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600000021

第21章 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所呈現的意涵(2)

“沒蹟處藏身”是從理想界的角度來說,意謂要以清淨無染的涅槃境界作為生命的最終歸趨。“不住兩處”意謂不執著於“藏身處”與“沒蹟處”的任何一端,要能夠將悟境融入現實生活,於現實生活中呈現清淨無礙的覺悟境界,才是真正徹悟的修道者。德誠對於善會的教導,正是出自於他累積二十年的修證經驗。他以個人親身體驗,從事既簡要又懇切的教學。

2.德誠教導善會的生活方式,其實也就是德誠平日的生活方式。他秉持著禪宗避世隱遁的修道傳統,採取自力更生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根據《祖堂集》的記載,德誠與雲巖曇晟、道吾圓智為同門師兄弟。藥山惟儼去世之後,“三人同議持少多種粮家具,擬隱於澧源深邃絕人煙處,避世養道過生”,由此可知德師兄弟三人原本打算一起避世隱遁,其用意是為了修道。從這些資料看來,德誠的個性,具有隱逸遁世的傾向,而他的生活,也呈現出避世養道的隱者面貌。

3.德誠修道的重要使命,不是僅限於徹悟本心,更重要的是將佛法延續下去。根據《祖堂集》的記載,德誠與雲巖曇晟、道吾圓智由於考慮到法脈傳承的問題,所以三人打消隱居修道的念頭,最後決議入世度化眾生。德誠選擇前往蘇州華亭縣以擺渡行船的方式度化眾生,行前叮囑道吾代為尋覓足以繼承法脈的利根弟子。從這些資料可以得知,貫串德誠後半生的宗教使命在於法脈的傳承。二、華亭擺渡時期

此階段始於藥山惟儼去世,德誠與雲巖、道吾一起離開澧州藥山之後,終於善會繼承法脈之後,德誠“當下棄舟而逝,莫知其終”[16]。此階段的重心在於尋覓繼承法脈的弟子,使南宗禪的禪法傳承不絕。

德誠前往蘇州華亭縣(今日江蘇省松江縣附近)的原因,根據《祖堂集》的記載,是為了免於“埋沒石頭宗枝”,而南宋悟明編集的《聯燈會要》卷十九《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則記載德誠師兄弟決議入世度化眾生,臨別時德誠叮嚀道吾說:“予率性豨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他無所能也。若遇靈利座主,指一箇來,或堪雕琢,付受平日所得,以報先師之恩。”[17]綜合這兩條資料,可以得知他前往華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由於個性率直自由,喜好山水。其二是為了回報藥山惟儼的教化之恩,所以想要尋覓繼承法脈的弟子;換言之,是為了實踐度化眾生與傳承佛法的宗教使命。

德誠在華亭的主要活動,沒蹟處藏身。不住兩處。”正是德誠悟道之後,有三條資料可以參考:

某甲從分襟之後,去蘇州花亭縣討小舡子水面上遊戲。(《祖堂集》卷五《華亭和尚》)

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以接四方往來之者,時人莫知其高蹈,因號船子和尚。(〔南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五《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18]

自離藥山,小舟往來松江、朱涇,以輪釣度日,人號船子和尚。(〔南宋〕楊潛纂《〔紹熙〕雲間志》卷中《仙梵·朱涇船子和尚》)[18]

從上述資料,可以知道德誠在華亭所從事的主要活動是行船與垂釣,因此他具有船夫與漁父二種身分。就船夫形象而言,德誠選擇船夫擺渡的生活,主要目的在於運用泛舟的方式來接引四方往來之人,以便隨緣度化眾生。德誠視隨風逐浪的水上生活為“水面上遊戲”,佛教常用“遊戲”來形容解脫者心無牽掛、任運自如的生活態度,因此德誠無視於行船擺渡的辛苦,視擺渡為“水面上遊戲”的觀點,使現實生活中的船家擺渡活動添加了宗教意義。

