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34

第34章 隋唐至明清时期道教与儒释的关系(3)

这一时期,与道教融合儒、释同时,儒、释也融合道教,尤以佛教天台宗、密宗最为突出。天台宗创始人智及天台宗唐代中兴人物湛然在讲止观禅法时,汲取了道教气法及外丹、内丹。智说:“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著,舌向上腭;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用止治者,温师云:系心在脐中如豆大……后闭目合口齿,举舌向腭,令气调恂。……所以系心在脐者,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出入以脐为限。……正用治病者,丹田是气海,能锁吞万病。若止心丹田,则气息调和,故能愈疾。”(《摩诃止观》卷八)又说:“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所治。”“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稲。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认为:“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止观》卷八讲“方术治”时,亦谈咒术。以上这些,虽难说全部来于道教,至少有一部分是取于道教的。湛然所著《止观辅行传弘诀》亦有类似叙述。他称调身、调息、调心“是三学之由”,谓“凡夫三法为始,初修圆观,名为圣胎,至初住位,名出圣胎,至妙觉位,名身成就,此即合调之位也”( 《止观辅行传弘诀》卷四。)该书卷八讲治病时,也讲咒术:“如治齿法者,第一本云,向北斗咒云,齿牙痛,北斗治之,痛差(瘥)自知,痛即差也。又以狗牙从阴地向阳地咒云:令人牙痛差,不差暴汝,差还本,痛即差也。如捻大指治肝等者,五指主五藏,故大指主肝……”该书卷十又讲道教外丹及五石、草木药等,说“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食可长生。太阴之精名曰钩吻,入口则死。钩吻者,野葛也。若不信黄精之益寿,亦何信钩吻之杀人?金丹者,圆法也,初发心时,成佛大仙,准龙树法,飞金为丹,故曰金丹”。以上这些,皆可为天台宗受道教影响之证。

唐玄宗时开始兴盛的佛教密宗,在修行法方面与道教相似又相融。其“即身成佛”与道教“即身成仙”很相似。其经中所载的北斗、玄武、司命,司禄及四方之神,则是汲取于道教。

儒家也有调和道教的。唐德宗时的太子校书郎李观作《通儒道说》,认为儒、道同源,在儒为仁、信、礼、义,在道为道、德,“故二(指道与德)为儒之臂,四(指仁、信、礼、义)为德之指,若忘源决派,?茎而掩其本树,难矣”( 《全唐文》卷五三五。)

总上可见,隋唐五代的“三教”斗争虽很激烈,而融合也有较大发展。其中道教之融合佛教最为突出,几乎对佛教各宗派的思想都有所融摄(佛教宗派的涌现也与融合儒、道有关,此处未论),且其融佛已越过囫囵吞枣水平,而进入融会贯通阶段。这些都反映出此时期三教关系的特点。

二、宋元道教与儒、释

宋元时期“三教”斗争趋向缓和,融合呈现深入发展的局面。其主要标志,一是“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在三家中长唱不衰;二是儒学在北宋出现了以融合释、道为特点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道教在南宋至元初相继出现了几个融合儒、释的新道派。

“三教一家”之说,大约始于南北朝,而形成三家同唱,蔚然成为一代社会风气,则始于北宋。北宋儒家中,虽不乏坚决排斥佛、道者,如孙、孙复、欧阳修、李觏等人,但大多数理学家则明反佛、道而暗融佛、道,且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公开主张融合佛、道的蜀学派。至于佛、道两教中,倡言“三教一家、万善归一”者,可谓比比皆是。正是在这种“三教一家”的大合唱中,相继在儒家中出现了融合释、道的新儒学,在道教中出现了融合儒、释的新宗派,而且随着这一思潮的继续发展,这种融合在各家中不断深化。

