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600000020

第20章 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所呈現的意涵(1)

蔡榮婷

內容摘要:本論文以德誠禪師《撥棹歌》為研究對象,探究有關禪門漁父意象的課題。就敍述模式而言,漁父是中國文人鍾愛的形象,文人常藉漁父來描寫出世隱逸之志。德誠偏重於漁父形象的敍寫,其所表現的是中國傳統的敍述模式。就敍述角度而言,德誠多是從主觀的角度敍寫個人志意,而張志和等文士則是從客觀的角度喻託懷抱。就表現手法而言,德誠善於運用譬喻的技巧,他筆下的語彙多數具有多重的象徵意義。就文學風格而言,德誠的漁父詞有二種風格,一種是運用傳統的文學語言來表達,另一種則是運用宗教語言來表達。後者為禪門漁父詞開闢了新的路向,影響了宋代禪宗漁父詞轉向論理的寫作風格。就漁父意象而言,其所描繪的漁父意象是透過“釣魚”來表現,主要是由“漁父、釣、魚”三者組合而成。漁父象徵著悟道者,其敍寫的重點不在於呈現個人悟境,而是著重於啓發弟子的慈悲懇切。“魚”象徵尚未覺悟的芸芸眾生或是求道者。“釣絲”是牽合“漁父”與“魚”的重要媒介,用來象徵清淨的佛法、禪宗的法脉傳承或禪師的法要。就宗教層面而言,德誠筆下的漁父形象,是用來表達師徒傳承的傳道過程,而不是修行者個人的悟道過程。

關鍵詞:德誠禪師船子和尚《撥棹歌》漁父詞禪宗詩偈

壹、前言

唐代華亭德誠禪師,世人或稱之為“船子和尚”;其隨口吟唱的勸道歌詠,後人將其編集成篇,名之為《船子和尚撥棹歌》。《船子和尚撥棹歌》總共收錄了三十九首《撥棹歌》,其中有三首屬於七言齊言詩體,其餘則是七七三三七的長短句,與張志和的《漁父》體制相同,同屬歌詠漁家生涯的漁父詞。

縱觀清聖祖御定的《全唐詩》、陳尚君輯校的《全唐詩補編》以及張璋、黃畬編的《全唐五代詞》,其所收錄的唐五代時期的漁父詞,若依作者身份予以分類,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其一為文士之作品,其二為佛教僧侶之作品,其三為道教門徒之作品[1]。出自宗教門人之手的漁父詞,雖然仍以漁家生涯為主要素材,但是在敍寫漁家生涯的同時,也加入了宗教內涵,呈現出不同於文士作品的宗教面貌。因此唐五代時期的漁父詞,實際上是包含文士、佛教、道教三種不同的面貌,而其發展也蘊藏着多元的面向。

文士漁父詞的開展,後人多認為肇始於張志和的《漁父》,其“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闕尤為後人喜愛[2]。佛教漁父詞的開展,濫觴於唐代華亭德誠禪師的《撥棹歌》,其作品自宋代以下在禪門引起廣大的迴響。從佛教的文獻資料可以看出,德誠禪師的《撥棹歌》在禪門中的地位,正如同張志和《漁父》在文士漁父詞中的地位一般的重要。只可惜由於清代嘉慶以後,《船子和尚撥棹歌》逐漸佚失不傳,而佛門創作的漁父詞又多散落於各類文獻之中,不利於查檢,因此過去學界對於漁父詞的研究,多著重於張志和等文士漁父詞的開展狀況,未能兼及佛教漁父詞的範疇。這種現象,對於唐代漁父詞的研究,乃至於漁父詞整體發展軌蹟的探究,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船子和尚撥棹歌》雖然湮沒不傳,但是德誠禪師的漁父詞,仍有部分零散存錄於禪宗文獻中。學界注意到這些作品,並且肯定其重要性,始見於周泳先與夏瞿禪的書信。周泳先根據《至元嘉禾志》、《景德傳燈錄》、《禪林類聚》、《佛果擊節錄》、《空谷集》、《五燈會元》等多種文獻,考訂德誠為唐代宗大曆(766-779)至憲宗元和(806-820)間人,並且認為“船子在詞史中之地位,恐不亞於張志和也”[3]。周泳先雖然意識到德誠禪師漁父詞的重要性,惟因受限於文獻的欠缺,因此無法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這個瓶頸因為新文獻的發現而有了突破,1956年施蟄存收得清嘉慶九年(1804年)法忍寺釋漪雲達邃續輯重刊刻本《機緣集》,其中載錄了德誠禪師的《漁父撥棹子》三十九首;1983年施蟄存將其抄錄刊載於《詞學》第二輯[4],德誠禪師的漁父詞全文始再次為世人所知。1986年施蟄存得知上海圖書館藏有元英宗至治壬戌(1322年)刻本《船子和尚撥棹歌》,因此建議上海文獻叢書編委會將元刻本與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所藏清刻本《續機緣集》合為一集後出版問世,此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船子和尚撥棹歌》[5],至此德誠禪師的三十九首《撥棹歌》以及後人的唱和作品始得以再次流傳於世。