德誠悟道時,藥山曾預示其宗教性格為“上無片瓦,下無錐地”。與德誠日後的生涯相印證,其從事的是“上無片瓦,下無錐地”的水上生涯;其日常生活是不蓄積任何財物,以船為家,隨波漂泊;其生命境界是自由無滯的灑脫自在。“上無片瓦,下無錐地”的確是德誠的最佳寫照,這是他的生活面貌,是他的證悟境界,也是他教導弟子的要旨。綜合前述,德誠行船擺渡的船夫形象具有多重的意義,就生活層面而言,展現出了無羈絆、自由自在的灑脫風貌;就宗教層面而言,他擺脫傳統的傳法途徑,選擇行船擺渡作為度化眾生的方式,透過實際的行動,一方面展現大乘佛教活潑多元的度眾管道,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佛教慈悲度化眾生的精神,以及不為外境所縛,澄澈清淨、自由無滯的解脫境界。

就漁夫的形象而言,德誠是不食葷腥,慈悲戒殺的佛教出家人,他輪釣度日的目的不是為了捕魚,而是另有深意。所以他的《撥棹歌》說:“雖慕求魚不食魚,網簾蓬戶本空無。在世界,作凡夫。知聞只是箇毗盧。”[19],此首漁父詞明白說明求魚不是為了捕魚維生,而是一種蘊藏著宗教意義的活動。《祖堂集》卷五《華亭和尚》有一段有關德誠啓悟夾山善會的記載:

……天門便下舡。便問:“每日直鉤釣魚,此意如何?”云:“垂絲千丈,意在深潭。浮定有無,離句三寸,子何不問?”天門擬欲問諮和尚,師以舡槁驀便撞,天門卻出,云:“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師云:“每日直鉤釣魚,今日釣得一輊。”[20]

從這一段問答,可以知德誠雖然釣魚,卻是使用無法釣到魚的直鉤,足見他的目的不在於魚獲。“垂絲千丈,意在深潭”的意思是說,他垂釣的目的在於釣取潛藏在深深潭底的大魚。此處的釣絲用來譬喻佛法教化,潭底大魚則是譬喻具有大根器的弟子,所以這句話的真正含意是說德誠直鉤釣魚的用意,在於等待可以繼承法脈的弟子。“每日直鉤釣魚,今日釣得一輊”是點明善會就是他所等待的,足以繼承法脈的大根器弟子。從這些對話,可以知道德誠釣魚並不是經濟活動,而是宗教活動。因此德誠的漁父生涯,兼指現實生活中的垂釣捕魚的活動,以及傳法度世的宗教活動,而其垂釣的漁父形象也呈現多重的意義,兼具避世遁世的隱者面貌與慈悲度眾的宗教面貌。

德誠擺渡、垂釣的水域,主要是太湖的支流吳淞江一帶。其活動區域屬於太湖流域,以蘇州華亭縣為核心,兼及朱涇、嘉禾,亦即今日江蘇松江縣、浙江嘉興等地。其時間大約是在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至太和九年(835)之間,前後不超過八年。太湖流域是古代的吳、楚之地,在藥山二十年的修行要旨。“藏身處”指現實生活中的言語行履或是語默動靜;“沒蹟處”指清淨無染的涅槃境界。“藏身處沒蹟”是從現象界的角度來說,此處山川秀麗,漁歌、棹歌傳唱不歇。德誠在日與漁歌牧笛相酬唱的環境下,與民歌的關係自然密切。宋元文獻有關德誠歌詠撰述的記載有:

垂綸舞棹,歌詠自適。(宋智圓撰《法忍院結界記》)[21]

林塘佳處意所適,則維舟汀煙渚蒲間詠歌道妙。(宋釋居簡撰《西亭蘭若記》)[22]

寄以葉舟,往來華亭、朱涇,自為歌詩,時以唱漁者,傳而和之。(宋林希逸撰《西亭蘭若記》)[23]

