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45

第45章 再谈对传统孝道的认识(1)

胡昭曦

孝道,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形成和实践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今日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社会文化更加开放的情况下,孝的教育更显迫切。1995年,笔者曾撰《大足宝顶石刻与“孝”的教化》一文,结合石刻内容,对传统孝道进行过初步探析。十多年来,随着孝道文化的研究愈益深入,尊老爱幼的道德建设有效推进,笔者又有点滴体会,本文再谈谈对传统孝道的认识,希望得到指教。

一、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的差异

有文章说:“对先秦与后期儒家孝道应予以区别。……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继承和完善,孟子、荀子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后,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其内涵包括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部分。到了汉代,由于统治阶层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并逐渐法律化,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可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认识。”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先秦儒家与后期儒家的孝道有无差异或差异何在?

对于孝,先秦儒家作了确义和阐述,《论语》、《孟子》中数十次出现属于伦理范畴的“孝”字及其论说,一般视为孔子弟子所纂的《孝经》更是全面系统地阐扬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常理、处理伦理关系的准则、齐家治国的根本,即所谓“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其内涵包括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部分”。在汉代,《孝经》被列为“七经”之一,被儒家奉为伦理经典和行为圭臬。董仲舒提倡“三纲”,强调“君臣父子夫妇之义”,提出“父者,子之天也”,“子不奉父命,则有倡讨之罪”[。于此,看不出“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这是事实,但是认为这时孝道才“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值得商榷。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孝道有过不少发展变化,于不同时期各有特点,具有差异。总的来看,如果说先秦与汉以后儒家孝道有什么差异的话,至少有两点可以显见。

第一,先秦时是百家争鸣,汉代以降是儒家显尊乃至独尊,则孝道的地位高低和影响力大小有所不同。而且,宋代至清儒家孝道更加细密、精致和哲理化、法制化,成为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政治伦理或者律法的基本构成。

第二,汉以后儒家是先秦儒家的继承与发展,道教宣扬“孝子”、“孝行”,佛教也注意解决它与儒家在伦理道德上的分歧而逐步中国化,到了宋代儒道佛三家的融合更为深入,儒家的孝道增加了基本内容,在教化上也扩大了范围和更加通俗化、大众化。

可见,这个差异的变化,不是根本性的本质的,更不好说“其内涵……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而且也不是宋以后才“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其实,无论是先秦儒家或汉以后儒家的孝道,都是宗法阶级社会的产物,有其时代特性,亦有其合理内涵和局限,都要按照今天的标准科学地加以批判,并弘扬其合理部分,舍弃其时代局限部分,同时结合今日的道德建设,进行创新和发展。

二、“孝敬”与“孝顺”

在诠释“孝”的含义上,有“孝敬”与“孝顺”两种说法。

关于“孝顺”之说,清人汪辉祖《双节堂庸训》有“孝以顺为先”一节,内云:“‘顺亲’二字,见于《中庸》。谚云:‘孝不如顺。’盖孝无形而顺有迹。顺之未能,孝于何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必先引咎于己,方能归善于亲。”有文章说:“孝的根本在于礼敬,孝的核心在于服从。他(指孔子)点明了孝的本质:孝就是通过礼敬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孝’与‘顺’是连用的。……因此,看一个人的孝心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个人对父母是不是顺从。”“孝行的主要内容是‘赡养、顺从和悦亲’。”于丹教授曾在“百家讲坛”讲《〈论语〉感悟孝敬之道》,有的视频专辑将其改为《〈论语〉感悟孝顺之道》。有文章还说:“最近,我有空收看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孝敬之道》,让我从心灵深处真正领悟到了孝道的原始而深层的含义。于丹教授讲了四句话……第二句话是‘百孝顺为先’。”也有文章说:“‘孝’与‘顺’紧密相连。没有‘顺’就没有‘孝’。顺就是顺从,不让长辈生气。”

一般而言,称某人为“孝顺之人”、“孝顺(的)儿子”、“孝顺(的)女儿”,即“孝子”之谓;又某人体贴父母、善于顺从父母的心意,称为“孝顺”。应该说,这些“孝顺”都是“孝”的行为。但是,把“孝”的含义界定为“孝顺”,甚至认为“百孝顺为先”、“孝的核心在于服从”,则是不确切的,有必要加以辨析商榷。

第一,在传统孝道中,孝敬、孝顺两种含义都有。儿女对父母和颜悦色,体贴父母的心意,可谓孝顺,这是孝道所要求的,所以《弟子规》也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但全面加以考察,孝道是以孝敬为主、为本,“孝敬”比“孝顺”的内涵更广、更深、更确,“孝敬”比“孝顺”之释,更为贴切周到。

