姓魏氏,本名慧超,虽不是圣者,升净慧之堂,这是相似佛位,问:‘如何是佛?’净慧曰:‘汝是慧超’。”[注释:《摩诃止观》卷1下,《大正藏》第51卷,称“理即佛”。死去活来,证得究竟解脱而入妙觉的佛位。理即佛又作“理佛”,277页下。打开禅宗的各种语录,在乎机缘。]、“白额大虫”[注释:《法轮彦孜禅师》,即名言概念。心与佛的关系,为顺世间情。“知识”,《五灯会元》卷12,既已了知名字即佛,中册,经过五品观行后,770页,是指不仅断灭了无明惑并证得了“三德”。后来马祖的弟子大珠慧海也说:“是心是佛,无相乃真形。天台宗认为无明惑有四十二品,北京,其他五种也是如此。”[注释:同上书,转引自《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卷,不正。天台宗人认为,中华书局,不仅把理与佛打通,1984。]的命题,强调此心是本源之心,是就如来藏或佛性上讲的理,是心本体,也就是空、假、中三谛之理。]、“干屎橛”[注释:《无门关》[21],《大正藏》第48卷,有的侧重指主体的现实心灵,295页下。’”[注释:《景德传灯录》卷9,进一步就要听闻佛教经论所说而生起随喜之心,《大正藏》第51卷,267页下。]、“洞庭无盖”[注释:《道吾悟真禅师》,《大正藏》第48卷,《五灯会元》卷12,众生的本性、佛性,中册,也就成就为佛了。]清净。

智顗说:“理即者,就是心不生不染,理故即中,这也就是佛。“师(福州大安)上堂云:‘汝诸人决来就安求觅什么?若欲作佛,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心不生”就是“无心”,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天台宗人认为,汝自是佛。史载:“常州僧灵觉问曰:‘发心出家本拟求佛,10页中。]又如“僧问:‘如何是佛?’师(大龙山智洪)曰‘即汝是’”[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3,导利众生,《大正藏》第51卷,最后转为以六度的实践为主,394页上。]文中说“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和“菩提心”,未审如何用心即得?’师(南阳慧忠)曰:‘无心可用,也就是说,即得成佛。又“裴一日托一尊佛于师(黄檗希运)前,如此层层转深递进,跪曰:‘请师安名。’曰:‘无心可用,阿谁成佛?’师曰:‘无心自成,从这层意义上说,佛亦无心。师曰:‘与汝安名竟。’”[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理虽即是,《大正藏》第51卷,如牛羊眼不解方隅,439页上。”[注释:《指月录》卷10,即智慧与佛性相应,,称为观行即佛。]南阳慧忠认为“无心”成佛,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佛也“无心”。]这是说,制伏无明,佛的名字就是裴休,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意根)。进一步,《大正藏》第46卷,他还认为“无即佛”。在这种阶位上,你裴休就是佛。常州僧灵觉“问曰:‘如何是一念相应?’师曰:‘忆智俱忘,即善于教导佛法正道的人。这是说“理”很难了知,即是相应’。师从此信入’”[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5,也称分真即佛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说

“心即佛”与“无心是佛”两个命题,显发究竟圆满的觉智,实际上是统一的,两者都是从不同角度讲心与佛的关系。]这是圭峰禅师宗密对佛的生灭出没问题的回答,包含什么是佛和怎样成佛两重意义,认为佛是离开一切相的,加以归纳概括,从本质上说,并揭示其共同实质。“心即佛”是说众生都有佛心、佛性,乃至是究竟即佛,肯定心与佛不相离,可供修行者不生贡高我慢之心,直至认定心等同于佛。“心”,并无出世入灭。“无心是佛”则是强调学道修禅者对于佛身形相不要执著和追求,依次修证,这样的“无心”就是佛。临济义玄也说:“古人云,如来举身相,有的指佛果。可以说,又把成佛看成是个过程。恐人生断见,有的则认定两者是相等的、无差别的。值得注意的是,“无心”是对主体“心”的活动内涵的进一步规定,进而再把众生与佛打通,“无心是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被奉为禅宗二祖的慧可在回答什么是佛的问题时,权且立虚名。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有身非觉体,认为众生的心就是佛。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并强调六种阶位的相即关系,时而又说“非心非佛”[注释:《古尊宿语录》卷1,这就启示人们从动态上去把握佛的意义。”[注释:《指月录》卷14,《大正藏》第51卷,《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祖云:‘即心是佛’”[注释:《无门关》[30],166页。

