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04

第4章 汉唐与中国中古社会变迁(2)

四、唐朝的土地集中的特点

唐朝的土地集中和汉朝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由于生产力的个体性质,加强了农民在生产上的独立性,因此伴随着土地兼并、农民逃亡和大量农民成为地主佃户的,是租佃制的发展。唐前期的佃户身份和自耕农民一样,都是“良民”,不像魏晋以来的部曲、佃客那样具有世袭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民对地主主要是交纳地租,无偿劳役相对减少。地主对于农民的人身控制也相对削弱。因此,这种变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上自耕农占有较大比重时期的结束,以及建立在租佃制基础上的一般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这不是简单的地主占有土地和控制农户数量的增减,而是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不仅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而且推动了政治制度和各项制度以至观念形态的变化。

(二)是唐朝土地集中所带来的社会恶果,比起汉朝要小得多。尽管对突厥的战争加快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并促使农民大量逃亡,但没有引起如汉武帝时那么大的震动,也没有出现汉武帝时期那样和土地长期脱离的流民群。

汉朝和唐朝一样,可垦荒地是很多的。但是在汉朝生产力水平下,开垦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许多荒地还无法利用。唐朝冶铁技术提高,冶铁业普及,并且,唐朝政府对土地兼并和农民逃亡都采取比较放纵的政策。这就不仅使北方许多地方的荒地得到开垦,而且使南方许多地区大规模的开发成为可能。开元时以设置新州县为标志的一批新的居民区的出现(参见《新唐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唐会要》卷七〇、七一《州县改制》。),突出地反映了唐朝在这方面的成就。这就不仅为一部分逃亡农民迅速和土地结合提供了条件,也使得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建立在更为广阔的基础之上,从而减轻了各传统农业地区农民的压力。此外,失去土地的许多农民都成为地主的佃户。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农民都可以迅速和土地结合。

这是唐朝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条件。唐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中虽然也揭露了当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社会现实,但是他的结论是要均平赋税,解决地主隐瞒土地,降低户等以逃避赋税的问题,而不是像西汉董仲舒那样,在土地兼并引起的贫富对立面前惊慌失措。在谈到土地兼并时,不论是陆贽的奏状,还是元稹的《同州奏均田状》(参见《元稹集》卷三八《同州奏均田状》,北京,中华书局,1982。),还是皇帝的制敕赦书,都是直指豪强地主,而没有像西汉晁错那样把兼并土地的罪过推到商人头上。这固然是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成熟的表现,但同时也说明,在土地兼并急剧发展的同时,唐朝社会是稳定的。三是土地所有权转移相对加速。由于工业商业和城镇的发展,刺激了地主的消费。地主和市场的联系加强了。唐朝的铨选制度和科举制度,也使得官僚和地主子弟经常来往于大城市之间。他们往来的路费和在城市中的生活消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一些富家子弟为城市的声色犬马所累,不仅投入大量的资财,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开元年间张嘉贞就曾经说过,“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食之资,甚无谓也”。《旧唐书?张嘉贞传》在这段话之后还写道:“闻者皆叹服。”听到这些话的人都很叹服,说明这在当时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唐朝后期,许多地主富户到城市和草市居住。“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全唐文》卷七六三盛均《桃林场记》记载,武、宣之际,福建桃林场已经是,“视廛里若巨邑,览风物若大邸,鳞鳞然廨宇之邦,霭霭然烟火之邦”。“凌晨而舟车竞来,度日而笙歌不散。”官富子弟在城市花天酒地,一掷千金,到唐朝后期更是愈演愈烈。唐人的笔记和传奇小说中的许多描写,生动反映了这方面现实。有名的“三变”的故事,说的是咸通年间荆州书生唐五经常谓人曰:“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虫,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三变”条,北京,中华书局,2002。)有一个官家子弟,为了满足挥霍的需要,把家产变卖殆尽。首先就是变卖土地,变为蝗虫。接着变卖珍本书籍,变为书虫。最后把奴仆也变卖了,变为大虫,也就是吃人的老虎。这是一个典型反映官僚和富户子弟,不断变卖家产的故事。而其中首先变卖的就是土地。正是在商业和城市有了和过去不同发展,强烈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官僚、地主和富户的生活的情况下,地主官僚变卖土地的频率加快了,地主土地的流动性加强,地主家族也处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之中。

