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200000047

第47章 制度的反思(下)(1)

一、以制度理性为“问责制”辩护

虽然不同程度、不同意义的问责行为在中国过去的政治运行中并不鲜见,但2003年,因防治非典疫情不力,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免职,却使得问责制第一次清晰而又强势地进入中国社会公众的视野。从此,问责制成为了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数年下来,爱之愈切,苛之愈刻,问责制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引发了众多的讨论。期待者有之,失望者也不少;赞同者固然很多,质疑者或许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问责制进行一些审慎的反思与理性的分析,对促进问责制的健康、有效运行是有意义的。

(一)对问责制彰显的政治文明进步意义要充分肯定

问责制是一种制度安排,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安排。在它身上寄托了我们对推进政治文明进步的希望,它事实上也确实已经肩负起了推动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使命。虽然从现在看,问责制还可能只是一个起步,甚至只是一个征兆,其问责效果不能过于高估、其问责范围也尚且止于局部与下层,但所蕴涵的政治文明进步的意义与价值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大力宣讲。

——问责制的出现表明,责任概念进入了社会政治运行的规则,权力应该被问责。

权力,就其最基本意义来看,是指影响乃至支配他人的一种力量。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将权力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活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抵抗的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问题是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习惯奴役或者视奴役为理所当然的社会,为什么还要允许权力的存在?答案其实很简单。社会上客观存在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公共事务是必须去做的,公共利益也是必须去实现的。但这些事务与利益靠单个的个体是不能实现,也不会去实现的。于是社会就把处理这些事务的权力赋予某一机构(比如政府),某一群体(比如政府官员),让他们去承担处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的责任。从这个意义来看,责任是权力存在的前提。现代政治通过“对责任的需要”解决了“权力为什么要存在,权力又为什么能存在”这一问题。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权力与责任一直是分离的,似乎权力就是一种可以为所欲为而没有、也不需有任何顾忌的特殊力量,也就是“特权”。问责制的出现,使得责任概念进入了社会政治运行的规则,从政治文明的层面告诉社会与社会公众,权力应该被问责,对权力问责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问责制的逻辑基础是有权力就必然要负责任,只要在权力范围内出现某种事故,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这些年来,温家宝总理对国务院明确提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就是这种政治文明意识的充分反映。

——问责制的出现表明,权利意识越来越为社会政治文化认同,官员可以被问责。

授予权力是容易的,制约权力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靠什么来保证官员掌握了权力之后不会反过来不正当地强制压迫社会公民呢?这就是社会公民的权利。现代社会的权利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公民或法人依法可以作的行为和享有的利益,这种行为和利益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公民有权依法自己去实施某种行为,也有权要求其他公民或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去作或者不作某种行为,从而使本人得到一定的利益或者实现某种愿望。

关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马克思曾讲过:“只有为了社会的普遍权利,个别阶级才能要求普遍统治。”所以,权利是权力来源,也是权力配置和运作的实际指向和界限。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理念就是通过“权利”来制约“权力”。既然官员的权力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社会公民让渡出来的,那么社会公民在自己认为需要的时候收回“权力”就是他们天赋的、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中国传统社会往往把官员看得比民众要高人一等。历史文化的潜移默化,社会民众习以为常了,官员自身也理所当然了。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有一些官员视自己为“父母官”“官老爷”。而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等等说法却往往被视为一种话语标签与实际行为大大脱节。问责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政治文化的潜意识,使得中国的政治关系开始进入了现代政治文明应有的轨道。问责制所形成的政治文化让中国社会公众明白过来,在官员面前自己才是主人,官员是可以被问责的,这是作为社会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问责制伴生的政务公开造就了社会刚性压力,问责不再内部化。

我们在本文开始时提到,中国政治中其实一直有问责行为的存在,但为什么2003年及其以后的问责在社会中的反响巨大,此前的问责行为却好像印象不深。究其原因,这是问责制所伴生的政务公开导致的。换句话说,2003年以后的问责是一种公开行为,基本上是处于阳光之下,而此前的问责则更多是一种内部处理,乃至暗箱操作。

造成这种态势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在2003年时中央政府为了体现控制疫情的决心,平息社会公众情绪,也为了整肃行政运行中的一些不良现象,通过公开高调的问责来借力用力达到上述目的。但现代物理学中的自组织理论表明,一个系统中的行为会自我加强、自我扩散,形成正反馈。公开透明的行为一旦启动,本身就会出现一种正反馈的力量为进一步的公开积聚力量、开辟道路,导致社会对公开的要求与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个原因则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络与手机短信的出现,使得社会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甚至具备了即时传播的可能;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社会普通民众皆可方便地获得信息,表达意见,政治参与的手段越来越有效。

