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00000016

第16章 拓展:己意与平心的诠释之路(7)

对于孟子倡导的这种心理解释方法论,朱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有力的发展。他强调:“‘以意逆志’,此句最好”;“此教人读书之法。”并进而提出:“读书须是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朱熹的读书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经典解释方法步骤与技艺,这种方法不仅成为朱熹《诗经》诠释、《孟子》诠释的方法,而且成为中国古典诠释学极其重要的传统。

更进一步看,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诠释更显示出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文本理解现象提问与解答的独特视野——诠释伦理视野。

以意逆志读书法是从修身的视野中呈现的论题。以意逆志读书的对象是圣人之书。一方面,“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另一方面,“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因此,读书有特殊的意义。

须是存心与读书为一事,方得。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其何可废。”

某要得人只就书上体认义理。日间常读书,则此心不走作;或只去事物中衮,则此心易得汩没。知得如此,便就读书上体认义理,便可唤转来。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是不惟读书之法,是乃操心之要,尤始学者之不可不知也。

读书是格物方式,也是存心途径。正如朱熹所强调:“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朱熹认同人人皆圣人,但主张从内修外入同时开始。他所说的读书法不仅是理解经典的方法,而且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二者是一体之两面;换言之,理解与实践在此交织在一起。

又问:“如孟子言‘勿忘,勿助长’,却简易。而今要细碎做去,怕不能贯通?”曰:“孟子言‘勿忘,勿助长’处,自是言养气。试取孟子说处子细看,便见。大凡为学,最切要处在吾身心,其次便是做事,此是的实紧切处。学者须是把圣人之言来穷究,见得身心要如此,做事要如此。天下自有一个道理在,若大路然。圣人之言,便是一个引路底。”

读书是悟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梯,“古昔贤圣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朱子读书法中所强调的“虚心涵泳”、“退一步”、“以意逆志”、“以书观书”等方法,亦不仅仅是对一己的先入之见的悬搁,更是个人主体修行、变化气质的一种方式。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朱子读书法之精髓,则非“敬”字莫属:“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敬字。”“尊经”、“贵精熟”、“虚心涵泳”、“平心徐看”、“耐心”、“静心”、“专心”、“退一步”云云皆与“敬”字有关。

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建立其读者与作者的伦理关系。“迎”、“迎取”所显示的不是一种读者与文辞、书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读者处理文辞、书本的理解方法;而是读者与作者的交往方式,处理读者与作者交往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处理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更主要的是自我内在的人伦修养问题。当然,这种关系在朱熹视野中是自我与圣人、私欲与圣心的关系。

“孟子说以意逆志者,以自家之意逆圣人之志。如人去路头迎接那人相似,或今日接着不定,明日接着不定,或那人来也不定,不来也不定,或更迟数日来也不定,如此方谓之以意逆志。”朱熹的描述是等待,这种等待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求知方法,更是一种读书活动中的伦理规范。是否等待,怎样等待,正如朱熹所言“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自难说”,都是从内在的伦理认同的角度才能看到。从诠释思想的角度看,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建构的读书法,具有修身意义的伦理精神而非方法论的科学精神。以意逆志读书显示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方法,而是一种操心之要、玩心工夫;不是等同现代寻求文本作者本义的诠释方法,而是等待圣人本义、获取恒常义理的修身途径。其对理解的处理重视理解圣人,以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建构了诠释伦理视野。

问:“如先生所言,推求经义,将来到底还别有见处否?”曰:“若说如释氏之言有他心通,则无也。但只见得合如此尔。”再问:“所说‘寻求义理,仍须虚心观之’不知如何是虚心?”曰:“须退一步思量。”次日又问退一步思量之旨。曰:“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自难说。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益。”

在诠释方法上主张圣人伦理是儒学特色的表现,以意逆志读书是传统学术背景中儒学建构的方法标志。“朱子这里论及的读书活动也远远超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单纯阅读这一环节。它牵涉到阅读行为之前的心态调整(闭门端坐、涵养本原、平心)、阅读过程中的身体姿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以及阅读过程之后的体证、体行(蒙头去做)。这阅读过程的‘前’、‘中’、‘后’三个环节一起才构成了朱子所谓的‘读书’活动。如此,读书活动不只是理解活动,亦同时牵涉到‘实践之志’,是一种‘存养之功。’”

作为孟子以意逆志命题背景的尚友求善视野,在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中凸现出来。与赵岐诠释相比,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完成了诠释伦理视野的建构。其在私意与公意的论域中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建构了理解的主体间性,完成心的形而上建构。可以说,朱熹在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中对理解问题的应对,呈现了孟子之学的特色。“理学是将儒家伦理学说概括、升华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儒学。”

