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900000045

第45章 治政观(3)

第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儒家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必须遵循普遍的人际关系准则即"孝弟"、"友仁"、"守信"、"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做人行事的原则。参见(韩)李顺连《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129页。道教认为圣人统治各安其然的内容体现在人之伦理关系方面,则表现为"君臣父子"关系井然有序"各安其然"。这是道教治政观在社会伦理关系上的重要体现。唐李约注《道德真经新注》说:"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妙理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谓之德。凡言人属者耳,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言法上三大之自然理也。"又说:"法地,地如地之无私载;法天,天如天之无私覆;法道,道如道之无私生成而已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例也。"《道藏》第12册,第322页。这里"自然妙理"、"天下得之而安",从自然界的"地无私载"、"天无私覆"、"道无私生成",到人类社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均表现出了各安其然的属性。其本质思想体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与宇宙运动演化之内在原则。《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说:"人谓王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其所法者,道之自然而已。道法自然,应物故也,自然非道之全,出而应物故降而下法。"《道藏》第11册,第859页。这里对于"帝王"治政秩序"各安其然"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作了三个方面的划分:一是"各安其然"的内在机理在于"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二是"各安其然"的行为本质乃为"帝王无为而天下功";三是"各安其然"的行为动力乃为"道法自然",这种"各安其然"的治政秩序是"道之自然而已"的重要表现形式。"君臣父子"关系虽然是道教借助儒家伦理思想而建立的治政有序的社会关系的理想,但是从本质上是道教"道法自然"思想在社会伦理关系中的体现,是道法自然所具有的"自然理"在社会治政观上的本质体现。

第三,"无为不作,皆顺自然"。"人是自然的辅助者,人的作用是辅助自然,人不是不活动,而是"辅助万物和自然而不敢为",即顺应"自然"而不敢妄为,顺应"道"之自然而不偏私,这才是一种合乎"道"的自然行为。"商原李刚《道治与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道教所具有的无为政治管理思想所表现的"各安其然",是道教行为观"无为不作,皆顺自然"的重要体现,是道教自然观在行为方面所体现的"有所自而自,有所然而然"重要内容之一。"人们相信他们自由,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意识着自己的行为,而毫不认识决定他们行为的原因。"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5页。宋人章安撰《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说:"有所自而自,有所然而然,则自然者在有物之上,出非物之下,非道之全也。惟道出而应物,故下法焉。"《道藏》第11册,第918页。道教认为圣人"立法""各安其然"的原因是"道之自然",即"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体现了"自然应物",物各有其本质本然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在道的作用下使圣人之法符合万物本身的自然之法,并使统治秩序表现为"各安其然",即"有所自而自"、"有所然而然",其本质仍然是"道"之性而应于物,其法之内涵乃为"自然者"本身,从而使道教的"圣人立法"、"各安其然"思想能够运用于具体的治政管理方面,并赋予自己独特的内涵。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乾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明法者,寒暑往来,盈虚消长,皆有晓然一定之法,则何尝犯。商量故曰不议。凫短鹤长,麦垂黍仰,或寒或暑,或苦或甘,皆是自然之理,而其所以长短甘苦者,如何说得,故曰有成理而不说,不作即无为也,无为不作,皆顺自然也。圣人之所以顺自然者,亦得诸天地而已。《道藏》第15册,第819页。

这里论述了道教"无为不作,皆顺自然"治政行为管理的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治政管理的手段是"一定之法",管理者应该成为"明法者"并皆晓然;二是治政管理的原理皆是自然之理,各安其然即不议凫短鹤长,麦垂黍仰,或寒或暑,或苦或甘;三是治政管理的方法皆顺自然之理,即治政活动有着内在的本质规律即有成理而不说,不作即无为也,无为不作;四是治政管理的目标是得诸天地而已。元代杜道坚在《通玄真经缵义》中说:"夫圣人立法以导民心,使各安其自然之分,生者自生,死者自死。德怨何有哉?"《道藏》第16册,第797页。道教的"立法以导民心"是道教治政管理思想的重要前提,也是治政管理内容和治政管理"使各安其自然之分"的必然体现。"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行为准则或尺度。"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7页。通过"圣人立法以导民心"最终实现道教关于治政行为活动"各安其然"所具有的社会政治之目的和社会治政管理之秩序。

