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500000002

第2章 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

“我也不能把江东土地和十万人马白白地送人。不过刘将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还能抵抗曹军呢?”诸葛亮随后分析了两军的情况,先说刘备的散兵和关羽水军共有万人,加上刘琦(刘表长子)的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分析说曹军远来疲弊,又用轻骑追了刘备,一日一夜,跑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着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他肯定地说曹操必能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被鲁肃、周瑜游说,最终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当时,曹操已经占领了长江中游的荆州,顺流而下就可以到达东吴,兵力有三十多万,战船、粮草都很充足;而孙刘联军一共才五六万人,强弱对比悬殊。但正如诸葛亮的分析,曹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没有经过水战的训练,上船后容易晕船,站都站不稳,怎么能打仗呢。士兵们千里迢迢从中原开赴江南,为追击刘备的军队,骑兵一天要赶几百里路,已经筋疲力尽。投降的刘表旧部士卒,又大多不愿为曹操卖命。而且秋冬之际已经来临,士兵缺少棉衣,瘟疫流行,非战斗减员大大增加。因此数量虽多,却远不如孙刘联军来得精悍。为了避免晕船,曹操下令把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曹操当时满以为自己人多势众,下了战书逼迫孙权投降,并没在意对手的举动,有时候还坐船在大江上饮酒赋诗,等待对岸陆续来投降的人。

但是他的对手却远比他想象的高明。两军刚刚在湖北赤壁山附近首次交锋,曹操就吃了亏,不得不放弃到南岸扎营的计划,退到乌林的江北。这时东吴的统帅周瑜率领水军进驻南岸,和曹军隔江遥遥相对。

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这个情况,向周瑜献计用火攻的办法来打败曹军。周瑜觉得黄盖的主意可行,于是用计让黄盖投降曹操。曹操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

黄盖暗中让兵士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枝,浇足了油,外面裹着布,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了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兵士。隆冬的十一月,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当天晚上,黄盖带领一批兵士分乘十条大船,行驶在前面,后面跟随着一批船只。船队到了江心,扯满风帆,像箭一样驶向江北。曹军水寨的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黄盖来投降,正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没想到东吴船队离开北岸约摸二里光景,前面十条大船突然同时起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十条火船,好比十条火龙一样,闯进了曹军水寨。寨里的船舰,都连在一起,躲又躲不开,很快地都燃烧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水寨烧了还不算,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曹军的一大批兵士被烧死;还有不少人被挤进江里淹死了。

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马上带领精兵渡江进攻。他们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北岸的曹军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进攻,吓得全军溃逃。

曹操拖着残兵败将向华容(今湖北潜江县西南)的小路上逃跑。这条小路全是水洼泥坑,骑兵没法通过。曹操赶忙命令老弱兵士找了一些稻草铺路。他带着骑兵好不容易才通过,可那些填铺稻草的兵士,却被人马踩死了不少。

刘备和周瑜一起,分水陆两路紧紧追赶,一直追到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战死的加上得疫病死的,损失了一大半。曹操只好派部将曹仁、徐晃、乐进分别留守江陵和襄阳,自己带兵回北方去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经过这场赤壁大战,曹操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还远不足以平定南方,而刘备和孙权也总算松了口气,各自开始扩大地盘,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这时起才算大致定型。

5、“神医”华佗

东汉末年我国有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kuàizhì)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严谨,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huátuó)则深入民间,足迹遍布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发明麻沸散(临床麻醉药)、施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常以“华佗再世”来称赞医家,足见其影响深远。

在当时,读书人大多以出仕做官为荣。但华佗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终身以医为业,矢志不移。他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桓帝、灵帝在位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卖官鬻(yù)爵,贿赂公行,对百姓敲骨吸髓,疯狂榨取,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华佗目睹官场的腐败和苍生的苦难,决心弃绝仕途,以医济世。当时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华佗的品行、学识非常赏识,多次推荐他入朝为官,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华佗和曹操是同乡,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

在华佗多年的行医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对症施治。一次,有两个军吏,都是浑身发热头痛欲裂的症状,但华佗所开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个用的是发汗药,一个却用了泻药,二人奇怪。原来华伦诊视后,知道一个是表证受了风寒,用发汗法可解;一个是内热,必须用导泻法才能治好。这两人回去抓药服了,果然病都好了。

