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33

第33章 专案研究(6)

“八敬法”的内容,案《十诵律》为:一者百岁比丘尼,见新受具戒比丘,应一心谦敬礼足;二者比丘尼,应从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者若比丘尼犯僧残罪,应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者无比丘住处,比丘尼不得安居;五者比丘尼安居竟,应从二部僧中自恣求见闻疑罪;六者比丘尼;半月从比丘受八敬法;七者比丘尼语比丘言,听我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比丘听者应问,若不听者不得问;八者比丘尼不得说比丘见闻疑罪,是为八。《十诵律》卷四十七,《大正藏》第23册,第345页下。案《五分律》为:一者比丘尼众半月,应从比丘众乞教诫人;二者比丘尼众安居时,要当依比丘僧众;三者比丘尼自恣时,应白二羯磨遣三比丘尼,从比丘众请见闻疑罪;四者式叉摩那,二岁学六法已,应于二部众求受具足戒;五者比丘尼不得骂比丘,不得于白衣家道说比丘,若犯戒、若犯威仪、若邪见、若邪命;六者比丘尼不得举比丘罪,而比丘得呵责比丘尼;七者比丘尼犯粗罪,应在二部僧中求半月行摩那埵,行摩那埵已,次阿浮呵那,应在二十比丘二十比丘尼众中出罪;八者比丘尼虽先受具戒百岁,故应礼新受大戒比丘。《五分律》卷七,《大正藏》第22册,第45页下-46页上。案《四分律》为:今为女人制八尽形寿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何等八:虽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礼拜与敷净座请令坐,如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阿难,比丘尼不应骂詈比丘呵责,不应诽谤言破戒、破见、破威仪,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阿难,比丘尼不应为比丘作举、作忆念、作自言,不应遮他、觅罪、遮说戒、遮自恣,比丘尼不应呵比丘,比丘应呵比丘尼,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式叉摩那学戒已,从比丘僧乞受大戒,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半月从僧乞教授,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僧安居竟,应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如是阿难,我今说此八不可过法,若女人能行者即是受戒,譬如有人于大水上安桥梁而渡,如是阿难。我今为女人说此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四分律》卷四十八,《大正藏》第22册,第923页上-中。 案《摩诃僧祇律》,“八敬法”有以下八条内容:第一,“比丘尼虽满百腊,应向新受戒比丘起迎恭敬作礼”。第二,“(比丘尼)应二岁学戒,二部众中受具足”。第三,“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实罪非实罪,比丘得说比丘尼实罪,(不得说非实罪)”。第四,“比丘尼不先(比丘)受食、床、褥”。第五,“比丘尼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第六,比丘尼应向比丘“半月问布萨求教戒”。第七,“无比丘处比丘尼不得安居”。第八,“比丘尼安居竟,应如是二众中受自恣。若比丘尼十六日不诣比丘僧受自恣,至十七日住受自恣者,越敬法”《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大正藏》第22册,第471页上-476页中。

通过对《十诵律》、《五分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所录“八敬法”内容的比较看出,不同戒律对“八敬法”的阐述有细微差异。其中有七条相同或相似:1.比丘尼应尊敬所有比丘;2.比丘尼应于二部众中受具足戒;3.比丘尼应在比丘僧中半月行摩那埵;4.比丘尼应半月从比丘处求教戒;5.无比丘处比丘尼不安居;6.比丘尼安居竟应在比丘中自恣;7.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实罪(见闻疑罪)。

不同处:《十诵律》规定“比丘尼半月从比丘受八敬法”,“若比丘不听,比丘尼不得从其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五分律》规定“比丘尼不得骂比丘,不得于白衣家说比丘过”。《四分律》规定“比丘尼不得骂比丘”,“比丘尼不应为比丘作举(羯磨),作忆念(毗尼)”。《摩诃僧祇律》规定“比丘尼不先(比丘)受食、床、褥”。