(一)道教南宗的融合儒、释

道教南宗形成于南宋,而追尊北宋张伯端为始祖。张伯端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著《悟真篇》,打出了鲜明的“三教合一”旗帜。该书序言说:“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若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又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矣。”因此,他在内丹理论中,力图使儒、释、道三家理论互相结合。他吸收儒家性命之说,主张性、命双修,吸收佛教禅法,充实修性内容。修命、修性两者缺一不可,步骤是先修命,后修性。但如只修命,不修性,就不能“回超三界”,“顿超彼岸”,“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为了使人们重视修性,张伯端还写了禅宗气味很浓的诗歌词曲32首,作为《悟真篇》的外篇。其《三界唯心》诗说:“三界唯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即心是佛颂》说:“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亦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采珠歌》说:“不断妄,不断真,真妄之心总属尘。从来万物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心若不生法自灭,即知罪福本无形。”由此可见,张伯端思想中的禅学成分是很多的。以此思想指导内丹修炼,自然将使佛、道融为一体。

张伯端“三教合一”的思想,与性命双修的内丹理论,为其后南宗四祖及其弟子们所共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融儒、释思想不断被增益。南宗五祖白玉蟾继续高唱“三教合一”;“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鸣鹤余音》)“三教异门,源同一也。”(《道德会元》卷一《道法九要序》。)在与弟子们讨论心性修炼时说:“法法从心生,心外无别法。”(《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说:“吾今则而象之,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知心无心,知形无形,知物无物。超出万幻,确然一灵。……故能三际圆通,万缘澄寂,六根清净,方寸虚明。不滞于空,不滞于无,空诸所空,无诸所无,至于空无所空,无无所无。……”(《海琼问道集·玄关显秘论》)中显然融进了佛教大乘空宗及天台宗止观思想。

南宗至元代后期合并入全真道,其门徒以全真道士身份继续融合儒、释。

(二)全真道的融合儒、释

金初,在中国北方相继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等三个新道派,皆以“三教合一”为特征,尤以全真道最突出。

全真道由金初道士王?(号重阳子)所创(他的七个弟子也参与了创教)。创教时,即以读《道德经》、《般若心经》和《孝经》相号召,并组织了五个以“三教”两字冠首的教会以吸收道徒,一开始就表现出“三教合一”特色。它所融摄的佛教思想比南宗更显著。首先,在成仙信仰上,全真道不再追求“肉体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是要死灭的,人的真性或阳神则可以长存。王重阳说:“修行须借色身修,莫滞凡躯做本求。假合四般终是坏,真灵一性要开收。……”(《重阳全真集》卷一)评肉体长生的追求者,说:“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重阳立教十五论》)处玄也说:“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又说:“真我者,人之性也,……无形之道也。”“无形之道则真也。”“伪我,则养身之道,则假也。”(《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也认为养身为假道,不值得追求,只应追求养性之真道。旧道教认为,经过修炼,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体与精神一起长存。这是道教区别于佛教的根本点。现在全真道放弃了肉体不死的追求,表现了它与旧道教的区别,而与佛教追求的精神解脱(涅?)则大为靠近了。为了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乃视人的肉体为桎梏,遂大肆破斥肉体,否定人生。丘处机斥肉体为“臭皮囊”和“烂肉”:“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銵溪集》卷五)一团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万种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一团脓,三寸气,使作还同傀儡。”(《銵溪集》卷六)端认为人体“本是一团腥秽物,涂搽模样巧成魔”( 《水云集》卷上)王重阳等又斥人体为“走骨尸”、“骷髅”,“曾画骷髅警马钰,又作《叹骷髅》诗”( 《重阳全真集》卷一)谭处端说:“骷髅,骷髅,颜貌丑,只为生前恋花酒。”(《水云集》卷上)处机说:“子羽潘安,泉下骷髅总一般。”(《銵溪集》卷六)真道又斥人生为“苦海”、“火宅”,视父子、夫妻亲情为“冤业”。王重阳说:“儿非儿,女非女,妻室恩情安可取!总是冤家敌面仇,争如勿结前头苦。”(《重阳全真集》卷一)处端说:“茫茫苦海,逐浪随波,便宜识取抽头。恩爱妻儿,都是宿世冤仇。”(《水云集》卷中)似诗词,不胜枚举。可见放弃肉体长生,只求阳神解脱,其结果只能走上佛教所走的那条厌弃人生和凡尘的道路。

