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00000015

第15章 拓展:己意与平心的诠释之路(6)

在朱熹视野中,“孟子之学盖穷理集义为始、不动心为效。盖唯穷理能知言,唯集义为能养其浩然之气。理明而无所疑,气充而无所惧,故能当大任而不动心。考于本章,次第可见矣”。朱熹是站在格物致知的观念立场上诠释孟子的学说,并诠释以意逆志命题为其格物致知的具体落实。对格物方法既作一般的阐述,也有细致的分析。“朱熹言格物,实分为三:做事、读书、识心。……朱熹格物的根本方法固然是要确立理的优先性存在及其对物的支配性,但这种确立必须通过具体的物来实现。事实上,这不仅是在识心的方法所见到的原则,而且也同样见之于读书与做事。道理是在主观之外的,需要穷理者于客观的对象,即书与事中来求得。”他所论说的以意逆志读书就是寻求义理的格物方式。

在朱熹看来,“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故“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他强调,“这读书,是要得义理通,不是要做赶课程模样”。认为“解说圣贤之言,要义理相接去。如水相接去,则水流不碍”。读书从属于“即物而穷其理”的格物致知范畴,因此排除私意是其过程中的关键。因此,朱熹主张的就是:“孟子说‘以意逆志’者,以自家之意逆圣人之志。如人去路头迎接那人相似,或今日接着不定,明日接着不定,或那人来也不定,不来也不定,或更迟数日来也不定,如此方谓之‘以意逆志’。……人若能虚心下意,自莫生意见,只将圣人书玩味读诵,少间意思自从正文中迸出来。不待安排,不待杜撰,如此方谓之善读书。”

其以意逆志读书强调的就是程子所论:“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朱熹主张一切须自我胸中流出,也主张万法都从心中流出;但又另开一面,主张从外面流入,来扩大己心,发明己心。“人之所以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故学者必因先达之言以求圣人之意,因圣人之意以求天地之理。”朱熹主张以意逆志读书,其读书穷理是格物致知法则的具体方式。“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读书对本心的获取因此成为格物致知的重要组成,同时读书过程排除私意以获取圣人本意、恒常义理是其读书关键。

更进一步看,作为格物致知方法具体方式的以意逆志读书是朱熹建构儒学特质的主题中生成的。朱熹以意逆志读书所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与思想的双重环境构成的。朱熹认为:“世衰道微,异论蜂起,近年以来,乃有假佛释之似以乱孔孟之实者。其法首以读书穷理为大禁,常欲学者注其心于茫昧不可知之地。”他强调:“儒者之学,大要以穷理为先。”“吾儒更著读书,逐一就事物上理会道理。”

在朱熹看来,“陆氏不穷理”。“陆子静之学,看他千般万般病,只在不知有气禀之杂,把许多粗恶底气都把做心之妙理,合当恁地自然做将去。”朱熹认为其在读书上不平心,是以意捉志:“陆子静之学,自是胸中无奈许多禅何。看是甚文字,不过假借以说其胸中所见者耳。据其所见,本不须圣人文字得。他却须要以圣人文字说者,此正如贩盐者,上面须得数片鲞鱼遮盖,方过得关津,不被人捉了耳。”

“理学诸儒则在针对释老而求发扬孔子之大道与儒学之正统。”朱熹强调儒释之异,批判近世“假佛释之似以乱孔孟之实者”以建构圣贤之学。

吾以心与理为一,彼以心与理为二。亦非固欲如此,乃是见处不同,彼见得心空而无理,此见得心虽空而万理咸备也。虽说心与理一,不察乎气禀物欲之私,是见得不真,故有此病。《大学》所以贵格物也。

儒、释之异,正为吾以心与理为一,而彼以心与理为二耳。然近世一种学问,虽说心与理为一,而不察乎气禀物欲之私,故其发亦不合理,却与释氏同病,又不可不察。

世衰道微,异论蜂起,近年以来,乃有假佛释之似以乱孔孟之实者。其法首以读书穷理为大禁,常欲学者注其心于茫昧不可知之地……盖亦有自谓得之者矣,而察其容貌辞气之间,修己治人之际,乃与圣贤之学有大不相似者……夫读书不求文义,玩索都无意见,此正近年释氏所谓看话头者……

朱熹强调“大学所以贵格物也”直接针对的是近世一种学问,虽说心与理为一,而不察乎气禀物欲之私。而其“大学”的建构,应对的是佛释之学“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

仁甫问:“释氏之学,何以说为‘高过于大学而无用?’”曰:“吾儒更著读书,逐一就事物上理会道理。他便都扫了这个,他便恁地空空寂寂,恁地便道事都了。只是无用。德行道艺,艺是一个至末事,然亦皆有用。释氏若将些子事付之,便都没奈何。”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人之学,有大人之学。……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在朱熹看来,佛释不读书。因此,他从辟佛的角度讲读书穷理,强调读书穷理是儒学与佛释区别所在。