吾人得以再見德誠禪師《撥棹歌》的全文,歸功於施蟄存的努力,而有關德誠禪師的生平以及《撥棹歌》的研究,也以施蟄存的《船子和尚撥棹歌》[6]最為廣泛而且深入。有了完整的文本,《撥棹歌》逐漸受到學界注意,繼施蟄存之後,華風《船子和尚撥棹歌出版》[7]、黃文吉《“漁父”在唐宋詞中的意義》[8]、張則桐《船子和尚和他的偈頌》[9]等研究論著陸續發表,這些研究成果,釐清了許多有關德誠的生平、《撥棹歌》的形式與內容、《船子和尚撥棹歌》的成書過程及其版本源流等課題,使吾人對於作者與作品的認知日益清晰。

由於德誠的生平事蹟,散見於禪宗典籍、方志、詩文集中,所以前賢雖已多所闡發,但是受限文獻資料搜羅不易,因此《撥棹歌》的作者與作品仍存有許多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比如作者的生卒年代、修道過程、證悟方法、悟道內容、宗門風格以及其生命的最後歸趨;作品的創作年代、創作背景、體裁、數量、內容、思想;德誠作品對於禪門漁父詞的影響、禪門漁父詞的開展脈絡等均是。針對這些課題,筆者嘗試著整合散落於禪宗典籍、筆記、方志、詩文集等文獻中的資料,先後撰寫了《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10]與《唐宋時期禪宗漁父詞的流衍》[11]兩篇論文。前者整合民國以前記載德誠傳記的文獻,試圖透過這些零散的傳記資料,在作者與作品這兩個層面上,重新建構出清晰的、系統性的架構。後者以唐宋時期禪門敍寫漁父生涯的詞作為研究對象,試圖鉤勒出德誠以後的禪宗漁父詞的開展過程與流傳脈絡。

這兩篇論文針對作者、作品以及禪門漁父詞的開展脈絡等層面的課題,一方面建立起初步的基礎架構,另一方面也激發出更多有待深究的問題。就“漁父”這個主題而言,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漁父形象為佛教吸收之後,究竟產生了何種變化?從文學層面來思索,禪師如何運用語彙以及文學的表現手法來塑造“漁父”意象?禪師筆下的“漁父”的內涵為何?其與文士筆下的“漁父”有何不同?從宗教層面來思索,禪師何以歌詠“漁父”?其筆下的“漁父”有何象徵意義?漁父詞具有何種宗教功能?凡此種種皆是值得探討的論題。因此本論文擬立基於前兩篇論文的基礎之上,進而從文學與宗教層面,以德誠禪師《撥棹歌》為研究對象,探究有關禪門漁父意象的課題。貳、作者生平所呈現的意涵

佛教修道者的終生職志,從個體生命的層面而言,不外乎修道與悟道。佛法的修證與參悟,貫串着修道者的生命歷程;修道者透過生命體驗與生活歷練,來驗證佛陀的教誨,累積修證經驗以及開展新的生命向度。從宗教的層面而言,修道者的使命,不僅是盡其一生將佛陀的教誨轉換成為他個人的生命經驗,還包含著透過各種媒介來傳達其宗教體驗與證悟境界,以鼓勵世人追尋生命的終極意義,教導世人開啓更豐富多元的生命向度。佛教弘揚佛法的方式是生動活潑而且自由多元的,肢體語言、符號圖碼、語言、歌謠、詩文……均可作為傳達修證經驗與悟道境界的途徑,從這個角度說來,修道者的作品與作者個人的證悟經驗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透過修道者的生平事蹟瞭解其修道歷程與證悟經驗,亦將有助於正確解讀其作品的思想與內容。華亭德誠禪師的生平履歷,筆者於《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一文已整合各類文獻,建構出較清楚的面貌。本文為了能夠較準確細膩的解讀作品,因而在德誠禪師生平履歷的大架構之下,試著以修證佛法作為論述的主軸,來描繪其修道歷程與證悟經驗。

