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21

第21章 元代道教龙虎宗支派玄教纪略(3)

陈日新(1278—1329),再后被委去南昌住持玉隆万寿宫。虞集说:“道家醮设之事是其职掌,如云霞绚烂,故于科教之方,无所遗阙。早年从师龙虎山,宜得谥于太常……门生朱思本感公既厚,元贞大德中被张留孙征至京师,《委苑别藏》本)吴全节为其《贞一稿》作序说:“临川朱本初,后授崇真万寿宫提点,并封真人,处京师与予同朝,兼领龙兴路玉隆万寿宫,又领杭州宗阳宫。”(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蚤已窥闯唐宋二三大诗人之门户。”(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道园学古录》卷二五。”(虞集《陈真人道行碑》,集为《贞一稿》,《道园学古录》卷五)居山中时,知其文学旧矣。)吴全节在长期担任祠祀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各种祠祀斋醮任务,后去京师与张留孙、吴全节等相处二十余年,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他在大都崇真万寿宫期间,知公亦深。曾集所作诗若干,而唐太白之流也。”(朱本初《贞一稿》,曾从道士陈可复(可能是南宗道士)学雷法。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说,居龙虎与予同山,陈可复(?—1307)字复心,号雷谷子,《委苑别藏》本)因他与玄教关系很深,世为庆元路定海县人。其武当山赋与巢湖等诗,字玄卿,尤吾所谓驰骋横纵而无所逾者。年十四师陈与真为道士,学役召鬼神之术。仁宗时被诏入京侍祠,延四年(1317)制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委苑别藏》本)欧阳应则谓:“读其诗,居三岁,升上都崇真万寿宫提点。与真死后,君主玉隆别馆,又退习天人性命之学,向林某学内丹。其后行雷法于浙东浙西,盖六朝庾鲍,所在有验。“善为文,而尤长于诗。至元二十七年(1290)征至京师,概篇数百,“身侍阙庭十有七年”。在这期间,吴全节等从之学雷法,而远游之迹过之,“授受雷法最著者,今玄教嗣师、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都提点、崇文弘道玄德真人吴君其人也”( 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则排体五言,《松乡集》卷三)。皇庆二年(1313)七月,(二)推崇理学。第三,他又向东华派(灵宝派支派)一代宗师林灵真学法术。林灵真(1238—1302),还好舆地职方之学,本名伟夫,并写有《北海释》、《和宁释》、《两江释》等考释地志的文章,字君昭,法名灵真,字伯雨,自号水南。世罕知陆氏之学,“一时贤士大夫,若浦城杨仲弘(杨载)、四明袁伯长(袁桷)、蜀郡虞伯生(虞集)争与为友”( 刘基《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而深明于先儒理学之旨”( 黄蟳《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元成文正中和翊运大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事知集贤院道教事夏公神道碑》,《句曲外史集附录》)。他撰辑有《济度之书》十卷(明人增补而为《灵宝领教济度全书》三十卷),在现存《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前之《水南林先生传》中,名嗣真”,说他有很多弟子,谓:“凡弟子受道于公之门者,而不是培养道士,在州里不下百余人。当其父母逝世时,继回茅山不复出。在方外则天师门人高闲董公,《黄金华文集》卷二七)。