从孟子以心求心诠释视野看,朱熹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诠释显示了儒学诠释伦理的完成。从经学诠释思想的角度看,朱熹以意逆志诠释完成了儒家诠释思想的建构;从对理解问题的解决看,朱熹以意逆志诠释建构的诠释伦理视野,是中国古典诠释伦理建构的关节点。

朱子的释义学之所以是积极的释义学,不仅在于他主张批判的阐释而非仅为使文本能为人读懂的疏通字句,而更在于他的释义学归根结底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操作,而是一个实践过程,在这点上它倒是与哲学释义学的精神颇为相近。朱熹始终认为:“圣门之学,下学之序,始于格物以致知。不离乎日用事物之间,别其是非,究其可否,所是精义入神,以致其用。”(《朱文公续集》卷六)“圣人将那广大底收拾向实处来,教人从实处做将去。”(《朱子语类》卷六十四)因此,“读书须是晓得文义了,便思量圣贤意指是如何?要将作何用?”(《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解经并非为了单纯知识的增进,而更是生命实践的一种方式,即使人生禀得天地之理。而“禀得此理”不是纯粹为了与一己生命无关的求知或求真,而是为了“力行”:“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既听得了,去做,如此方是道问学。”(《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朱子释义学的实践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子的释义学更近于西方的哲学释义学,而不是古典释义学。

论者强调朱熹释义学与哲学诠释学精神相近,突出其实践性特质;但进一步看,朱熹诠释观念显示的这种实践性是一种道德实践,不是以理解圣人为最终目标,而是以修养自我为最高追求。平心以待显示了以意逆志读书指向圣人的角度是虚心以待,指向自我的是平心体察。不仅在目标上确定伦理,把一切关系视为人际关系,而且在方法上追求伦理性。平心以待包括虚心与切己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心等待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内在平心的体证;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统一在平心以待的理解观念之中。

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显示了其追求诠释有效性的保障不在方法的外在共同性,而在内在伦理的认同性。清人论文学诠释的伦理认同方法是其回响,“余以为说诗者,譬如出户而迎远客,……故必知其所由之道,然后从而迎之,则宾主怀然把臂,欣然促膝矣,此以意逆志之说也”。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认同迎接的以意逆志方法观念,其强调读者境界提升,凸现追体验的诠释思想,正是朱熹以意逆志诠释所完成的诠释伦理视野之现代回响。徐复观论文学阅读提出:“读者不仅是多知道了什么,而是以诗人的人生境界,提高、洗练了读者的人生境界。”“我们对一个伟大诗人的成功作品,最初成立的解释,若不怀成见,而肯再反复读下去,便会感到有所不足,即是越读越感到作品对自己所呈现出的气氛、情调,不断地溢出于自己原来所作的解释之外、之上,在不断地体会、欣赏中,作品会把我们导入向更深的意境里面去,这便是读者与作者,在立体世界中的距离不断地缩小,最后可能站在与作者相同的水平,相同的情境,以创作此诗时的心读它,此之谓‘追体验’。在‘追体验’中所作的解释,才是能把握住诗之所以为诗的解释。或者,没有一个读者真能做到‘追体验’,但破除一时知解的成见,不断地作‘追体验’的努力,总是解释诗、欣赏诗的一条道路。”同时,徐复观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凸现“迎接”的追体验方法:“由所得到的这种气氛、感动,以迎接出(逆)诗人作此诗之动机与指向,使读者由读诗所得之意,‘追体认’到作者作诗时的志,这才真正读懂了,才可以说《诗》。”

以命题诠释与思想建构相统一的方式,朱熹在新的论题中拓展以意逆志命题的意义空间。其“以自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内涵阐释建构了以意逆志读书法,凸现诠释伦理视野的儒学特色,以应对佛禅之学。

可以说,文化价值的向内转变与成圣意志的高涨,使得朱熹提出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来总结经典诠释的传统经验,解决经典诠释的现实问题,开拓经典诠释的儒学新局面。其诠释伦理视野建构是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中重要的关节点,其扩展方式与扩展过程具有丰富的文论学术史意义。

$小结

汉宋论者扩展以意逆志命题的适用范围、语义,并出现不同意义指向的诠释。

从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来看,在孟子圣人化、《孟子》经典化与总结《诗经》诠释经验的背景中形成的经学诠释学主题,使得以意逆志命题被接受、认同;同时,经学诠释学的内在问题使得诠释者在不同知识谱系中对以意逆志命题作出不同意义指向的诠释,使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具有己意以求与平心而待(经汉学与经宋学)的不同诠释方法思想观念特色。

从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角度看,汉宋诠释者共同呈现命题运用与语义扩展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阶段。其诠释不仅是注释命题本身的学术形式,还是讨论命题所提问题的思想陈述。