華亭德誠禪師,別號“船子和尚”,唐朝四川人。生卒年歲不詳,其在世的時間,大約是在唐代宗大曆(766-779)至文宗太和(827-835)年間。德誠在南宗禪藥山惟儼禪師的門下悟道,其法系世次隸屬於青原第四世,其師承系統為:曹溪慧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華亭德誠→夾山善會。德誠禪師的生平傳記,最早見於〔南唐〕靜、筠合編的《祖堂集》,其卷五《華亭和尚》云:

華亭和尚嗣藥山,在蘇州。師諱德誠,未詳姓,莫測始終。師昔與雲喦、道吾三人並契藥山祕旨。藥山去世後,三人同議持少多種粮家具,擬隱於澧源深邃絕人煙處,避世養道過生。三人議畢,即俟晨去。三人之中,花亭處長,道吾居末。至中夜,道吾具三衣白二師兄曰:“向來所議,於我三人甚適本志,然莫埋沒石頭宗枝無?”花亭曰:“因什摩得埋沒?”道吾云:“兩輊師兄與某甲三人,隱於深邃絕人煙處避世養道過生,豈不是埋沒?”師云:“師弟元來有這輊身心。若然者,不用入山,各自分去。然雖如此,有事囑於師弟。某甲從分襟之後,去蘇州花亭縣討小舡子水面上遊戲。於中若有靈利者,教他來某甲處。”道吾云:“依師兄尊旨。”

從此三人各自分去。道吾出世數年,並不見靈利者,有一日新到參,道吾問:“從什摩處來?”對曰:“天門山來。”吾云:“什摩人住持?”對曰:“某與摩和尚。”道吾云:“有什摩佛法因緣?”其僧舉兩三則因緣。道吾便歡喜處分安排。夜間喚院主云:“某甲欲得去天門山,不得出這輊消息。”當夜便發行。便到天門山。纔三門前,和尚望見道吾,便走下來引接道吾上法堂。一切了後,便問:“和尚有什摩事到這裏?”道吾曰:“特為長老來。見說來日開堂,還是摩?”對云:“開什摩堂,無與摩事。”道吾曰:“莫與摩道不用待來日,今夜速開堂。”主人推不得,便昇堂破題兩三則言語。有人問:“如何是真佛?”師曰:“真佛無相。”問:“如何是法眼?”師曰:“法眼無瑕。”道吾聞此對答,掩耳。京口下堂遂屈道吾。吾來房,京口問:“某甲對答,過在什摩處,掩耳出去?”道吾曰:“觀師精彩,甚是其器。奈緣不遇其人!某甲師兄在蘇州花亭縣乘小舡子江裏遊戲,長老纔去那裏便有來白這裏:‘若有靈利者,領二人著座主衣服去!’”

主人當夜便發,直到江邊立。師纔望見二輊座主,便問:“座主從那輊寺裏住?”對曰:“寺即不住,住即不寺。”師云:“為什麽故不住?”對曰:“目前無寺。”師曰:“什摩處學得來?”對曰:“非耳目之所到。”師曰:“一句合頭意,萬劫繫驢橛。”便打數下。師雖打他,見根性靈利,又云:“適來祇對底,阿師莫怪。下舡!”天門便下舡,便問:“每日直鉤釣魚,此意如何?”云:“垂絲千丈,意在深潭。浮定有無,離句三寸,子何不問?”天門擬欲問諮和尚,師以舡槁驀便撞,天門卻出,云:“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師云:“每日直鉤釣魚,今日釣得一輊。”師自有語云:“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師問天門:“座主還去得也無?”對曰:“去!”師曰:“去即一任去,還見其事也無?”對曰:“見!”師曰:“作摩生見?”對曰:“見草。”師再囑曰:“子以後藏身處沒蹟,沒蹟處藏身。不住兩處,實是吾教。”[12]

