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融,汲郡林虑(河南汲县)人。十二岁出家,初学外典。及三十岁,才解英绝,穷究内外经书。罗什入关后,师前往谘禀,罗什甚奇之。受姚兴之命,住于逍遥园,参与罗什之译场。后还彭城,讲说《中论》、《法华经》等,门徒甚多。后寂于彭城,世寿七十四。著有《法华义疏》、《大品般若义疏》、《金光明经义疏》、《十地经义疏》、《维摩诘经义疏》等。师讲说《法华经》之际,将经文分科为“九辙”,所谓“九辙”指不动明王之本誓乃谓断绝三界九地之惑障,完成十地之佛地;由于不动明王之利剑周围有九火焰,故称“九辙”,其利剑称为“九辙剑”,故时人誉道融为“九辙法师”。
此外,昙影法师为罗什门下“八俊”之一,亦是传中观之正义者。曾助道安翻译《鼻奈耶》。能讲《正法华经》及《光赞般若经》,听者逾千,姚兴大加礼遇。及鸠摩罗什至长安,师往从之,助其译经,并整理《成实论》诸品,立“五聚”之科目。罗什殁后,遂隐栖山林。师助罗什译经,弘赞法义,深为罗什赞赏。罗什叹曰:“传吾业者寄在道融、僧叡、昙影乎?”师性虚靖,不甚交游,而安贫志学,举止详审。著有《法华义疏》、《中论疏》及《序》,为后世所敬仰。师于义熙末年示寂,世寿七十,其生卒年不详。
第八代 僧朗
中观学传来中国,原来只在北方流行,后因僧朗的传播,才流入南方,故被称为“新三论学派”之鼻祖。僧朗本高丽辽东城人,生卒年不详。于齐建元年间(479-482)来南方,初住建业钟山草堂寺,遇名士周颙,周颙就师学习,因著《三宗论》。当时江南盛弘《成实论》,“三论”的玄义纲要几乎断绝。僧朗到江南之后,非难了《成实论》之大乘师,并破斥从来就视“三论”与《成实论》思想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归纯粹。后来入摄山,游学于法度门下,继承了法度栖霞寺的法席。梁天监十一年(512),梁武帝仰师德风,敕僧诠、僧怀等赴摄山,从师学“三论”,其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宗派。然另有一说,谓师先至敦煌,从昙庆法师学“三论”,一度隐在会稽山,后始入摄山。
第九代 僧诠
僧诠,又称止观诠。籍贯不详。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敕僧怀、慧令等十人往摄山止观寺,随从僧朗研习“三论”之义理,十人中唯独师得其法。当时,《成实论》之学盛行江南,“三论”之风不振,师乃继承僧朗,住于止观寺,大兴其道,故后世称僧朗与僧诠以前为关河之旧说,以后为“三论”之新说。明道之《海印玄录》载,自鸠摩罗什至吉藏之间七代相传,有新旧“三论”之不同。七代中自竺道生至河西之道朗(恐为僧朗之误),以罗什之法相,成无所得宗;自摄岭之僧诠至吉藏,则别立法相,成无所得宗。前为旧说,后为新说。僧诠一生只讲“三论”和《摩诃般若》,认为《中观论》是《般若经》的中心正解。著有《二谛章》,早已遗失,只有吉藏撰写的《二谛义》中保存其寥寥数语,说明二谛是教,这是他的学说特点。
僧诠之生卒年及世寿均不详,门下数百人,其中法朗、慧布、智辩、慧勇等四人,世称为僧诠之“四友”,或称僧诠门下“四哲”。时人有“兴皇伏虎朗,栖霞得意布,长干领悟辩,禅众文章勇”之誉。
第十代 法朗
法朗(507-581),徐州沛郡(今江苏沛县东)人,俗姓周。二十一岁出家,初从大明宝志禅师习禅,又从僧诠学“三论”教学与《华严》、《大品般若》等经。僧诠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禅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时称诠公四友,各具独到的智解。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弘。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一宗之规模者是法朗。
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十一月,法朗奉敕入京驻锡兴皇寺,宣讲《华严经》、《大品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经论,发挥往哲所未谈之奥秘,疏通后进所省略之难义。常随之众,多达千余人。法朗阐扬中观学派之经论,前后二十余年,各达二十余遍。于宣帝太建十三年(581)示寂,世寿七十五。后世为表尊崇,遂以寺名“兴皇”尊称之。法朗一生致力于三论宗之弘扬,尤善演布龙树之宗义。著有《中论玄义》、《四悉檀义》各一卷。其门下有二十五哲,知名者有吉藏、罗云、法安、慧哲、法澄、道庄、智矩、慧觉、真感、明法师、小明法、旷法师等。
第十一代 吉藏
将中观学派发扬光大而建成一大宗派者,当是吉藏。吉藏(549-623)是中国隋代三论宗之集大成者,金陵人,俗姓安,名贳。祖先系安息人,后迁至金陵,故又称安吉藏、胡吉藏。师三四岁时,随其父谒见真谛,真谛为师取名吉藏。后其父出家,法名道谅。师常随其父至兴皇寺听法朗宣讲“三论”,七岁时(一说十三岁)随法朗剃度出家。十四岁时,法朗传授师《百论》,十九岁开始为大家复述,崭露头角,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声誉日高。