常為撥棹歌。(宋呂益柔撰《船子和尚撥棹歌跋》)[24]

昔舡子和尚神心廓悟,嘗泛扁舟於煙波蘆葦間,日與漁歌牧笛互相酬酢,似無意謂於傳唱之門者。(元幻住明本撰《推篷室記》)[25]

遁蹟朱涇泛一舟,或吟或歌,自樂於山水之間。(元虛谷希陵撰《船子和尚撥棹歌跋》)[26]

又於松澤西亭留辭三首:其一曰: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意謂無論言語行履或是語默動靜,時時刻刻安住於自由自在的無礙境界中。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其二曰: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其三曰:愚人未識主人翁,終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籠。元來只是舊時公。(元釋坦輯《船子和尚撥棹歌》《華亭朱涇船子和尚機緣》)[27]

上述文獻透露了幾項訊息:其一,德誠過著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所以常隨興吟詠悠遊山水適意自在的情懷。其二,德誠若是遇著林塘佳處之山水美景,往往觸景生情,繫舟於汀洲蒲葦之間詠歌道妙。其三,德誠平日也常與漁歌牧笛互相酬唱,其彼此酬唱的歌詠,理應是傳唱於漁父舟子之口的當地民歌。在這種環境之下,德誠採用當地流傳的民歌曲調或漁歌曲調隨口歌詠自然不無可能。其四,德誠的作品有口頭吟詠者,也有書面寫定者。其五,這些歌詠漁家生涯的作品,引起迴響,宋代時不但傳唱不歇,而且已有唱和的作品出現。從這些資料可以得知,德誠的歌詠有隨興而吟詠的口頭作品,也有信筆題寫的書面作品;其產生的背景是漁歌、棹歌傳唱不歇的南方江蘇、浙江一帶廣大的水域;其內容是歌詠自得其樂的漁家生活、適意自在的情懷以及佛法妙道。

華亭擺渡期間,德誠的生活重心在於尋覓繼承禪法的弟子。這個時期可以夾山善會的悟道作為分界點,劃分為“尋覓法嗣”以及“善會繼承法脈”兩個階段。尋覓法嗣的時間非常漫長,德誠久覓不获的心境,《撥棹歌》有清楚的刻畫[28]:

三十餘年坐釣臺,釣頭往往得黃能;錦鱗不遇虛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二十年來江上遊,水清魚見不吞鈎;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程得便休。

這三首作品作於善會參謁德誠之前,其創作背景是由於前來問道的官人無法契悟禪理,德誠心有所感而作[29]。這三首作品表面上看來似乎是環繞著釣魚的主題,實際上卻是借釣魚來譬喻佛教教法的傳承。宋代釋居簡所撰的《北冰集》卷四《西亭蘭若記》對於這個觀點有清楚的說明:“識者味其滿船載月,未嘗不歎其汲汲於得人,以為不負祖宗。”[30]足見居簡認為其中敍寫的是汲汲於尋覓法嗣的心境。

由於德誠的漁父生涯前後不超過八年的時間,因此“三十餘年坐釣臺”並不是漁父生涯的紀實,而是指其悟道之後修證佛法、弘傳佛法的歲月。證諸德誠師事藥山二十年,再加上居於華亭的七八年,以三十年來概括這段歲月,應當是可以成立的。既然“三十年來坐釣臺”並不是指現實生活中的漁父生涯,所以“釣臺”應不是實指姜太公釣臺、莊子釣魚臺、嚴子陵垂釣處等歷史遺蹟,而僅是用來泛稱日常垂釣之處。同樣的道理,“二十年來江上遊”也應當是指德誠悟道之後往來於眾生海中的歲月。“黃能”是指三足鱉,此處藉“黃能”的桀驁不馴來譬喻難以教化的冥頑弟子。“錦鱗”謂魚之美也,此處用來譬喻具有大根器的優秀弟子。“絲綸”是指釣竿上的絲線。“工程”是指工夫的進程。