這段文字已囊括德誠禪師生涯中的重大事件與重要歷程,所以宋代以下的燈錄、方志等文獻,除了在局部事蹟上略作增補潤色之外,基本上是沿承《祖堂集》的論述架構。職是之故,以下所進行的論述是以《祖堂集》的記載為基礎,並且以德誠禪師離開澧州藥山(今湖南常德縣北)的時間作為分界點,將其生平劃分成前後兩期,亦即:“隨侍藥山時期”與“華亭擺渡時期”,透過這兩個時期的重要經歷,來說明德誠禪師的修道經歷與證悟境界。一、隨侍藥山時期

此段期間是德誠追隨藥山惟儼禪師,於藥山修道與悟道的階段。德誠出家修道的原由,因為文獻欠缺,所以我們無從得知。德誠留在藥山的時間,現存文獻有“二十年”與“三十年”兩種記載,筆者《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一文考證認為“二十年”的說法較為合理[13]。不論正確的答案是二十年或是三十年,這個數據都顯示德誠師事藥山至少二十年的時間。

這麽漫長的歲月,德誠在藥山禪師的指導之下修道,他的生命有什麽樣的變化?他獲得了什麽樣的宗教體驗?《祖堂集》論述德誠的求道生涯,是從他在藥山惟儼禪師座下悟道說起。《祖堂集》只提及德誠與同門師兄弟雲巖曇晟、道吾圓智三人“並契藥山祕旨”,都在藥山的座下悟道;至於證悟過程以及證悟內容,《祖堂集》以及禪宗燈錄都沒有記載。相關的記載,僅見於元代釋坦編輯的《船子和尚撥棹歌》《華亭朱涇船子和尚機緣》:

初參澧州藥山弘道儼禪師。

儼問師云:“爾名什麽?”

師曰:“名德誠。”

儼云:“德誠又成得什麽?”

師曰:“家園喪盡渾無路。”

儼云:“德誠峌。”

師擬對,儼以手掩師口。師因而有省,遽云:“啞!”

儼云:“子作什麽?”

師曰:“陋質不堪紅粉施。”

儼云:“子以後上無片瓦,下無錐地,大闡吾宗。”

自此韜光眾底[14]。

這段文字很生動的記載藥山啓悟德誠的過程。從這條資料可以知道德誠悟道的時間,是初到藥山參謁藥山惟儼禪師之時。德誠以“陋質不堪紅粉施”詮釋他的覺悟境界。“陋質不堪紅粉施”意謂坦然展露生命的真貌,無需憑藉任何粉飾;其所呈現的是無所遮掩、無所沾粘的澈底清淨的光明心地。藥山惟儼肯定這種了無凝滯的光明心地,並且認為德誠具有“上無片瓦,下無錐地”的獨特的生命風格。這兩句話從字面上解讀,是以上無片瓦之遮蔽,下無寸地之憑藉,來說明德誠的生活模式是一無所有,呈現出不為外物所役的灑脫自在。若是從宗教層面解讀,則是說明德誠所的證悟境界是沒有絲毫遮蔽,也沒有任何沾染黏滯的澄澈清淨。這是德誠的覺悟境界,也是他的生活風貌與教化弟子的特殊風格。藥山惟儼進而預示德誠未來將“大闡吾宗”,這句話一方面承認德誠繼承了藥山的教法,另方面也預示德誠將以這種澄澈光明的悟境教化眾生,把南宗禪的禪法傳播開來。

德誠初見藥山禪師即已悟道,往後長住藥山的二十年歲月,他如何修道?有何宗教體驗?關於前者,《祖堂集》以“自此韜光眾底”,說明他悟道之後,藏身在僧眾中默默修道。關於後者,《祖堂集》記載著德誠在夾山善會辭別時,叮囑他說:“子以後藏身處沒蹟,沒蹟處藏身。不住兩處,實是吾教。”相似的記載,在南宋宗杲所編集的《正法眼藏》卷四《船子和尚》有更清晰的敍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蹟,沒蹤蹟處莫藏身。吾二十年在藥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後,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裏、钁頭邊覓取一箇半箇接續,無令斷絕。”[15]

綜合德誠對於夾山善會的教導,可以發現其中包含三個重點。其一是就修行方法而言,教導善會覺悟之後的修道方法。其二是就生活方式而言,要求善會選擇遠離熱鬧都會,隱遁於山野,過著自力更生的農耕生活。其三是就佛法的弘揚而言,提醒善會尋覓合適的繼承者,把藥山的法脈傳承下去。這些教誨透露出幾項重要訊息: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火神

