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000000009

第9章 汉晋时期《庄子》接受概况(7)

这里,屈原之赴流乃是自我放逐,是遗落世物的放达之举,而屈原之自沉也不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是出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其沉江之举也已带上些许仙意。屈原已经不是那个弃妇一般自哀自怜的屈原,而是洞达生死忧苦的屈原——屈原人格已然庄化。

庄子思想是真的全面占据了魏晋文人的精神世界。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文学从屈骚楚辞的艺术表现传统中获益不少,但其思想内容却多取自庄子。嵇康的《卜疑》,题名、写法上都模仿楚辞《卜居》,而文中的“弘达先生”,却是以庄子笔下的至人形象为原型,他“恢廓其度,寂客疏阔,方而不制,廉而不割,超世独步,怀玉被褐,交不荀合,仕不期达,常以为忠信笃敬,直道而行之……是以机心不存,泊然纯素,从容纵肆,遗忘好恶,以天道为一指,不识品物之细故也”,“若先生者,文明在中,见素抱朴,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这一虚构的人物正反映出作者对《庄子》的接受。

以上论述意在说明时至汉末魏晋,庄子已由后台走向前台。庄子之潮汹涌,并不意味着屈骚精神已经断流,屈骚如冰面下汩汩的暗流,一有机会就会破冰而出。而邺下时期正是这样一个冰破的时期。学界论曹魏士人,多重其济世热情和他们对于自我的张扬,其实,这种昂扬的激情多表现在建安前期,建安后期,文人中不乏“有志不获展”的幽怨。这与曹魏对于文人的态度而引起的士人心态的变化有关。

关于曹操与文士的关系,学界多强调曹魏的唯才是举,重视人才,而没有注意到曹魏网罗文人才士,除爱好文学、重视人才的因素外,还有以此来控制舆论的目的,并且,在招揽人才时,曹操还常常采取强硬政策,如张范不应召,曹操即下令云:

邴原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然而峙,不为孤用。闻张子颇欲学之,吾恐造之者富,随之者贫也《曹操集》。

口气已是恶狠狠的威胁,我们可从中读出曹操的强权意志。这种政治情势之下,文人对于自我个性的张扬不免受到限制。而且,操之性忌,露才扬己的才士多被打杀,《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就这样记载:“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孔融因为“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押侮太祖”而以“败伦乱俗”之名见诛,崔琰因为“傲世怨谤”、“辞色不挠”而被赐死,许攸、娄圭因推伐己功、贬抑曹操而被收杀,为曹操忠心谋划一生的荀彧则因其晚年不赞同曹操“进爵国公,九锡备物”,致太祖“心不能平”而“以忧薨”……曹操收杀杨修并作书与其父杨彪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不与吾同怀”,一语道破曹操与文人士子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也揭示出在充满刚健进取之气、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建安时代,士人张扬的自我,率真的性情,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统治者的强权意志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这使得他们的心情难免沉郁,而满腹“离骚”。

而且,文人归曹之后,并没有如其所期待和想象的那样,能有机会大展宏图抱负,曹操始终只将他们当作文学侍从对待,并没有让他们参与更重要的政治活动。吴质论邺下诸子的一番话恐怕也能代表曹操对于诸子的定位:

陈徐应刘,才学所著,诚如来命。……凡此数子,于雍容侍从,实其人也。若乃边境有虞,群下鼎沸,军书辐至,羽檄交驰,于彼诸贤,非其任也吴质《答魏太子笺》。

吴质还指出,阮陈之俦在建安中充当的角色恰如东方朔、枚皋之流。这是非常恰切的。“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植《与杨德祖书》)、一心想着立功立德的建安诸子对于这样的处境显然是不满意的,他们的不满以隐隐的幽怨和牢骚发泄在诗文中:

高会时不娱,羁客难为心。慇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陈琳《诗》。

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阮瑀《杂诗》。

可见,这时期士人的精神状态已开始向反复沉吟的屈骚靠近。建安七子中,刘桢、徐干、杨修,以及孔融、祢衡等,甚至表现出了对权势者的疏离甚至轻蔑,显示了独立人格意识的某种觉醒。徐公持先生认为,这是汉末清流精神在他们身上的延续,“汉末清流传统,成为魏晋名士重要的精神源头”。而“清流意识既是一种身份意识,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它在建安文士中广为存在,事实上成为他们的一种潜意识,他们在军阀当道的衰世中用此作为维护文士自我价值的精神武器”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要指出的是,虽然建安文人承续了清流意识,但毕竟建安与东汉末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士还是以事功追求为主,所以,此期文人之“清”的意识表现为屈子式的自高、自我表白和怨愤。而且,从总体来说,邺下文人对其境况还是比较满足的,毕竟曹魏统治者给他们提供的是前所未有的宽裕的生活和文学艺术环境,使他们能优游容与,在艺术化的氛围中消释心中忧愁。

