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刘备接受孔明的意见,先伐魏再东征;或者曹丕接受刘晔的建议,趁刘备伐吴之际,出兵攻打孙权:这两种情况,只要任择其一,三国的结局都会不一样,而一统天下的任务,却很可能提前完成。
1刘备自立为帝:进退之间算分明
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我们骂他篡位。刘备在闻知关羽阵亡,孔明病笃之际,也自立为帝。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值得大家这么慎重地,用心计较?
曹操若是不喜欢汉朝的体制,大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告革命。只要不像黄巾军那样,被大家围剿而败亡,也可以创造新的局面,以大魏为国号,谁也不会骂他为汉贼。因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标准。他奉献帝,却又杀皇后。曹丕接着篡位,果然是汉贼。可见公道自在人心,大多数人心中有数,很难欺骗。
刘备一开始,便以匡复汉室为志,又被献帝认为皇叔,证明为一家人。献帝的位置不保,又传言已被杀害。关羽失荆州,孔明病笃。汉朝的命运,自然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他再不自立为帝,如何延伸正统?何况孔明病笃,不过是一种策略性的托词,用以彰显即帝位、延汉祚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刘备当然也要再三谦让,才祭告天神,正式即帝位,封长子刘禅为太子。
同样再三谦让,有真也有假。然而不论真假,都需要礼让一番,才合乎道理。篡位和革命,看起来很相像,性质却大不相同。刘备仍为大汉王朝的一分子,并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不可能被骂为国贼,或者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只是相当于帝位的传承,传来传去,传到这位皇叔身上。所以孔明说名正言顺,而且不宜拖延。因为魏取代汉,如果没有人接任,岂不等于承认汉朝灭亡?既然如此,刘备自立为帝,是继位而非篡位,应该十分清楚。
2孙权降魏之苦衷:天意难测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却没有远大的眼光。他所想的,不过是保住江东,把荆州吞并进来,至于一统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联合在一起,孙权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但是孙权对刘联盟,并没有多大诚意,几次为了小利,就不惜加以破坏,杀了关羽以后,才知道兹事体大,因为刘备必然御驾亲征,大军压境。张飞原本勇猛,再加上悲愤的力量,这一次伐吴战役,必然发挥很大的作用。孙权一向擅长用计谋,赶紧派遣间谍,在大战前夕,刺杀张飞,以为把这位威名仅次于关羽的大将除掉,便可以免于恐惧。他大概没有料到,曹操之所以终生不敢篡位,对刘备的顾虑,应该是重大的因素。换句话说,曹魏所害怕的,其实是关、张二将。如今孙权竟然替曹魏除去这两员大将,曹丕趁刘备伐吴之际,来攻孙权,东吴还保得住吗?
诸葛瑾再度求见刘备,表示孙权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交还,企求永结盟好,共灭曹丕。刘备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诸葛瑾又将袭荆州、杀关羽的责任,完全推在吕蒙身上。说什么孙权事先毫不知情,事后十分后悔。刘备仍然坚持,说“不看丞相的面子,先斩你的头”。诸葛瑾灰头土脸,返回江南。
孙权无奈,派使者向曹丕投降。曹丕的意思,是既不助吴,也不助蜀。让孙、刘交战,等待两国拼得剩一国,那时候才出兵除之。于是乃决定册封孙权为吴王,并不派兵接应。曹丕的智慧和见识,当然不及曹操。若是接受大夫刘晔的建议:当刘备进攻东吴时,起兵讨吴。孙权要向刘备求和,刘备必然不肯,内外夹攻的结果,东吴必亡,接着攻打刘备,对曹魏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孙权向曹丕投降,实际上是假的。他知道魏、蜀两面夹攻,东吴必然无法抵制。诸葛瑾求和不成,只好向曹丕投降,能够获得兵力支援,当然最好。至少先安住曹丕的心,不致内外夹攻,还可以专心和刘备对抗。
曹丕嘴巴上说得很动听:孙权既然来降,这时候打他,对其他想降的人,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不如先接受孙权的投降,以后再打他的。果然不错,当东吴转败为胜时,曹丕假借助战的名义,三路出兵,要暗袭东吴。但是时机不对,派兵也得不到好处,东吴正锐气百倍,曹丕只得大败而回。
这一拉一扯,又使一统天下的时候,拖延了很久。若是刘备接受孔明的意见,先伐魏再东征;或者曹丕接受刘晔的建议,趁刘备伐吴之际,出兵攻打孙权:这两种情况,只要任择其一,三国的结局都会不一样,而一统天下的任务,却很可能提前完成。天命原来归于刘备,可惜他违反了“私人恩怨,不应该耽误公事”的规律,使他不能如愿以偿。曹丕若能天命所归,曹操早就一统天下了。孙权出尔反尔,孙策临终时,已经明白指出“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孙权没有做到。一统天下与孙家无缘,似乎也是天定。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由关羽而孔明,再由孔明而刘备。如今真是不知要转向何方。天意难测,其实是上天也有说不出来的苦衷!