孔子明确认为,敬是人类孝道之本质。“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就是尊敬。这种尊敬出自对父母诚挚的爱。《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敬”是“孝”的最本质要求和最集中表现,在儒家孝道中,敬为人性之本、孝之最大、礼之最善。如无尊敬之心,则非真诚之举;如无尊敬之心,则顺亦非真诚之顺,或为敷衍塞责,或为权宜应付,或为作秀哗众,或为功利所驱,甚至阳顺而阴违。

释为“孝顺”者有谓“孝”即“无违”、无违父母之言,其实“无违”并非指此。关于“无违”,孔子说得明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所谓“无违”指的是无违于礼制,并非指无违父母之言。

第二,传统孝道要求对父母谏诤。对父母要孝顺是应当的,但如果把“孝”简单释为孝顺,甚至“百孝顺为先”、没有顺就没有孝,则失之片面,不符于传统孝道的本义,也有损于这一美德。

传统孝道认为,养亲安亲、敬亲顺亲,固然是孝的标准,但是不是处处都要如此,关键要看所敬顺的是否合乎“礼义”了。如果君父、长者的言行合乎于义,则敬之顺之;如果不合乎义,则要诤之谏之。否则,认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不义而顺,行邪不诤,就是陷亲于不义,那恰恰就是不孝。《孝经》共有18章,其中就专门设有《谏诤章》。曾子问孔子:“敢问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批评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因此,荀子明确指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从义不从父”,这才是大敬大孝。

当然,在谏诤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弟子规》所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使父“不陷于不义”,才是真正的爱父敬亲的孝道。

第三,所谓“顺”,就传统孝道而言,大多是同“移孝为忠”相联系的。《孝经》要求将孝心化为忠顺,“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显然,孝顺之义,又有宗法阶级社会的局限,而“孝敬”,既是传统孝道的本意,又可弃其“移孝为忠”的时代局限,而且符合于今日之道德标准(“尊老”即是敬老爱老),则“孝”宜释为“孝敬”。

同类推荐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敛财儿子腹黑娘

    敛财儿子腹黑娘

    特工穿越成废物小姐,一手练功,一手敛财,顺便收几只神兽,再带着妖孽宝宝祸害人间,看谁还敢说她废物!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誓不为妃

    誓不为妃

    时间飞快的流逝。四季递嬗看似无情,却又公平。人老了,发白了,世界却日新月异。寒氏皇朝建国第二十年。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举国上下,一片祥和安康的气氛。依依嫩绿水云乡,柳线牵风日渐长。江南江北无限意,声声好鸟弄晴光。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座苍葱郁郁的高山。据说,这山有多高,谷有多深,还没人能探到。山上尽是飞禽野兽,凶猛异常。奇花异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老总的柳下惠老公

    女老总的柳下惠老公

    ---腐女俱乐部女主角:“我妈催我嫁人。”---投炸弹。死党一:“你女王是当定了,没有反击的可能。”---一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样子。死党二:“什么呀?不是还有其他的吗?别将恋的选择权弄少了!”--白眼.死党三:“YOU,泥闷……煤油靠率国?”---标准的洋老外,亏了她这么长一句话错了一大半,最后两个字倒是发音相当标准。-----近墨者黑啊!众人感叹!!女主角:“洋忸说的没错,就这么定了!”-----拍板定案!
  • 千年约:璎珞坠

    千年约:璎珞坠

    【穿越】【萌】【欢脱】【江湖武林朝廷】【傲娇男二货女】【打滚求收藏!戳我咩!2241520703记得敲门砖!】三个好朋友相继以诡异的方式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而又危机重重的江湖武林,也有电视剧中的书院赶考、朝廷纷争。少女的小小梦想、情窦初开的懵懂爱恋在这里悄悄绽放……江湖人士、青离山庄、玉峰书院……处处都有惊喜,处处危机四伏,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她们的感情又将如何归属?而成长,就在这一天天惊喜又美妙的生活中慢慢绽放出最靓丽的色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快要碎掉了

    我快要碎掉了

    本书试图以我们大多数人外化的存在状态:寻与不寻,猎手与猎物,探寻与之或对立或模糊或平行的内心世界。坏坏和走走相遇,一个寻者,一个等待者。他们相恋,交流,写作,倾诉,分手。“这种悲伤是他们两个人的:无法得到爱的悲伤,无法释放爱的悲伤。她就像个溺水的人,双手挥舞,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每一段感情其实都是生命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挣扎,只有这种挣扎才能证明,她还活着。”就像一些梦境、一些对话、偶发事件、读过的诗歌、看过的小说、一次旅行、某次不起眼的悸动,会触动我们深藏的真实。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它需要你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犹疑、放下立场,梳理被遗忘或正被遗忘的片段,走进自己,才能走进它的世界。
  •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一入侯门五年过,究竟是谁的错造就了谁的悲剧,沈莹绣到死都没能清楚。重生之后再入侯门,步步为营,处处小心。当前世的小叔子变成了今生的丈夫,她将如何应对这一场侯门深海的战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