华佗不仅能治内科,还擅长做开刀手术。他配制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有个病人肚子痛得厉害,没过多少天,胡须眉毛全脱落了。华佗诊断后,说:“这是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华佗让病人服了麻沸散,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过了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之后就康复了。

史书上记载的有关华佗治病的传说还有很多。据说,有个太守生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治好。华佗诊治后,认为只有让病人发怒,才能治好他的病。于是,他故意向病人索取很贵的诊费,却拖拖拉拉不认真给他开方抓药,过了几天,竟不告而别,还留下一封信骂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太守果然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更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病反而好了。

正当华佗在民间热心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听说了他的大名后前来邀请。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次发作,心乱目眩,头痛难忍。很多医生诊治后,都疗效甚微。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ɡéyú)穴进针,片刻便令其脑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是脑部痼疾,短期难于根除,必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才能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脸上没有显露出来。他仍然把留华佗在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公元208年,曹操操纵朝政,自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于是就想要华佗长留府中,专做他的侍医。这对“以医济世”为终身抱负的华佗来说,要他隔绝百姓,专门侍奉一个权贵,自然是不愿意的。于是他借口回家探亲,顺便去采药,便一去不归。曹操几次发信相召,华佗均以妻病为由拖着不去。

曹操恼羞成怒,就派使者到谯县去调查。他告诉使者,如果调查证实,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送四十斛(斛,音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小豆,听任华佗推迟假期;要是华佗谎言搪塞,就把华佗抓来。

调查结果,华佗被抓走了。曹操把华佗抓到许都,他认为华佗故意违抗他的命令,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下令把华佗处死。

谋士荀认为处刑太重了,劝曹操说:“华佗医术高明,他一死,要影响许多人的生命,希望丞相从宽发落。”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狱中处决了华佗。

华佗临死,仍不忘济世救民,将已写好的《青囊经》取出,交给狱吏说:“此书传世,可活苍生。”可狱吏胆小,怕接了华佗手里这部书,将来曹操追究起来,自己受到牵连,说什么也不肯保管。华佗悲愤之余,只得将医书投入火中,一焚了之。

6、三国归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经过连年的割据混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司马懿(yì)是魏国后期最有才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足智多谋,通过对吴、蜀的军事作战,他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事大权。但司马懿却遭到大将军曹爽的疑忌,被剥夺了军权。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剪除了曹氏势力,魏国军政大权也因此完全落入司马氏之手。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执政。魏国在司马懿父子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司马昭为了取代曹魏,计划先灭蜀,后灭吴,统一全国。于是,公元263年秋,司马昭调动大军准备灭蜀。

蜀汉国小兵寡,后主刘禅又是有名的昏庸之主。自诸葛亮、蒋琬、费相继死后,大权逐渐落入宦官黄皓之手。因此,朝政混乱,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公元262年,大将军姜维欲诛黄皓未能成功,为了逃避迫害,率军屯驻沓(tà)中(今白龙江上游,甘肃舟曲、迭部二县境边),不敢回成都。次年,姜维听闻钟会准备攻蜀,上书请派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督军分守阳安关口(即今陕西勉县老城)、阴平桥头(今甘肃文县南门外的白龙江上),以防未然。黄皓收到奏折后,启奏后主,没有准奏。这就给了司马昭一个灭蜀的良机。

这年秋天,司马昭发兵18万,派征西将军邓艾统军3万,羁绊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统军3万,驻军于武街桥头(今甘肃文县西门外白水江上),断姜维东归之路;镇西将军钟会统军12万,进攻汉中。八月,蜀廷闻魏军将至,才开始派遣廖化率兵赴沓中增援姜维,张翼、董厥率兵向阳安关口作为汉中诸城的外援。九月,钟会兵分三路,由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入汉中。汉中蜀军很少,不久就被钟会大军占领。邓艾也兵分三路,夹击姜维。姜维得知钟会大军已入汉中,急忙引军东还。此时诸葛绪率军已占领桥头,不能过,姜维就佯装要从诸葛绪后面撤出;诸葛绪探知后,率军堵截。姜维迅速领军过了桥头,等诸葛绪返回来追击时,已经来不及了。姜维退往白水(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与廖化、张翼、董厥等相会,合兵守剑阁以拒钟会大军。邓艾统军追击姜维与诸葛绪合军直取成都;诸葛绪不从,却邻兵与钟会军会合,但钟会密奏诸葛绪畏懦不进,诸葛绪被遣返,所领军队悉数归属钟会。姜维守剑阁,钟会久攻不下,加上粮草缺乏,想退军。关键时刻,邓艾上书说:如以奇兵从阴平、江油取道到成都,剑阁蜀军必然要去救,钟会大军就会平安抵达成都。于是,邓艾自阴平凿山开道,攀木缘崖,经350公里无人地区,到达江油。守将马邈迎降。邓艾又破诸葛瞻前军;诸葛赡退守绵竹,战败而亡;邓艾军顺利到达成都,刘禅投降,敕令姜维向钟会投降,蜀汉灭亡。

