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曹叡学得很像。但他没有想过:司马懿和孔明不能够相比。何况同时托孤二人,势必引起无谓的纷争。曹操和刘备不同,司马懿当然和孔明不一样。在曹操的示范下,司马懿耳濡目染,都是权谋欺诈的作风。
1刘备托孤的启示(一):悔字诀产生的良好效果
曾国藩生前,常把“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一句话,挂在嘴边。40岁以后,曾国藩得力于悔字诀,办事愈来愈圆融,处世愈来愈圆通,和这一句话应该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的悔字诀,是不是从《三国演义》获得,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刘备一生,也是悔字诀最好的写照。凡事不怨不尤,只以事先避免事后可能带来的后悔,作为警惕的要点,用来趋吉避凶,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的。
年轻时,刘备常以家世特殊,身负重任,如不趁早图谋,将来必定后悔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在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之后,他更加小心谨慎,唯恐稍有大意,即将为曹操所杀。这才自动要求起兵到徐州迎战袁术,获得逃离曹操掌控的大好机会。
刘备奋斗了这么多年,虽然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但还是一事无成。当他从水镜先生处得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即可以安天下,这才意识到再像以前一样拖下去,必然死不瞑目,所以才三顾茅庐,对诸葛亮如此谦卑。
孔明下山相助,刘备言听计从,怕的是稍有违背,就可能后悔。关羽遇害,张飞责备刘备当了汉中王,早忘了桃园结义的誓言,使得刘备不顾一切,要兴兵伐吴。张飞限期三军挂孝,逼得部将将他杀害。刘备明知联吴抗曹是一贯政策,也唯恐违背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为后人所耻笑,毅然不接受诸葛亮的劝阻,以及东吴特使诸葛瑾交还荆州、永结两国盟好的和解,无非是以悔的心态,来防止自己的独生行为。
刘备出师不利,加上哀伤过度,终于病倒在白帝城,自知不久于人世,速请诸葛亮、李严等大臣来永安宫,只怕迟了来不及交代后事,很可能会悔恨。
孔明来了,刘备请他坐在床边,承认自己不听丞相的话,才自取其败,为的是怕诸葛亮误会自己对他不信任,以后不方便处理事情。看见马谡在旁边,赶紧叫他暂且退下,暗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的是怕孔明重用马谡,造成悔憾。最后坦诚向孔明表示:阿斗可辅,就请辅助他;如果太不像样,可以自立为成都王。害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接二连三地保证,要尽忠辅佐阿斗。
刘备这种举动,不可能是以退为进。如果是的话,大可以仿效当年刘表要让荆州的故事,直接请孔明为汉中王。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直接的话,对孔明的伤害太大,等于摆明不让孔明这样做。我们从刘备一生的表现,可以相信他这样说,是出于一片真诚。就算他是骗人的,我们有一句话,可以当做参考:骗一次算骗,一直骗下去,骗一辈子,就不算骗。刘备是真诚,还是虚伪?我们从他不接受刘表的礼让,不忍心抛弃新野的百姓,不贪恋汉中王的既得利益而为弟报仇,应该可以相信他的真诚。
孔明的退休计划,由于刘备的托孤,而完全打消。以后阿斗的种种行为,孔明都能够忍耐,和白帝城刘备说这一番话,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备地下有知,也会看到悔字诀所产生的良好效果,而含笑九泉吧!
2刘备托孤的启示(二):显秩序下别无选择的选择
曹操当魏王时,左慈告诉他,不妨考虑请刘备当皇帝,自己则云游四海,或者到峨嵋山修道。曹操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了解,形势已经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只有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人生的终点。因为他的仇人太多,不会放过他,他一旦离开权力的核心,很可能立即被追杀。他的儿子也心中有数,知道曹操在玩弄什么把戏,绝不肯中途罢手。那些依附在身旁的文武大臣,更是不会把轿子放下来,才不管你曹操想不想继续坐下去呢。他只好把左慈当妖怪,下令追捕斩杀,以免担负不听忠言的罪名。
现在轮到刘备自己,明知道刘禅的困境,实在难以突破,还要勉强让他接任。显秩序的僵化,从这里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要孔明继位,不就等于要他的命?很可能会逼得他非当场撞死以表明他的忠心不可。我们不能够以现代的显秩序观点,来评鉴那个时代的显秩序,但应该深切地体认,为什么显秩序必须时刻做出调整,便是各有各的包袱,很不容易摆脱。隐秩序对改朝换代,通常比较不在乎。因为站在大气的立场,各个气球所装的气体,都是大气的一部分,换来换去,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显秩序要很久以后,才干脆废除帝制,把改朝换代的沉重包袱,整个抛弃掉,希望不要为了姓氏的不同,坚持要拼得你死我活。不过在刘备那个时代,真的除了重重拜托孔明,好好辅佐刘禅之外,根本没有别的路走。刘禅能否继承大业,那是他的事。刘备既然立他为太子,便只好把这一个难挑的大担子,不顾一切地交付给他了。
3孔明嘱杨仪杀魏延:善后一定要周全
无论如何,魏延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遭遇,值得普天之下,有才干却与顶头上司格格不入的人作为借鉴。希望后来的“魏延”们能够自我调整,做出合理的改变,以免重蹈魏延的覆辙。一旦定局,就算有人为他喊冤,又有何用?
