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600000039

第39章 林希逸詩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學術基础簡論(3)

作為一個傾向心學的理學家,林希逸也與其他理學家一樣推崇邵雍的詩歌,他說:“删後無詩,固康節言之,然《擊壤》諸吟,何愧于古?”[40]將邵雍的詩歌看作是《詩經》的真正繼承者,推崇甚高。他在為人作序時詳細闡述了他這樣認為的原因:“《靜觀小稿》,余友人傅子淵所作也。其詞清放,而意閒適,余方得而喜之。客有過余而見之者,曰:‘子淵之詩美矣,其自名者,奈何?’余曰:‘太極一圖,所主者靜。夫子言《詩》曰:可以觀。子淵學聖門而宗濂洛者,意以是名之。’客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歌之不足,至于舞蹈,觀奚靜?窈窕尋壑,崎嶇經丘,登高而嘯,臨流而詩,此淵明得于游觀者,靜奚觀?’余曰:‘不然。柳月梧風,先天翁《擊壤》詩也,伊川嘗以非風非月美之,而翁之自叙則因閒觀時,因靜照物,因物寓言,因言成詩。子淵之靜,其得于康節照物者;子淵之詩,其得于康節觀時者。子奚疑?’‘然則子淵之詩似《擊壤》乎?’曰:‘余聞方外諸友,謂子淵雖以吟事為樂,而觀心靜定之學,所得者奧,詩其土苴爾。’客起而拱手曰:‘然乎?滋可敬!’”[41]認為邵雍(康節)詩歌是“因閒觀時,因靜照物,因物寓言,因言成詩”,是其修養境界的自然流露,因此,對邵雍的推崇,是由于邵雍詩歌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與林希逸類似,林希逸從邵雍那裏找到了知音之感。作為一個受莊禪思想和人生情趣影響的理學家,林希逸與邵雍的精神默契代表了理學中的另一派學人的人生志趣,這與偏于敬畏的程朱理學一派士人的人生情趣大異。另一方面也說明莊禪人生智慧和情趣與理學人生境界的某種溝通與類似。在林希逸看來,詩與道本無衝突,既然佛老之道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來理解儒學、理學,區區詩歌又如何會妨礙學道呢?前輩道學家邵雍已為榜樣,所以錢鍾書先生才說林希逸合道學與詩為一,儼然以濂洛風雅自居:“自宋以來,能運使義理語,作為精緻詩者,其為林肅翁希逸之《竹溪十一稿》乎?肅翁得艾軒、網山、樂軒性理之傳,于莊、列諸子皆著有口義,又熟宗門語錄。其為詩也,雖見理未必甚深,而就詞藻論,要為善于驅遣者矣。如‘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鏟盡念頭方近道,掃空注脚始明經’;‘但知絕迹無行地,豈羨輕身可禦風’;‘蛇生弓影心顛倒,馬齕萁聲夢轉移’;‘須信風幡元不動,能如水鏡却無疵’;‘醯雞瓮中世界,蜘蛛網上天機’;‘蚯蚓兩頭是性,桃花一見不疑’;‘非魚知魚孰樂,夢鹿得鹿誰誣’;‘若與予也皆物,執而我之則愚’。無不字斟句酌。有為理語摘句圖者,斯焉取斯。其《自題新稿》:云‘斷無子美驚人語,却似堯夫遣興時’,蓋亦自居‘濂洛風雅’。”[42]對其詩歌遣詞造句方面的藝術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並從理學家詩歌創作的角度指出了其詩歌能融理語于詩境中,而又有理趣的特點。稱其亦以“濂洛風雅”自居,隱然與朱學後人從真德秀到金華朱學的理學正宗詩歌相抗衡。朱熹以道學宗師而喜吟詩,他的這份詩學遺産在後代士人身上有了兩個分化,一方面是株守朱熹道學思想的士人,如真德秀和金華朱學後人片面發展了朱熹以詩咏道的傳統,以朱子《齋居感興》為標本大作性理詩,以義理來評詩,並有金履祥《濂洛風雅》之選,為道學詩歌之“風雅”典範。另一方面則是愛好文辭又傾向道學的士人,從朱熹的那些完全合乎詩騷風雅傳統的詩歌創作中尋找到了寫詩的理由,將這種詩歌風格奉為“風雅”正統,林希逸就是一個典型,他說:“伊昔君居裏,宗師有大賢。字嘗疑呂啞,詩怕為揚顛。堪恨梁頽久,只余棹曲傳(《九曲棹歌》)。要令吟律細,但學紫陽仙。”朱熹有《九曲棹歌》等诗一千余首传世。林希逸這裏顯然是突出了朱熹作為詩人的一面,并從中找到了自己作詩的理由。學禪,受禪宗語錄說理的影響,加上受邵雍說理詩的影響,二者促使林希逸詩多理義語,但又不像正統理學家那樣直接以詩闡發性理,而是吸收了禪宗大師隨機說法的技巧,語言充滿了機智理趣韻味,由此林希逸的詩歌創作才能超越理學性理詩。