公元264年,司马昭以灭蜀之功晋爵为晋王。次年,正准备迫使魏帝让位,却突然于八月死去。其子司马炎袭位,继承父志,于265年12月,取代曹魏,是为晋武帝。晋武帝的威望、能力都不如其父,加之禅代以后,又有不少人反对。为了安定内部,迟迟不敢灭吴。

公元279年,晋武帝在群臣的一再催促下,才下决心灭吴。十一月,他派大军20万南征吴国。

吴主孙皓听闻晋军南下,令丞相张悌(tì)督军三万抵抗,结果全军覆没,吴人大震。次年三月,晋军王浚(jùn)舰队浩浩荡荡由武昌东下,临近建业,孙皓派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拒战,但张象军却望旗而降。吴国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yàn)等也纷纷投降。孙皓见大势已去,只得面缚出降。吴国灭亡。

至此,中国又重归一统,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纷争,社会也渐趋安定。

7、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tì)字士稚(zhì),其家族在西晋时期是北方名门,代代吃皇粮。父亲祖武,曾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好动,为人豁达,讲义气,好抱打不平,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深得邻里好评。

祖逖十四岁才明确读书的意义。他深知自己读书已晚,所以就发愤图强,以期补回失去的时间。祖逖在乡里的名声很好,再加上他懂事后发奋求学,所以深受州官器重。二十四岁进入官场后,更加勤奋苦学,他一方面刻苦求学,另一方面又奋起学武。他想使自己成为文武全才,以便于应付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

祖逖在司州担任主簿时与刘琨(kūn)结为好友,二人同样刻苦勤奋,都有图强之志和报国之心,而且彼此意气相投。他俩常常相伴夜读,晨起练武,同床共寝。为了早起,二人相约,听到村中的鸡叫声就起床晨练。一年四季,不管风霜雪雨,也不管多么劳累,每当在睡梦之中听到鸡叫声,两人必定奋起晨练,长年如此,为日后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基础。

西晋末期发生了八王之乱,统治集团内讧(hònɡ)迭起,公元311年,自立为汉国皇帝的匈奴首领刘渊派兵攻入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chì),抢掠洗劫后一把大火把洛阳烧毁。西晋灭亡。

洛阳陷落之后,北方的大地主和士族纷纷南迁,祖逖率亲友百余家也加入了向南逃亡的队伍。在逃亡的路上,祖逖经常帮助老弱无助的逃难者,资助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与逃难的民众同甘共苦。这使祖逖在流亡的人群中有了很高的威望。

祖逖到南方后,被琅琊(lángyá)王司马睿任用为徐州刺史、军咨祭酒。在北方广大地区遭受少数民族武装践踏的时期,琅砑王在江东建立起一块相对和平安宁的区域,北方的大地主和士族逃到这里苟安。而且司马睿也只想偏安一隅,不想有什么大的作为,更不考虑统一国家之事。因此,谁向他提出北伐之事都会遭他的训斥,有的人为建议北伐险些丧命。

祖逖不愿意国家分裂,更不愿意使人民长期遭受战乱之苦,他冒死多次向司马睿建议出兵北伐,并愿意充当先锋。司马睿见祖逖言诚意切,有所动心,再加上祖逖声望很高,北伐之事又受北方南逃士族的支持,他担心处理不好会影响其统治,就勉强做出了姿态。公元313年,司马睿终于同意了祖逖的北伐要求,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不给他兵士和武器,只给了他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令其自行招兵买马、制造武器。