打从魏延杀长沙太守韩玄来降,关羽领着他拜见孔明时,孔明就想杀他,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不如先杀掉,以绝祸根。幸亏刘备劝阻,才保留性命。魏延居然警觉性很差,认为有刘备撑腰和提拔,便可以不理会孔明对他的观感,而不思改善两人的关系。
就算孔明对他有偏见,也有成见,他身为部属,除了自我调整之外,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改投他人的阵营,只有增加孔明预言的可信度。得不到孔明的信任,对魏延而言,处境相当危险。特别是刘备死后,他虽然已经立功封侯,也不能不重视孔明对他的态度。有人说他是创新派,和孔明的保守派当然不能相契合。但是礼让顶头上司三分,也是部属的起码修养。孔明几次说要不是还有需要,一定把他杀掉,这样严重的警告,不相信他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他却毫不警醒,还自恃刘备死后,除了赵云之外,数他资历最深,武艺最高,而狂妄依然。孔明的本命灯,不论魏延有意或无意,只要心目中有孔明,应该不会那么莽撞,一下子把它撞灭掉。
孔明决心要杀魏延,却又担心诸将的武艺不足以担当此一重任。姜维以后要大用,万万不能背此恶名。他终于想到杨仪,因为杨仪同样有才无德。就算事情办不妥,反过来把杨杀掉;或者事后大家有意见,不谅解,而嫁祸于他,也无所谓。一石两鸟,原本是老掉牙的计策,用用无妨。于是交代杨仪,死后不发丧,并给予密令,如魏延造反,已交代马岱,依计杀之。一切果然如孔明所料,魏延首先对杨仪表示不服。他要杨仪扶柩回蜀,自己则率大军攻司马懿,理由是不能因为丞相一人而耽误国家大事,并且埋怨丞相当时如果采取他的计策,老早已经取下长安;又说自己资历深,官位高,怎么能够听从杨仪的指挥。这些都很有道理,只是他为什么不想想:以孔明的谨慎,怎么会做出这样不合情理的安排?如果是有意让他难堪,更应该提高警觉,以免对自己不利,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发什么牢骚?杨仪和他本来就是对头,现在持有孔明的兵符,好汉不吃眼前亏,为什么还要硬来呢?可是魏延偏偏要硬来。于是杨仪依照孔明生前的指示,轻骑而出,手指魏延,笑着说:“丞相在日,知汝之后必反,教我提防。今日果然应着丞相的预言。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魏延到这个时候,还不警觉,竟然大笑说:“孔明在日,吾尚惧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张开嘴巴,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不料马岱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孔明不用魏延的计策,可能是大错,魏延心中没有孔明的存在,也是自取败亡。事后,杨仪自恃功高,未获重赏,口出怨言,刘禅大怒,贬他为民,杨仪羞惭自刎而死,留下一大堆令人不解的谜团,惹人议论纷纷。
4曹叡托孤的启示:所托非人,事难成
辽东燕王公孙渊,令大将军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而来。曹叡大惊,派司马懿兴师前往讨伐。公孙渊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被打得城中粮尽,人人怨恨。公孙渊父子投降,俱被斩首。
这时曹叡病重,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辅佐太子曹芳,总摄朝政。不久病危,急召司马懿还朝。曹叡仿刘备方式,将年仅8岁的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及曹爽。他在位十三年,只不过36岁。曹芳是养子,大家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曹爽自幼出入宫中,知道他的父亲曹真累受司马懿的气,于是奏请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自己则独揽兵权。司马懿装病,二子也退职闲居。曹爽专权,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对司马家的虚实,并不清楚。刚好李胜奉派为青州刺史,曹爽命其前往司马府辞行,顺便探听消息。司马懿早知来意,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请李胜入座。李胜报告要去青州任职,司马懿假装听不清楚,故意把青州说成并州。李胜说青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得很像,笑着说:你方从并州来?李胜说明是山东的青州,司马懿大笑说:原来你从青州来。李胜说怎么病成这个样子?左右回说太傅耳聋。李胜要了纸笔,写了一行字呈给司马懿。看完之后,司马懿笑着说:我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然后以手指口,侍婢进汤。司马懿喝得汤流满襟,装出哽噎的声音,说: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了,二子不肖,望多指教,回去见曹爽时,千万请他多给予照顾。说完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回去后,一五一十,告诉曹爽。乐得曹爽大叫:此老若死,吾无忧矣!司马懿待李胜去后,起身向二子说:曹爽从此不会对我们有戒备,可以找机会下手了。不久司马懿果真找到机会,以造反的罪名,斩杀曹爽全家,结束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刘备托孤,曹叡学得很像。但他没有想过:司马懿和孔明不能够相比。何况同时托孤二人,势必引起无谓的纷争。孔明最后忍无可忍,还是把李严贬为庶民。
