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什又从罽宾国来的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学习《四韦陀》及五明诸论、阴阳历算,乃至外道经书、文学著作等。他在沙勒遇到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便随侍其身边参学,学习《阿耨达经》。罗什闻说阴界诸入皆空无相,怪而问道:“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苏摩答曰:“眼等诸法,从众缘起,非真实有。”罗什执诸法为实,苏摩据缘生为虚,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罗什方知理有所归,遂论小向大,乃叹曰:“我昔学小乘,如人不识真经,以为妙。”因广求大乘义趣,悟蕴、处、界诸法都是性空无相。从此信奉大乘中观学派,受持《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诸论。不久随母至温宿国,大破一著名外道,于是名声远播,四方宗仰。龟兹王躬往温宿迎罗什还国。年二十岁,具足于龟兹王宫,从卑摩罗叉学习《十诵律》。不久,他的母亲辞往印度,临行嘱咐罗什:“方等深教,应大弘真丹,传之东土,唯汝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奈何?”罗什说:“大士之道,利他忘躯,若必使大法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于是留跓龟兹,住新王寺,就读《大品般若经》;又住雀梨大寺,读大乘经论,发其精微,洞其秘奥,西域诸国莫不伏其神俊。于是道震西域,声流东土。
苻秦建元十五年(379),东土僧人僧纯、昙充等游学龟兹归来,称赞龟兹佛教盛况,盛赞青年比丘鸠摩罗什才智过人,弘扬大乘佛法。当时道安法师非常重视译经事业,听到罗什在西域有如此的声誉,就一再敦请苻坚迎请罗什来中原。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将吕光率兵相迎。吕光西征既利,遂迎罗什,然于途中闻苻坚败没,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始得东至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姚兴礼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诸义学沙门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佛经》、《维摩诘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其译经之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计二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谓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自佛教入传,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多滞文格义,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至后世颇受重视。其时,四方贤俊风从,罗什悉以培育,皆得玄悟。罗什一生致力于弘通之法门,当为般若系之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大乘中观部论典之翻译。所译之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所译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其所译之《法华经》,肇启天台之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之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之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之发达;《坐禅三昧经》之译出,促成了“菩萨禅”之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得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之重要资料。
罗什门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昙影、僧导等,名僧辈出,蔚成三论宗、成实宗两大学派,故被尊为三论宗之祖。居十二年而入寂,时为晋义熙九年(413),世寿七十。临终曾言:“我所译经无误,当舌根不坏。”荼毗后果然舌根不烂。
第七代 僧肇与僧叡
鸠摩罗什来中土前,我国佛教义理就重在般若,而各家解释不同,曾有“六家七宗”之繁。自罗什重释《大品般若》,又译《中观》等四论以释经,自此以后,谈般若者皆以罗什解释为准绳,以《中观》等四论为正宗,前之“六家七宗”不待批破而自销声匿迹。罗什门下,号称桃李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罗什示寂后,他们分散各地讲学,然往往不拘一家言说,其中专精守纯,深得罗什正传者,当推僧肇、僧叡二师。
僧肇(384-414),长安人,俗姓张。家贫,以傭书为业,遂得博览经史。初好老庄,曾读老子《道德经》乃叹曰:“美则美矣,而栖神灵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古《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有感悟曰:“我知所归矣。”遂出家。善方等大乘经典,兼通三藏,二十岁名满关中。才思幽玄,精于谈论。闻鸠摩罗什羁留凉州,前往从之,罗什叹为奇才。及至姚秦破凉,乃随侍罗什入长安。禀姚兴之命,与僧叡等于逍遥园详定经论,解悟弥深,被称为解空第一。弘始六年(404),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师乃撰《般若无知论》呈之,颇受鸠摩罗什及慧远大师赏识称赞。后又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罗什示寂,僧肇悲痛交怀,为追悼永往,又著《涅槃无名论》以慰哀思。惜英年早逝,义熙七年(411)示寂,年仅三十一岁。今据学者考证,推定其出生年应为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后人收集僧肇所著之《宗本义》、《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诸论,题名为《肇论》行世。相传其又著有《宝藏论》、《维摩语经序》、《长阿含经序》、《百论序》等。然《宝藏论》并非僧肇所撰,乃后人所伪记。
僧肇虽然生于玄学盛行之后,早年又曾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但其学问实际得自于鸠摩罗什,他的思想以《维摩诘经》、《般若经》及“三论”为宗。他以缘生无性(实相)、立处皆真为中心思想来谈体用动静有无等问题,颇为学术界所赞赏。关于体用问题,当时的学者有两种不同的主张:王弼、法汰、道安等说《般若经》(本无论),主张贵无贱有;向秀、郭象、支道林谈《般若经》,又崇有贱无,都不免有所偏执。僧肇破斥这些偏执,主张体用如一、非无非有、即静即动之说,对于《般若经》及“三论”的中道思想可以说大大发展了一步。
僧叡,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出尘之志,十八岁剃发,依僧贤为师,二十岁即博通经论。尝听僧朗讲《放光般若经》,常质疑,僧朗叹其才。二十四岁,游历诸国讲说,听者成群。常慨禅法未传,姚秦弘始三年(401)十二月鸠摩罗什至长安,即随受禅法;且请罗什出《禅法要解》,日夜修习,精练不怠。司徒姚嵩深相礼敬,秦主姚兴亦称其才器。曾与僧肇等共参订罗什之译经。后人称为罗什四大弟子,与道生、僧肇、道融被旧传称为“四圣”。
当罗什译《法华经》时,至《五百弟子受记品》,为“天见人,人见天”一语之经文汉译,颇费思量,时僧叡建议改译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罗什甚喜之,一时传为佳话。后罗什出《成实论》,令僧叡讲说,其旨甚合罗什之意。僧叡平生愿求往生安养净土,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后自知命终,当众告别,入房洗浴,烧香礼拜,面向西方,合掌而寂,世寿六十七。此外,由僧叡自撰之《大品经序》中,得知僧叡亦尝师事道安。
僧叡另制《小品经序》、《法华经后序》、《大智度论序》、《中论序》、《十二门论序》、《思益经序》、《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自在王经后序》、《关中出禅经序》等现存经序;尚有《成实论序》、《百论序》、《思益经义疏序》等经序散佚。据《法华文句》卷八下、《法华传记》卷二等则称僧叡曾科判《法华经》,作《九辙》,故时人呼为“九辙法师”,此事恐与道融之事迹混同。
道生(355-434),又称竺道生。师是东晋时之《涅般经》学者。钜鹿(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江苏铜山),俗姓魏。师事竺法汰,故改姓竺。十五岁即登台讲座,虽宿学名士莫能抗敌。二十岁,受具足戒,讲演之声誉遍天下。初住建业龙光寺,后入卢山幽栖七年,师事慧远,博研经论。复至长安受鸠摩罗什之教,时称罗什门下“四杰”之一。义熙五年(409)归返建业,主张“阐提成佛”、“顿悟成佛”说,教界为之哗然,其他之《涅槃》学者亦排斥之,遂再度栖隐庐山。直至昙无谶译之《大般涅槃经》流传至建业,众人始叹师之卓识。师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辩佛性义》、《法华经义疏》等。僧肇所著之《注维摩诘经》、宝亮等所著之《大般涅槃经集解》等,皆常引用师之说法。此外,师提倡四种法轮说,于后世之影响极大。宋元嘉十一年(434)入寂,世寿八十。弟子僧瑾、道猷等继续唱导顿悟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