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三年(1640)闰二月。
老百姓说,闰二月,刀如雪。是年端午,有星犯北斗,星象术士言,主刀兵之兆。
秋九月,张献忠率部自两湖入川,兵如豺狼,所向披靡,旬日之内连克绵、梓、遂诸州三十八县,前锋直逼省垣成都。
守城大将胡元浩,骁勇善战,乃大明朝难得的一员虎将。因其征讨黔南苗蛮祸乱有功,由兴义州千总升任遵义府总兵。朝廷见张献忠兵势锐不可当,急调胡元浩入驻成都,以防西川失守,进而波及滇黔。
胡元浩初到成都,自恃南征功高,不把川人放在眼里。他哪里知道,那蜀中的地头蛇岂是易与之辈?谁都说巴山蜀水险恶无比,胡元浩的做派,自然惹得地方官员火冒三丈,明里暗地使绊子让他难堪。今个儿守城兵卒临阵脱逃,明日里又是城门无故洞开,胡元浩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连丢简州、崇州二城。成都失去二城拱卫,已成一座孤城,危在旦夕。
胡元浩乃一介武夫,又不谙蜀地风情,自然不识这些手段。为鼓舞士气,他亲自到各营巡视,每到一处,就大讲特讲黔南平蛮事,以此激励川军意志,誓死保卫成都。
九九重阳节,张献忠发兵进逼成都。十万大军云集锦江对岸,一时战马嘶鸣,旌旗猎猎。
胡天浩巡视城墙上,仿佛又回到了黔南战场,一腔热血汹涌。他令铁匠锻造了四面大铁牌,上书“大明忠臣胡天浩”,悬挂在锦城四方的大门上,以死表忠;又作纯银腰牌一面,上面镌刻着十九个蝇头小楷:“有人获吾尸者,望予葬之,此银为埋葬之酬金也。”
胡天浩将腰牌整日里挂在腰间,带着它到各营巡视。守城的兵卒们都知道,如若成都被贼军攻陷,胡大人必定投井自尽,誓做大明忠臣,决不做张献忠的俘虏。
一城军民皆感动。
张献忠兵临城下,轮番鼓噪冲杀,昼夜不停。胡天浩往来各营巡察,片刻不敢懈怠。守城军民见胡大人日夜操劳,人人感奋。纷纷泣言,誓与成都共存亡。胡天浩甲不离身、刀不离手,双眼熬得通红。但见军民们群情激奋,心里稍感宽慰。
张献忠自入川以来,大军行处,从未受到过任何抵抗,气焰十分嚣张。不料此番进攻成都,围城已有十日,前锋迟迟未报攻城的任何消息,心里甚感奇怪。于是,亲率随从来到城下督战。
众将见主帅亲临城下,一边叙说成都城防布局谨严,工事坚固,一边陪着他隔江巡视。
张献忠远远望见对岸的城楼上,旌旗炫耀,刀戟纵横,士勇严阵以待。心里大为惊讶,不想西川蛮夷之地,竟有如此的领军人物?他在马上鞭指城楼,询问左右:“何人守城?”
先锋大将李定国拱手禀报道:“大明忠臣胡天浩。”
胡天浩?好熟悉的名字!张献忠闻言不怒反笑:“可是谷城胡天浩?”
“正是此人。”
张献忠哈哈大笑道:“手下败将,不足挂齿,成都唾手可得矣。”
众位将领当然明白主帅所言之意。
十年前的谷城会战,张献忠单枪匹马生擒胡天浩一事,军中头目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当初,张献忠念胡天浩是一条好汉,悄悄将他放了,原指望他不再为大明效力,不想今日又在西川和他碰了头。
张献忠环颌一把乱蓬蓬的黄须,人称黄虎,他哪里会把一名手下败将放在眼里?可是他并不知道,时过境迁,胡天浩已不再是当年驻守谷城的小小校官,如今的胡天浩已是大明王朝镇守西南的总兵大人了!李定国本想把这个情况告诉张献忠,又怕遭大帅呵斥,便闷在心里没有吱声。
张献忠看见众人的脸上有犹豫之色,粗口一张,就骂了一句:“妈的个巴子!”急令亲兵传话各营,暂缓攻城。自己带着一帮人,匆匆赶回大帐里,亲自修书一封,叫来贴身的亲兵,面授机密,叫他连夜入城,务必将此信送到胡天浩手上。
亲兵领了帅令,扮作入城卖柴的樵夫,乘了朦胧夜色,混入锦江对岸的城里。
亲兵来到总兵府,看到兵卒护卫甚严,便大声地喧哗,并自暴身份,意欲让总兵胡天浩知晓。
胡天浩听得府外人声鼎沸,不知卫兵们何事喧嚣,便步出门外查看详情。
众人将亲兵押到胡大人面前,从他身上搜出密函呈上。
胡天浩拆阅完毕,却并不让左右知晓信件的内容。他立即喝令刀斧手斩杀了来人,并将其首级悬挂在西门上,以示抗贼之心坚不可摧。
张献忠闻报亲兵被斩,头颅悬挂在西门上,气得两眼圆睁,急令各营即刻攻城。
众位将领不知道大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会儿喊停,一会儿又战。
但看到张献忠怒气冲天的样子,不敢多言,只得舍命向前冲杀。
锦江两岸,炮声震天。献兵如蚁拥蜂攒,锦城四门岌岌可危。
城中守军大急,偏偏这个时候,不见了总兵胡天浩。那些川籍将官早就想看胡天浩的笑话了,谁也不愿意出来领头抵抗。
酉时,南门被献兵攻破,城里一片大乱。有人乘机四处呼喊:“胡大人已投井尽忠了!”
守城之军闻言,顿时溃如堤崩。
献兵乘势而上,枪炮炒豆子一般轰鸣不停。戌时,成都四门都遭敌攻破。
张献忠在众将的环卫下,昂首进入成都。
同年冬,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
有市民曾见胡天浩着伪官服入朝觐见,看上去委靡不振,早已没有了先前的豪情。
据《四川通志》载,当日张献忠写给胡天浩的书信,文字十分地粗俗,恰如其人:“格老子要尔投降。如降老子,斩老子亲兵并悬首西门,老子就知道了。事成之后,老子升尔为成都知府。”
翌年春,胡天浩果为伪成都知府。三年后,王师光复成都,胡天浩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