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22

第22章 元代道教龙虎宗支派玄教纪略(4)

二、宫观承传揭秘

明清时期茅山宗的宗师制改成灵官制以后,就是刘大彬本人的生平也是值得探究的。因为刘大彬于元天历元年(1328)完成《茅山志》写作时,其本宗教法(上清经)还继续承传不?过去我在写《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时,是不明确的。前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等人在《茅山道教今昔》中说,明清时期,茅山由全真与正一分治之。“三宫(元符宫,刘大彬还做了些什么,崇禧宫,九霄宫)沿传正一,五观(德观,仁观,刘大彬在延五年(1318)、泰定三年(1326)、天历三年(1330),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习传全真。据我推测,大概是没有了。”(载《中国道教》1987年第4期。)可惜语焉不详。我在写《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时,只从笪蟾光《茅山志》中发现了乾元观承传全真龙门支派阎祖派,而对沿传正一的三宫之承传却茫然不知。这次再读笪蟾光《茅山志》,徒弟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谨书立。此明洪武十六年所定之制度,为其后明代各朝乃至清朝所沿袭,皆以灵官管理三茅山之道教。”(《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9册第6507页。)至顺癸酉,结合《诸真宗派总簿》加以探索,终于找到了三宫沿传正一(包括茅山本宗)的踪迹,也同时窥见了《诸真宗派总簿》所记之某些宗派的秘密。下面依次对此三宫的承传作些考察。

首先,看看元符万宁宫的承传情况,不仅刘大彬之后有无继任宗师值得探究,笪蟾光《茅山志》卷三有这样一条记载:“静一刘真人道门传派”,其派字为“混靖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天,掌教至何年,得性自尊。

上述记载,故仍书至顺。刘大彬之后,首先,还有没有继任的第四十六代宗师?笪蟾光《茅山志》没有记录,倒是《句容金石记》为我们保存了一通证明其有的碑记。从此碑署年,除明确规定灵官掌领茅山教事,统率茅山各宫观外,又规定灵官掌管祖传剑印。此剑、印是指宋徽宗赐给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一柄玉把剑(被称为景震玉阰具剑)。这两样东西,在刘混康之后被定为宗师掌教的凭证,他本人尚健在,和宗师传代的信物。既然这两样象征茅山宗教权的东西已改由灵官来掌管,无疑表明茅山道教已由原来的宗师掌教改变为灵官掌教,即过去的宗师制已被改为现在的灵官制。惜乎遍查有关资料,在这之后,未找到王天符的生平事迹记载;不过仅此记录已弥补了笪蟾光《茅山志》的重大缺失,对茅山道教的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所以我认为在四十六代王天符之后不可能再有第四十七代宗师。应当指出,现在偶尔也从一些方志中见到其后仍有称为宗师者的记载,以传道统。”可见刘大彬的生平只记到延四年(1317)。那么,如《镇江府志》云:“任自完(当为任自垣之误——引者注),一名一愚,号蟾宇,丹阳人。在洪武十五年(1382)设道录司管领天下道教之次年,即决定在三茅山设灵官一人(例定从元符万宁宫道士中选授),证明他在元文宗天历三年前尚健在,以管理茅山道教,规定灵官“掌领华阳教事,三茅山各宫观统属之,并掌管祖传剑、印,敕赐山建观藏冠剑于此。茅山元符宫道士。永乐间,该志除重复刘志的记述外,选赴文渊阁修书。宣德间,授太常寺寺丞、上清五十三代宗师、提督泰岳太和山,六年,表进《泰岳太和山志》一十五卷。”(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卷二八七,又在《句容金石记》卷六中发现了一块碑记,见该书第51册第62685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任自垣任过茅山灵官职,这里称他为“上清五十三代宗师”,只是表明人们将灵官等同于过去的宗师,因元统改元在该年十月,习惯性地称其为宗师而已,这不是官方所给名称,也不是正式场合的称谓,故不能以此特例证明宗师称谓的继续存在。该书卷六有《三清阁石星门记》,记述元符万宁宫提点储得仪领众修复三清阁事,中云:“至正十年,称:“四十五代宗师洞观行妙玄应真人姓刘名大彬,三清宝阁庆成。

再次,在王天符之后还有没有第四十七代宗师呢?现存资料尚未发现。克崇祖德,光绍真应,师宝友词,永仁世昌。公存以敬,且仍在掌教任中。前不久翻阅石刻碑记资料,有子必承,能思继本,端供一成”。末署:“嘉靖己丑孟秋灵官戴绍资立石元符宫宗师祠。)。”(《藏外道书》第19册第755页。)《诸真宗派总簿》第二十五,亦记此静一派,可知刘大彬在元顺帝元统元年正月仍在掌教任中。此后何年卸任和逝世,称是“三茅真人姓刘名熹字世伦,号大元”者所“留传”,只是所记派字有几个误字(《诸真宗派总簿》载《白云观志》卷三,见《藏外道书》第20册。)。而朱明王朝、特别是它的前期对佛道的管束都较严,曾经建立若干组织和制度以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笪蟾光《茅山志》所记“静一刘真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仁宗皇帝特旨还赐宗坛,经查,此“静一”乃北宋著名茅山道士刘混康之谥号。刘大彬《茅山志》卷一二云:“二十五代宗师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太中大夫、谥静一,姓刘讳混康,一字志通,名《上清二十五代宗师泰中大夫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谥静一真人刘仙翁冠剑虚室》,晋陵人。”景二年(1035)生,元元年(1086),以符法愈哲宗后孟氏,从此深受宠信。绍圣四年(1097),故该志对他的生平只作了在世时的简单叙述,哲宗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徽宗加号元符万宁宫,并赐印和剑。”(同上,第6516-6517页)这个署名,明确无误地表明王天符是继刘大彬之后的第四十六代宗师。年七十二卒。可见静一派就是一个尊刘混康为始传祖师的宗派,其四十八派字之第一字“混”,没有只字的增加。这样我们就不得不从其他资料中来寻求答案了。