笔者认为,“八敬法”在各律相中同或相似的部分较真实地反映了早期佛教结集律藏的条款内容,其变化的部分缘于各部派发展遇到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八敬法”要求比丘尼尊敬比丘,以比丘为师。二“八敬法”形成原因探讨

“八敬法”制定的因缘,传统上认为是佛陀为摩诃波阇波提所制。案《四分律》:尔时阿难闻世尊教已,即往摩诃波阇波提所语言:“女人得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世尊为女人制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即为说八事如上。摩诃波阇波提言:“若世尊为女人说此八不可过法,我及五百舍夷女人当共顶受。阿难,譬如男子女人年少,净洁庄严,若有人与洗沐头已,止于堂上,持优钵罗华鬘、阿希物多华鬘、瞻婆华鬘、苏曼那华鬘婆、师华鬘授与彼,彼即受之系置头上,如是阿难,世尊为女人说八不可过法,我及五百舍夷女人当共顶受。”时阿难即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为女人说八不可过法,摩诃波阇波提等闻已顶受。”《四分律》卷四十八,《大正藏》第22册,第923页中。如依此言,则摩诃波阇波提出家时佛陀就已制定“八敬法”,并以此作为女性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受戒定式,这与后世认为“八敬法”在当时只针对摩诃波阇波提的意见稍有不同。

从时间上分析,考察“八敬法”的具体条款,如“比丘尼应从比丘中求教戒”一条,发生在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受具足戒之后。当时“佛在舍卫国。尔时佛告诸比丘:‘我教化四众疲极。’令诸比丘当教诫比丘尼。尔时诸比丘受佛教已,次第教诫比丘尼”《十诵律》卷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80页上。因为佛陀精力及时间有限,准许先入门的比丘们教授比丘尼。并且,为了能让比丘乐于教授比丘尼,佛说:教诫比丘尼者,大得供养者。诸大德,为教诫比丘尼故,大得利养,非比丘尼与,亦非比丘尼教与。此诸比丘尼,有是国王女大臣女,或是大富长者女,各自还家,父母问言:“谁为教授比丘尼?”答言:“诸大德教授我等。”父母闻已发欢喜心,即以四事饮食、衣服、汤药、卧具供养诸大德。有比丘尼还家,说诸大德持戒、精进、学问、忍辱、贵姓,父母闻已增加供养。以三种因缘,诸大德大得利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大正藏》第24册,第781下。 看来,当时出家的比丘尼有许多出身王室或富户。但是,比丘教授比丘尼虽能得大利养,也有一些限制:从今日比丘有五法,不应差令教诫比丘尼。何等五:一者未满二十岁,未过二十岁;二者不能持戒;三者不能多闻;四者不能正语说法;五者犯十三事处处污三众。未满二十岁者,从受具戒来未满二十岁;不能持戒者,破佛所结戒,不随具戒中教,不知威仪,不知应行处不应行处,乃至破小戒无怖畏心,不能次第学持戒;不多闻者,二部具戒不合义读诵,不能正语说法者,不能善知世间正语上好言辞;犯十三事者,若十三事中,处处污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是三众边犯罪,虽悔过亦不得教诫比丘尼。《十诵律》卷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81页中。也就是说,比丘教戒比丘尼,是在佛教四众成立之后,关于“比丘尼应尊敬所有比丘”及“比丘尼不得骂比丘”的有关规定,并不是比丘尼成立初期即有。如《十诵律》:“偷兰难陀比丘尼在众中,语长老跋提言:‘汝愚痴不了不决定知。’”《十诵律》卷十七,《大正藏》第23册,第118页中。这件事发生在比丘尼僧团成立之后。另外,摩诃迦叶也曾受到比丘尼的轻视:佛在王舍城。尔时长老摩诃迦叶,中前着衣持钵,从耆阇崛山出,入王舍城乞食。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在大迦叶前趋行,大迦叶言:“妹,汝若疾行,若避我道。”即骂言:“汝本是外道,有何急事而不徐徐行。”大迦叶言:“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在比丘前行,若在前行突吉罗。”《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1页上。另一次:佛在王舍城。尔时长老大迦叶,中前着衣持钵,从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偷兰难陀比丘尼随后来至,以肘隐大迦叶背。大迦叶言:“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是时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隐比丘背,若隐者突吉罗。”同上,下。从上三例可知,虽然三个场景的女主角都是偷兰难陀比丘尼,但是也反映出当时并未有比丘尼不得骂比丘的规定,因为跋提和大迦叶都是当时僧团中的重要人物,为维护他们的权威,制定比丘尼敬法。笔者认为,“八敬法”并非摩诃波阇波提受戒成为比丘尼时已有,而是佛陀在世时期逐渐形成的比丘尼应尊敬比丘并以比丘为师向其学习的规定。时间上发生于比丘尼僧团成立之后,逻辑上成立于辱僧事件之后。而摩诃波阇波提所受的“八重法”,并非后世传言之“八敬法”。