    异界之火神

    他叫秦风,是大家族里的一个无名小卒。他也叫秦风,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孤儿。血色红莲,灵魂穿越,其中有何秘密?神州大地,诸天万界,到底有何联系?战斗与友谊!亲情与爱情!且看秦风经过千难万险,终成火神至尊!
  •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会说话、会办事,你的人格魅力将得到提升,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可能麻烦重重惹人厌。所以说,做人就是办事,办事就是做人,当做人和办事相互交融时,做人中掺入了技巧,办事时透出了境界,再通过恰当的语言让对方感知,生命的意义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更加丰富,为人也会更加洒脱和自信。《为人三会:会做人、会说话、会办事》以为人做题,以做人、说话、办事做眼,内容古今鉴用,中外融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为人这个主题,阐述了现代人立足社会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
  • 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商场麻辣烫

    商场麻辣烫

    选录了《无价之宝》、《失误带来商机》、《赖掉人生》、《窃取核心机密》、《商人的选择》、《生意》、《送你一个鸟笼子》、《一对诚信人》、《善心无价》、《衣裳》、《来送水的是老板》、《铁杆朋友》、《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使者》等近百篇关于商场的微型小说。
  • 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典情爱电影大纪录

    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典情爱电影大纪录

    本书精选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爱情电影,通过对电影内容细致的剖析和解读,幕前幕后的介绍,及站在观众角度看电影的感受和从电影中得到的启示,全方位、立体式的将众多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爱情电影展现在读者面前。
  • 嫡女重生:巅峰召唤师

    嫡女重生:巅峰召唤师

    懦弱胆怯的废材草包二小姐,屈辱一生,最后被夫君和妹妹联手害死。上天垂怜,让她重生回到豆寇之年,这一世,她不再委屈求全,不再做提线木偶,脚踩狠心渣男,横扫恶毒姐妹,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他是身份神秘,能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天阶召唤师,却对她穷追不舍,百般宠溺。“他们说我是废物。”“我废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废物!”“她们说我长得丑。”“谁说的?你尽管去弄花她的脸!我善后。”“我琴棋书画样样不精。”“我不在乎。”“我脾气不好。”’我不介意!”’“她的召唤兽好萌!”’我去抢来给你!”……“霍止翊,你除了会对我好,还会什么?”“还会疼你,爱你,宠你,纵容你,保护你!把你宠上天!”
  • 替身王妃不承欢

    替身王妃不承欢

    “初夏,你要帮姐姐,帮姐姐生一个孩子!”原来,她只是一个替身,一个代孕工具而已!“娘子,娘子,要不要陪寒儿捉虫虫?”“娘子,娘子,你看这花美不美?”“娘子娘子,我要睡觉了,你帮我更衣!”“娘子娘子…”“我说过多少次,你的娘子是我阿姐,我不是!”楼初夏板了脸。“可是每晚陪寒儿玩亲亲的是娘子你啊!寒儿只要娘子你!”流着口水发呆的十四王爷异常认真的开口,那眸光,漆黑深邃,闪着复杂的光。第一次,楼初夏感觉自己被重视,虽然说出这话的安陵王爷是一个傻子!“我只是想要利用这个女人而已,你要杀她,随便!”暗夜摊摊手,表情毫不在乎。当傻子戴上银色飞鹰面具,当他怀抱初恋情人俯首拥吻,她才知道,原来,真正傻的人是她!扮猪吃老虎的安陵王——初夏是寒儿的最爱,寒儿最爱初夏了!冷魅残酷的暗夜——我只是利用你!温柔懦弱的叶阳太子——只要你活着,我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为爱长眠。
  • 饥饿游戏1

    饥饿游戏1

    横扫欧美各大图书奖项,长期攻占欧美畅销书排行榜,青春冒险、科幻惊悚系列全球热映电影原著。《暮光之城》作者斯蒂芬妮·梅尔、“惊悚小说之王”斯蒂芬·金联袂推荐的人气畅销作品!
  •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如果你没有一个长远清晰的人生规划,就很可能步入歧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发现自己被动选择,在不想要的生活状态中生存,向自己讨厌的状态妥协……一滴墨水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人的一生。本书帮助你站在高处对人生做出宏观规划。
  • 阒城

    阒城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