3陆逊撤兵言好:适可而止为上策
一般而言,乘胜追击是大家都想得到的道理。东吴以少胜多,徐盛、潘章、宋谦等大将,无不主张一鼓作气,把刘备活擒过来,索性灭掉蜀国,以免后患。但是有阴便有阳,陆逊、骆统、朱然等人,采取逆向思考,认为再打下去,曹魏必然乘虚而入。那时候两个打一个,东吴岂非十分危险?于是孙权毅然决然,一方面撤兵回国,一方面向刘备示好,表示两个小国,勿忘大敌还是曹魏,不如恢复联盟,以确保两国的共同利益。
果然不出所料,曹丕按捺不住,已经分兵三路,杀奔东吴而来,但都被吴军击退。陆逊撤兵言好,保存实力,则是这次曹丕不能如愿的主要原因。可见凡事适可而止,应该是共同的规律。
若是陆逊穷追猛打,刘备一直退,东吴便一路追。这时候曹丕大军来攻,孔明当然也会不甘示弱。于是魏、蜀来攻东吴,东吴哪里抵挡得住?三国之中,再怎么说曹魏也是大国。只有孙、刘联盟,才能够勉强维持均衡。若是孙、刘两国,有一个和魏联合,另外一个,势必难以自保。当时蜀、吴之间,为什么时好时坏,却不敢完全翻脸,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刘备的断然决裂,也是陆逊的一面镜子。以蜀国的力量,尚且不足以灭吴。东吴的人力、物力,都不如蜀国,怎么敢凭着意气,想要一举灭掉蜀国呢?天意既不欲曹魏一统天下,陆逊自然在适当时机,做出合适的调节。乘胜追击和撤兵言好,仅有一念之差,结果却是大不一样。
4刘备驾崩之后各方的反应:对大势一厢情愿的错判
我们说刘备驾崩,意思是汉献帝之后,刘备继承正统,延续汉朝的命脉,这是对刘备的一种尊敬,表示他一生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具体的成就。
曹丕得知此事,大喜说:“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主张趁机讨伐。贾翊劝阻,而司马懿则极力赞成,并且提出分五路大兵,四面夹攻的计策。辽西羌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攻打益州、永昌、牂牁和越隽四郡;孙权攻两川夹口涪城;孟达攻汉中;曹真取西川。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并进。孔明再高明,谅也无法抵挡。曹丕依计而行,指派专人,先到东吴,向孙权解释前次未派兵支持的原因,是一时不明,现在已经大悔,决定分兵四路灭蜀。东吴如果接受,将来分给一半蜀地。
孙权正忙于改元为黄武元年,拜陆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以赏励他的功劳。但是内心则相当懊恼,早知道刘备病危,就不该向蜀示好,表示和解的善意,干脆一直攻打下去,把蜀灭掉,再回头伐魏。他听到魏使的传达,问陆逊有什么意见?陆逊说魏和吴都不是孔明的对手,不如先勉强答应,再看情况而定。如果四路皆胜,当然发兵响应;若是四路兵败,再做打算。
这时候孔明的特使邓芝也来到东吴,孙权心中的怨气,趁机发在这位说客的身上,弄得邓芝要往殿中的油鼎里跳,孙权才紧急加以阻止,请入内殿,以上宾之礼待之,决定由张温随邓芝入川,与孔明通好。
刘备和孙权、曹丕三人,前后都判断错误。说起来三人各自一厢情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猜测。事实常常告诉我们旁观者清而当局者迷,其实还要加上一句:地位愈高,往往迷得愈厉害。刘备对孔明的礼待、信任和接纳,随着他的形势愈有利,出现递减的倾向。孔明当然有自知之明,仿效当年汉高祖和张良的故事,也愈来愈像张良,非常谨慎地不发表太多意见,有时候甚至于没有反应。孙权对吕蒙,尚且不如对鲁肃那样信任,对陆逊更是缺乏信心,否则为什么派诸葛瑾向蜀求和不成,马上转向投降曹魏?他的想法是曹丕派兵夹攻刘备,结果也是落空。曹丕小心眼特别多,那时候还在整肃曹植的党翼。蜀、吴相争,魏未得利,结果失掉了最好的时机。
孙权假降,曹丕也假意要分一半蜀土给东吴,双方缺乏诚信,自然不容易联合作战。实际上蜀军猇亭大败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孔明利用孙权和曹丕之间的矛盾,再派邓芝陪同吴使张温,向孙权表明两国同心灭魏,先得天下太平,然后看天命所归何人,再来定夺的诚意。孙权大笑,于是吴、蜀重新言好。曹丕当然非常愤怒,司马懿趁机烧火,建议御驾亲征,先取东吴。司马懿人在曹营心在汉,存心害死曹丕,看起来真的是水镜集团派来卧底的人士,否则怎么会提这种馊主意呢?