五、社会等级再编制在唐朝后期完成

随着一般地主经济的发展成熟和科举制度的发展,社会等级再编制也在唐朝后期完成。秦国商鞅变法,“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秦始皇继续实行军功爵制度,代替原来世袭的贵族等级。按照军功爵制度,不同等级可以占有数量不等的土地。汉朝初年虽然有军功贵族,但是军功爵制度在汉朝并没有严格地实行。但是按军功占有土地这种观念却沿袭下来。这就是汉高祖刘邦所说的“法以功劳名田宅”,汉武帝时刺史六条问事中的“田宅逾制”之“制”。随着豪强大族的发展,东汉以后,门第逐步成为社会等级的标志。但是这些并没有法律上的依据。直到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虽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也还是豪强士族利用原有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这毕竟使按照门第来编制社会等级找到了一种具有官方色彩的形式。这种情况到南北朝时期发生变化。北魏孝文帝定姓族,按照当时的官位高低,同时考虑前几代的官位来确定门阀等级。由政府按照官位来确定社会等级。社会等级编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唐太宗时新编《氏族志》,按照当朝官品的高低来确定门阀等级,编制新的门阀,基本上还是沿袭北魏以来的路子,不同的是严格按照当朝的官品来决定等第,不再考虑他们祖先的官品。虽然在唐太宗一再干预下,本着“崇重今朝官冕”的原则,按照当朝官品排定了氏族等级(参见《旧唐书》卷六五《高士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但是由于传统的门阀思想在唐初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原有士族出身的高级官员,都注明他们的郡望。新贵则不叙郡望,新贵被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唐高宗时期编《姓氏录》,虽然仍未跳出按照当朝的官品来决定等第的老路,但割去了郡望这个尾巴(参见《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更加符合新贵们的愿望。此后传统的门第观念在民间还存在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而从政府的层面来看,不仅对这种挑战新的社会等级划分的做法不予承认,就连在唐律上所作的带有贵族门阀残余色彩的“亲贵”、“通贵”(长孙无忌著,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二《名例》五品以上妾有犯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的划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也将之抛在一边。唐初实际上是以官民之分取代了门阀制度下士族、庶民的门第之分。社会等级和政治经济特权是以官品高下来划分的。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和科举入仕者稳步地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新的士族观念逐步形成。到唐朝后期,“士族”不再用来指称南北朝以来的山东郡姓、关中郡姓和江南士族,而主要是指那些通过科举入仕,或家中有人正准备应举入仕的家族。(参见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284~287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这种变化反映了门阀制度和门阀观念的衰落,也说明适应一般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新的社会等级再编制已经完成。由于在新的条件下科举起着调节上下层关系的作用,庶民、地主、官僚的下层可以通过科举入仕进入上层。因此,新的社会等级编制深深打上了科举制的烙印。通过科举得到官职者被称为衣冠户。应举者被称为举人,应举而未及第的乡贡进士和乡贡明经仍保留举人的身份。唐朝晚期乡贡进士和乡贡明经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乡贡进士和乡贡明经往往被用作他们的头衔,我们姑称之为举人层。衣冠户和举人层,构成了社会上两个特殊的阶层。(参见上书,288~297页。)

六、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发展变化

唐朝的政治体制和汉朝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结束了家国一体,即政府机关中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没有严格分开的历史,在外廷形成了从决策、审议到执行一整套国家政权机关。皇帝成为国家机关的最高负责人。(参见孙国栋:《唐代三省制之发展》,见《唐宋史论丛》,83~109页,香港,龙门书店,1980。)隋唐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上,处在承先启后的转折时期。隋和唐初的三省六部、州县制度,既是汉魏南北朝政治制度的总结,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反映了豪强大族地主的衰落和一般地主的兴起。但是,真正反映社会经济变化和高度发展高度繁荣的、适应封建社会后期需要的政治制度,则是在武则天到唐德宗时期才逐步形成的。因此,隋唐的政治制度本身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军事制度在唐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最后结束了秦汉以来作为农民义务的征兵制,普遍实行募兵制。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的两税法,最后结束了秦汉以来主要按照人丁征收农业税的做法,改为按照土地财产征收。这不仅是征收标准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征收对象中农民和地主比例的变化。随着地主成为土地的主要占有者,地主也成为农业税的主要交纳者。这种变化同时反映了国家对农民控制的进一步削弱。