这样,曹魏时期文人对于《庄子》的接受就比较有限,除接受庄子自然、质朴的思想形成通脱、任真的个性,并在创作中自然真实地表现内心世界和自我个性外,庄子的超越精神、批判精神等大都没有被继承。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文人离庄子精神较远。这就形成了东汉、两晋这两个《庄子》接受高峰之间的一个低谷。

两晋的《庄子》接受是汉魏晋时期文学接受《庄子》的高峰。如果说此前的《庄子》接受多表现为对《庄子》标举的价值系统、行为方式的探讨,那么此期的《庄子》接受则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前文我们已经谈到由庄子的自然观逐渐引导出了魏晋玄学的本体论)。如果说此前的《庄子》接受还较地多集中在思想探讨的层面,那么此期的《庄子》接受则已经融入士大夫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已经真正成为他们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此,一些学者已经展开了讨论,如李建中先生《魏晋时期儒家人格的玄学化历程》一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可参看。 。

要注意的是东、西晋《庄子》接受的情况也是有差别的。从本文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晋时期文学中的《庄子》引用超过了西晋时期,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因《文选》选文标准的缘故,东晋大量的玄言(主要表现老庄思想)文学作品没有被收入,如果我们跳出《文选》的范围来比较东、西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我们就更可以说东晋《庄子》之盛超过了西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首先,两晋的学术好尚不同,造成《庄子》本身在东西晋时期传播与接受的不同。西晋儒玄并举,晋武帝司马炎崇尚儒术,多次下诏倡导儒学儒教,“……敦喻五教,劝务农功,勉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泰始四年诏》)。他还采取扩建太学、封崇孔子后裔等措施,意欲兴复儒学。因此,儒学在西晋仍居于官学地位。而司马炎的宽容政策,使得儒学之外的文化,也得到生存发展的余地,造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学,与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玄学,此两大家派在西晋一朝形成双峰对峙局面,既各成门户,又相互影响,事实上在西晋文士中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为儒者,一派为玄学家。”而东晋一代玄风独盛,这就造成西晋的《庄子》接受程度不如东晋。

其次,与此相联系,两晋士人的人格取向不同。西晋士人的人格构成中包含庄子人格的因素,但多数人并未接受庄子的真精神,不遇主题反复出现,如潘岳、左思、陆机等都有不遇之叹,左思《咏史诗》八首尤可为代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他们对庄子人格的向往多在功业追求不得之时,如,张华《鹪鹩赋》、潘岳《闲居赋》、陆云《逸民赋》等。且多知之而不能行之,他们均未能遁迹逸世,终蹈祸机。甚至,庄子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时尚、风雅,士人以此自我标榜。嵇含曾作吊庄子文以刺王粹,时王粹(二十四友之一)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画庄周像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作赞文。含援笔作吊文,其序曰:“帝婿王弘远,华池丰屋,广延贤彦,图庄生垂纶之像,记先达辞聘之事,画真人于刻桷之室,载退士于进趣之堂,可谓托非其所,可吊不可赞也。”东晋士人则多继承庄子委顺自然的思想,于山水优游中纵浪大化,文学作品也主要以放达旷远的面貌出现。其间虽有郭璞如屈原式的坎咏怀何焯《义门读书记》:“景纯《游仙》,当与屈子同旨……”东晋郭璞《游仙诗》第二首:“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徐公持先生云:“此诗后部渐入楚辞境界。以灵妃之不可通,透露出他在现实政治中的失意及不满情绪。”第五首:“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寄寓不遇之叹,以致“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第九首:“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这说明郭璞即使退隐山林向往神仙逍遥生活也无法避免对人世的回顾,苦恼伤心的情绪难以压抑。他甚至有时对世人的疾苦和自己生活道路的坎坷伤心涕零。所谓“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游仙诗第五首),正是这种苦痛心情的写照。詹石窗认为,这与屈原《离骚》“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予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是颇为类似的。但毕竟是个别现象而非主流。