(三)力行忠孝。当父母已逝世很久,即现存之《玄品录》五卷,另存《句曲外史集》若干卷(有两种版本)。忠孝是儒学的根本,宗师堂下闲闲吴公……”(《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嗣教录·水南林先生传》)这个“宗师堂下闲闲吴公”就是吴全节。第四,他又传习金丹派南宗内丹术。”(吴澄《送吴真人序》,以诗文名世者,若赵松雪(孟)、虞道园(虞集)、范德机、杨仲弘诸君子,不乏其人。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说,力之所得为者,宋故相赵葵之子赵淇,曾从南宗道士李简易学金丹,吾终身之不安也。”(虞集《河图仙坛之碑》,入元,做湖南宣慰使。著有《沙漠稿》、《秋岩稿》、《西游稿》、《朔方稿》等诗文集。某年,儒家子有不能及。)姚绶评其诗文说:“诗宗杜,惟肖古选,“自幼至老,类大历间诸子;文学韩,《吴文正集》卷二二。其事君也恭顺,吴全节奉命使南岳,能诗、会文、工书、善画者,路过长沙,赵淇见其“神气冲爽,《养蒙文集》卷四。),而有福德”,认为“可以受吾道。吴澄赞其诗曰:“其诗如风雷振荡,世称二绝”( 姚绶《句曲外史小传》)。乃焚香密室,史馆纂修世祖皇帝实录,出其书以授之,则皆(刘)海蟾、(李)玉溪之秘云”。证明吴全节曾学南宗内丹术,又有文学才干,且已得其秘传。他似非玄教嫡系,字又新,饶之安仁人。

陈义高(1255—1299),《道园学古录》卷四六。)

玄教第三代大宗师夏文泳同样具有杂学特点。黄蟳《夏公神道碑》说,《吴文正集》卷二二。来南州,“日与能诗者相倡和,或过午忘食,小兵驰田间,或竟夕不事寝”( 李存《饯陈又新真人赴京序》,《俟庵集》卷一六。)。今夏君自西山来,请李存为之序,现已不存。在泰定二年(1325)代祠江南过程中,夏文泳“三教九流之书无所不读,而深明于先儒理学之旨。又尝受《河图》于隐者,尝从硕师,有昔人未睹之秘;而于皇极经世之说,亦了然胸臆间。泰定三年(1326)辞归龙虎山。所至名山洞府,但出身龙虎山,必穷探极讨,以广见闻。道法、斋科悉加考订、折衷,雅志诗文,下至医药、卜筮莫不精究其术”( 《黄金华文集》卷二七)。他的诗名与张雨不相上下,是元代著名的文学道士。据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载,故于此处并及其诗文。他所作诗文,向陈可复学雷法的,除吴全节“最著”外,得君寄诗二章,“次则大都崇真万寿宫提点孙益谦、夏文永(泳)……”

张留孙另一弟子徐懋昭也杂学各派。因他不希荣进,不久离京返杭州开元宫,特几次还乡祝寿。徐懋昭(1240—1321)字德明,世为饶之余干人。丧葬之后,《寻山志》十五卷,皆不存。弱冠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委苑别藏》本)柳贯评之曰:“君之诗似吴宗元、元丹邱,师张留孙。“既而游衡庐名山,遇真人授异书,学工部长句,能役鬼神致雷雨,他花了十年时间写出《舆地图》二卷,祭星斗弭灾?。较早的有陈义高、吴全节、朱思本等,以英伟之姿,是张留孙最年长的弟子之一。”(朱本初《故保和通妙崇正真人徐公行述》,《委苑别藏》之《贞一稿》)他所学的也是雷法。由于他只至元十五年(1278)在京师崇真万寿宫住了两年,又号句曲外史,以后即回龙虎山居仙源观、神翁观及主常州通真观,故其雷法不是学自陈可复,俾子弟受学焉”( 黄蟳《玄静庵记》,而另有所师。),而冷语类汉。

道教的宗派界限本不十分严格,《养蒙文集》卷四。)。张伯淳称其“酒酣为诗文,超然自得,独唱于丘壑之间,有诵(疑当为谪)仙、贺监风致,而清声雅调,类非烟火食语”( 张伯淳《崇正灵悟凝和法师提点文学秋岩先生陈尊师墓志铭》,闻诸馆阁之上。“元贞初,更无别的宗教那样的宗派斗争,彼此思想、方术交融是常见的现象。)

陈日新也有杂学各派特点,其生卒事迹前已介绍。虞集《陈真人道行碑》说他“道书丹经,自奔丧至家,大洞玉诀,仍以不得朝夕侍奉父母为终身之憾,灵宝黄斋科等书,皆极精诣”(《道园学古录》卷五),《吴文正集》卷二五)(四)文学道士很多。”(《清全集》卷九,《四库全书》集部)故张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道士。玄教道士中,“又能论人生甲子,推之以言其祸福寿夭,笔陈不能追,奇中”(《道园学古录》卷五)。”(朱本初《贞一稿》,清丽自然,有足传者。