歸結而言,此三首作品所表達的重點有三:其一,表明德誠悟道之後的宗教使命在於傳達其宗教體驗與證悟境界,以教導世人開啓的新的生命向度。其二,點明尋覓根器卓越的弟子的困難。透過“水清魚見不吞鈎”一句,可以知道在德誠眼中,人人都是本具清淨佛性、根器卓越的大魚,只可惜世人不願意追尋明心見性的教導,就像水中的大魚,不懂得追逐鉤上的香餌一般,因此他惟有年復一年的等待與尋覓能夠受持佛法的利根弟子。其三,揭示尋覓法脈繼承者的決心。雖然世人不能明白佛法的可貴,但是他以“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程得便休”來宣示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的堅強意志。“釣竿斫盡重栽竹”意謂即使釣竿用盡,1.“子以後藏身處沒蹟,他也要重種製作釣竿用的竹子,這是表示為了度化眾生,他要用盡各種教法來啓悟眾生,從這兒可以看到德誠主動積極的教學觀點,以及慈悲度世的宗教熱忱。

德誠尋覓法嗣的階段,依據現存的文獻記載,曾經向德誠請益的求道者有不詳名姓的官人與杏山鑑洪禪師兩位。有關官人問道的內容,見於宋代悟明編集的《聯燈會要》卷十九《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的記載:

有官人問:“如何是和尚日用事?”

師豎起橈子曰:“會麽?”

云:“不會!”

師云:“棹撥清波,金鱗罕遇。”……[31]

所謂的“日用事”,原指日常生活的行為,禪宗多用來指稱顯現於日常生活中的禪法要旨。此處前來參謁的官人所提的問題是請教德誠的禪法要旨為何?德誠以豎起船槳作為回答。這個動作包含著三重意義:其一是藉著筏船用的船槳,來說明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無不是禪法的顯現。其二則是藉行船渡水來譬喻修行的過程,必須憑藉智慧的力量超越生死苦海。其三是以行船渡水來譬喻悟道之後度化眾生的宗教使命;悟道者如同船夫一般,必須駕起慈悲法船,主動接引眾生渡過生死苦海。官人無法理解德誠的教示,德誠因而感歎說:“棹撥清波,金鱗罕遇。”此處的“棹”用來比喻禪師啓悟弟子的教示。“清波”可以從兩方面予以解讀,一者是著重於“清”之意,用來比喻人人本具的清淨自性;二者是著重於“波”之意,用來泛稱芸芸眾生的生命大海,或是人世間生死輪回,難以解脫的生死大海。“金鱗”意謂金色鱗的魚,原是指魚之美者,此處用來比喻優秀傑出的修行者。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行船於眾生海中,卻未曾遇到能夠受持佛法的利根弟子。

有關杏山鑑洪禪師問道的內容,見於元代釋坦所編輯的《船子和尚撥棹歌》《華亭朱涇船子和尚機緣》的記載:

又杏山洪禪師問師:“如何是道?”

師曰:“一亘晴空絕點雲,十分清澹廓如秋。”

洪云:“恁麽則溢目自全彰,清波無透路。”

師云:“霜天月白江澄練,堪笑遊魚長自迷。”

洪不契,誠舞棹撥船而去。……[32]

杏山鑑洪是德師兄弟雲巖曇晟的弟子,生平不詳。他提出“什麽是道”的問題,亦即問什麽是生命的終極境界。德誠回答:“一亘晴空絕點雲,十分清澹廓如秋”,意謂舉目所見,無一不是道的彰顯。杏山鑑洪無法理解,他說:“恁麽則溢目自全彰,清波無透路”,意謂倘若眼前即是道的彰顯,何以還有證悟與否的區別?德誠見他無法契悟,感慨的說:“霜天月白江澄練,堪笑遊魚常自迷”,此處的天、月、江,都是用來象徵清淨自性,“遊魚”是譬喻求法的修行者,德誠的回答是感歎杏山鑑洪雖具有清淨自性,卻無法自見其本來面目。