§§§第二节治政行为的基本要求及主要体现

道教认为治政所具有的内在运动规律体现在圣人治政活动之中,表现为"心"、"身"、"行"、"为"、"政"五个方面,即具体体现在治政行为应"心合天道"、"正直率人"、"各以其能"、"为治在人"、"政裕民康"等方面。其内容既是道教对于圣人治政活动行为规律的能动认识,又是道教期待实践其治政行为的基本要求,是道教关于圣人治政之自然内涵在圣人治政行为思想中的系统观点,是道教实践行为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观天地之心,其妙得天下心"

——心合天道

治政心理是治政活动的参加者在各项治政活动过程中对于各种治政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最坚强的统治是属于能左右国民之心的统治者。"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2页。中国治政史上有"攻心为上"的谋略之术。道教的治政心理则表现为圣人治政所具有的"心合"天道,君与臣合心并力,心意象天以及"有心于为",从而实现心能合天道之常理,辅万物之自然。

第一,"区区思同,太平之理"。道教自然观所表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治政观上具体体现在"君"与"天地"、"时空"、"男女"、"君臣"之间所具有的"并心同欲和合"。《太平经》认为:

夫太平之君道盛,其德乃次天也。得书独行,化流天下,乃可无不平也。夫大神不过天与地,大明不过日与月,尚皆两半共成一。夫天地各出半力,并心同欲和合,乃能发生万物。昼夜各半力,乃成一日。春夏秋冬各出半力而成一岁。月始生于西,长而东,行至十五日名为阳,过十五日消,名为阴,各出半力,乃成一月也。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家。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故君与臣合心并力,各出半力,区区思同,乃成太平之理。《太平经合校》第716页。

道教认为"心"在万物生成及社会安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表现为万物生成"天地各出半力,并心同欲和合,乃能发生万物";另一方面则为社会太平方面"君与臣合心并力,各出半力,区区思同,乃成太平之理"。其中"心同欲和合"、"君臣合心并力"乃为道教心合天道观的本质内容。道教之"心"乃为天下心,此心则能合天地,安天下。道教认为:"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同上,第726页。只有圣人之心与天地合和,才可以得天下之心,得天下之心而安。从而形成"合心"-"得心"-"安心"心道三部曲,实现道教治政行为所须具备的治政心理需要,这种治政心理需要乃表现为"有心于为",合乎天地万物本质本性运动变化之道。

第二,"心意象天,使万物兴"。道教认为只要能达到"心意象天"则可达到治政行为所具有的"使万物兴"的根本目的。《太平经》中认为:

夫道之生天,天之有道也,乃以为凡事之师长。正道者,所以兴善,主除恶也。是故古圣贤帝王将兴,皆得师道,入受其策,智以化其民人,师之贵之,乃言其能知天心意,象天为行也。天上亦尊贵善道人,言其可与合风气,顺四时,承五行,调风雨,助日月星宿为光明也,而使万物兴也。《太平经合校》第660页。

道教通过"道之生天"、"天之有道"表达了治政观所具有的"心合天道"思想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合天道表现为"心意象天为行也",其具体表现在行为上则具有"顺四时"、"承五行"、"调风雨"等方面;二是这种"心意象天"的内在本质则表现为"正道者"即"兴善"、"除恶";三是"古圣贤帝王将兴"是由于"皆得师道"之体现,反映了道教对于"心意象天"行为观之内容的基本认识。唐宋《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认为:"圣人体妙以观天下,天下自然而化者,乃顺性命而行焉。观天地之心,其妙得天下心,天下心是为得民,得民而归之。"《道藏》第34册,第275页。其内容表达了道教圣人心道观三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圣人治政之心的渊源是建立在"天下自然而化乃顺性命"基础之上的;二是圣人治政之心的内容为"观天地之心其妙得天下心";三是圣人治政之心的目的"为得民,得民而归之",并认为治政之"太平"乃为君与臣合心并力之结果。"陈景元认为修身和治国的原则是一致的。所以,他不仅主张以自然之道治身,同时还主张以自然之道治国。"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陈景元集《西升经集注》说:"有成必有毁,无成则无毁,自然之常道也。是以圣人虽成不成,故能无时而不成也。夫天地无心,故能常照三光。无心故无明冥,圣人无心,故能常成也。"《道藏》第14册,第581页。这里对于"圣人之心"的认识是建立在"天地无心"基础之上的,是天地自然之常道的重要体现,圣人之心只有"心意象天"使"圣人无心"如"天地无心",才"能常成",从而使"常照三光"表现为"万物兴",实现圣人治身治国之目的。