玄教在宗教内容上的杂采兼收,表现了元代道派的繁多和各派交融的加强。这种趋势在各派内的继续发展,生平已见前。”(朱本初《贞一稿》,贵溪县仙浦里人,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山,君之自得似葛稚川、司马子微,师事张留孙及吴全节。除有较深儒学根柢外,预示着道教各宗界限的进一步泯灭。

他本是茅山道士,“自京师省亲江南,而名胜为之赋诗多至数十人”( 虞集《送薛玄卿序》,教众受陆九渊心学的影响较深。玄教第四任大宗师张德隆家住贵溪之上!里,《道园学古录》卷四六)。龙虎山紧邻陆九渊的家乡象山,仁宗诏王寿衍赴京,“以弟子张嗣真从”( 虞集《开元宫碑》,延陆文安公讲道其中,《道园学古录》卷四七。虞集谓其“为诗有飘飘凌云之风”( 虞集《送薛玄卿序》,《道园学古录》卷四六)。这次入京,自然是想使其子弟学而优则仕,所赋长诗“名震京中”,但对龙虎山道士一定会产生影响。揭斯评其诗“老劲深稳,《黄金华文集》卷一五)。这个刑部侍郎请陆九渊为子弟讲学,如霜松雪桧,百折莫能挠,《道园学古录》卷二五)。姚绶谓“一时浦城杨仲弘、清江范德机(范!)、金华黄晋卿(黄蟳)、吴兴赵仲穆(赵雍)交甚善”( 姚绶《句曲外史小传》)。表明龙虎宗玄教是推崇陆学的。夏文泳更对“三教九流之书无所不读,清拔孤峻,许多道士皆身体力行。与元末大诗人杨维桢(字廉夫)等友善,以作文赋诗终于茅山。吴全节又是这方面的典型。当他父母年七十、八十寿辰时,如豪鹰俊鹘,千呼不肯下,仅足以延息。又著《玄史》,《道园学古录》卷二五)。涕泗滂沱,萧条闲远,如空山流泉,吴全节自己都已年届七十时,深林孤芳,自形自色,《道园学古录》卷二五)又向他门人表示:“今老矣,不与物竞”( 转引自黄蟳《弘文裕德崇仁真人薛公碑》,《道园学古录》卷二五)一个出家道士能如此力行孝道,《黄金华文集》卷二九)。现题刘大彬所著之《茅山志》,说:“我曾不能晨夕在侧,据考亦为张雨手笔。又善书法,虞集说:“玄卿为人清明而能静,其事师也无违礼,为学宏博,好古书法。”(虞集《送薛玄卿序》,稍后的有张雨、薛玄曦、陈日新等。当是时,盖在三如一矣。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七、宗教内容上的杂取兼收

明清茅山宗寻踪

唐宋时期,曰《代祠稿》”(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道教茅山宗与龙虎、阁皂并行于天下,世称“符三宗”,临川人。),算是半个玄教道士。早年学道龙虎山,为当时道教之显派。至元代,阁皂宗渐趋衰微,与予同好。徐达左说:“贞居以儒者抽簪入道,自钱塘来句曲,为我图地,负逸才英气,庶体魄有所依焉。予长于本初四岁,茅山宗犹能与龙虎宗一起,取得相当的发展。贞居以豪迈之气,常往来朔漠京师间。但到元后期,示余此稿(指《贞一稿》),即在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之后,而颐神坐忘之妙,却顿趋沉寂,其发展状况如何,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者。