这些就构成了从南北朝时期转变为唐宋时期最主要的基础。安史之乱之后,在传统的赋税系统之外,又发展出一个包括盐的专卖、茶税和各种商税的新的赋税系统,并且越来越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支柱。这是手工业,特别是商业和城市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商业和货币流通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后,政府在社会财产再分配上所采取的新的举措,并且成为唐宋之际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

七、社会风貌、百姓生活和思想文化

社会风貌、百姓生活情况和思想文化等是人们了解一个社会最直观的几个方面。正是在这几个方面,使人们强烈地感觉到某一时期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对比汉朝和唐朝的社会生活,汉魏乐府固然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是其中苦难多于欢乐。盛唐时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一种欢乐温馨的情景,在汉朝诗歌中是很难找到的。唐朝中叶以后城市和集镇“凌晨而舟车竞来,度日而笙歌不散”的景象,在汉朝也是不可想象的,而到了宋朝则是一些地区相当普遍的现象。随着门第观念的逐步消融,个人价值的凸显,士大夫文化在唐朝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市井文化的发展更使得唐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宋词才大放光彩。

西汉初年,在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学派。汉武帝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开始了新的发展。唐朝前期,由皇帝下令组织的三教论衡,既反映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也是最高统治者统一思想的一种努力。唐朝后期儒学也开始了新的发展。韩愈在《原道》中认为,孟子在儒家传授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并且引用了《大学》的主要思想。(参见陈寅恪:《论韩愈》。)中庸思想在唐朝后期也受到士大夫的重视,这些都开启了由重五经向重四书转变的先声。这样就使得唐代的儒学与汉代儒学一样,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并为宋代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的变化,盛唐时期就已经开始,而在唐后期有了更大的发展。到了宋朝,就发展成熟了。

我们从几个方面讨论了从汉朝经过南北朝到唐朝的发展,同时讨论了唐朝的变化和宋朝的发展的关系,目的是想说明,由于生产的发展,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化,从南北朝到隋唐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而唐朝,特别是唐朝后期和宋朝的发展则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发展和成熟之分。从社会变迁的观点来看,唐宋是一个时期。从土地占有情况来看,唐朝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宋朝也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尽管宋朝集中的速度比唐朝要快得多,但是基本内容都是租佃制从发展走向成熟。从政治制度来看,尽管唐朝初年、唐朝中叶和宋朝初年有许多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纯粹的官僚政治制度,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全部官吏,包括门荫出身的官吏,都是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选拔和任命。这与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员的任命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等,有根本的不同。唐宋的情况是更为接近的。唐宋之间也有一些让人觉得差异很大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社会风貌、百姓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虽然这些方面的变化在唐代后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由于商业和城市、集镇在唐宋之际的迅猛发展,还是让人感觉唐宋之间差异的巨大。这种情况在古代社会变迁中是经常出现的。由此来看,唐朝后期和宋朝又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

同类推荐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超级驸马

    超级驸马

    穿越之后,玩转天下,娶两位公主,让敌国皇后折服,震中华雄风!以一己之力,平白莲教,灭辽国,一统江山!且看萧莫纵横睥睨,成为一位史无前例的超级驸马!PS:新书发布,书名《名士倾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热门推荐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会说话的手

    会说话的手

    片段场景,无不言平凡之微妙,寓天下之大奇。读后或可逗你一乐,本书所收作品篇幅简短,掷书一笑了之,或可启你深思,语言精炼,领悟人生真谛。几句对话,鸟言兽语,故事奇特,人物行踪,寓意深刻
  • 良仙难求

    良仙难求

    天音花了五百年来向衍歧证明自己的爱,可不管她如何死缠烂打或是欲擒故纵,衍歧从来都不屑一顾,所以她只好又花五百年来消磨它。五百年后,她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天界公主,变成一介毫无仙力的凡人,而衍歧却已经成为天界太子。天音对他客气有礼,也不再缠他,他却开始不习惯,过去那个像小尾巴一样老是跟在他身后的天音去哪里了呢?
  •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们,这是一群现实中的你我,在这二十二则小故事中都能看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有爱情友情,有热血梦想,有迷茫彷徨,这一个又一个的影子,组成了一场无与伦比的青春盛宴,同一个开场,无数个结局,在每一个故事里,都能发现你。
  • 重生之拒嫁