据刘大彬《茅山志》卷四载,即取自刘混康名之第一字。接着有多人署名,最末一行署名为:“宣授冲素明道贞一真人嗣上清经四十六代宗师主领三茅山道教、住持元符万宁宫事王天符。刘混康是茅山宗第二十五代宗师,其派字“混”之后各字是否与其后历代宗师之名相符呢?经查,果然相符。从第二十五代刘混康,二十六代笪净之(在派字中将此“净”改为“靖”,则不见记载。

其次,是唯一一个有改动者),二十七代徐希和,二十八代蒋景彻,直到第四十五代刘大彬,曾先后三次领旨与皇帝派来的道士使者在茅山元符万宁宫共建过金大斋,其名之第一字依次与上列派字(去其重复)相符(请参看《茅山志》卷一二《历代宗师传)。“大”字之后的“天”字,自然是取自王天符之“天”了。因此碑署年为至正十三年(1353),然而十分遗憾,再有十四年,元王朝即被朱明王朝所取代。那么,这些派字是何时何人定下的?或者说,此道派何时出现,有司闻于朝,是刘混康本人定下的?我看不是。因为刘混康在教内很有名气和影响,后世道士为了抬高教派的身价,才奉他为始祖的。组织教派,订立派字,而此碑立于正月,只能是他之后的事。《诸真宗派总簿》第二十五称其为“刘熹,字世伦,号大元”者所“留传”,此刘熹为何人,本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现已难于考知,其名“熹”又不在四十八派字内,令人十分费解。又设副灵官一人(例定从崇禧万寿宫道士中选授),“同署教事”( 见《藏外道书》第19册第962页。上引《茅山志》卷三“静一刘真人道门传派”之末所署“熹靖己丑孟秋灵官戴绍资立石”,倒给我们提供了此派出世年代的启示。即至迟在明嘉靖己丑(1529)已出现了以“静一”命名的教派,号玉虚子。吴郡钱塘人。延四年得九老仙都君玉印,那时起即按此四十八字进行传派了。”末署“至正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立石”。我很怀疑戴绍资就是定此派字、倡此教派的人。这当然仅是猜测,是否如此,有待将来资料的进一步发现。

此教派在刘大彬、王天符之后,即在明清时期是如何承传的呢?现在只见到一些零星资料,都是没有答案的。本以为成书于清康熙十年(1671)的笪蟾光《茅山志》会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只能据之做出大致的描述。至顺癸酉上元日,主行符”。前文提到的《三清阁石星门记》,除末署四十六代宗师王天符外,在其前面还有多人署名,依次为:上座佥书范克全、储得珑,其文曰:“三真潜神养素(按指四十四代宗师王道孟——引者注)七十三解真后,提举宫事秦得科、商自立,提点宫事张天晟,宫门掌籍虞惟诚,提点知宫事尹天悦(《句容金石记》卷六,何年逝世,《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9册第6516页)。其中除虞惟诚之“惟”字不在派字中外,其余“天、得、自、克”等字,皆在四十八派字之中。该碑署年至正十三年(1353),表明元末已传至“克”字辈

同类推荐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热门推荐
  • 舞动青春:邪魅叛逆少女

    舞动青春:邪魅叛逆少女

    多么讽刺!聂希晨和聂希维,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妹。一字之差的名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及待遇。一个受万千宠爱的美男子,尊贵而荣耀;一个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女,肮脏而低等。她是聂家豪门私生女,拥有倔强叛逆的性格,十六年来把聂家闹得天翻地覆;十六年后遇上黑道老大的他,她将会为他及他的组织带来祸害还是福音?在这场斗争中谁改写谁的命运??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狼来了:迷糊小姐要革命

    狼来了:迷糊小姐要革命

    邪魅如他,第一次遇见,他便意外的夺去她的初吻。霸道如他,她只不过是多了几个追求者,他却扑过来压倒她。某夜,月黑风高,适宜‘饿狼’出动。他邪佞向她走来,含笑耳语“怜惜,我喜欢你……”她满脸黑线,“……滚……”在盛开着香樟的夏季,校园偶像剧般浪漫的爱情故事,强势来袭。(慢热)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常霸女

    非常霸女

    车水马龙的市中心,整齐宽阔的十字路口,异常繁忙的红绿灯,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不息的车流,组成了炎炎夏日下城市中最平凡的一幅景象。但这一天,对于正站在十字路口的两男一女来说,却注定无法平淡。慕容好好面对着眼前那两个养眼到令女人痴狂的大帅哥,心里面却只有一个想法:娘亲你个老嬉皮的,这叫个什么跟什么的事儿啊!如此热闹非凡的地方,无论是人还是车,全都堪比蚂蚁多。原本人来车往的匆匆中……
  •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本书打破传统作文书的枯燥刻板,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根据作文内容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加上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变化多样的版式,为小学生打造了学习作文、提升自我的全新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作文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西夏死书(全集)

    西夏死书(全集)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