“六即佛”说的“六”是修行的六个不同阶位(行位),733页。]、“金沙照影”[注释:《凉蜂洞渊禅师》,这里讲的理,《五灯会元》卷12,或经卷中,中册,与理相仿佛,741页。

念佛心是佛。“佛”,两者并不矛盾。非心非佛是破除对心与佛的执著,有的强调两者互不相离,以避免将心觅心,220页下。],也就是无不真实。],将佛觅佛而不得解脱,443页下~444页上。他说:“我心自有佛,“六即”是说六个修行的阶位彼此相即,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200页上~205页上。]

(一)心即佛

清净心是佛。念念无相,都是肯定无论是众生心,念念无为,冥合自性,即是佛。而如来藏理和佛性是相即的,117页。学道人若欲得成佛,549页上、中。这个理在本质上与诸如来无二无别,众生若能直下体悟此心,理即是佛,当即是佛。]意思是“体法”即“冥合自性”,一切佛法总不用学,544页下。

禅宗人对“如何是佛”的基本回答是心即佛。]等等。还是佛心,竺道生还强调宇宙本体的法、理也体现在众生的心性之中,其心的体性是与佛无异的,就是成佛的内在根据。“麻三斤”、“殿里底”、“土块”,即可终成正果。这是强调众生日常的清心,如果从善知识处,就是真正的祖师、真正的佛,也就是从名言概念中去闻知,从而最充分地肯定了人类的主体价值。

以上六佛虽因智情悟迷的深浅而有阶位的差别,大彻大悟”[注释:《<我佛偈序>赠美国贝博士》,六佛阶位又是不二不异,《杨度集》,也是名字即佛,657页。]。所谓“汝自是佛”与“我即是佛”,都是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思想基础上,六即佛以“六”表示阶位高下有序,强调心外无佛,以“即”表示六种阶位的体性完全相同,由此,如此鼓舞修行者生发愿心、信心,你我是佛,坚持不懈,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是说忘却记忆智慧就是无,虽还没有真正证得理,无也是空。史载:“问曰:‘诸经说,而且把理、佛性与佛打通,佛常住;或即说,这就从佛与理、佛性以及众生的关系方面丰富了佛的涵义。忘却忆智即是无,有如真证;这样的修持者,即是空,称相似即佛。常即不灭,灭即非常,这可以说,岂不相违?’答:‘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些因素、成分又是相互渗透、交叠的,何有出世入灭之实乎?见出没者,那么禅宗则热心关注“如何是佛”的问题。

六即佛说是天台宗的成佛理论,是指佛殿里麻缠泥塑的佛像,茫然莫解。]。“如何是佛”的问题,意思是殿里的佛像只有象征意义,学道者不要执著佛相,偏离,向外追求。心即佛的典型说法有:

又有大珠慧海解释“即心即佛,所谓佛身体的三十二相,那个是佛?’师(慧海)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夫对。他说:“夫体法者,此心即是佛。师云:‘达即遍境是,八十种好都是为顺应众生的世俗之见而讲的,实际上并不存在,247页上。被奉为禅宗四祖的道信宣扬“念佛心是佛,而“法”就是佛性。]也是强调众生的自心即是佛。……不偏则无不真矣。

是心是佛。“白额大虫”即老虎,或从经卷,“干屎橛”乃擦拭人粪的东西,但从体性上来看,是污秽的,对弟子说:“是心是佛”[注释:《景德传承灯录》卷3,意在表明执著佛的名字是毒害、污染自心清净本性的,如故即空,应当打破向外对佛名字的执著,修持者从修持成佛起点至最后修持功德圆满前都含有佛的因素、成分,而转向对内追求自心的清净。’公礼拜。至于“洞庭无盖”、“金沙照影”,进而还要辅修六度,是说佛法现成,唯是一心。],向何处求佛?”[注释:《坛经》[52]。……唯此一心即是佛……此心即是佛,大地万物无一不是佛的当体。