在朱熹的视野中,从学术的历史角度看,“《论语》不说心,只说实事。《孟子》说心,后来遂有求心之病”;而从学术的现实格局看,“圣人之学,本心以穷理,顺理以应物……释氏之学,以心求心,以心使心”。朱熹一方面认同孟子说心,又关注到现实的“求心之病”,他把圣人之学与释氏之学对立起来,反对现实语境中释氏之学的以心求心、以心使心。因此,他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与知识谱系中,沿着儒学的内在理路建构以意逆志读书法;其读书论题就在突破释氏之学的弊端显示出意义。

朱熹的以意逆志读书法,从语境来看,是宋代语境中辟佛的儒学方法建构。朱熹应对各种对手形成的观念,是其自我立场上对孟子以意逆志命题的转换,但这种转换是应对佛禅而生的对孔孟内圣之学、为己之学的方法奠定。同时,儒学的核心是道德哲学,朱熹把孟子以意逆志说《诗》之学凸现为“以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的道德活动。“学”在朱熹的视野中呈现多种形式,其有为己之学的共同内涵。读书具有为己之学的特质,朱熹强调切己体察。“读书与存心同。”读书又是圣人之学。“人惟有私意,圣贤所以留千言万语,以扫涤人私意。使人人全得恻隐羞恶之心,《六经》不作可也。”

总的来说,朱熹“以自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的以意逆志诠释所建构读书法,是在其应对佛释之学挑战而建构圣贤儒学的论题中展开的。

三、意义与回响

朱熹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诠释,是在其应对佛释之学、建构圣贤儒学的论题中展开的,是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背景中的产物。同时,“所有的思想者的思想,是针对着自己的问题来展开的,而自己的问题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现实的与思想的双重环境构成的”。因此,朱熹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就可以从两个向度衡量:一个是解释命题形式、呈现命题历史面貌的学术史,一个是讨论命题问题、解答命题所提问题的思想史。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朱熹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呈现孟子命题的形式,揭示其历史内涵,得到了后人认同。虽然朱熹是在理学立场上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并实现了语义扩展与适用范围扩展,但其呈现了以意逆志命题的孟子之学面貌。

具体来说,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把孟子以意逆志说《诗》解释为“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并进一步扩展为“以自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的读书法。从具体的《诗》文本到所有的经文本,从《诗》人之志、作者之志到圣人之志。这种语义与范围的扩展,在孟子的视野之中。“大抵圣贤之言,多是略发个萌芽,更在后人推究,演而伸,触而长,然亦须得圣贤本意。不得其意,则从哪处推得出来?”“须是本句透熟,方可推。若本句不透熟,不惟推便错,于未推时就错了。”朱熹平心以待以意逆志读书法诠释,是其推究圣贤之言的自觉实践。

“大凡朱子说经主求本义,本义既得,乃可推说,一也。经之本义只有一是,不能二三其说,二也。有非经之本义二说自可存者,三也。”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是把握孟子的本意而作的推究、引申。其由“以意逆志”命题意-志形式推究与引申出己意—作者之意的关系,强调迎取等待的方式,并认同可理解性等等观念,是孟子之学视野的凸现。“朱子之四书学,乃是绾经学与理学而一之。使经学益臻于邃密,理学益臻于深沉。”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并非以孟子语作一起头,借以自发己意。他务求发得其本义而力戒自立新说的经学精神,使得其以意逆志命题诠释以呈现孟子本义为目的。其诠释进一步赋予孟子以意逆志命题以形式与知识的意义。

可以说,朱熹在理学立场上所作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达到了其对孟子本义解释的注释目的。他对以意逆志命题的诠释,始终在命题形式的框架中,而且包含汉代赵岐汉学立场的解释。因此,众多后世诠释者接受认同朱熹的字词解释。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朱熹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与知识谱系中应孟子问题而展开。其命题诠释也是对孟子命题所提理解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而生成的理解思想。

与孟子命题以心求心的诠释思想比较,朱熹诠释以意逆志命题显示的诠释观念是平心以待。这种差异在于朱熹认同孟子命题呈现了以心求心理解路径的同时,又强调“《孟子》说求心,遂有求心之病”,更关注现实的“求心之病”。所以其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客观上是应对现实的“求心之病”而寻求的存心之术,是对孟子以意逆志命题所提出问题与所指路向的进一步讨论与方法的具体落实。

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诠释显示的首先是一种理解技艺。这种技艺与己意以求不同,“朱子教人要能具备虚心、专心、平心、恒心、无欲立己心、无求速效心、无好高心、无外务心,无务杜撰穿凿心,能把自己放低,退后,息却狂妄急躁,警惕昏惰闲杂。能如此在自己心性上用功,能具备此诸心德,乃能效法朱子之读书”。