司马懿被封为尚书仆射,抓着国政大事的决断权。曹丕则疲于奔命,差一点死在东吴都督徐盛的火攻烈焰中。他的大将张辽,腰际中了一箭,回许昌后不治而死。曹丕厚葬之,不胜感伤!孔明这边,由于南蛮王孟获来犯,所以当赵云趁机杀出阳平关之际,回军成都候命。
5曹丕在位七年之警:人要有自知之明
曹丕如果不篡位,就不会有三国出现。大家都属于汉,只是理念不同,各有地盘,也各有坚持而已。曹丕改国号为魏,等于灭掉汉朝,这才产生魏、蜀、吴三国,互不隶属。蜀国称为蜀汉,不过是一种心存汉室的表示,不能一统天下,仅能维持偏安的局面,勉强延续正统,但最后还是向曹魏投降,为期也不过数十年。
由于笃好文学、多愁善感,气质文弱却又喜爱著作,加上兄弟争夺太子宝座,费尽心机,曹丕30岁时,便发觉自己“未白头已成老翁”。33岁篡位,三年后就建设寿陵,下诏死后不造寝室殿,必须薄葬。他自知体弱多病,恐怕活不久,却又不早立太子,临终才把平原王曹叡找来,要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同心辅佐。这时候他才40岁,在位七年。他给我们的启示,分述如后:
(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争夺,反而置自己于不利的地位,害己害人!
曹丕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收获,他的长处在文学著述。但是他的肚量不大、处事不公正,则是很大的缺点。可惜他身为长子,盲目争夺太子的位置。对诸弟又心存猜忌,经常思虑到通宵不能成眠。篡位后又遭受很多批评,引起他的忧虑与滥杀。早知如此,不如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专心写作,岂不是更好?
(2)家不齐则国不治,家风与家教,都十分重要。影响人的一生,莫此为甚。败坏家风,必定贻害后世。
曹丕的母亲出身娼家。曹丕的妻子原本是袁绍的子媳。曹操鼓吹重才不重德,败坏了自己的家风,也使他的子孙在这种家教之下,培养不出良好的品德。曹氏刻薄寡恩的家风影响到魏国的行政。曹丕即位后,对诸弟百般刻薄,朝臣中竟无一人提出谏言劝阻。可见忠义之士,不是远离,便是不吭声,不敢多言。
(3)开国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否则新不如旧,或者完全和旧的一样,改国号又有什么作用?
曹丕急于争夺王位,却未能用心学习治国的本事。篡位之后,已经未老先衰,又忙于家族的内斗,开不出新的气象,和原先的期待相去甚远。他应当明文规定太监为官有一定的限制,以免宦官专权;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也不得无功封侯,以预防外戚干政。这样,把汉末的主要弊端立法禁止,让后世遵守才是。可是这些曹丕都没做到。
曹丕生当乱世,又出生于曹家,要想出污泥而不染,没有一番修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刘备和孔明的表现,他应该知之甚详。如果用以反省自己,至少和曹操一样,有所顾忌而不敢篡位,还可以学习孔明的长处,在自己继承大位后,好好施展才能来弥补先人的罪恶。曹操被骂为国贼,相信他多少有一些耳闻。可是为什么还变本加厉,由自己来篡位呢?退一万步想,篡了位,开了国,就应该专心一意,把国治好,何至于连自己弟弟都不放过,非整得凄凄惨惨不可?他实在没有兄长的器度和爱心。自己体弱多病,就应该早立太子,找合适的人专心教导,以便做好接班的准备,他居然不关心这等大事,可见为国为家的责任,都有很大的疏失。
6司马懿识不破空城计:把对手当成自己的筹码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且大开城门,各门都以二十军士,扮成百姓在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副完全没有事的模样。
魏军看到这种情况,由于孔明的盛名,加上莫测高深的传言,都不敢贸然前进。司马懿大为疑惑,认为孔明生平谨慎,不会弄险,下令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迅速向北山路而退,以免中了孔明的计策。
孔明见司马懿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惊骇,问孔明怎么会这样?孔明说我们是情非得已,而司马懿却不知道实情,以为我们用计骗他。司马懿后来得知真实状况,仰天而叹:“吾不如孔明也!”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都通晓兵书,素有大志。司马懿更是孔明心目中最强的对手,怎么可能被空城计吓坏了胆?他很可能是将计就计,把孔明捧得高高的,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
首先,曹叡对司马懿怀有戒心,这一次复战,是逼于无奈。在无人可抵挡孔明的大前提之下,司马懿才有这样的机会。复出后已经斩杀孟达、攻占街亭,显示出具有对抗孔明的实力。如果这一次识破空城计,长驱直入,把孔明活捉或杀死,对他都将非常不利。因为孔明一死,司马懿的利用价值立即减半,不用他也可以。若是有人提醒曹叡,趁机杀掉司马懿,以断绝后患,那么曹叡在原先有疑虑,现在又没有特别用处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