第三,"异心无心,自然为君"。道教的"心"为天道表现为天地运动演化之心,非圣人之心,没有人主观因素在其中,又称之为"无心"。其无心乃又为"圣贤之心",即圣人之心与天地运动演化之心是相一致的,其圣人之心合天理之本然而已。南宋禇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认为:

为善恶而近名刑,不为善恶而无名刑,皆理之当然。今则为之而不近名刑者,世人视之以为善恶,而圣贤之心,常顺乎中道,合天理之自然而已,故利害不能及而道德之所归也。《道藏》第15册,第222页。

圣人之心"常顺乎中道"、"合天理之自然"乃为道教治政行为"心"合天道的重要体现,反映了道教"圣人治政"之心的本质内在规律。明代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说:"圣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其治天下,非为之也,夫何故?以其未尝有心于为也,所以能合天道之常理,辅万物之自然。"《道藏》第13册,第573页。这里表示了道教取"心"为上的治政行为观,圣人治政而有天下"非取"、"非为",即"以其未当有心于为也"。这种有"心"于为能合天道之常理,并辅万物之自然,是圣人而有天下治政心道观的重要体现。道教将能有"心"于为者称之为"人师",并认为古圣贤帝王将兴,皆得"师道"言其能知天"心意"象天为行。明朝焦竑编《庄子翼》认为:"天地均于不为而自化,万物一以自得,为治天下,异心无心者主也。以德为原,无物不得,得者自得,故得而不谢,所以成天,无为则任自然之运动,自然为君非邪也。"《道藏》第36册,第655页。天地以"异心"、"无心"为主,故"得而不谢所以成天",其本质乃无为任"宇宙运动之演化",体现了"无心"之"心"乃为自然,是道教自然观在治政心理上的反映,体现了对于"无为则任自然之运动"的基本认识。

二"上下俱正而天下正"

——正直率人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中把治政的实施过程看作是圣人之德的感化过程,把圣人之道德作为治政统治活动的根本问题,并强调圣人品德状况将直接影响治政活动的质量和治政活动的效果。"所以照着良心行事并且能知其所以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坚定而且正直的人。"《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4页。儒家代表孔子治政思想强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认为"子帅以正"对于实现"天下正"具有重要意义。道教在继承儒家圣人治政之德基础之上,强调治政者的"正",这种"正"乃为圣人正直之体现,离开了圣人品德的"自然正直",圣人的榜样影响作用也就失去了,就不能以自身之德"俱正"而使天下正。

第一,"王者法道,民悉从正"。"宗教与政治发生关系,其思想根源在于古人对于神与人的关系的认识,认为宇宙存在神,神的能量是巨大的,有主宰宇宙的一切权威。"李养正《道教与中国社会》,第5页。道教则认为良好的治政统治秩序与治政统治效果来源于"王者法道",只有在"王者法道"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民悉从正"之"正",这种"正"之内容体现了"天地常正"之本质。其主宰宇宙的一切权威在于"道"。《老子想尔注》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天地,道臣也,王者法道行诫,臣下悉皆自正矣。……失正变得邪,邪改得正。今王者法道,民悉从正,齐正而止,不可复变,变为邪矣。……王者法道为政,吏民孽子悉化为道。"《老子想尔注校笺》第50页。这里对于王者法道,民悉从"正"思想作了三个方面的论述:一是王者法道,民悉为正的自然本质体现了"天地常正","王者法道行诫,臣下悉皆自正矣"的基本思想;二是王者法道,民悉为正的基本规律在于"齐正而止,不可复变,变为邪矣";三是王者法道,民悉为正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王者法道为政,吏民孽子悉化为道",使治政效果与治政秩序表现为"各得正"、"天下正"。《太平经》进一步认为:"天地乃为大正,四时五行万物,一旦皆各得其正,日月三光守度,各得正也。国家大安无忧,乃到于神,负不老之方赐之,奇物善应悉出,奸猾妖恶悉灭。"《太平经合校》第358页。这里表达了道教治政之"正"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圣人治政之"正"渊源于"天地乃为大正",具有宇宙运动演化之本然属性;二是治政之正具有内在必然性,如"四时五行万物"运动演化之规律一样,一旦皆各得其正,天下各得正也;三是治政之政具有良好的效果,这种效果表现为各得其正则"国家大安无忧""奇物善应悉出,奸猾妖恶悉灭"。