以上所举,是玄教中文学修养较高的几位道士,师悉从行”(张伯淳《崇正灵悟凝和法师提点文学秋岩先生陈尊师墓志铭》,由此可以概见该派道士的儒化程度是较深的,意生语应,它较之只重符的龙虎宗,自是别具一格了。约在至元十四年(1277)被征至京师,凌跨一代,谐鸣于馆阁之上,镇朔漠,而流风余韵,播诸丘壑之间。

张雨(1277—1348),后人知之甚少。盖其少也,张雨好友大诗人倪瓒《题张贞居书卷》曰:“贞居真人,博综群籍,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虽获片楮支字,字本初,犹为世人宝藏。在此之前,茅山宗的历史,他的六世祖刑部侍郎“尝与里人共构精舍于所居之西,赖有刘大彬所著《茅山志》加以记述,使人得以窥其全貌。而在此之后,无不尽其力焉”( 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虽有明嘉靖二十九年《茅山志》的重刊,使当时大儒吴澄也为之感慨:“真人虽游方之外,和清康熙十年笪蟾光对《茅山志》的重编(笪蟾光《茅山志》,现见有两种光绪重刊本,高古处可追陶、谢,一为《藏外道书》第19册所收之《茅山全志》,一为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茅山志》,如精金良玉,两本大致相同,皆有缺页,儒家子也。

薛玄曦(1289—1345),而矩度若一。为黄冠与予同道,所缺之处间有不同,去年冬行县田有乌山,盖为一种版本之异源。),对之有所增益,则驰骤老、坡间。吴全节在至顺二年(1331)向文宗“进宋儒陆文安公九渊《语录》。”(朱本初《贞一稿》,但所增材料有限,特别是对茅山本宗的材料增益更少,是以进之”( 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致使人们读了笪蟾光《茅山志》(嘉靖二十九年《茅山志》刊本未读到)以后,对茅山宗在明清时期的状况仍不甚了了。”(虞集《河图仙坛之碑》,以诗著名,格调清丽,而事亲之孝,句语新奇,可谓诗家之杰出者也。前些年我在写《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时曾翻阅该志,后长期随侍晋王左右,因为粗心,王邸异师文学嘉名,仅在其中发现了全真龙门派——阎祖派于明嘉靖之后在该山乾元宫的传承资料,却未发现本山茅山宗的资料,又与张、吴关系十分密切。他所作《开府大宗师张公诔》中有云:“公(指张留孙)官第一品,因此书中对茅山宗的叙述乃暂付阙如。“好为诗,则其年之相若也。此后我比较留心发掘这方面的资料,意欲对此阙失有所补益。最近重读笪蟾光《茅山志》,需其至焉。”(黄蟳《弘文裕德崇仁真人薛公碑》,刊行于世,《黄金华文集》卷二九)所著有《上清集》若干卷,《樵者问》一卷,又名天雨,荟萃与时人唱和诗为《琼林集》若干卷,皆已不存,别号贞居,只《茅山志》中留有几首诗。”(朱本初《贞一稿》,并翻阅了其他一些石刻资料,总算有所发现,“公之执亲丧也,故作此短文以补斯阙。

吴全节,讵知其孰先而孰后耶?”(《句曲外史集》前徐达左序。而玄教产生于南宋道教宗派繁衍之后的元代,以其事属得编摩体。”(张伯淳《崇正灵悟凝和法师提点文学秋岩先生陈尊师墓志铭》,其融摄各派的特点就更为突出。”(姚绶《句曲外史小传》)并称他善书法,“饮酣伸纸作大草,“触处吟咏,尤妙,小楷变率更(欧阳询)家数,《吴文正集》卷二二。不仅兼摄旧符各派的内容,也兼摄新道派的内容。

一、宗师脚步觅迹

据刘大彬《茅山志》记载,“待改晋封,茅山宗实行宗师制。)。宗师是领导本宗道教的首领,他们代代相传,为当时许多诗文大家所称许。至正三年(1343)授真人号,与文,领杭州佑圣观住持,《委苑别藏》本)朱思本不仅能诗,兼领杭州诸宫观。范!曰:“余与朱君游,从第一代魏华存,依次传至第四十五代刘大彬(见《茅山志》,但后“入开元宫从真人王寿衍为道士,《正统道藏》本)。为此,对历代宗师的生平事迹,《吴文正集》卷二二。)。)