吉藏受戒后,学解更进。南朝陈代桂阳王钦慕他的学问,对师特别尊重。陈末,隋兵进攻建康(今南京),社会局势极为混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搜集佛教经典义疏,藏在三间堂内,战争结束后再加整理。师涉猎的典籍非常广泛。后来师在著述中旁征博引,就得力于此。
隋开皇元年(581),师三十二岁,值法朗示寂,遂东游至浙江会稽之嘉祥寺,专心讲学著书,问道者千余人,讲肆颇盛。师为“三论”等书所作之疏,亦多于此寺完成,故后来学者即因他所住的寺称他为“嘉祥大师”。吉藏除集三论宗之大成外,还精通《法华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开皇十七年八月,师致书天台智大师,请其宣讲《法华》之教。大业二年(606,一说仁寿二年或开皇末年),炀帝下诏置四道场,师奉敕居于江苏扬州之慧日道场,据传师所著之《三论玄义》,即于此时完成。后迁长安日严寺,振道于中原。吉藏于各地讲述诸经,以兴隆“三论”为宗,故世称三论宗再兴之祖。师曾与当时著名之“三国论师”僧粲(529-613)辩论,吉藏应对如流,双方征问往还四十余次,师最后取胜,声誉隆显一时。大业初年至隋末,吉藏书写《法华经》两千部。又造二十五尊像,竭诚礼忏;另置普贤菩萨像,与之对坐而观实相之理。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在长安选拔十大德,吉藏亦在其列。此外,并应实际、定水二寺之请,兼务寺事。后移居延兴寺。武德六年五月命终之时,沐浴清净,烧香念佛,著《死不怖论》而入寂,世寿七十五。敕赐赙仪,葬于南山至相寺之北岩。
吉藏的学说渊源来自于摄山学系,他一生的学说有三种变化,最初宗承其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槃经》;继而吸取天台宗《法华玄义》的学说;最后倾其全力阐述“三论”的思想,著《三论玄义》,树立了自己的宗旨。在师以前的所谓“古三论”,有罗什门下的僧肇、道融的“关内义”(或称为“关河旧说”),有僧朗、僧诠、法朗三代相承的“山门义”,到了吉藏,才开始集“三论”教义的大成,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三论”。师平生讲说“三论”一百余遍,《法华经》三百余遍,《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等各数十遍。门下俊才颇多,以慧朗、慧灌、智等最有名。师著作甚丰,有《中观论疏》、《十二门论疏》、《百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论》、《法华玄论》、《法华义疏》等,尚有《法华经》、《涅槃经》、《胜鬘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经》、《维摩诘经》、《仁王经》、《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之注释书及略论。
中观学派在我国西藏的弘传,是由阿底峡(982-1054?)大师的入藏开始的,直至印度佛学输入西藏始获全功。阿底峡对藏传佛教的贡献最大。传入西藏的佛教,以中观学派的思想学说为主流。前弘期的寂护(700-760)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来之瑜伽行中观派的创始人,那烂陀寺的著名学者。公元747年,应西藏乞双提赞王之请,与莲花生、迦摩罗什罗、莲华戒进藏。寂护是印度清辨论师的五代弟子,为中观自立派。然而在这一时期汉僧及梵僧会集西藏,彼此所学的渊源又不尽相同,所以发生了一些争论。汉僧在藏讲学时间较久,其时势力颇盛。其领袖被称为大乘和尚,他所讲的内容,似汉地的禅宗主张,以直指人心乃得开示佛性,和寂护所传的学说大相径庭。争论嚣然,久莫能决。寂护的弟子莲华戒,于公元792年与大乘和尚论战宫廷,后大乘和尚辩败,退出西藏,因此我国佛教系统诸派顿止,此即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拉萨论争”。其后中观思想一支独盛,并且奠定了以后西藏佛教之基础,其影响在格鲁教派宗喀巴所著之《菩提道次第论》一书中表现最为显著。
阿底峡大师的思想出于金洲及觉贤两位大师。金洲之学传至慈氏、无著;觉贤之学传至文殊、寂天,寂天传至龙树、提婆、清辨、月称。西藏的佛学思想,由于时间递演,传承的师承学派均有不同。寂护、莲华戒所传乃清辨系中的自立派(即自起派,传入西藏称自续派);其次则为胜友等人所传的瑜伽行派的思想。阿底峡所传乃是寂天及融和了中观、瑜伽两派之说,加上印度超岩寺贯通了显密二宗的思想。以上三派,当其在西藏弘传之际,莫不各自成理而允为究竟,然于时过境迁之后,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不为之淘汰的,那就要唯推阿底峡大师一家了。所以,推论西藏佛学中的主要思想,求其足以纲维全局的,当以阿底峡大师为始。阿底峡及宗喀巴大师以弘扬中观学派之具缘(传入西藏称应成派)思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