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12

第12章 般若品第二(4)

注释

①默传: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之教授在言语之外,称之为默传。②匿:隐藏;躲避。《淮南子·说林训》:“清则见不物之形,弗能匿也。”“不得匿于正法”即不得隐藏佛陀所说之教法。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亦称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八十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利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友、道友。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正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③别法:指非禅宗一派的其他宗派之法门。④佛种性:所成二利(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种性。佛种,是生佛果的种子。佛种性,亦即生佛果的种子体性。⑤无相:无形象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谓:“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象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狮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之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提示佛法以度己度人为大事因缘,对有志顿门宗的学者,应以“正法眼藏”随其领悟而加以指导,不可弘法太峻而迹近悭法。但是若遇器机不逮,或所知障深,或已由他宗进修者,则“合掌令欢喜”罢了。不得强聒非其人,更不得强同非其余。此是顿门宗下法施的慎重,不是悭法。

经文

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①,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②。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③。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④,常须生慧日⑤。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⑥。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⑦,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⑧,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⑨。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⑩。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僧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注释

①说通及心通:说通,说法逗机之相。心通,即宗通;宗通即自证殊相之相。《楞伽经》卷三《一切佛语心品》谓:“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相,趣无漏界自觉地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南巢法惠宏德禅师《证道歌注》:“宗通者,即悟诸佛之心宗也。乃达摩单传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在当人自证自悟,到无证无悟之地。所以从上诸老递相出兴,向千圣顶宁上提持者一著子,俾学者尽得单传直指之妙,方谓宗通也。然后命掌藏钥披阅一代圣教,备知顿渐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别圆之味,方谓说通。”②出世:此处之出世,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如谓“诸佛出世之本怀”。换言之,诸佛欲济度众生,舍净土而来娑婆世界,谓之出世。即佛出现于世也。邪宗:凡不以见性为宗者,曰邪宗。③法即无顿渐……愚人不可悉:此处所言之“法”,即见性之法。渐者,渐次。《楞伽经》云:“如庵摩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心中现流,亦复如是。”顿者,立即。《楞伽经》亦云:“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众生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及色、受、想、行、识五蕴所障蔽,轮回生死,谓之迷。于一念顷,灵光迸发,照见五蕴皆空,六尘非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时,谓之悟。而迟与疾,只是时间上的快慢问题。祖师相传之法,原是一味醍醐,没有划分顿渐之法的界线。只因为众生有的信得及的,直下承当;有些信不及的,便徘徊瞻顾。由于人的根机不同,遂致悟道有迟疾之异,而禅的本身则没有顿渐之分。

东山法门,就是指“见性门”,是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法尔现成的心地法门。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愚人(连世俗所称的聪明人在内),包括之愚法声闻(单执自性法,昧于大乘者)及不愚法小乘(回小向大,进于始教者),因其后得智未竟,始觉未圆满,故皆非门所肯。④烦恼:梵语kilesa,音译吉隶舍。有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的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缠、盖、结、缚、漏、取、系、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俱舍论》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大烦恼(随眠);其中见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钝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论》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论》所说。唯识则谓一百一十二使与十六种。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⑤慧日: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痴暗,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⑥三障:此处之三障指障碍圣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烦恼障、业障、异熟障。烦恼障本性具足贪、嗔、痴三烦恼,致难生厌离,难教悔,难开悟,难得免离,难得解脱。此亦即恒起之烦恼。业障,即五无间业;乃由身、口、意所造之不善业。异熟障,又作报障、果报障,以烦恼、业为因,所招感三恶趣等果报。⑦色类:有种种色身的一切生类。如胎、卵、湿、化等各类种种众生。类,即流类。⑧波波:犹言奔波。岑参诗:“风尘奈尔何,终日独波波。”⑨暗行:在黑暗中行步而进。⑩左:邪;不正派。引申为偏差的意思。两脚卧:《传法心要》卷下净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缘都息,妄想息灭,即是菩提。”形容诸缘尽息,身心自在,无所挂碍的状况。尽打却:邪见、正见一齐扫净尽。宛然:好像。《诗·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原人论注》:“宛然者,分明貌,即显然可见也。”此颂是顿教:在《坛经》中,六祖说了好几《无相颂》,如《疑问品》、《忏悔品》皆有之,欲鉴别其非其他《无相颂》,故曰“此颂”。法船:佛法可救众生之沉溺,使了脱生死,安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犹如船舟能渡人过河,故以船喻之。《心地观经》卷一:“善逝恒为妙法船,能载爱流超彼岸。”

经文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热门推荐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倦寻芳

    倦寻芳

    视她如珠似宝的南朝皇室,在兵临城下时,将她当作了和亲的祭品。少年时那场青山翠竹间的纯真恋曲,竟是一段无可挽回的情错。当她被迫成为北朝宫妃时,曾经的海誓山盟,换来他轻蔑一笑,袖手旁观。她指天立誓:她受的所有折辱,将要他十倍偿还!
  • 庶女重生:神医三小姐

    庶女重生:神医三小姐

    现代女法医一遭穿越,成了傅家三姑娘。顶着单纯可人的性子,娇憨呆萌的小脸,在傅家混的风生水起。不料被一扮猪吃老虎的狐狸看上,只能包袱款款嫁人去。成了贵妇到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呀,无头石案!又来一个采花贼……且看女主和男主携手齐眉举“案”,双双把家还。
  • 现代没女爱上古代侠客

    现代没女爱上古代侠客

    李雨涵一个现代没女,没财没貌没学历,在一次车祸中穿越到古代一个不知名的国家,变成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后来她被一个叫许子弘的男孩子所救,改名许紫嫣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数年之后,许紫嫣成人了,两个人相爱了。正当两人情投意合准备成亲的时候,另一个国家的国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公主嫁给了许子弘。公主出于嫉妒陷害许紫嫣掉下悬崖,李雨涵又回到了现代。回到现代之后,李雨涵认识了一个跟子弘长的一模一样的男人,他就是鸿志集团的总经理——赫云鸿。只是他并不认识李雨涵,而且他已经有未婚妻了。面对这一切雨涵应该如何择抉呢?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以车为载体,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写了39个开车人的故事。39个故事或感人,或心酸,或有趣,或苦涩,呈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 网游之幻象之城

    网游之幻象之城

    作为游戏《幻象之城》中“十大不可思议传说”之一的主人公、职业PK场NO.3的刺客、“幻象八一八”中的不可说娘娘,自带高绝技能的白宁有两大愿望:一、今天也不要让她碰到烈焰绝域那个家伙哟;二、如果碰到那家伙就让她果断地捅他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