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000000008

第8章 汉晋时期《庄子》接受概况(6)

这种安慰毕竟是暂时的,片刻的平静过后,忧虑之情又隐隐泛起。这使得士人不禁要起疑虑:是否自己就只能选择做一个怨妇,苦苦地期待着国君的眷顾,甚至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士人在赞慕屈原高洁品性、哀叹屈原不幸命运之外,开始了对屈原的反思,有那么一刹那,他们觉得屈原其实没有必要这样执著,贾谊《吊屈原赋》云:“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司马迁对此亦表示认同。班彪《悼离骚》亦云:“夫华植之有零茂,故阴阳之度也。圣哲之有穷达,亦命之故也。惟达人进止得时,引则遂伸,否则诎而坼蠖,体龙蛇以幽潜。”

贾谊、司马迁和班彪对于屈原还只是“一声叹息”式的遗憾与惋惜,扬雄和班固则已有明显的责备批判之意。扬雄《反离骚》一再地批评屈原不能审时度势、深隐自藏;不能和光同尘,高蹈远引。班固《离骚序》亦批评屈原“非明智之器”,认为屈原之“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终至“以离谗贼”,有悖明哲保身之旨。

这种对屈原人格命运的审视和反思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士人已经开始自觉地思考人格理想、处世态度等问题,他们的价值观较之屈原也已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使他们逐渐靠近了《庄子》,“逍遥游”思想给了他们不少启发。东方朔的思想历程正好反映出了这一时期的士人是如何从骚走向庄的。诙谐幽默的东方朔对于他们这一代士人的处境却有着最为严肃清醒的认识,其《答客难》假设客人向作者问难,嘲笑他虽有“博闻辩智”,却难与苏秦、张仪的地位相比,然后主辩解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战国之时,诸侯并争,“得士者强,失士者亡”,谈说之士,身处尊位,而如今天下一统,朝廷掌握用人大权,贤与不肖已没有区别。文章表达的是知识分子在汉代大一统局面下才智无所施展的压抑感,作品采用说反话的形式,充满了牢骚不平之气。其另一篇文章《非有先生论》,假托非有先生之口,发表“谈何容易”的感慨,也是抒写不遇之情的作品。但东方朔没有止于发牢骚,他开始积极考虑处世之方,庄子优游处世的思想影响了他,他采取了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随时应变,与物俱化。其《戒子》诗云:“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歌》曰:“陆沉于俗。”表现出了对庄子思想的直接接受。

如前一节所论,东汉中后期,文人的思想情感起了重大变化。如果说此前士人所关注的只是个人“遇或不遇”的命运,那么,此期士人关心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的存亡走向;如果说此前士人对这个社会还充满希望和热情,那么此期的士人意识到世界已不可救药,不再对它抱拯救的希望;如果说前期士人对于现实政治是依附的,那么此期士人已经开始尝试着从这种依附关系中游离开去;如果说此前士人只是被动地接受时命,此期士人则开始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样,士人的精神离骚渐远而靠庄愈近。

这种变化反映到文学领域中,即是文学的不遇主题演变为述志主题,顺世而游转变为超世而游,文学中对于社会政治的哀怨和牢骚转为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这一时期,文人多在诗文中表现自己的志趣选择,如张衡《思玄赋》、《归田赋》,仲长统《见志诗》、《昌言》,郭泰《答友劝仕进者》,冯衍《显志赋》,徐稚《与郭林宗书》等。而士人的人生选择都建立在他们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张衡审视眼下之世:“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只怀忧”(《思玄赋》),《归田赋》云:“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渊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审视的结果是“谅天道之微昧”,自己只能“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郭泰察人事,观天象,明时势之不可挽救,“虽在原陆,犹恐沧海横流”,于是毅然离去。而仲长统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请旷,以乐其志。”(本传)他的思路更近于庄,其人生选择非为一时一己的遭遇而作。

存绝世之志,士人开始追求一种超世高蹈的行为方式,仲长统《见志诗二首》云:“至人能变,达士拔俗。”“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其二“大道虽夷,见机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冯衍《显志赋》云:“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他们找到的是庄子的遗落世事,随化而变。

