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46

第46章 再谈对传统孝道的认识(2)

可见,把“孝”之含义界定为“孝敬”比“孝顺”更为贴切,用“孝敬”父母比“孝顺”父母更好,更符合传统孝道的本意,也符合今日道德标准之要求。

孝敬,基于儿女对父母的挚爱和感恩。传统孝道还主张广博其爱,不仅在家庭尊老爱幼,也要在社会上尊老爱幼。孟子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孝经》也主张“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今日之道德标准也要求全社会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当前需要重视的是:第一,作为一个家庭的媳妇或女婿,虽受此家父母养育之劳较迟稍少,但已是此家成员,当具备和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像孝敬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夫妻共同善事高堂,真诚敬爱,和睦相处。做父母的也要以此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子女做好媳妇、好女婿;第二,老吾老、幼吾幼,不应只限于自己的宗亲,而应推及于全社会,成为普遍的风尚。

三、孝与利

在儒家学说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长时期地进行着义利之辩,于伦理道德上也是如此。《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认为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无所谓有利无利。孟子强调说:“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这是传统孝道观重义去利的表达,虽有其局限,但它反对君臣、父子、兄弟只是“怀利相接”是可取的。

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使社会伦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传统的孝道美德也受到严重冲击。“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等观念在新环境下有了发展的气候和土壤。这些观念反映在家庭当中,出现了孝的观念逐渐淡薄,亲情疏远,父子人伦关系冷漠的现象。有人甚至以金钱、财产、私利为维系亲情的基准,不赡养老人,甚者为了据有家庭财产或逃避人子之责,竟然欺骗父母、折磨父母、刻薄父母乃至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种见利忘义之举,无疑是当前进行孝道文化宣传与公民道德建设中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四、“德化”与“法治”

传统孝道既在根本上主张进行伦理道德教化,也主张应有与之相应的律令刑法。《孝经》即专设“五刑”一章,并明确写道:“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认为诸多刑罚律令中,以惩不孝之罪为最大。宋代周敦颐的论述具有代表性,他主张德刑相济,认为单凭道德教化不能平治天下,因而强调刑政的作用,提出“正王道,明大法”,在进行教化的同时“肃之以刑”。

据《汉书·刑法志》,古代有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五刑之属三千”。隋代在刑律中正式规定了“十恶”不赦之罪,其中有“恶逆”、“不孝”二恶,此后至清,历朝皆大体沿之。如《唐律》规定:“十恶:……四曰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疏议’曰: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嗣续妣祖,承奉不轻,枭镜其心,爱敬同尽。五服至亲,自相屠戮,穷恶尽逆,绝弃人理,故曰恶逆。……七曰不孝。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若供养有阙;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疏议’曰:善事父母曰孝,既有违犯,是名不孝。”《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成文法典,是中国传统法典的集大成者。它在《名例律》中,有关“恶逆”和“不孝”的条文与《唐律》相同,在《刑律》的法令中,发展了历朝惩治“恶逆”、“不孝”的许多具体规定,如“凡子孙殴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殴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杀者皆凌迟处死”。

传统孝道中,以道德教化为根本,同时又有相应的法治规定,使德与刑互相补充,刑保证德的推行,而德又对施刑作出伦理道德的说明。孝的教化与惩治不孝的法律并用,这个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在现有基础上,于法律条文和行政法规中,可再增加一些必要的、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并且坚决执行。

五、言与行

听其言,观其行,验其效,知行合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孝道教育必须坚持言行一致,才能收到实效。这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之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进行孝道教育中,要充分发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良作风。

第一,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宣扬孝道者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宋人朱熹指出:“‘道之以德’,是躬行其实,以为民先。如必自尽其孝,而后可以教民孝;自尽其弟,而后可以教民弟。……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己有不正,何以正人?孝的教育与实行,要从自己做起。对幼,要慈要惠,悉心呵护,教之育之,助其做人、健体、增智、强能、成家、立业。对老,要爱要敬,善事父母(公婆),赡养探问、娱心畅怀、和睦安居,侍疾扶伤、死安其葬、终生缅念。《孝经》在如何行孝问题上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什么是“立身”呢?用《孝经》的话说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要显扬父母之志,报效祖国之恩,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要求自己要修身尽孝。孟子指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如果自己就属“五不孝”者,何以能信服地教人尽孝!