林希逸並不僅僅局限于道學領域,他對整個宋詩的發展歷史和宋末的詩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認為:“目斷千山嗟宿草,言猶在耳奈從何!文人縱有詩人少,俠氣不如道氣多。哲匠久埋泉下骨,吟徒今似法中魔。吾非具眼空饒舌,自掩柴扉適意歌。”[44]這是從唐詩的美學典範出發認為宋代士人缺乏詩人氣質,有的只是道氣,即使是有點詩人氣質的人也只是俠氣。但另一方面他對宋末的江湖習氣似乎也不認同,認為江湖詩人將全副身心氣力用于雕章琢句、苦吟游謁,恰似佛禪中所說的中了魔,他們是中了詩魔。認為以詩幹謁,會使詩歌風雅掃地,他說:“詩,雅道也,幾敗于唐,唐人以為進士業也。然而不敗者,李、杜、韓、柳、元、白諸賢不可得而束縛也。今世之詩盛矣,不用之場屋而用之江湖,至有以為游謁之具者,少則成卷,多則成集,長而序,短而跋,雖其間諸老亦有密寓箴諷者,而人人不自覺。所以後村有‘錦裹刀’之喻,余常恐雅道微矣。……風雅之傳幾千載,古今作者幾百家,或喻以彈丸,或喻以組綉,或以比洞庭之合樂,或以比龍淵之探珠,先後形容,猶可置喙。至如樂軒先師,嘗論《芣苢》三章曰:‘譬如晴空一聲霹靂。’今人言詩,豈知有此境界?子其以是求之,幸而有得,則‘四煉’之工固在于詩之中,而自喻之樂則在于詩之外矣。”[45]主張以詩吟咏性情,自喻自樂,這又是吸取了宋學强調自得的精神,也是對邵雍詩學精神的繼承。

因此,林希逸能够超越一般的江湖詩人,與劉克莊一樣能從唐宋詩歌發展的歷史高度來辨證的看待唐宋詩彼此的優缺點,折衷江湖與江西,不再局限于派、體之爭、之別。他既如江西詩派那樣辨句法、論詩眼,尊杜學黃,也取四靈、學晚唐,遍參諸人。如:“可笑兒痴覓句忙,先生善誘許升堂。未應得髓能如可,敢道言詩亦與商。筆落更誇風雨疾,袖回猶射斗牛光。句中有眼容參取,肯靳涪翁古印章。”[46]這是說學習江西詩學,從而達到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境界。又如:“山深林密樂吾真,從古吟人例是貧。參句似禪詩有眼,還丹無訣酒全身。我聞竹後痴猶甚,公見桃來思許新。”[47]“徹底書須隨字解,造微詩要似禪參。眼前定與誰商榷,忽謾狂吟付一酣。”[48]“琢句工如賈島佛,引杯豪似翰林仙。”[49]苦吟、參禪、琢句,顯然是四靈、晚唐一派作風。但他又不滿足于此:“正始餘音何寂寞,四靈苦思盡光輝。當行家數今誰是,消得渠儂論錦機。”[50]這是要超越四靈,重視創新。所以,林希逸也不像朱熹等正統理學家抱著唯古是尚的保守態度,他認為詩是發展的,今之詩是《詩經》以來詩道的自然繼承,所以他不僅不鄙視詩歌,而且要盡力維護詩道,這就是《詩經》的風雅和《離騷》的風骨,具體說來就是以李杜為代表的盛唐氣象,只是林希逸沒有像嚴羽那樣明確鮮明的提出這個口號而已,實際上林希逸的詩學思想中已隱含著這種思想,幾乎是要呼之欲出了。

