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曹真和曹叡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初曹丕临终,以三人为辅佐大臣,结果封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而司马懿不过是骠骑大将军。孔明北伐时,曹叡也封曹真为大都督,虽然打不过孔明,老关系还在。司马懿表现得愈好,曹真必然愈气愤,也更加嫉妒,是否会出什么坏主意,实在难料。不如留下孔明,使曹叡不敢由于曹真的诡计,而罢黜自己或者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勾当。有时候把对手养在那里,可以增加自己很多的筹码。一句吾不如也,便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更大的安全作用,便是曹叡不敢逼他做任何动作。既然司马懿不如孔明,逼他还不是送死?所以要不要打?要怎么打?悉由司马懿自己决定。领薪水、不做事,老板居然还不敢催促,或者施加压力。这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差事和待遇,司马懿轻松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便做到了。
7曹真抢功遭败:上司不能一味鼓励下属竞争
司马懿的良好作战绩效,使曹真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自觉再不好好表现,曹叡的心,便会偏向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千方百计,找到王双这员大将,趁孔明再度来犯时,向曹叡推荐王双,作为先锋。曹叡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立刻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五万,会合郭淮、张郃,分路把守隘口,把司马懿摆在一边,以免他夺了功劳。
两军开打,王双果然厉害,连斩二将。孔明问姜维有何良策?姜维派人装成百姓,身上带着呈给曹真的信,故意让魏军逮住。密件被呈给大都督,说姜维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现在愿意和曹真配合,以举火为号,生烧蜀人粮草,再擒孔明,以自赎前罪。曹真大喜,费耀却劝阻都督不能轻信。曹真不听劝阻,结果魏兵大败。
孔明重赏姜维,只可惜大计小用,并未诱杀曹真。曹叡大惊,即召司马懿商议。司马懿说坚守关隘,不必出战。蜀兵粮食供应不上,自然退兵。那时候乘虚追击,可擒孔明。
曹真很不服气,心想为什么要听司马懿的话?他派王双打听蜀营动静,见魏延拔寨而退,于是大力追赶,中了魏延的埋伏。王双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
从此曹真心中怀恨司马懿。这样不和的气氛,曹叡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他不能一味鼓励两个人竞争,否则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他自己。曹叡愈来愈信司马懿,实际上曹真也帮了很大的忙。然而司马懿会这样想吗?以他的行事作风,恐怕未必。
8张郃一生的启示:品德修养为根本
张郃字隽,河间人。年轻时应朝廷的募集,为讨伐黄巾的义勇军,属于韩馥。后来韩馥战败身亡,随军归于袁绍,提任校尉的职务。收编公孙瓒的部队,因功升为中郎将,却因遭受毁谤,愤而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大喜,封为都亭侯偏将军。曹丕称帝时,封为郑侯。他不但武艺高强,对于经典义理,也十分通晓。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1)凡人必有死,武艺再高,功劳再大也不能例外。而且武艺低的人,死于武艺高的人手中。反过来看,那些武艺高的人,也死在武艺低的人手里。
我们以张郃为例,并不是由于他是特别的个案。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张辽、徐晃、许褚,说不完的大将,莫不如此。武官战死沙场,原本就死得其所。不过张郃比较冤枉,他的死亡,显然是由于司马懿胡乱指挥的结果。张郃自己善于应变,由他自行判断,结果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中计。偏偏他是司马懿的先锋,不得不接受他的命令。这才为乱箭杀死,当然十分冤枉。
(2)军人打仗,原本各为其主。主的善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挑选的。实际上主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才判断得出来。主的善行或恶德,不能够算在军人的头上。
我们可以说赵云善于选择明主,却不应该说张郃投靠曹操,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赵云和张郃,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加入之后,如果改变主意,那就是反叛。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我们说人生的机会很多,要看自己怎么选择,实际上选择的局限性还是很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际上都很十分有限。经常发现选择错误时,都已经是事后之明,后悔也来不及。张郃若是不投曹操而改投刘备,结果会怎样?也要看许多变数,综合起来才能论定。何况他在曹魏阵营中,不过是领军作战,并未参与重大政策的决定。各为其主,张郃当然是忠于国家的将领。至于政局动荡,魏国部分应该由曹操一家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责,而不能推给手下战将。