就上段佛陀对比丘所说应教授比丘尼的理由来看,当时比丘尼中有部分来自上层种姓和贵族家庭,摩诃波阇波提并未得到全部比丘尼的尊敬:佛在舍卫国,尔时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深护佛法,以折伏语,为诸比丘尼作羯磨。谓苦切羯磨、依止羯磨、驱出羯磨、下意羯磨。诸比丘尼轻慢言,某是我和上尼,某是我阿阇梨尼,我从某僧中受具足戒。是老弊比丘尼,不知谁是其和上尼、阿阇梨尼,从何僧中受具戒。瞿昙弥闻是事心不喜,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僧,语比丘尼:“汝等莫恼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瞿昙弥,随受八重法时,即出家得具足戒,成比丘尼。”《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3页中-下。出于尊重,佛强调摩诃波阇波提所受的具足戒与当时其余比丘尼不同。由此也可以看出,摩诃波阇波提并不是当时所有比丘尼的“和上尼”或“阿阇梨尼”。笔者以为,如果摩诃波阇波提真是第一个比丘尼,那么根据对戒律的理解,所有比丘尼都应从她受戒,余比丘尼则不应有如上不敬言语。较合理的解释是:不仅只限摩诃波阇波提,有相当一部分初期比丘尼是在比丘处受戒,即“一众受戒”,现前白四羯磨《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0页下):“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优波离问佛言:世尊,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受八重法故,即是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余比丘尼,当云何?佛言。应现前白四羯磨。”是当时比丘尼受具足戒的主要方式。

在白四羯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八语”得具足戒:“八语受具戒者,比丘尼白四羯磨,比丘白四羯磨。起敬亦有八者,比丘尼八敬法也。”《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大正藏》第24册,第800页中。或者说:“八语得具足戒者,从比丘尼得白四羯磨,比丘僧复白四羯磨,是名八语得具足戒。”《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大正藏》第24册,第718页中。“八语”得具足戒的方式虽未言明适用于比丘或比丘尼,但案《善见律毗婆沙》:“白四羯磨得具足戒者,此是今世比丘常用八语得具足戒。法师曰:我取本为证。”同上。看来,“八语”得具足戒也适用于比丘。

在佛教比丘尼僧团组建初期,比丘与比丘尼间可相互作羯磨,但是有一次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与比丘尼作羯磨,诸比丘尼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言:‘从今诸比丘,不应与比丘尼作羯磨,比丘尼还比丘尼作羯磨,除受具足戒羯磨、摩那埵羯磨、出罪羯磨。’”《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1页上。另一次也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尼,与比丘作羯磨,诸比丘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言:‘诸比丘尼,不应与比丘作羯磨,比丘还与比丘作羯磨,除不礼拜、不共语、不供养羯磨。’”同上。从此之后,比丘尼僧团与比丘僧团分开作羯磨。之后,“时彼即集比丘一切事并在一处,为比丘律。比丘尼事并在一处,为比丘尼律”《四分律》卷二十二,《大正藏》第22册,第968页中。发生在王舍城的两次僧团不合事件,使得比丘与比丘尼几乎分开羯磨,也说明了之前相互作羯磨的现象。如果比丘也须二部白四羯磨得具足戒,则证明原始佛教时期男女相对平等的状况,但缺少其他资料佐证,只是一种可能性的猜测。