士人还开始于现实生活之外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张衡翩翩有仙想:“愿得远度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然仙不可求,于是他走向了田园,“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归田赋》),仲长统、冯衍、郭泰等也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这一条归隐之路。仲长统《昌言》曰“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 郭泰云:“未若岩岫颐神,娱心彭老,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他们开始自觉地思考死亡的问题。跳出屈骚式的价值观念,他们发现生命原来属于自己,死亡的恐惧于是来得更加真切。而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与屈原不同。张衡《冢赋》详细设计自己将来的冢的位置、构造,表明他已经将死亡当成了一个非常私人化的问题,他没有像屈原一样将死亡视作实现某种价值理念,成就生命理想的手段。死亡就是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其《髑髅赋》接受了庄子的死亡思想,认为 “死为休息,生为役劳”,“况我已化,与道逍遥”,人死之后,与自然合一,“造化为父母,天坠为床褥,雷电为鼓扇,日月为灯烛,云汉为川池,星宿为珠玉。合体自然,无情无欲”。

救世的热情回落,文人开始与现实政治疏离,他们对于这个社会倒是看得更清楚了。屈原只道自己的悲剧是有奸人作怪,楚国的君主只是被谗言蒙蔽,而这时期文人则认识到了整个统治阶级的黑暗与腐朽,对之加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赵壹《刺世疾邪赋》即是代表作。赵壹生活的顺、桓、灵三世,正是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为祸最烈、政治最为黑暗的时期。赵壹性情耿直,愤世嫉俗,他在该赋中指出,春秋战国以来,祸乱不止,生灵涂炭。秦汉以降,统治阶级更是自私自利,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就更加恶劣,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无耻之徒得富贵,刚直之人沉下僚。他将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认为社会罹病的原因,实是执政者不贤明,被群小包围,不辨是非。“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喜垢求其瘢痕”,爱憎任性,以致忠诚报国无门。国家危在旦夕,执政者却仍在贪图享乐,这无异于涉海而失柁,积薪而待燃。在这里,庄子的现实批判精神得到了有力的嗣响。仲长统《昌言》中《理乱》、《损益》、《法戒》诸篇,纵论天下盛衰,为政得失,礼义刑法,政教风俗等,对当时社会弊害揭示颇为深刻。且矛头所指,不避帝王权贵。因此,仲长统被研究者评为“魏晋士人批判精神的先驱者”。并且,由其《见志诗》,可知“仲长统批判社会丑恶,汲取了老庄道家精神”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西汉至东汉末,庄、骚交换了主角和配角的位置,而《庄子》一旦登上主角的位子,终魏晋之世没有退下。需要指出的是,屈骚并没有从这一时期的阅读视野中退出,甚至还有人提出作名士只需常饮酒、熟读《离骚》晋王恭说:“名士不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成名士。”(《世说新语·任诞》)。但魏晋士人对于屈骚的解读却与汉人有了根本不同。如同前文已论及的由汉到魏《诗经》接受的转变,魏晋人在屈赋批评实践中也不再像汉代人那样重视对屈赋进行政治功利批评和道德伦理批评,而是更重视对屈赋作文学评价,重视对屈赋文学精神和文学意义的揭示,关于这一点,已有研究者论及。这里以曹丕与扬雄对于屈原、相如赋的评价为例:

扬雄《法言》:

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原也过以浮,如也过以虚。过浮者蹈云天,过虚者华无根。然原上援稽古,下引鸟兽,其著意,子云、长卿亮不可及。

(《文选·谢灵运传论》李善注引)

曹丕《典论·论文》:

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优游案衍,屈原之尚也;穷侈极妙,相如之长也。然原据托譬喻,其意周旋,绰有余度矣,长卿、子云,意未能及已。(《北堂书钞》卷一百引)

曹丕所论看似承扬雄法言而来,但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二人评论的着眼点已有了明显不同,扬雄所论尚着重屈原、相如赋的内容,而曹丕已多关注二人之赋的修辞、文势。由此可以管窥此期学术、文学批评转向的信息。此期的仿骚之作也多侧重楚骚的文学形式,如东晋前期庾阐仿楚辞作《涉江赋》,但主要状江中物色,而兴托不寄。