(3)世代轮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将领,很快地亡故。人生的寿命有限,有效的岁月,更是十分短暂。唯有修养品德,才是人生唯一真实的要务。
吕布武艺超群,像一阵风,没了。关羽万夫莫敌,谁都不放在眼里,被吕蒙、陆逊联手蒙骗,也没了。回想几十年来,多少英雄,一个个不见了。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成必有毁。和时间比赛,人永远都是输家。人生的唯一任务,其实是无形无迹的品德修养。赵云流芳万世,大家永远为他抱不平。根本的原因,即在其品德修养,真的无人能及。我们为张郃抱屈,也是因为他一向进退有据,不滥杀无辜,才有这样的感慨。
像张郃这样的人,称得上好死。被乱箭射杀,误中埋伏,都没有影响。死后不留下臭名,让大家天天咒骂,才是人生的大事。凡事想得长远一些,务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苦短,不知何时是大限,所以时刻都要小心。
9孙权见魏蜀交战后的选择:没有诚意的合作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
刘禅获悉,询问孔明意见。孔明说应当派专使致贺,请孙权伐魏,两方配合。孙权依陆逊建议,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相应。实际上等待时机,乘虚取中原。
孔明当然知道孙权不会真诚合作,他只是安住孙权的心,叫他不要打西蜀的主意,以便专心对付曹魏。孙权打魏国,和孔明北伐的目标相同,目的却完全不同。事实上从赤壁之役以来,双方就从来没有真心合作过。
最妙的是张昭,他先建议孙权称帝后兴兵。等到孙权即帝位,他自己位在三公之上,却又建议孙权初登宝位,不要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定民心。他前后两种建议都对,可见话是人说的,而且怎么说都对。孙权初登皇位,当然不会计较。反正早打晚打,都是陆逊去打,张昭只动口不动手,随便他说就是。
陆逊被封为上将军,辅助太子驻守武昌。他当然知道,孔明是害怕司马懿联吴攻蜀的计策。所以才送礼祝贺,并且提出蜀、吴合力出击的要求。既然双方都没有诚意,谈什么合作?还不是遵循往例,虚应故事一番。
东吴的虚伪,已经出了名。魏、蜀都上过当,自然不敢相信孙权。一个人信用破产之后,要想重新建立信用,实在太难了。信用只有递减,无法增加,要特别小心维护。
10司马懿官拜大都督后的表现:示弱的力量
曹叡见孔明攻下陈仓,再出祁山,散关也被蜀兵夺去,而孙权称帝,攻魏只在旦夕。曹真又生病,不能上朝,于是赶紧把司马懿找来,问他如何应付?司马懿说不必防吴,但须防蜀。曹叡大喜之下,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并叫人把曹真的印信,快拿回来。
司马懿果然比曹真厉害,他知道哪几句话比较容易取得曹叡的心。但是要让曹真心服,实在很困难。如果叫人去拿印信,必然更加引起曹真的反感,增加很多工作上的障碍。因此向曹叡建议,由他自己去拿。
来到曹真府舍,司马懿并不马上进入,先令人入府报知,才进入府内。首先探问病情,表示关心。然后才问东吴、西蜀联合进兵,孔明已再度出祁山下寨,知道这些近况吗?曹真回说家人知他病重,不让他知道。并说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为什么不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司马懿赶紧说自己才疏识浅,不称其职。曹真命左右把印信交给司马懿。他回说不敢受此印信,却愿意助一臂之力。曹真跳起来说,要抱病向曹叡保荐。司马懿这才接受下来,并说已有恩命,只是不敢接受。一般人看到司马懿这样假情假意,必定骂不绝口,说什么阴险奸诈、圆滑而缺乏真诚。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不这样,今后和曹真如何相处?完全凭借曹叡的支持,依靠自己的实力,真的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他的事。学一学这种与僚属相处的方式,不见得不好。如果加上真心诚意,那就更加圆满。
11孙皓投降司马炎:强者居之亦不久
孙权病死,由少子孙亮继位。孙亮虽然聪明,却由于丞相专权,而无可奈何。先是孙峻,及其弟孙,俱皆强横妄杀。孙亮泣告国舅全纪,要密谋杀孙。不料孙获得讯息,反将孙亮废掉,另立琅琊王孙休为君。不久老将丁奉献计,请孙入宫赴宴。于席间擒下孙,灭其三族。刘禅得知消息,遣使道贺。孙休特派薛珝为使,到蜀国答礼。薛珝回东吴时,孙休问蜀中近况如何?薛珝说黄皓用事,民有菜色,孙休还感叹地说:“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派人再赴成都,说司马昭不久便会篡魏,必将侵犯吴、蜀,双方都要小心。
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位。不久司马炎果然篡魏,孙休忧虑成疾,卧病不起。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孙灵出拜,手指孙灵而死。濮阳兴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灵为君。左典军万彧反对,左将军张布也认为乌程侯孙皓比较合适。孙皓字元宗,是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皇帝位后,封孙灵为豫章王。他自己则凶暴日甚,又溺于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张布力谏,被孙皓斩首,并灭其三族。他又大兴土木,建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还要老将丁奉计划兼并汉土。
消息传入洛阳,司马炎起兵二十余万,来攻东吴。孙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两军交战,吴军屡遭挫败,降者甚众。孙皓请降,赴洛阳面见司马炎,被封为归命侯,子孙封中郎。孙坚建立的基业,终于在孙皓手中,举江南而弃之!