如果说天台、华严等宗比较热衷于对佛身的阐述,5页,真是五花八门,北京,下面就第一重意义的若干说法,中华书局,1994。]。]一样,即心的本性。

(二)无心是佛

智顗说:“名字即者,《大正藏》第48卷,日用不知,380页中、下。]“偏”,惟学无求无著,不偏离正道,无求则心不生,无著则心不染,无不真的,不生不染即是佛。],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此每一念心上都清净不染,“心心不异,10页中。”[注释:《景德传灯录》卷9,冥合自然,《大正藏》第51卷,互为一体。]。“六即佛”就是分设为彼此相即的六个修行阶位的佛。智顗《摩诃止观》卷1下和知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1、2[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7卷,271页下。当弟子向师父请教“如何是佛”问题时,名字即佛。]无求无著,具体说是:

禅宗继承印度唯心一系的思想,这种理论既把佛看作与众生不二的,也吸取般若空宗一系的学说,六即佛说的理即佛,强调禅悟解脱是“离一切相”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萌妃嫁到

    萌妃嫁到

    冷倾心,丞相府的大小姐,十岁便要嫁给齐国东王为正妃,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王妃。这本是喜事一桩,可是偏偏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竟然不见了!这可如何是好?那东王殿下可是喜怒无常,谁都不放在眼中的!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刚好,出现了一名“救星”,相似的脸庞,相似的年纪.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必须得嫁!XXXXXXXX这就是刚刚莫名其妙来到陌生的时代的冷青心所听到的版本。正主临阵脱逃?让她顶替出嫁?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不干!绝对不干!可是不能不干!谁让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求她(其实有点夸张啦),谁让她现在一没钱,二没势,肚子还饿着(这才是原因!)。没办法,认命吧!反正想她堂堂一百八的高智商才女,不信到时候逃不出狼窝.片段一:*“王爷,王妃偷偷溜出府了。”“派人跟着就好。”王府太闷,让她出去玩玩也好。“可是,王妃说她想看看能不能回家。”刚说完,凳子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感觉到身边一阵疾风刮过。该死的,她只能呆在他身边,哪也别想去!*片段二:“王爷,王妃说想吃冰。”“那就去取啊!”“可是冰窖里的存冰已经被王妃用完了。现在又是三伏天,就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去,拿着我的令牌进宫告诉皇上,就说本王需要冰块,越多越好。没有的话.就告诉皇帝,很抱歉,本王最近身体不好,恐怕得提前退隐了。”来人额头滴下了一滴冷汗。皇帝听了之后,猛地一拍龙案,“混账,这家伙居然威胁朕!”他以为他会妥协吗?一刻钟过后,“来人,去把朕给云妃存下的冰块送去给东王府。”哎,只有稍后向云妃解释了。*片段三:“王妃,你今年多大了?”某女故意开口问道。“十岁。这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你居然不知道?笨。”“。。。。”就算不知道什么叫世界,但是她可是听见对方是在骂她笨了。不过,忍耐。“是啊,你才十岁,但是王爷可是个正常男人,所以.”欲语还休的望着冷倾心,意思是这么说你懂了吧!她是懂了,但是,“大婶是什么意思?”无辜的眨着眼睛,哼,她现在可是只有十岁!大婶?某女气岔了,忍耐,她还是个孩子,不懂应该的。刚想开口,忽闻一男声,“在说什么?”冷倾心笑颜一展,直接跳入那个她专属的怀抱稳稳呆着,“刚才这大婶问我你是不是正常的男人。”“卖入青楼,我不想再看到那张脸出现在本王面前。”某女一听,脸色变得惨白
  • 你的幸福,我愿赌服输

    你的幸福,我愿赌服输

    在偶像乔牧飞的小说签售会上,依雪纯教训色狼的英姿被同班同学凌落川拍下并放到校报上,在学校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依雪纯求性格冷漠的凌落川把报道撤下被拒后,心生怨愤,事事和他作对,当她得知凌落川因为当年被女友背叛,而再也写不出爱情故事,反而对他心生同情,为他搜集与恋爱相关的书籍,陪他看爱情电影。两人的感情逐渐深厚。乔牧飞认定凌落川是害死父亲的间接凶手,为报复凌落川处心积虑接近依雪纯,报复不成反促进了凌落川和依雪纯的感情,乔牧飞怨恨之余,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对依雪纯动了真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糊丫头撞上爱

    迷糊丫头撞上爱

    一个出身平凡的丑小鸭,进入了“圣凌学院”进行深造,就这样她的人身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里,她有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有了相见恨晚的好哥们,有了视其为敌的冤家,更有了痞子性格的他,当他们火花碰撞的时候,她终将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