同类推荐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热门推荐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争战频仍、兵戈不断的国家。在几千年阶级社会发展史上,发生战争的次数数以千计。其规模之浩大战况之惨烈,性质之复杂,种类之繁多,以及作战指挥艺术之高超,都是举世闻名的。《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将对中国战事做出详尽的介绍。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 7-11连锁业真经

    7-11连锁业真经

    保持畅销品的齐全。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那些年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适时订货、迅速交货,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鲜度管理:7-Eleven特别注意产品的新鲜,没有进货,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
  • 奇妙糖果屋

    奇妙糖果屋

    十年前,她是突然出现在垃圾堆上的孤儿,收留并抚养她长大的迦斯五年后离奇失踪。她苦苦寻找等待,却因为误救了一名神秘男子,居然莫名其妙变成了吸血鬼。啊啊啊,为什么所有的倒霉事都被她碰上啊!各种奇异事件纷纷而来,血族帅哥们也分别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为什么她总是出现在事件的中心?她的身上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血族女王白颜夕,堕天使莉莉丝,东方晓,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当平凡的女孩踏进开满暗夜蔷薇的舞会,优雅的血族王子翩翩走来,魅惑的舞曲正要开始。
  •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某一天,学校周围突然出现了一排排奇怪的宠物店广告牌,这些看似普通的广告牌里却隐藏着一个只有孩子们才能发现的大秘密。无数的小学生涌入这家诡异的宠物店,以自己的灵魂来和古怪的店长立下契约从而换取那些看似呆萌无比的宠物。所有签下契约的孩子都被店长带往了一间神奇的密室,诡异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小伙伴们在好奇心旺盛的邓杰克的怂恿下踏上了宠物店冒险之旅,殊不知这个决定却将大伙推向了恶魔的深渊……
  • 美男王朝

    美男王朝

    是预谋以久,还是命中早已注定的情缘,雨季杏花开遍山野的5月烂漫,玫瑰开满的爱情天空里,让爱情随遇而安吧!
  • 爱上你,黏上我

    爱上你,黏上我

    雨荷是美丽的,是那种纯纯的,清丽脱俗的美丽。她温婉可人,但眉宇间绝对不缺少清高的气质。药店里的人都喜欢她,包括小工、老板和老板娘,因为她是如此的娇弱和楚楚动人。
  • 装太后

    装太后

    齐朝皇帝驾崩太早,留下年幼的太子继位,有意谋位的庄丞相表示,有必要把大龄待嫁长女庄宜珺送进宫装一下太后,对此庄太后表示:啧啧,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娃儿啊,教哀家如何下得去手啊。皇上则表示:太后,还满意你看到的么?
  • 未妨惆怅是清狂

    未妨惆怅是清狂

    她忍辱负重,是浴火凤凰,今生必定倾覆掉君王的天下!他是一代骄子,是玄界护法,一朝相遇,便放弃了所有!他爱她入骨,她却为了国仇家恨毅然决然的离弃。他恨她切齿,她已悔过往经尽心挽回。半世情缘,指间流沙。一程烟雨,刹那芳华。凝泪无语秋千下,惊鸿已逝,梦断天涯!这里有背叛、爱情、缠绵、悔恨,无辜的情缘,断不开的深情;这里暗潮汹涌,跌宕起伏,阴阳之隔;上演一段绝美的倾世爱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穿越到三国。且看他如何斗名将,泡美眉,玩转三国,成就一代战神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