其次,在修炼理论上,与南宗先命后性,以修命为主相反,全真通主张先性后命,以修性为主。王重阳说:“宾者是命,主者是性。”(《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处机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指修命)其次也。”(《长春祖师语录》)牧常晁将这两种不同的丹法分别称为渐法和顿法,谓“渐法从命入手,顿法从性入手”。称从性入手的全真丹法为“释氏金仙之道”(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卷二。)点破了全真丹法最接近佛教的特点。从性入手的全真丹法,以明心见性为首务和重点,认为真性不离生,只为种种妄念所遮蔽而不能发明。故修丹的根本要求是打扫心地,清除妄念,要“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做到“心如泰山,不动不摇”。在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中,没有“丝毫动静思念”( 《重阳立教十五论》)一句话,要做到心地常清静。至此,“真性不动,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尹志平说:“物欲净尽,一性空寂,吾教谓之清静。”但仅达这一步,尚未入真道,必须再进一步达到“寂无所寂”、“玄之又玄”的境界,性功才算完成(《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三)以上这些都可看出融合禅宗的痕迹。

应该指出,王重阳及其七弟子所创立的全真教的教义和内丹修炼理论,主要特点是融佛,儒家思想融入尚少。而在他们逝世后,其再传弟子们则不仅继续融佛,而且又大量融儒(主要是融合宋明理学)。如郝大通弟子王志谨继续融佛。他说:“修行人外缘虽假,不可不应。应而无我,心体虚空,事来无碍,则虚空不碍万事,万事不碍虚空。”“不著空,不著有,不执法相,不执我见……久久相资,融通表里,便是圣贤。”“起心无著,便是有著,有心无染,亦著无染,才欲静定,已堕意根,纵任依他,亦成邪见。无染无著,等是医药,无病药除,病去药存,终成药病。言思路绝,方始到家,罢问程途矣。”(《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由南宗转入全真的元初道士李道纯,则不仅继续融佛,也大量融儒。他教人用禅宗清除念虑、幻缘的方法以修仙,说:“一切念虑都属阴趋,一切幻缘都属魔境。若于平常间打并得洁净,末后不被他惑乱。念虑当以理遣,幻缘当以志断。念虑绝则阴消,幻缘空则魔灭,阳所以生也。积习久久,阴尽阳纯,是谓仙也。”又说:“汝若不著一切相,则一切相亦不著汝,汝若不染一切法,则一切法亦不执汝。……至于五蕴六识,亦复如是。六尘不入,六根清静,五蕴皆空,五眼圆明。到这里,六根互用,通身是眼,群阴消尽,遍体纯阳,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中和集》卷四)采用禅宗“机锋”、“棒喝”的方法来讲道,《清庵莹蟾子语录》前四卷皆为这方面的记录。现仅举一例。他的一位弟子记曰:“师曰:‘井底泥蛇舞柘枝,窗间明月照梅梨。’作么生会?予拟议良久,曰:‘吹出窍中一曲,烁破眼里空花。’师曰:‘不是。’予又曰:‘脑盖撞开,惟有我眼睛突出,更无他。’师曰:‘较些子。’”(《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一。)与禅宗后学一样,不用正常思维方式表现思想,偏用违反理性的东西去说道,由此可见其受禅学影响之深。另一方面,李道纯所受理学的影响也是很深的。他说:“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道心惟微’,谓微妙而难见也,‘人心惟危’,谓危殆而不安也。虽人心亦有道心,虽道心亦有人心,系乎动静之间尔。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著。到此,有妄之心复矣,无妄之道成矣,《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中和集》卷一)是用宋儒的“十六字心传”会合道教的心性修炼,其对十六字的解释和“危者安平,微者昭著”等语,亦全同于朱熹的《中庸章句序》。人谓:“儒学不能断生死。”李通纯回答说:“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中和集》卷三。)是将宋儒的“性理”之学等同于道教的性命修炼,其结果只能混淆两者不同的本质。李道纯又说:“(孔)夫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夫子所乐者天,所知者命。故乐天知命而不忧,虽匡人所逼,犹且弦歌自娱”。他认为,这是夫子深得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的结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金丹之妙也”( 《中和集》卷三)可见李道纯确是集三教于一身的人物。故他多方会通三教,使三教融为一体。他说:“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中和集》卷六)们皆尚“静”,通“理”,主“中”,崇“虚”,在很多方面都能融通一贯。