最後繼承德誠禪法的是夾山善會禪師。德誠前往華亭之前,曾經鄭重的叮囑道吾代為尋覓繼承法脈的利根弟子。別後數年,道吾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某日有禪者來自天門山,道吾聽其描述天門山的住持和尚,認為此人雖未悟道,卻是足堪造就的法器,所以連夜趕往天門山與善會見面,並且建議他前去華亭參謁德誠禪師。善會開悟並且繼承德誠法脈的記載,以《祖堂集》卷五《華亭和尚》最為詳盡,今參酌其他補充資料羅列於下:

師纔望見二輊座主,便問:“座主從那輊寺裏住?”對曰:“寺即不住,住即不寺。”師云:“為什麽故不住?”對曰:“目前無寺。”師曰:“什摩處學得來?”對曰:“非耳目之所到。”師曰:“一句合頭意,萬劫繫驢橛。”便打數下。師雖打他,見根性靈利,又云:“適來祇對底,阿師莫怪。下舡!”天門便下舡。便問:“每日直鉤釣魚,此意如何?”云:“垂絲千丈,意在深潭。浮定有無,離句三寸,子何不問?”天門擬欲問諮和尚,師以舡槁驀便撞,天門卻出,云:“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師云:“每日直鉤釣魚,今日釣得一輊。”師自有語云:“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師問天門:“座主還去得也無?”對曰:“去!”師曰:“去即一任去,還見其事也無?”對曰:“見!”師曰:“作摩生見?”對曰:“見草。”師再囑曰:“子以後藏身處沒蹟,沒蹟處藏身。不住兩處,實是吾教。”(《祖堂集》卷五《華亭和尚》)[33]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热门推荐
  • 遗世妖颜:胭脂错

    遗世妖颜:胭脂错

    为救那个如水一般的少年,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可她不是一般人,她做为猫之圣王的后代,拥有强大的妖力,所以她没有死,却到了另一个时空,而眼前这个拥有如深潭一样幽深寒冷的眸子的人又是谁?那梨花树下,温润如玉,笑得如水般清冽的人又是谁呢?原本她以为再次找到了她心中的爱人,到后来却发现,不是如此。
  • 日光微暖:我曾遇见你

    日光微暖:我曾遇见你

    【正文已完结,可放心阅读,推荐小说《你的眼里有星辰》】懵懂无知年纪出现过的少年,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闯入。双生少年留下来的一切,很多年后想起来依旧倍觉珍贵。冷清孤傲的男子,我只是遗憾没能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他。但你要知道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种人,遇见就觉得幸福。我曾遇见你,想到就心酸。谨以此献给我们已逝去又回不去的青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某天,某王妃接到某王爷的特殊命令,什么?让她给他挑妾室!?这该死的臭男人,真是一天吃素都不行!于是乎咱们的王妃点头哈腰地使出给力本事,某年某月某天,某王爷的征妾启事遍布凤离城大街小巷。斗,她江雪芽一向不怕!他不让自己好过,他也别想一天快活!
  • 香殒泪