这种公开的态势加大了问责的影响,也放大了问责的功能,更强化了问责的意识、要求与行动。这种力量甚至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定范围内超出我们的预想与控制,成为一种刚性压力。不仅政府想在小圈子内部问责已成不可能,就是政府公开问责后其问责的效果、方式等问题,都因公开而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评判之下。

既已起步,就不可能停下来。正因为具有如此丰富且深远的政治文明意蕴,客观上使得问责制不仅成为了今日中国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甚至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突破口、示范者。

(二)对现实中出现的问责制实践困境要作理性分析

我们高调评价问责制的政治意义,并不意味着问责制的实践效果已经很好。事实上,这些年来的问责制实践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问责不准、问责不公、问责不细、问责无效,等等。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很多的同志都归咎于问责制度不完善。此判断不能说不对,但大有可商榷之处。

目前,问责制度的不完善是一个客观事实。毕竟问责制还是新生事物,而制度的形成与完善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相当长的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是不行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进一步完善问责制的各项制度,细化问责的各种细则、规定,使得问责制度尽可能的完备准确。这个工作我们一定要做。但更重要的是,要理性承认制度本身的局限。制度学研究告诉我们,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就算问责制已经很完善了,依然会存在一系列的制度困惑。

——制度不可能完全细化,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制度存在的前提。

确实,目前我国问责还没有专门的、完善的成文法。问责的主要法理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及最近刚刚通过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但所有这些法律、制度与规定仍然是以原则性为主,操作细则并不明确。据此,很多同志就一再地强调问责制要有实施细则,制度要更严密、更细化、更精准。我们绝对不否认对官员的问责应科学化、法制化,谁应当负责任,应当负责任到什么程度,要有一个量化的、具体的规范,应该程序化问责。但问题是制度究竟能细化到什么地步,就算真细化到了极致是否就真能精准问责。

制度研究表明,制度是要细化,但制度不可能无限细化。制度说到底是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的梳理与界定。社会关系是极端复杂的、社会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任何想包罗全部社会关系细节的制度都是异想天开,有道是百密必有一疏。

更何况,我国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权限设定事实上是不清楚、不明确的。现实中的关系不能细化和没有细化,却要求在制度设计上得到细化,这只能是痴人说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问责过程中会出现相关部门相互推诿,谁都有责任,谁又都没有责任;被问责者具体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模糊不清。

制度要想良好运行,固然依赖于制度的细化与完善,更依赖于对制度自觉践履的一种意识。用制度学的话语讲,就是制度意识。良好的制度意识可以弥补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使得制度正常运行。消极的制度意识却恰恰相反。比如,2008年春节南方发生冻灾导致春运严重受阻,引发很多问题。事后,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在两会期间尖锐批评铁道部工作混乱,要求追究主管领导责任。而铁道部发言人则反唇相讥,质疑批评者危机期间在哪里。之后铁道部一位领导还高调自我评价铁道部的工作可以打90分。这种现象很有说服力地表明,如果没有一种自觉践履制度的意识,当事的政府部门与社会评价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对立。

为了不使问责制度流于形式,也为了弥补制度意识的缺失,具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根据现场具体状况临机决断的上级部门行政决策问责是对问责制切实能实行的必要补充。

——制度不能贪全,不要去问还有没有该问责的,理性的做法是对已经确定的责任先行坚决问责。

这些年的问责制实行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一些现象:问责一般只针对经济上的过失,而对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过失却不问责;问责多局限于执行环节而放过决策和监督环节;问责一般仅停留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少关注隐性的民生损害问题;问责只针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违法行政行为,不针对无所作为的行政行为;被问责主体多是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少有党的部门的负责人。于是有同志呼吁要完善问责制度,把所有问题都考虑进来,以求公平合理。

制度必须完善,但事实上制度不可能达到完善。一项贪求面面俱到的制度,往往可能最终丧失了约束对象;一味追求制度完善后再实行,只能导致制度监管真空。理性的做法是对现有制度已经锁定的责任者先行坚决问责。

问责不需要攀比。问责制的设计重点不在于是否把所有该被问责的人全部问责,而在于宣示所有被问责的人确有责任。有一个交通处罚案例用在这里很恰当。一个违章的人被处罚后不服气问,“其他人也违章了,你为什么不把他们也处理了,偏偏只处理我?”交通警察回答很简单,“那是另一个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你确实违章了,处理你并不冤枉。”

问责不讳言治标。还有的同志讲,问责制的重心不应该仅仅放在责任追究方面,而是要注重责任预防。这种愿望很好,但想实现这种愿望的制度设计很难、很不现实。反过来,现在的问责制好像看起来是治标,是“马后炮”,问题发生了才去问责,于前事无补。可是当这样的问责真正严厉实施相当一段时间,形成气候之后,就会于后事有益。因为严厉惩前必能有效毖后,这就是制度的导引功能。