再次,东、西晋作家的队伍寒世族身份构成的不同,西晋作家多为寒素士人,他们多以实学致仕,他们也在文学中表现《庄子》,但更多的只是一种点缀,以表现对世族玄虚好尚的趋同;而东晋士人,尤其是玄言文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世族文人,庄学(或玄学)是他们的当家之学,他们在文学中对《庄子》的表现自然会多于西晋寒素作家。

最后,除出身的差别外,两晋士人之学术与文学的分离与统一也是造成两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之不同的原因,“西晋玄学家多不习文事,而文学之士则少习玄学,因此造成文学与玄学之疏离。而东晋玄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的界线已渐泯灭,玄学家兼为文学家者甚夥,二者疏离现象基本消失,由此玄学对文学发挥着很大的影响,渗透入文学的诸多方面。”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6页。

以上大致勾勒了汉魏晋文学中《庄子》接受发展的线索,主要解释了各时期文学中《庄子》接受的高峰和低谷形成的原因。至于汉晋文学中《庄子》接受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在后文中通过对“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和“言说方式”等几方面接受状况的考察来进行描述。

同类推荐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热门推荐
  • 情绪决定健康

    情绪决定健康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可医生没开药,只说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只要拥有6种阳光心态,就自然不被病痛折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乐之钟,在此刻敲响

    快乐之钟,在此刻敲响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快乐是生活调味剂。本书所选取的小故事不仅充满了幽默色彩,还流露出机敏智慧的闪光。阅读本书,既能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使其眼中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又能让孩子树立自信,从而坚强地迎接人生中的挑战。
  • 少堡主的爱财娘子

    少堡主的爱财娘子

    甜心系列一之《总裁的杀手甜心》"你是坠入人间的天使,是上天赐予我最珍贵的礼物。"男人用迷惑的眼神看着她,她为了这句话,脸红了。怀抱自己发誓要守护一生一世的爱人,男人相信爱情可以永永远远。她嘟着嘴,"如果我是一个杀手呢?"甜心系列二之《总裁的女佣甜心》"亲爱的,为什么家里又要招聘女佣了?"她好奇地看着招聘广告。"因为我舍不得你累着啊。"他真的不想半夜起来偷偷搞卫生了…"可是你招聘了女佣,我做什么啊?""做我一生的妻子就好。"甜心系列三之《狼少的通缉军火妻》"老大,大嫂炸了后院的网球场…"某人走进办公室,晃了晃手机。"再建一个让她炸。""老大,大嫂抢了我们对面的银行…"某人跑进办公室窗边,指着被抢的银行。"下次存多点钱让她抢。""老大,大嫂在挖黑泽家的祖墓…"某人直接坐在办公室,打着内线电话。"你去看看少什么赶紧让人搬进去,省得她不开心。"【少堡主的爱财娘子简介】什么?现在什么情况啊?那个那个.她银行的存款啊…还没用啊!吖~不错不错~她原来还是个千金小姐啊.收集银子咯~“在干什么啊?”“数聘礼,没见啊?别挡路!”哪来的”笨”帅哥啊?没见小姐她在担心嫁妆的数量吗?靠边站了啦!“宝宝很可爱的~”“养宝宝要花银子!”“我给你银子!”生宝宝也可以有银子,干嘛不生!我的亲亲银子~我来了~“娘,我会给娘赚很多银子~”“乖啊~记得哦~”银子不能嫌多啊!她才不是贪财呢~那叫爱财~
  •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心态的好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不同,左右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心态修炼,创造出完美的人生结局。一个人要想幸福,必须首先培养健全的心态。心态是我们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抢手主妇

    抢手主妇

    《無双》原名《七邪》现移坑为《美人有毒》链接如下:如果,有夫之妇有了‘小三’,则不容于她的丈夫如果,那个有夫之妇长相普通,却有个俊美异常的‘小三’,则不容于广大妇女同胞!如果,那个‘小三’还是个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受无数歌迷影迷敬仰、追捧,又是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那就是天地不容了!可是,事情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并不是有夫之妇追着大明星跑,而是大明星追着人家有夫之妇跑。这些倒也无所谓了,总有些人品味比较独特。就是不明白那个女人到底有何魔力?让那么多大牌趋之若鹜!大牌导演指名要她拍MV!王牌经纪人怜惜她的单纯!超级大明星更是爱不释手惹上隐,不惜自毁星途,也要将她囚于身边!推荐红叶的完结文《男风》男装丽人闯官场《魅欢》异姓兄妹好有爱《弃妃要二嫁》弃妇有春天《谁是孩子他爸》抢手的未婚妈妈推荐好文《第一寡妇》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