總之,“喜讀佛書非佞佛,賦游仙曲豈求仙?涪翁語忌隨人後,康節圖看到畫前。”[51]林希逸雖為理學傳人,但已公開提倡三教融合,受莊禪思想的影響,加上與江湖詩人的密切交往,也注意吸取江西詩學的理論,在充分闡發艾軒這個理學別派重視文辭特點的同時,又吸取其時的文學理論思考成果,從而融道學、詩情于一體,詩歌創作多有理趣,生動活潑。詩歌思想也豐富多彩,這與江湖詩人已無大差別,所以被歸入江湖詩派。但他力求超越江湖詩學與理學性理詩學的傾向,還是值得重視的。他的風騷並重、李杜同尊的詩學取向,以禪喻詩、重在悟入的詩法理論,提倡擊壤風雅、以此超越江湖詩人的詩學觀點具有綜合各家詩學思想的傾向,是宋末詩學思想的一個縮影。

注釋:

[1]〔宋〕楊萬里:四部叢刊初編本《誠齋集》卷一百四十《詩話》。

[2]據《誠齋詩話》所記,楊萬里曾與他討論句法問題:“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難之。予嘗與林謙之論此事。謙之慨然曰:‘但吾輩詩集中,不可不作數篇耳。如老杜《九日》詩云:老去悲秋强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不徒入句便字字對屬。又頃刻變化,才說悲秋,忽又自寬,以自對君,甚切,君者君也,自者我也。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將一事翻騰作一聯,又孟嘉以落帽為風流,少陵以不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併兩峰寒。詩人至此,筆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喚起一篇精神,自非筆力拔山,不至于此。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則意味深長,悠然無窮矣。’”(《誠齋集》卷一百四十《詩話》)

[3]〔清〕李清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八《中書林竹溪先生希逸》。

[4][5]〔宋〕林亦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網山集》卷三《伊川程子論》;卷一《同安撫趙子直餞朱晦庵于懷安二首得重字》。

[6][19][20][31][32]周啓成:《莊子鬳齋口義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2页;第144页;第144页;第83-84页;第1页。

[7][8][9][13]〔宋〕劉克莊:四部叢刊初編本《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四《竹溪詩序》;卷九十五《網山集序》;卷九十五《樂軒集序》;卷九十《興化軍城山三先生祠堂記》。

[10][11][12][27]〔宋〕陳藻: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樂軒集》卷二《誦中庸》;卷一《詠快活三首》;卷一《讀莊子》;卷一《過黃州訪東坡雪堂遺蹟擬作》。

[14][19][24][25][28][29][30][33][34][35][36][37][38][39][40][41][43][44][45][46][47][48][49][50][51]〔宋〕林希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卷七《見陳郎中貴誼》;卷八少作策論《離騷》;卷八少作策論《離騷》;卷一三《跋艾軒讀離騷遺迹》;卷三十《學記》;卷一二《方君節詩序》;卷一三《跋趙次山雲舍小稿》;卷十二《次雲方先生詩集序》;卷十二《悟書記小稿序》;卷十二《介石語錄序》;卷一《和柯山玉上人三首》;卷一《題國清林氏海山精舍》;卷十三《黃紹谷集跋》;卷一三《劉候官文跋》;卷一三《題子真人身唱酬集》;卷一三《跋靜觀小稿》;卷二《題建安曹兄深居小稿》;卷三《三十年前,嘗與陳剛父論詩云:本朝詩人極少,荆公絕工致,尚非當行,山谷詩有道氣,敖臞庵諸人只是俠氣,余甚以為知言。追懷此友,因以記之》;卷一三《跋玉融林鏻詩》;卷四《和後村喜林大淵至二首其一》;卷四《再用前韻謝桃巷》;卷三《即事》;卷一《和韉字謝後村和篇》;卷一《題范月溪欸乃集》;卷一《書窗即事》。

[15][16][17]〔明〕黃宗羲〔清〕黃百家、全祖望:《宋元學案》,中華書局1986版第1470页;第1047页;第1884页。

[18]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卷二十《後村劉尚書祭文》中說:“我學之癖,公譏近禪。”

[21]翻檢劉克莊和林希逸二人的文集,互相唱和的詩歌很多。劉克莊為林希逸文集作序,劉克莊死後林希逸為他作行狀、寫祭文,都表明二人關係之密切。

[22]參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附錄一《江湖詩派成員考》,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305頁。