12邓艾与钟会两败俱伤:争权夺利要有尺度
邓艾字士载,自幼丧父,有口吃的毛病。他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司马懿提拔为尚书郎,司马昭封为安西将军。钟会字士季,自幼聪慧,博学多艺,一出仕便为司马懿的机要人员,司马昭接任后,更成为府中的心腹人物。
司马昭决定伐蜀,封钟会为镇西将军,为恐机谋泄漏,以伐吴为名,令青、兖、豫、荆、扬五处各造大船,掩人耳目。司马昭知道钟会志大心高,不敢让他独掌大权。另外令邓艾、诸葛绪各领兵三万,以资策应。
诸葛绪原为钟会部属,深知钟会心胸狭窄、嫉妒心极重,唯恐率先攻下成都,必将遭受钟会的暗算,因此中途离开邓艾,却被钟会密告,说他畏敌怕死,把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请司马昭发落。同时,钟会将诸葛绪的军士,收编在自己的营队。邓艾大怒,要找钟会理论,他的儿子邓忠劝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邓艾从此和钟会见面时,都没有好脸色。
钟会问邓艾,如何进攻成都?邓艾说有一条险要小路,可以径取成都。钟会心中暗喜,心想从这一条高山峻岭的路径,就算邓艾领军摸索到达,蜀军只要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邓艾不全军饿死才怪。因此向邓艾鼓励说:此计甚妙!可立即引兵出发,我们在这里专候捷报!
在曹魏这个大气球中,充满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权谋气氛。主帅对将领不合作,彼此钩心斗角。钟会认定送死的路,竟然怂恿邓艾赶快去走。诸葛绪更是一开始便投机取巧,结果害了自己。不讲忠义,也无感情。曹操的狂妄任性、司马懿的用术玩法,已经使全盘受到感染。
邓艾抄小路,钟会则统领十万大军,分由斜谷、骆谷进入蜀地。钟会料想邓艾必死无疑,自己可获全功。邓艾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并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桥造阁,以便行军。到了摩天岭,只剩下两千人马。开路壮士尽皆哭泣,因为岭的西背是峻壁悬崖,不能开凿,先前的冒险辛苦,完全等于白费。邓艾以身作则,取毡自裹其身,从岭上滚下去。大家奋勇跟进,居然到了江油,奇袭成都成功,刘禅君臣出降。邓艾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然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拜官,然后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司马昭大惊,认为邓艾恃功而骄,任意行事,反形露矣!乃封钟会为司徒,对邓艾就近加以节制。钟会那时不知姜维诈降,与他结为兄弟,和姜维商量,以反叛的罪名,捕捉邓艾父子。邓艾并无半点准备,也不反抗,在被押往许昌的路上,为钟会部属残杀而死。
钟会声势大振,中了姜维“不可复为人下”的计策。司马昭又屯兵于长安,表示对钟会十分不放心。钟会由于利令智昏,公然造反。40岁那一年便被乱箭杀死。
邓艾与钟会,可以说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然而真心合作,大概也不会有好结果。曹魏大气球中,忠实正直的人士,都难以生存。他们两个对于当时的真实情况当然心中有数。邓艾能反抗而不为,钟会明知所属军士都是魏人,哪里会跟邓艾在蜀叛变?若不是两两相争,以他们的才能,怎么会上姜维的当呢?钟会为司马家臣已久,要以魏臣自居,实在十分困难。
13司马炎篡位一统天下:阴谋家族的心思
司马昭老早就有篡位的野心,他只是仿效曹操,自己想做而不做,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答应封司马昭为晋公,决定加以讨伐,结果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戟刺死,司马昭还假装大惊,令人报知各大臣,并痛斥成济大逆不道,诛灭三族。立曹奂为帝,曹奂封司马昭为丞相晋公。后来灭蜀有功,又尊为晋王。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旋即病死,司马炎继位晋王。
司马炎胆量过人,直接询问曹奂,魏国的天下从哪里得来?又说曹奂文不能论道,武不能定邦,为什么不让位给有才德的人呢?曹奂知事态严重,依照当年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台,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改国号为大晋,封曹奂为陈留王,非宣诏不许入京。
这时蜀国早已投降,吴主孙皓却以替蜀主复仇为名,要攻打晋国。他令镇东将军陆抗屯兵江口,以图襄阳。
司马炎与众官商议,各有主张,以致犹豫不决,拖延了好久,才决定兴兵伐吴。孙皓战败,向司马炎投降。司马炎见孙皓登殿稽首,笑着说:设此座以待卿之矣!孙皓回答: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蜀、吴先后来降,魏也改国号为晋。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后来曹髦、孙皓、刘禅相继死亡,天下统一。证明《三国演义》开章明义所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近百年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虽然说这样的统一实在并不理想。然而百姓的痛苦应该在统一后可以稍减,这样,统一也算勉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