元代另一全真道士牧常晁亦继续融合儒、释。他著《玄宗直指万法同归》以论三教义理不殊,谓“夫三家者,同一太极,共一性理,鼎立于华夷之间,均以教育为心也”。三家皆以“太极之道”化天下,“释氏用之以化天下,复本性;老氏用之以化天下,复元?;儒氏用之以化天下,复元命”。他认为:“儒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治天下;老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存形神;释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齐生死。”这是以儒家“太极”统三教,又以“三心”会三教。他说:“儒曰正心,佛曰明心,老曰虚心……设曰三心,实一理也。”他又以“中庸、真常、常住”通三教,说:“夫中庸,儒者之极道也;常住,释氏之极道也;真常,太上之极道也。因时有古今,道有升降,故体同用异也,非圣人命理之所以殊焉。”故他的结论是:“释即道也,道即儒也。……圣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浅深之间哉。”牧常晁依据“三教合一”思想,援佛入道,又提出:“戒定慧即精气神也。戒以养精,定以养气,慧以养神。”“吾自仙道而正性命,学佛道以广智慧。仙道不死,释道不生,不死不生,是为泥丸。”这里他把仙道等同于释、道的“泥丸”(涅?)。与此同时,他又引儒入道,即以儒家的性、命、理等概念解说道教的神?修炼。他说:“道在太极前谓性,性在天地间谓理,理之妙觉之谓神,神之虚灵合乎?,?之付物之谓命。《易》曰‘寂然不动’者,性之体也,‘感而遂通’者,神之用也。性于物无所不至,理于物无所不公,神于物无所不应,?于物无所不成。……本乎性,顺乎理,存乎神,?以生者命也。”(以上皆见牧常晁《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三)净明道的融合儒学

净明道是在东晋道士许逊“孝道”信仰的基础上,经长期宗教衍变而于南宋时候形成的一个道派。元初的刘玉及其弟子黄元吉对它的教理教义又进行了一些更新和发展。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式神勾阵

    式神勾阵

    那边白虎继续:“小蝎子,还有那谁谁谁,我带了好多你爱吃的小虫子哦。”撇撇嘴,继续腹诽:“你丫才吃虫子呢,咱是要当神仙的蝎子,能吃那么俗气的东西吗?”“小蝎子,快出来吧。”大白虎四处张望着边走边唤。你们至于跟我这只小蝎子过不去吗?本以为他们接近自己是因自己性格所致,但谁想原来每个人的目的都不是那么单纯。突然,那只虎,一阵微弱的声音从地下隐隐传来,“臭白虎~,我在你脚下,你丫要把我踩扁了。”片段二:”一只大白虎口吐人言,语调故作温柔的呼唤着。“小蝎子,你知道我是谁吗?”男子微眯着眼睛,眼底一道冷光闪过。“你自己都不知道,内容介绍:咱不过就是一只努力修行,我怎么会知道。”蝎子天真无邪。男子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管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不要和任何人提起你见到过我,记住了吗?否则——”男子威胁的意味十足。且看这蝎子如何克服各种苦难,一心成仙的蝎子而已,笑到最后!小蝎子躲在地下,心里腹诽着:“我才不要跟你玩呢,脚一抬都能把咱踩死。”片段一:“小蝎子,小蝎子,你在哪儿?我来找你玩了。蝎子眨了眨眼,“记住记住,我在这生活这么些年,在修真的道路上还真是历尽艰辛困苦。那条龙,根本就没见过人,谁问我我都这样说。”男子总是觉得这句话哪里有点不对劲。想想又作罢,何必和一只毫无灵力的小蝎子过不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 凡尘仙缘