而更能体现魏晋时期庄骚艺术传统转向的是,魏晋人在对屈原人格进行评价时,或者以庄子的眼光来进行批判,或者竟将屈原人格庄子化了。

前者如李康、曹摅、挚虞等。三国时人李康,性介立而不能合俗,其《运命论》一篇,以不遭明主之怨骚起,以乐天知命之达庄终,他论屈原曰:“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文选》。以庄子之达观来看屈原,则屈原就不是为后人仰慕的圣人了,因为“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乐天知命矣!”西晋曹摅作《述志赋》,对屈原之无辜遭忌表示同情,但从其赋作的整体思想倾向可知,他仍然觉得明哲全身的处世哲学更高一筹。此外,挚虞《愍骚赋》也表现了度时以进退之意。谢万作《八贤颂·屈原》,称赞屈原人格“玉莹冰鲜”,然而《八贤论》以处者为优而出者为劣《晋书》。屈原比之渔父,作者抑扬之意自见。

这种批评思路显然是对班、扬一系的继承,而另一种思路,即对屈原人格作庄子化的解读,更能体现这时期的思想特色。

西晋文学家陆云尝作《九愍》以拟楚辞《九章》。其《序》云:“昔屈原放逐,而《离骚》之辞兴。自今及古,文雅之士莫不以其情而玩其辞而表意焉。遂厕作者之末而述《九愍》。”一个“玩”字颇具意味,它表明作者对于离骚已经不再是“入乎其中”作同命相怜式的哀叹,而是带着“出乎其外”的超越心情来赏玩。《九愍》依《九章》拟题命意,分《修身》、《涉江》、《悲郢》、《行吟》、《纡思》、《考志》、《感逝》、《征》、诸章。其九云:嗟有生之必死,固逸我以自休。彼达人之遗物,甘褰裳而赴流。矧余情之沉毒,资有生以速忧。悼居世其何戚,固形存其为尤。想百年之促期,悲乐少而难多。修与短其足吝,曷久沈于汨罗。投澜漪而负石,涉清湘以怀沙。临恒流而自坠,蒙濬壑之隆波。接申胥于南江,于。鼓层云以携手,仰接景而登遐。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纹道

    神纹道

    万古神山之上,上书四字“天道昭然”!稚嫩少年,梦观神山,参悟神纹大道,创千百神通,以悍然之姿,横行天下,成就人族浩荡气运。人族不朽,大道永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宠妃

    重生之宠妃

    重生修仙女的后宫宠妃生涯百合穿越女?这个不能有。炮灰各类妃子?这个可以有。渣掉皇上?这个必须有!没命事小,失身事大……各类路人请小心,女主狠凶残……神挡杀神,魔拦屠魔?噢,不?全都揍趴下!皇帝?那是什么,不过是我修炼的踏脚石。
  • 诚信(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诚信(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饱含智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这粒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此刻,您手中的《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诚信》正是这样一粒种子,还等什么?快快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里吧!
  • 太上魂道

    太上魂道

    汉隶三本书:鸿蒙之始、体尊,太上魂道,寻求简体出版,有看上的加我QQ:641253536 汉隶新书锻骨已经上传,书号:2209652简介:以骨为胚,能否,锻造最强神兵?下方有直通车↓↓↓↓↓↓
  • 迷城

    迷城

    《迷城》讲述在迷宫一般的南明城中,连环命案接连发生,在解案的过程中,却发现人性复杂成谜。《夏娃的秘密》展示了克隆时代的爱情奇迹: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科学家穿越时空去往十四万三千前,意外爱上线粒体夏娃,他们的后代遍布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伊甸园里的半局棋》构想了人类之初智慧的形成以及斗争分化之始。《迷城》收录蔡骏早年(2001.12-2008.8)中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迷城》《夏娃的秘密》《侯赛因》《最后的战役》《白头宫女》《荒村》等。
  • 三国之特工皇帝

    三国之特工皇帝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特工穿越汉末成为少年废帝,死里逃生,出洛阳、收豪杰。剑指江山、睥睨天下!任你拥兵百万、一方霸主!吃进去的,全给老子吐出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种田也逆袭

    重生之种田也逆袭

    上辈子被家人出卖,嫁了一个弱智丈夫,老天又给了她一次重活的机会,这一世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谁说貌美只能带来祸端,村花也是能逆袭的!家里长家里短,女主发家致富的励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