第二,从少年儿童抓起。我们这一代人儿时就受过传统孝道的熏陶,比如,读白居易诗《燕诗示刘叟》,诗中生动细致地描写一对雌雄燕子辛勤哺育四只雏燕,雏燕长成后背弃双亲高飞而去的故事。诗的序文写道:“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笔者至今仍对背弃双亲高飞而去的小燕子和悲鸣空巢的老燕子印象深刻并一直引为镜鉴;又,民间有关于雷击与不孝相联系之诫,在明白雷击的科学道理后,电闪雷鸣时笔者仍想到此说,可见幼教童训终生难忘。近日见到有学者主张在国学教育中,让少年儿童阅读背诵儒学经典,而由其家长阅读这些经典的注释疏义。作为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途径,应该在少儿教育中适当安排读诵乃至背诵国学经典的内容,但对少年儿童不仅是增其知识与智慧,还要培养定力、陶冶情操,因而对其中有关局限于旧时代的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等内容,不能只是背诵,家长或老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以今日之公民道德标准加以讲释引导。

第三,完善具有监督和制裁能力的社会机制。新中国成立前,许多家族祠堂乃至会馆会社,于族规会规中均有惩戒不孝的条文,并加以实施,它虽有混淆法治之嫌,但仍属一种伦理道德的社会监督机制。现今,社会上有“道德法庭”之论、“调解机构”之设,这完全是伦理道德的社会监督机制,尽了很大努力,获得不少效果。然而,坚持不讲道德者岂惧“道德法庭”!纷杂棘手之争难调难解,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并再加完善社会机制,例如于基层行政组织的规章纪律中,于薪职人员的考核晋级选用提拔中,于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中,更加完善和细化有关可操作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或可更加强化社会监督的力度。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国今日之文化,深深植根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孝道固有其局限,但有不少合理可取之处,后者的现代应用价值则是明显的、突出的。我们对于传统孝道科学的认识实践、扬弃传承、发展创新,与我国现今公民道德的完满建设密切相关,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创建发展密切相关,需要全社会进一步持续地共同努力。

(胡昭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热门推荐
  • 洪昭光健康新观念

    洪昭光健康新观念

    本书分为“阳光观念”、“四大基石”、“家庭健康”、“男人健康”、“女人健康”、“健康箴言”六个部分,向读者讲授了最新了健康观念、科学的保健方式及最佳的生活方式等普及知识。
  • 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当你打开这《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企业家与经理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风云际会的弄潮儿,他们两者既相互依存,也相互掣肘。本书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及其领导力与管理方法为核心,深入分析了做大企业的基本方法、提升管理质量的各种要素及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等,总结了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当学习与实践的12条商规。 在文后的附录部分,以小说的形式再现国企股权争夺战以及国企老板和经理人之间的恩怨故事,值得仔细品读与赏鉴
  • 重生之千金归

    重生之千金归

    她是“小三”的女儿,康家见不光的卑微庶女康雅乔。一场爆炸,她彻底消失在这个的世界。这一世,上一世,凤凰涅槃,当她重生成为纨绔千金沈乔,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她要携着仇恨让害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让背叛她的人一无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续红楼之盗玉

    梦续红楼之盗玉

    金玉良缘宝钗侧,白首双星金麒麟,只留下木石盟空空泣血纤纤弱质逃出威赫赫荣国府,面对背叛,面对滔天权势玉簪抵在颈项,宁为玉碎…“如果你们再走近一步,我就血溅当场!”他策马扬鞭掠人而走,只为那一抹决然…“从现在开始,她就是我的人,没有人能够抢了去”她是名门闺秀,他是江湖侠客,他们会有怎样的交集?她是伶仃弱女,他是当朝王爷,他们会是怎样的纠葛?这是林妹妹又一个故事,看她如何得到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英雄难过美人棺

    英雄难过美人棺

    王爷死了?她君千儿虽天生能看到凡人的死亡日期,却唯独看不清王爷的死期,可那阴货绝不是那么轻易死的。她悄悄推开棺材盖子,入眼一双盈盈笑意的黑眸。啊喂,干嘛拉我进来!“既然君掌柜舍不得本王,那就与本王同棺而眠好了!”且看某个见习死神在古代人间的苦逼卖棺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
  • 丘比特的水晶坊

    丘比特的水晶坊

    对于十五岁的女生春盈来说,这一天注定是她的“灾难日”!首先是她最讨厌最害怕的体育课,接着辛苦珍藏的海报也被人拿走了,而且是被用来垫屁股!是可忍,孰不可忍!没想到这一个不忍给她带来了这“受难日”最大的灾难——惹上了全校闻名的邪恶王子韩尚。那个狂傲、霸道、不可一世、连校长都不放孝眼里的纨绔子弟!明明对她无意,邪恶王子却每每出现在她的周围。让她无辜成为邪恶王子无数拥趸的“大众公敌”!幸亏她还有个“天使”弟弟帮她解围,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定地站在她这~边。让她感觉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