——制度安排不能理论行得通,实际做不到。不要去放大问责主体,务实的做法是人民问责,政党执行。

有的同志从监督理论的角度指出,现有的问责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同体问责,缺乏人大、政协、民众等异体问责,更缺乏对上级的反向问责。这样的问责制度显然是不全面的,应该扩大问责的主体,让人大、政协、民众等异体问责成为主干。这种建议从理论上讲是很有价值的,却不符合当下中国政治运行的实际。执意如此,将使得问责制在实践中成为一种不可能。

同类推荐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中国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谋略家成长故事》自历史黄籍之中精选了一百二十篇权谋故事,我们以现代的观点,将西人的智慧重新诠释、赋予新意,并采颉古今中外名人的金句名言加以呼应,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古人如何振兴国家、统军作战?如何克敌制胜、赢得生存?
  • 霸宠之傻王恶妃

    霸宠之傻王恶妃

    龙国,帝都,丞相府。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花园里的花也是竞相争艳。散发出来的香味闻着让人沁人心脾,这样美丽舒适的环境之下,却有另一番景象。三个身着艳丽的女子正围在一起,时而捂嘴大笑,时而恶言相向,时而拳脚相加。地上的人儿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景惜,如果我是你的话,我早就死了算了,活着就是耻辱,就是受罪。”穿粉红衣衫的女子声音如出谷黄莺,言词间却透着狠毒。……
  • 棋子

    棋子

    《棋子》已入五折特价书库,全文订阅只须半价,(*^__^*)嘻嘻……本文不是悲剧,想看悲剧的绕道,女主很腹黑,想看善良可爱圣母玛利亚型女主的绕道,谢谢合作!(*^__^*)嘻嘻……她,尝尽人生百味,沧海桑田后,蓦然回首,依然迷茫;他,冷傲绝情,邪魅残忍,欲坐拥天下阴谋,阳谋,玩转天下!一朝穿越,他,成为她的父亲!她,却是他的棋子!他道:就算是死,你也休想逃离我的身旁……她道:除了杀了我,否则,休想完全控制我……十岁那年——他送予她第一件礼物:白玉,通体洁白,唯额上一红点,也是如墨的孩子,一条蟒龙!“它,是如墨的孩子,就如同你是我的小宝贝!”眸中,几许温情,脸上带着邪魅,似笑非笑。白玉,灵性十足,与主人心意相通!此后,白玉便成了她的武器!也成了他的囚裔……此后,是阴谋?是背叛?情伤心死……这是玉玉帮小LL写的简介,看起来比小LL自己写的棒多了,(*^__^*)嘻嘻……下面是小LL自己写的简介,汗颜呀……PS.小LL不写悲剧!!!!她,尝尽人生百味,沧海桑田后,蓦然回首,依然迷茫;他,冷傲绝情,邪魅残忍,欲坐拥天下,但却孤寂茫然;一场荒谬的穿越,她成为他的女儿,也是他手中的棋子,命运让两个感情的初学者相遇,伤害成为他们间唯一的交流,为了妹妹,她助他成就霸业,当妹妹的幸福在即时,当他权倾天下时,她再次选择了飘逝,但她的香消玉碎,却造就了一代嗜血的暴君,欲要天下人为她陪葬……PS.小LL不写悲剧!!!!!!(小LL已经尽力了,自认写简介的确不是我所长,唉……)*************************************************推荐自己的文文,《高中生小后妈》(搞笑)已完结《棋子》(穿越)已完结《权倾弃妇》(穿越)已完结《律政俏妈咪》(现代)已完结《爱妃再嫁我一次》(穿越)已完结《情咒之约定来世》(架空)已完结《夺情总裁退爱妻》(现代)已完结**************************************************推荐小LL姐妹们的作品:《冷情杀手的总裁情夫》夜梦羽,偶的太子妃,(*^__^*)嘻嘻……
  • 爆笑校园

    爆笑校园

    刚开始的内容属于无厘头、恶搞、爆笑,到后来,慢慢发展情节故事!说的是搞笑星球魔法师豆豆的故事。新书《男神让我强化出来了》已经签约,不会太监,大家可以放心去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 戏说红楼

    戏说红楼

    《幻石神游记4·戏说红楼》,本书是一本儿童幻想小说。女娲补天时遗留下两块“五彩神石”,一块化为《红楼梦》里贾宝玉随身佩戴的宝玉,一块化成了北京城一个时尚少年-幻石。不凡的身世和神奇的经历,让他穿越进了中国的古典名著当中,跟书中人物一起上演了一幕幕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故事,经历了一段段令人向往的神游之旅。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