[26]〔宋〕林光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艾軒集》卷六《與查少卿元章》。

[42]錢鍾書:《談藝錄》,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34页。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后妈奋斗史

    后妈奋斗史

    但是事情果然可以如她所愿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坚决不当后妈。这是徐北的决心
  • 嫡女映儿

    嫡女映儿

    她一个家庭主妇竟然也跟着潮流穿越了?她无法相信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年幼、还即将被退亲的小女孩身上。好嘛,退亲就退亲,她要一个名誉赔偿损失费,不为过吧?什么?不给?不给我就上衙门告你们韩家出背信弃义、出尔反尔。陷害父亲坐牢?我巧施计策,让父亲重出升天连升数级。带替奶奶让娘立规矩?我让狗狗追着你到处乱窜,吓得你屁滚尿流。你贵妃怎么滴,害我弟弟?我照样巧施鬼计让皇上明白你这美女蛇。你公主怎么滴,敢抢我夫君?我照样然让你偷鸡不着蚀把米。太子也敢与我斗心机?我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她一贯信奉人不伤我,我不伤人,人若伤我,我让一步,人再伤我,我让你无根。俊美绝伦的皇子恋上了她。温文尔雅的丞相迷上了她。爽朗如风的御史看上了她。再来一个美少年死追不放?连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太子竟然也会爱上她?看现在主妇如何玩转古代,宅斗、宫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曾国藩2:野焚

    曾国藩2:野焚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少年丞相本红装

    少年丞相本红装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的她魂穿异世,双亲早逝,爷奶相依。她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信命!是女子又怎样,女扮男装行天下,书院青楼任穿梭!即便女儿身被识破,她仍旧做着世人眼中惊世骇俗之事,只因为她本就是属于异世的魂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为报家仇,看女主如何穿梭于几国,经历了怎样的光怪陆离,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他,一身黑衣,俊美如雕刻般的俊脸冷如寒冰,身为南宫国的冷面皇子,却只为她一人展开笑颜。▲▲▲万山丛林之间,万丈悬涯之上,一席白衣的她遗世独立,风华绝代。只见她一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面对着千军万马,笑容浅浅淡淡。“我夏候宣要不想被你们捉到那你们就是妄想!”狂傲的话语让听见的人都为之一振,这人莫不是……只见她转身一跳,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她已经向悬涯之下扑去,给众人留下一个白色弧度便消失不见。“不……”远远的一黑衣男子骑马而来,人未到,声先至,那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的声音让所有人都震撼当场!……此文美男多多,但绝对的1对1~~~~~~此文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更有亲情与友情。◆◆◆请各位亲动动你们的小食指,收一个,嘿嘿……★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天痕剑纵

    天痕剑纵

    “我想体验时间极痛,极苦,即使下地狱也不惜”我只懂冷漠,我只爱剑,一生剑相伴,此生剑相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霸王奴妃

    霸王奴妃

    天地动,风雷变,爱恨情仇,是非恩怨,转头皆化为虚无。情逝爱去,凤凰涅槃只为浴火重生。一朝穿越,她已是相府出生时即被亲生爹爹遗弃的三小姐,重生的她选择淡然,即使身子已不再清白。而一场花嫁,改变了所有,她代替素有天盛王朝第一美女之称的姐姐嫁入王府,一入侯门深似海。她从此成了他借以羞辱他的棋子,她也是他眼中连棋子都不配的灾星,有父有夫,却似没有。他与他之间又是怎样的一段刻骨深仇?机缘巧合,她白日里是燕王府最低贱的人人可欺的奴妃,夜晚她化身为妖艳的紫罗兰,是天下第一消息组织流云阁的少阁主,面对他的一次次羞辱,责难,她坦然面对;面对宫斗,她应付自如;面对环肆四周的天下顶级杀手,她傲然独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是温柔善良,还是巾帼不让须眉................皇室已淹没的秘密,燕王的真实身份,太后与丞相的阴谋,皇帝的算计,她的使命,当这一个个谜团慢慢解开之时,她又何去何从,是皇后,王妃,还是阁主,又或是山野寻常妇人。
  •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人人欺辱。却成了他唯一的徒弟。而她。“师傅,他是神界至高无上的幻莲神尊,一日为师,万人仰慕;她是天生孤煞之星,弱小卑微,终生为夫,冷俊强大,徒儿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