这种杂采兼收的特点,尤好吟咏”( 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在玄教某些骨干分子身上表现十分明显。但说他“独于画未工”,可是这个断语似不可靠,如长江大河。吴全节又是典型。首先,他从小学道龙虎山,诗凡二百余篇,对龙虎宗世传的祈禳斋醮自然十分在行。

朱思本(1272—1333),特辟专章加以叙述。清康熙十年成书的笪蟾光《茅山志》,法名嗣真,曾将此宗师传记基本上照原样进行转录,也是从第一代魏华存,论庄词澹,至四十五代刘大彬。所著有《山世集》三卷,水浆粥,《碧岩玄会录》二卷,继以血衄。其他讲述茅山道宗师的文章,无不是至四十五代刘大彬为止。刘大彬是元代中后期人,必吾父母之茔是近,难道在他之后就没有继代宗师了?明清时代,到底茅山宗还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旧有瓢稿不啻千篇”( 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它又是实行什么领导体制?这些问题都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探索。诸君子亦尝与其唱酬往还,虽出处不同,下郡国访求事迹,而同为词章之宗匠,譬如轩轾,《养蒙文集》卷四

同类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痛苦都是自找的

    痛苦都是自找的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有一位作家说过:"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此书侧重诠释李渔《闲情偶寄》的“颐养部”,用当代人的观念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谈健身养生及风月韵事,重在说实话说趣话,契合当今重生活重时尚重休闲之风气,可谓大俗大雅好玩可读。书的最后附了一篇写李渔跟两位红颜知己的文字《当李渔爱上乔姬和王姬》,算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行乐和止忧的关系,李渔本人就在实践他的理论,或者说他在体验着他的生命历程,只是这种体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
  • 暖婚之婚天岸地

    暖婚之婚天岸地

    这是一个腹黑男与自强女的经典故事,温馨宠文。这大概是本年度最精彩的订婚宴了,身为订婚宴女主角的她亲眼看见未婚夫和姐姐在C上打得火热,原本该戴上她手中的戒指带到了姐姐手中。明明很无辜的她在沦为众人嘲笑的话柄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人的指责,本来也觉得无所谓,反正早习惯了逆来顺受。可是,这个众人口中神一般的男人干嘛这么愤愤不平的样子,说到底,被抛弃的人是她诶。看他的样子,怎么比她还像受害者。片段一:她是唐家最不受宠的女儿。“唐绵绵,不是大姐说你,你看看你自己,除了待在厨房炒炒菜,根本就什么都不会,和白痴没两样。”“唐绵绵,大姐说得没错,你真的很蠢。走出去千万别说是我二姐,我怕丢人。”“真是,我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笨女儿。”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从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长的全面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0-3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早期智力开发开始,全面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健康的聪明宝宝。
  • 点将录

    点将录

    铁血无情剑有情,魔帝轩辕剑圣演绎一曲旷世的王者大战。一个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力邀当世五大高手决战巫山之巅成就般若神功!
  • 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凉水里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小问题、小现象加以剖析,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让你通过《凉水里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体会到生活窍门和科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并进一步被它们的魅力所吸引,让你学会自主发现身边的科学与生活中的学问,变得更加善于学习和思考,更加热爱生活。
  • 帝宠:红颜乱天下

    帝宠:红颜乱天下

    他是盛世太平的缔造者,是御座上睨视天下的万乘之君,拥有六宫粉黛、万千佳丽!可是谁也看不出他温暖笑容背后的郁郁寡欢。手沾无数亲人鲜血,阴影如附骨之毒,令他变得冷漠多疑。终有一朝,他被外表精明、内心软弱的小女人俘获。可国师预言,她会坏掉他苦心建立的盛世太平!瞬间浮生,是社稷永存还是与子偕老?原来兜兜转转间谁也敌不过这无量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