    香殒泪

    年仅十五,她痛失处子之身,只隔了两年,她却忘得一干二净。两相见,形同陌路,谁也不认识谁。二十芳华,她一朝成为名门贵将,费劲心思想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挡风遮雨,不料反被下了药,一夕之间,她妹妹成了妃,她却沦为奴!当她尽忠职守,努力为自家光宗耀祖时,一道满门抄斩的圣旨,把她逼入绝境!想报仇,却下不了杀手!了无生趣的她,心灰意冷悬河自尽,却被路人相救,以为他就是自己的良人,满心欢喜的与他喜结良缘那夜,迎接她的,竟然又是刀光血影!重出江湖的将门之女,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政变!========================================后续简介(看过公众章节以后再看):他是西夏帝王!从昏君到明君,又从明君沦为暴君!逼她撇下忠臣的名誉,起兵谋反!他是逆臣国舅,野心勃勃,但在看尽她辛酸苦辣之后,却含笑着束手就擒!江山一半一半,谁与争锋?他是一国首富!为她弃商从甲,却站在她敌人的背后,故意与她为敌!他是隐世王爷!无心无欲,一次偶然邂逅,他的身份尽数被她利用殆尽!却是那般甘之如饴!他是她最完美的军师,却在最后关头,弃她离去,成为敌国的猛将,处处与她争锋!到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夫?衣带解尽,面前的,却不是她心爱的男子!----------------------------------------------------------------------------他们是她的儿子,一个被封为太子,一个流浪在外,只是他们嘴里所喊的母亲,永远都不是她!她往日的贴身侍婢,霸占了她母亲的身份,也霸占了她心爱的男人!成了一国之后,逼她俯首称臣!她的双胞姐姐,直到她二十岁那年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却口口声声说要杀了她!她们姐妹,一个是佛,一个是魔,一个最爱兴风作浪,一个却努力治安平天下!好几次形势所逼,双胞姐妹身份互换,在朝廷与江湖之间,闹得沸沸扬扬!到头来,她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却成就了她姐姐的名号!------------------------------------------------------------------------------------这是一个凌驾肉欲之上的爱情故事!凡是看过一点文章内容的就会知道,简介里所写的人物身份,很好辨认的!
  •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奉命进宫保护公主殿下,呃~为了报恩去吧~一入宫门深似海,暂停一段时间,从此自由是路人~做个挂名王妃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却因为他的一个笑容泥足深陷~希望大家理解)一朝穿越成了一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几岁的小乞丐,(本文正在全面修改中,却被一个杀手组织收养了,十年的杀手生涯她俨然变成了亭亭玉立、性格乖张的美少女战士~坊间传言:得凤鸣者得江湖,得斩风者得天下~却偏偏这两个烫手的山芋都在自己手中~悟空大师对她说,穿越妹纸不成王妃便成皇后~誓死保卫爱情斗小三这是个魔咒!?她焦小柳就不信那个邪了!天地之大总有一个能容身的地方!且看他焦小柳如何将高高在上一尘不染的冰山美少年王爷拉到田里为她做牛做马!
  • 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尽览古今中外武器宝库,揭开全球经典武器秘史!遴选人类武器制造史上的王者利器与经典之作,以权威数据和珍贵图文资料进行专业解读!本书分为古代武器、轻武器、火炮、舰艇、导弹等章节,全面清晰地展示了各类武器的传奇历史、发展脉络、性能特点以及神奇威力等,以海量的美图向你展现武器的无穷魅力。还等什么,赶快跟随本书进入博大的武器家族吧!
  • 楠木幽生

    楠木幽生

    他和她的相遇,只因一场祭祀只是,从两人开始相爱,慢慢深爱了,最后,却得他冷剑相对!直至心窝!而她,血泪轻垂:你说过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他凝视着她,握剑的手,止不住的颤抖!再见之时!她嗜血成性!一幅浓妆全然失了当初的模样,她说:我是魔,生性散漫,必要爱及我所喜!杀尽我所恶!那时,她没说,她已生命垂危!灵魂临近湮灭!她没说,她爱他!永生永世,药石无医!人魔大战。时过一月,她在魂魄散尽之际,躺在他怀中:“下辈子!记得要找到我!”他拭去她嘴角血迹,将怀中的女人抱紧“——这句话,你上辈子说过了!”
  • 鱼跃农门

    鱼跃农门

    投身农家的杜小鱼发现,原来小农女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地少要买田,没肉吃要开源,看病看不起要自个儿学医,除了种大米外还得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总之,纯靠天吃饭绝不靠谱! 所以,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农书绝不离手,种田高手绝不放过,杜小鱼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总能越过越好,一切都取决于态度! (新书闺门春事已开,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