不过,佛陀时代佛教对女性的态度是相对平等的:佛在舍卫国,时诸女人次第请佛及僧,办种种饮食。诸比丘食已,不呗、不咒愿而去。诸女人作是言:“我等女人薄福,谁当为我等呗、咒愿、赞叹?”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亦应为女人呗、咒愿、赞叹,若无净人者,留上座四人住。”《十诵律》卷四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299页中。佛陀涅槃后,摩诃迦叶对女性不甚友好,原因之一是他曾被比丘尼轻视。所以在结集律藏时:大迦叶复语阿难:“佛不听女人出家,汝乃至三请,令女人出家,以是事故得突吉罗,是罪如法忏悔。”阿难答言:“我不轻戒,非不敬佛,但以过去诸佛,皆有四众,今我世尊云何独无四众,是故乃至三请。”大迦叶复语阿难:“佛灭度后,汝何以出佛阴藏相,以示女人!以是事故,汝得突吉罗,是罪如法忏悔。”阿难答言:“是女人福德浅薄,欲得见佛相,见已厌离女身,后得男子形,以是故示。”《十诵律》卷六十,《大正藏》第23册,第449页下。律藏结集由摩诃迦叶主持,文本规定了比丘尼必须服从比丘的教诫。摩诃迦叶与阿难的不合是明显的,后从部派佛教中分裂出的经量派即以经为正量,并不重视佛教戒律,此部以阿难为祖师。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刁蛮小妻不好惹

    刁蛮小妻不好惹

    她,一个命运崎岖的女人,出身在富豪之家,却受到非人的待遇。他,一个天之骄子,从小出身在优越的环境之中,受到万人的宠爱。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弱小平凡,两个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中却是奇妙的结识。从最初的陌生,相识,到最后的相爱,这一条路走起来居然是那样的漫长。原本以为两人将会相守到最后,但却没有料到家族的压力,身份背景,第三者的插入。各种的因素影响着他们,原本美好的爱情顷刻崩塌。为了爱,他决定放手一拼。而她,犹豫不前。最终的结果,他们还能否在一起呢?
  • 一等替嫁妃