朱熹论读书有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等多种术语,而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是其精神核心所在。论者强调“考亭以意逆志于千百世之下,大破汉儒之彀”。认为“大约淳煕以前无舍序言诗者。淳煕以后遵《集传》废序者十之九矣。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序所云:‘发乎情止乎礼义’者,无邪之说也,本乎孔子者也。孟子曰:‘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集传》去序言诗,求诗人之志于千载之上,以意逆志之说也,本乎孟子者也。”后世论者把朱熹的就诗论诗的方法理解为“以意逆志”。“朱子以诗求诗,是就诗之字面文意以得是诗之何为而作。正孟子以意逆志者。”

“朱熹对孟子‘以意逆志’的重新诠释,实则是对《毛序》误用其说、对《诗》篇篇论之以‘美刺’而不顾《诗》之本义的有力辩驳”,而且“朱熹‘以《诗》言《诗》’标志着中国经典解释学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以《诗》解《诗》的《诗经》诠释方法仅仅显示诠释对象选择,而平心以待以意逆志诠释更显示朱熹《诗经》诠释方法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其以自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的以意逆志方法,适用范围扩展到整个经文本。因此,“朱熹在《诗》学中建立起的方法论原则,实际也就历史地为整个新兴的理学经学建立起了与汉唐古典经学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原则”。

同类推荐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重生炼宝女王

    重生炼宝女王

    都市异能爽文,强强联手,结局一对一!◎◎◎◎◎◎◎◎◎◎◎◎◎前世,她是精干的首席记者,却被无情狠心的渣爹与男友联手杀害灭口。今世,身怀异能,强势重生,她眼神冰寒,手段狠辣:“负过我的人,我要你们千倍偿还!”拥有一双可以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回春妙手,身负神秘门派的千载传承,让林紫苏成为华夏国最传奇妖孽的炼宝大师。凡是经她祭炼的宝器,下可招财治病,中可杀人无形,上可诛邪镇魔!凡是被她碰到的物品,废物可得新生,顽石能变至宝,化腐朽为神奇!炼宝器、驱邪魔,收萌宠、寻神物、报旧仇、踩人渣……都是她的主业。鉴宝、文物、玉石、医术、经商……也同样是她的主业。上至名流,下至巨星,都是她的主顾。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三岁孩童,华夏国无人不知她的大名。青年才俊们环绕打转,腹黑少主、型男模特、商界精英、紫衣妖男、人气明星等等费尽心机,只为博她欢心。林紫苏却眼皮也不抬一下:“求交往的帅哥太多,请排个队先。”【精彩片段之一】“你根本炼不出能转运驱邪的护身宝物,完全是在说谎骗钱!”满面嫉妒的女明星失态大吼。林紫苏抱臂淡定回视这胸大无脑的艳丽女星:“忘了告诉你,除炼宝外我还会看相。现在我看你气运暗晦,衰鬼萦身,注定事业要走下坡路。”这时,有人附到女星耳畔低语数句,她当场风中凌乱:“什么?!要解约换女主?”一旁,某男将手机丢还秘书。敢当着他的面给他看中的人添乱,这脑残女星注定一辈子前途无“亮”。【精彩片段之二】“拍卖的玉佩让给你又何妨,希望你到死都戴着它。”看着曾亲手将自己推下深渊的渣爹,她笑得别有深意。一个月后,渣爹染上怪病,官司缠身,亿万家身转眼成空,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精彩片段之N】尽在文中!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微加幸福,这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动容的情话。分隔两地的这半年,想念一点一滴,昏天暗地。爱是一念之差,最幸福的不过就是,你曾温柔呼唤,而我,刚好有过应答。
  •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岗位是一个人脱离平庸,走向卓越的支点。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 逆凡道

    逆凡道

    世界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因为有平行空间;宇宙也有生灭,人亦如此。但死亡真的是结束么?未必!有人说成功是逼出来的,不是被人逼,就是自己逼自己。而主角的人生如果不遇奇遇,也许永远不会脱颖而出,异于凡人!只会是一个淹没在时光隧道里的凡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驱邪女生:鬼魅校草

    驱邪女生:鬼魅校草

    【天马行空,异度空间】他的身上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气息,邪魅诡异。她,蔷薇系驱邪师,与他,注定的宿敌,却甘愿违反天意的为他付出。神话少年驱邪师的出现,一场不可逃离的战斗。姐妹情深,邪魂至尊,驱邪师与邪魂的爱情,挣扎与执着,亲情,友情,爱情,终为宿命!
  • 万古至尊

    万古至尊

    十大封号武帝之一,绝世古飞扬在天荡山脉陨落,于十五年后转世重生,化为天水国公子李云霄,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武道九重,十方神境,从此整个世界暴走!//火爆新书《天神诀》已发,欢迎大家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