这种只给命令不给兵将的做法并没有使祖逖悲观失望,只要有机会报效国家他就心满意足了。祖逖欣然受命,于公元313年8月率领自己组建起来的几百人渡江北上,船到江心,祖逖对着滚滚的江水,敲击着舟楫(jí)宣誓说:“我祖逖此行,如不收复中原,绝不重返江南!”其豪言壮志深深感动了同行的人们。

祖逖北上,并没有轻易北进,而是在淮阴设立据点,铸造兵器,招兵买马,屯垦土地,准备步步为营,渐次兼并豫州境内各种凭借坞堡据守的流民武装。但是,北方中原一带的最大割据势力,羯(jié)族人石勒的政权也不会坐等晋王室恢复元气,数年之内,占领了幽州大部、青州全部,兵锋指向刘琨据守的并州(今山西太原)。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热门推荐
  • 逃情妈咪

    逃情妈咪

    六年前,失忆的她遇上他,爱上他,却没想到他的心早已失落在别人身上;她为他生下孩子,为他付出真心,可结果他亲手挖走了她的左肾。她身心俱伤,毅然离开,没想到竟意外地恢复了记忆,却同时忘记了过去一年发生的种种…六年后——她是豪门千金、高干子弟,虽然不为家人所爱,却谁也不能动摇她的身家和地位。初恋情人结婚了,新娘却是自己的继妹。对于这一状况,梁微安表示很淡定。什么?婚礼当天,百万婚纱被人毁了?这关她什么事?什么指认她因为妒忌而毁了那婚纱?!拜托,她吃饱了撑着才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她梁微安可是闻名国际的婚纱设计师Sunny-Lee!偏偏,她想避着麻烦,可麻烦老是找上她,这不,一个八岁的男孩抱着她的大腿叫妈咪算是怎么回事啊?…梁微安第N次地吼道:孩子,我不是你妈!*扭曲的家庭*继妹说:“梁微安!是不是你!你嫉妒我要结婚,所以就毁掉我的婚纱是不是?”母亲说:“梁微安,你的心肠怎么这么恶毒!”姐姐说:“梁微安,这是你欠我的!……你害死了父亲,难道就没有一点内疚!”*各类帅哥粉墨登场*方越霖:小曦,对不起,我以为我可以阻止的…我会补偿你的。你相信我!李少东:太太,你不觉得这个年纪就带你儿子来看限制级,就算是生理教育,未免也太早了点吗?冯咏捷:亏得怜怜一直觉得对不起你,依我看,那根本就没有必要,我们之间根本还没有开始过,你又何必作出一副被害者的模样!卓绍伦:梁微安,你就想这么过一辈子吗?Nick-Lam:梁微安,你干吗老是躲我?P.S.1.本文背景虚构,请无视计划生育什么的。2.本文非虐,轻松爽文。。===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破鞋弃妃》推荐文友的文:《溺宠娇宝贝》《风流大小姐》《捡来的富二代王子》《重生之豪门魔女》《血瞳傲世》《狼心夫君别爱我》《邪少》《亲爱的,宠我一下》《倾城锋芒》《教主夫人别装纯》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本书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爱情名言和诗句。介绍了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爱情观、消费观、价值观及生活主题。
  • 刺猬

    刺猬

    爱跟伤害是并行的。我期待一场毕生难忘的恋爱,也期待一场刻骨铭心的纠缠,回头看看,却发现,有时候,什么都不懂,才是最幸福的时候。青春,很美好,不是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末日之魔幻厨房

    末日之魔幻厨房

    就遇到了末世,末世后的生活,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丧尸横行,灾难不断,食物和水,成了人们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还好她自带厨房,从32世纪莫名其秒掉到21世纪的方清,吃喝无优,只是那些解除和不快,却也一个接一个的向她找来,她想要平安度日,真的就不行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绝品弃妃:王爷请自重

    绝品弃妃:王爷请自重

    重生之日,竟是夫君纳妾新婚之日。仕可忍孰不可忍,休夫,带上嫁妆远走高飞。半路遇贵人,岂料他竟是伪君子,想趁她之危,要挟以身相许。什么?弃妇你也要,不行,不行,本小姐没有老牛吃嫩草的习惯。什么?还要封妃,不行,不行,你这样做,会让本小姐认为你太没品了。惹不起,躲得起,走人。想走,先问过本王再说。
  •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天文学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早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体世界的认识,而且给人类的各种“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过去认为是正确无疑的,后来竟成了错误的;昨天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今天竟然成了合理的;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科学家竟把它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