    一等替嫁妃

    因为她与他心爱之人长得相似,所以他强娶她。他宠她,爱她,只要她想要的,哪怕是天上的月亮,星星,他都想尽办法满足她。可是在这溺宠中,他却惟独没有给她爱情!可是他给她所有的东西中,她想要的只有爱情!在他对她的好,对她的温柔中,她的心一点点的沦陷,当她爱他到无法自拔时,陌生女子的出现,让他对她所有的柔情不再,只剩一脸绝情的脸庞,只为逼她对他放手。一碗穿肠毒药,从此让她心冷如铁。当所有的真相揭开之后,他们谁都没有力量寻求一个支点回到最初。那满头的三千青丝一夜成雪,再度回眸,便是倾覆天下!【恨的缘起】凄冷的大殿内。“叶璇玑,梦雪已经回来了,已经不再需要你这个替身,从此以后请你消失在我们眼前!”叶璇玑一袭火红的袍子在身,金灿灿的金步摇在风中轻轻摆动着,她看着眼前的男子,依旧眉星剑目,只是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柔情,“你说什么?你一直都把我当成她的替身?!”“是!”“那一年多的相处,你可有一点爱过我?”她的声音微微颤抖。而他的声音却是那般的坚定不移:“从未对你有过爱,若不是你那张脸和梦雪长得一样,你当真以为我会看你一眼么?”一杯穿肠毒酒,让她那满头三千青丝一夜成雪。【心碎成灰】他与心爱女子大婚之日。她一袭火红的袍子,三千白发披散腰间,不知灼痛了谁的眼。只见她,手中紧紧拽着一个木盒,微微笑道,“臣妾恭贺皇上大婚,这是臣妾送给皇上的新婚贺礼!”百里苍痕接过那盒子,手不知为何微微发颤,眼中竟闪过一丝悲怆。“皇上不打开看看么?”叶璇玑勾起一抹冷笑。当那盒子打开,浓重的血腥味渐渐弥漫在新婚的大殿内。“百里苍痕,躺在里面的那个是你儿子!我说过,你狠,我叶璇玑会比你更狠!”而后,她将捏住自己的白发,挥剑斩断,“发断,情亦断,从此你我之间如同此发!我叶璇玑以儿子的血起誓,有生之年,只要是你百里苍痕在意的东西,我必毁之!”【再见陌路】三年后。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而她却是他国的一国之母。一场战乱两人再度相遇。百里苍痕看着那满头的银丝,心痛至极,“璇玑,回来吧,我很想你!”“是么?”然而她却勾起一抹冷笑。“对不起,我爱你!”他望着她。“有多爱呢?”叶璇玑冷漠地看着他,乌黑的眸子中尽是讽刺。“爱入骨髓!”“嗯,我也爱你!只是这爱需要用你的命,用你的江山来换取!”一把长剑在她手中流转,瞬息没入他的身体内,而她却冷笑着,在他耳边呵气如兰。
  •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一个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别人心理疾病的同时,却治不了自己的心理顽疾;一个痴情的妙龄漂亮女子,却在现实的面前不由自主地破败、堕落;一个痴情并才华横溢的画家,却由于懦弱始终不敢表白最后自杀而亡;一个出身社会底层最后获得成功的高智商恶魔一次次地挑衅警察……《情人在前魔鬼在后》由弃城编著。
  • 农家满园桂花香

    农家满园桂花香

    谁说农家苦哈哈?一双小手打天下!美食美园美男子,去把衣服都洗了!”“桂花……”一心想来混吃等死。通通都被带回家。阿喵书友群:369072402,一朝穿越变村姑,穷就罢了,为什么还必须叫桂花?“桂花!去把猪喂了!”“桂花,敲门砖:书中任意人物名。,却不想家中各个极品踩在头上,是可忍蜀黍也不想忍了!打了花枝招展的表姐,丢狗仗人势的表弟下湖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BOSS追缉:至爱萌妻很迷糊

    BOSS追缉:至爱萌妻很迷糊

    她傻傻笨笨迷迷糊糊,身边还跟着一枚小竹马。他一无所缺,却唯独睡不着觉,直到遇见她。“顾苏苏,你如果再敢逃,我就把你做成标本放在我的床头!”“温煦,我不是你的催眠枕!”大BOSS倏尔一笑,“你的确还有别的功能。”
  • 笑话中的管理学

    笑话中的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与个人最贴近的学问。它指明了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律和秘密,解析商业帝国的波谲云诡,找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躬耕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而言,它使个人看清了自己所栖身的公司的真实图景。本书从智趣的角度审视管理学,从笑话中透析管理的本质。内容除了包含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将很多的管理定律穿插其中,这些管理定律浓缩了众多管理学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精髓,使管理学大厦在历史的云烟中历久弥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蛇王魔姬

    蛇王魔姬

    你这一生只能锁我于你的心内,除了我之外,任何试图接近你的人,我都会让他不得好死。所以,你这辈子注定是我的。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因为我不会因此而放过你。以前你是高高在上的护法,任何人都必须匍匐在你的脚下。但是现在,哼,你不过是一个毫无法力的废物。所以,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乖乖做我的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