    重生之拒嫁

    一场精心谋划的背叛。一场以爱为诱,以情为饵的骗局。她,宛家嫡女被人唾弃、诬陷凌辱、惨遭剁指、夺命沉塘!当,她获重生,素手弹指间筑起座座炼狱,笑看往昔对她“眷顾”有加之人,破心机,落陷阱,踢进鬼门毫不客气!叔婶刻薄姨娘恶毒,断她财路休她夫——小小利息!庶妹夺爱渣男绝情,上错人来叫错床——微微惩戒!她知,生于烽烟乱世,女儿当自强!茶道纺织,田园钱庄,贩卖军火,回眸间,锋芒尽藏!谁知,立誓避之不及的冷酷男人,一见面便上演霸宠没商量。传闻,他一声号令,万马奔腾,却独独对她束手无策。传闻,他狂傲霸道,战魔名将,却偏偏对她柔情万丈。烽火佳人,一声长叹……此男,无敌牛皮糖!【军火交易VS卖身契】她穿着淡蓝色手绘兰花旗袍,优雅一笑,“我要和你做笔交易。”对面的他一袭白色合体西装,宠溺一笑,“我都是你的,还用交易吗?你要什么?船?全是你的,任你差遣,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得去,钱?随便拿,哪怕穿了老底,有我兜着。”宛佳眼神凝重,表情严肃:“我借你的船只运载军火,这是杀头的买卖,你敢?”他严肃而郑重地宣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宛佳挠头,这究竟是卖军火卖自己?这可怎么搞怎么搞怎么搞……某女被逼暴走……【督军求爱篇】他第一眼见她,便将她当做一座最难攻克却一定要攻克的敌军山头,不惜排兵布阵,死缠烂打,彪悍示爱求婚。他穿着笔挺霸气的湛蓝督军制服,肩上扛着银色三颗金星在阳光下烁烁生辉。身后千名士兵齐刷刷地高喊:宛佳、宛佳、督军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宛佳一袭白色旗袍,仅一秒,手中变出一把精致绝伦德制鲁格手枪,顶着他青筋劲爆的太阳穴,轻蔑一笑。“拔枪,我比你快!你凭什么来爱我?”下一秒,湛蓝风影飞卷,紧勒她的柳腰,人已被霸道强吻,“动嘴,我比你快,就凭这点来爱你!”他魅惑一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风暴眼

    风暴眼

    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这是一片神秘的、保留着半原始状态的、苍茫、荒凉、无情的土地,一个被胡大遗忘在戈壁滩上的孤村。这里有很少的人,很多的狼。人狼杂处。狼会做礼拜:就在这时,琎婆从戈壁难那望尽望不尽之处,看見一群狼队古道尽头鉍逸而出,皓月之下狼目如磷火一般闪闪烁烁,在空旷的荒漠上如幽炎一般缓緩游弋。
  • 帝火丹王

    帝火丹王

    与火神祝融火种融合,掌控世间火焰。丹师厉害靠的是什么,掌控火焰炼丹,谁掌控火焰能有咱强。帝都争雄,扶持父亲崛起,让天下没有任何纨绔敢在我面前嚣张、放肆,因为我是掌控帝火的一代丹王。
  • 小五义

    小五义

    《小五义》的全称为《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共一百二十四回。书中以襄阳王赵珏因抱恨前仇,招兵买马,阴谋造反,天子旨准钦差颜按院大人奉旨查办为主线,主要讲了各路英豪纷纷效忠为民,弘扬正义的事迹。其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侠义豪情种种,皆在其中。另外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跃然纸上,让人对豪强劣绅憎恨的同时,也对英雄豪杰的行为肃然起敬。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至死不渝爱上你

    至死不渝爱上你

    简介:一次意外让他俩相遇,一个冷漠如他,一个善良如她。好心的救助却搭上了自己的一生。一颗冰封了25年的心在看到她的那一刻瞬间融化,莫名的安心,不言的舒服,让他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她,短短七天的相处,由一见钟情变日久生情,在他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想要有何表示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逃避。俩人再一次相见她已经有了未婚夫。他们两个总是错过,她总是选择逃避而放弃他,他不甘,他爱她,甚至可以付之生命,可是为什么她总是选择逃避。他对她说,对你的呵护是应该的,而我的呵护只属于你一个人的,你是我唯一的。他对她说,我爱你,就永远不会放弃,你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只有我才配的上你。他对她说,你要怎样才接受我,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心。终于,她对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怎样的爱情让他至死不渝,怎样的爱情,让她恐之不及。此文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