司马懿和曹真的恩怨,曹叡不可能不知道。同时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固然可以收到制衡的效果,使他们不致彼此联合起来,欺侮年幼的皇帝,然而曹爽的功力,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请他来,等于要他的命。这一点曹叡为什么想不通?我们可以推想。他并不是想不通,而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司马懿位高权大,不请他辅佐,等于害曹芳。不得不请他,只好想办法加以制衡。想来想去,还只有曹爽。这真是曹爽倒霉,把他找来,代替曹芳送死。司马懿一看,曹爽的弱点十分明显,要权、要钱、要享受。于是以退为进,装病不出,把所有机会都让给曹爽。两个儿子跟着辞职,全家人不问政事。曹爽派人试探虚实,他又装得十分逼真。李胜为了讨好曹爽,当然形容得特别夸张,等于帮司马懿的大忙,一起来害曹爽。人一旦丧失戒心,缺乏警觉性,随时有被陷害的可能。司马懿何等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曹爽全家人的命。曹爽表示什么都不要,只要当富翁就可以,证明他太单纯,太幼稚,根本不够资格当司马懿的对手。
5司马懿临死嘱二子:空泛的嘱托难落实
司马懿受到曹叡刘备式的托孤,却没有做到孔明式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曹爽害死之后,父子三人同领国事。又想起曹爽的亲戚夏侯霸,在雍州守备,下令召他来洛阳议事,夏侯霸知道情势不利,干脆造反。郭淮奉命前往镇压,夏侯霸大败,向刘禅投降。
姜维询问夏侯霸有关魏国的实情后,决定领军北伐,由夏侯霸陪同,出兵牛头山。司马懿派长子司马师迎战,姜维按照孔明临终秘传制作连弩,一弩可发十矢。所发之箭皆是药箭,射得司马师逃回洛阳。而蜀军死伤也多,姜维只也返回汉中屯扎。双方暂时停战,再做打算。
司马懿染病,渐渐沉重。于是唤二子遗嘱:“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常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他一生常说不实的话,现在将死,说这些话是真是假?各人自有理会,我们也不想加以评论。
曹操和刘备不同,司马懿当然和孔明不一样。在曹操的示范下,司马懿耳濡目染,都是权谋欺诈的作风。他青出于蓝胜于蓝,比曹操更为毒辣残酷。让他这种人出头,实在是当时社会的不幸。然而有善必有恶,有大善必有大恶,也是理所当然。隐秩序的评价标准和显秩序不同,这样,彼此才能够互补。我们只能说曹氏家族,教导出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变本加厉,很快就会灭掉曹魏。曹操临终,不交代正事,只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司马懿的遗言,两个儿子会听成什么样子,我们更不得而知。
6孙权病死后混乱不断:没有培养好接班人的后果
曹操、刘备先后死亡,孙权尚在。他比父亲孙坚、长兄孙策,都活得长久,对未来的贡献,也很宏大。
然而活得再久,还是会死。只是怎么死法各有不同而已。孙权看到台风来时,海水倒灌,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在路上,因而受惊成病,日愈沉重。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嘱以后事。死时年71岁,在位超过半个世纪,看尽各种变化。
由于孙权的长子孙登很早病故,后改立孙和为太子,又封孙和的弟弟孙霸为鲁王。这两个分成两派,彼此恶斗。孙权深为忧虑,最后废太子,改封南阳王。鲁王则被赐死,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立孙亮为帝,与侍中孙峻,一同辅政。
司马师听说孙权亡故,以司马昭为大都督,总令三路军马攻吴。诸葛恪亲自引兵迎战,大败魏军。诸葛恪一面遣使入蜀,请姜维进兵北伐,许以平分天下。一面领军进东兴,要乘势进取中原,把二十万大军开到前线,不料第一仗攻打新城,便遭到惨败。兵败回朝,被侍中孙峻以逆贼罪名斩杀全家老幼。诸葛瑾生前见诸葛恪聪明尽显于外,曾经感叹:此子非保家之主也!现在果然应验。孙亮封孙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一切。三国的传承,情况大抵相似。皇帝年幼,又能怎样?
姜维这边,乘机出兵北伐,以廖化为先锋,也是无功而回。三国的情势发展至此,人才大多用尽,新人来不及补充。再打下去,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分而复合,看来为时不久了。
7孙权一生:缺乏全局观的英雄
孙权字仲谋,生于公元182年,亡于公元252年,享年71岁。他比曹操晚生二十七年,却以初生之犊不畏虎的精神,大败曹操于赤壁之役,使曹操不止一次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他年轻时追随兄长孙策,先由郡举孝廉,继由州举茂才,并任奉义校尉。虽说是继承父兄基业,却也屡经历练。继位后尊重老臣,且能敬爱乡野的贤士,礼聘他们出任要职。可惜年老以后,昏聩残暴。尤其是处理太子的方式,更是引起群臣的派系纷争。最后由于钟爱少子孙亮,竟然废孙和,杀孙霸,自己闹出家祸,招致后来亡国的祸患。
综观孙权一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