    凡尘仙缘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入了侧殿,方坐定,那嬷嬷便问:“皇后娘娘差我来瞧瞧,十三公主的膝上可好了?”
  • 锦瑟

    锦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御灵狂女

    御灵狂女

    她才十八岁,就被爹妈恨,老弟嫌,村人算计,还没钱。带着个亡灵东奔西走,还以为是个高级亡灵,却不料他这也不会那也不行,还怕狼狗!好不容易用异能,杀凶灵,除恶鬼,御亡魂,终于走出穷山沟,奔向新世界,哪里知,她就是那地狱之门的钥匙,她的离开,让千百年来被困在羊角村的亡灵全部逃走。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自己打碎牙齿自己吞。看到漂亮的衣服正要买,却发现衣中有鬼,杀完鬼后…衣服碎了…看到漂亮的房子想要租,却发现屋中藏灵,御完灵后…房梁断了…看到漂亮的男人准备追,却发现他印堂发黑,除完魂后…男人跑了…从此她戒荤吃斋,不近男色,一心抓鬼,誓不结婚。“姑娘,我有一组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儿女,请笑纳。”“先打赢了我的宠灵再说。”“你说的是那棵狗尾巴草吗?我把它做成戒指了,你看看合不合手。”“还有那棵千年老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刚刚做了个秋千在它身上,咱们去坐坐?”“我的鼠宝呢?”她终于变脸。“听说干锅鼠肉很好吃…”“你敢!”他指着拖着一袋子大肥鼠过来的鼠宝,“我不敢,它敢。”她大惊,“鼠宝!你竟然谋杀同胞!”“你是不是想说你还有个人类宠灵?放心,我早就看出他对你不怀好意,已经将他锁起来了,所以,现在你接受我的染色体了吗?”“接受了。”闪婚就闪婚,反正跟她结婚的就没有一个活人!一个月后…“喂!你怎么还没死?”“舍不得你,舍不得死。”两个月后…“你还能活多久呀?”“少则十年八载,多则百来年吧!”半年后…“你还是死了算了吧,我免费帮你超度亡灵,保证你能上天堂。”“宁为地狱人,不做天堂神,亲爱的,洗洗睡吧。”*灵异类异能女强文,现代架空,请勿较真。女主成长系,不会一口变成胖子,但会越来越强温馨提示:胆小勿入金品馆作品,质量保证,坑品保证,日更五千,欢迎入坑
  •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霸天绝杀

    霸天绝杀

    惊天一怒大屠洗,神所泣,大灾变。我生故我人犹存,我命由我不由天。待到造化大成日,无所惧,杀尽天。天赐于我何路,地赦于我何理。这反复的天地,无常的命运,携我妻儿弟兄,任我大道驰骋。挡我道,杀无赦,凭一双封天之瞳,我欲向苍生证,雄霸天下,力挽狂澜,不死不灭,镇地封天。
  •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讲述了:理智地驾驭情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宽容会让人感动一世,爱意会让人温暖一生。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身心愉悦,远离愤怒,把持平和,少生气,多喜乐,认真快乐地生活,豁达宽容地处世,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
  • 凤舞异世:奸妃太狂

    凤舞异世:奸妃太狂

    她是被拒婚无数、文不成武不就的将军府废物五小姐。被嫡母怒极之下一巴掌拍晕,再醒来时,风云变色。当拥有超能力的她穿越异世,人尽可欺,如何步步为营,绽放属于她的光芒……浮华乱世,过往云烟,只愿在最后,寻得一人心,白头不离。【穿越女强爽文!更新快!求收藏!】(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