从中国诠释学建构角度看,其己意以求与平心而待的诠释观念呈现不同理解技艺,但共同建构理解本体与诠释伦理论域、视野。整体上看,汉宋论者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具有运用以意逆志方法,解决其面临的语言之蔽、主体之蔽,建构诠释伦理视野的文学思想意义,同时具有命题运用、语义拓展为特色的文论学术意义。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共享心灵丰美的盛宴,提升人生至高的境界。以故事为底料,调以哲理的启思,为青少年朋友文火慢炖,烹制100道心灵鸡汤,精心奉献一部感人至深的心灵之作……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蛇王的毒家收藏:腹黑农女

    蛇王的毒家收藏:腹黑农女

    一穿越却没想到妹妹来争未婚夫,爹竟然命令她解除婚约,还骂她废物傻子,她招谁惹谁了?别以为我好欺负,带着蛇戒穿越,里面住了条金光灿灿的蛇王,为她打抱不平,守护她。这条蛇王还挺能的,不光保护她,还折腾出三个蛇宝宝出来,各个天赋逆天,实力非凡,还天天惹事,让她这个做妈的怎么办才好?这是一个有趣的农女、蛇王和蛇宝宝的故事。
  • 追妻攻略:爱情三十六计

    追妻攻略:爱情三十六计

    五年前他失约,并且销声匿迹;五年后,他横空出现,闯入她的生活。“老婆,你带着我的宝贝女儿,打算什么时候回家?”欧阳宸一脸酷相,一手拦下挡住去路。木洛溪一脚踩在他锃亮的皮鞋上,咬牙切齿道:“看你人还蛮帅的,这认人的水准怎么这么差劲?别没事逮着人就当做你老婆!”
  • 重生花痴丑女

    重生花痴丑女

    周家有女,天生愚蠢花痴,丑女一枚,受尽了嘲笑。安家有姝,亦名阳阳,天生丽质,狂傲不羁,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次意外,魅力不羁的安阳阳变成了花痴丑女周阳阳,一切全然改变。男人靠近她身边是善意真心还是不怀好意?是利用还是想再利用?看她如何瘦身,如何周旋男人之间,如何为了自己报仇,如何与抛弃她的未婚夫PK......这是非常另类的学生故事!希望亲亲们喜欢!★(纯属虚构,请勿模仿)☆☆领养名额☆☆yoguat空★周阳阳上官依诺★安阳城妖娆月魔★敦玺恩★推荐爱如天使的V文《总裁的纯纯老师妻》她是堂堂亚洲首富的女儿,从小备受呵护,疼宠中长大。为了实现老师梦,阴差阳错成了高中老师,从此,她单纯的生活彻底改变!☆☆推荐师傅热文逐云之巅《盛世军婚》师姐的文《霸宠盗种妻》☆☆好友连接推荐景行《首领小夫人》妖娆小桃《重生一豪门傻千金》沐清妃《重生之豪门前妻》葬花翼《全能皇妃》雨淼《懒情女主》陌潇湘《女皇不好惹》十柒月《我的明星小女人》若绯儿《限制性宠爱》能让你流泪的终不是我《我的妈咪不好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痴丑女,名动天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冷面总裁宠娇妻

    冷面总裁宠娇妻

    他回头,看到拉着他的是她。“不要走,我不要一个人在这里。”她呓语着,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美眸中泛着泪花和迷离之色,她的眼睛很漂亮,但此时却像是受惊的小鹿般看着他依赖着他。“我必须走,你还小,若我不走,你会被人说闲话。”男人乍看之下是个妖冶的美男,可此时却不妖冶,俊美的脸上挂着一丝关切。“不要,我不怕被人说闲话,留下来陪我好不好?”……
  •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精选了梭罗、海明威、罗斯金、莫里斯、里尔克、笛福、兰姆、马克·吐温、托尔斯泰、毛姆、戴克、怀特、艾默生等50多位全球公认的文学巨匠,近百篇最美的散文,100多幅精美插画。全书精致雅美,传承名家之灵气,有如万般激流在心中翻涌,又似气吞山河的力量,抑或万物如谜般沉默静美,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心灵滋养。
  • 超级战兵

    超级战兵

    【最火爆热血爽文】末世神级强者重生都市,本想低调内敛地生活,奈何却被女人退婚、家族抛弃、众人瞧不起……“我本低调、逼我嚣张,既然如此,那就让苍天敬畏,让大地颤抖,让整个世界都因我而疯狂!”——叶天辰。【PS:(本书各大主流平台,点击均破亿,数千万读者追捧,简体书出版上市,销量火爆;繁体书出版上市,港澳台狂销五十万册。余有影视、游戏、动漫等版权,欢迎洽谈余下版权,都市异能、现代修真内容,非常适合改编!)】书群Q号:227085278新浪微博:作者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