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期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的分期工作已做得比较多(见第一章),总结前人的成果,一般将峡江地区汉晋墓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王莽时期、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蜀汉时期、两晋时期。前人的分期研究已经比较详细、深入,没有必要再从基础工作做起,此处主要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书的研究目的,将一些期段合并,以便更好地体现不同组文化因素的演变。具体分期如下:
第一期,西汉中期—晚期,约从元狩五年(前118)行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五年(5)。此时峡江以甲组文化因素为主,墓葬形制有土(岩)坑墓AⅠ式、AⅡ式;陶器有甲类平底罐、A型壶、A型瓮、A型鼎、盒、A型豆、钫、钵、井、甑、盆、盘、纺轮、部分人物俑;铜器有蒜头壶、壶、钫、尊、洗、镜、带钩、勺、灯、熏炉、卮、耳杯、盘、奁、泡钉、环、簪、铃、印、车马器件,钱币有半两、五铢;铁器有剑、杵臼、削、刀、锯、锄、钉,其中大部分铁器出现于西汉晚期;其他还有石板砚、铅梳、耳珰等。乙组墓葬形制有BⅠ式、BⅡ式土(岩)坑墓,陶器有圜底罐A型、B型瓮、B型仓、B型勺、AaⅠ式釜、AbⅠ式釜、Ac型釜、B型豆;铜器有A型釜、釜甑、鍪;铁器有鍪、釜等。丙组有B型鼎、B型长颈壶、C型仓、C型和D型灶等。庚组墓葬有崖葬,器物有D型陶仓。其他几组因素少见。从以上几组文化因素来看,无论是器物数量还是种类,甲组都占有绝对的地位,甲组代表的是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再具体一点是以受关中地区影响为主,如蒜头壶、平底罐、盆、盒等器形都直接来自关中地区的影响,甲组很多器物和中原地区同类器物在形制上非常相似,可见此阶段还是被动模仿,创新不多。乙组、丙组、庚组多是继承早期文化因素,乙组主要继承巴蜀文化因素,丙组是继承楚文化因素。
第二期,王莽执掌大权—东汉早期,约从居摄元年(6)至明帝永平十八年(75)。此阶段甲组墓葬形制除上期土(岩)坑墓AⅠ式、AⅡ式,新出现砖室墓、洞室墓;陶器有甲类平底罐、A型鼎、A型壶、A型豆、A型瓮、B型和A型灶、盒、钫、钵、井、甑、盆、盘、灯、熏炉、魁、卮、耳杯、案、排水管、房屋模型,俑有武士俑、舞俑、乐俑、抚耳俑、执物俑、狗、羊、马等;铜器有壶、壶、鸭形铜尊、提梁壶、簋、洗、耳环、印、灯、勺、带钩、镞、镜、铃、镯、指环、钗、纽扣、车马饰件、泡钉,钱币有五铢、货泉、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铁器有刀、剑、削、匕、镰、犁、铲、锯、棺钉;其他还有金银手镯、指环,石板砚,耳珰,此期甲组有了很大的变化,进入汉文化另一阶段,出现并很快流行砖室墓,陶器种类增加,鼎、盒、壶组合不再完整,杯、案、盘等一套祭器盛行,俑类数量和种类增加,新出现了家畜俑,流行莽钱,洛阳地区对峡江地区影响增加。乙组墓葬形制有土(岩)坑墓BⅡ式,新出现了崖墓,器形基本和上期一致,只是A型釜演变成AaII式、AcII式、Ac型釜,新出现了一些有区域特色的器物,如镇墓兽、子母鸡、第一类鎏金铜棺饰等。丙组基本和上期一致。丁组出现了B型铜釜。己组新出现了胡人俑,体现域外文化对峡江地区影响增加。庚组,新出现了硬陶罐、坛等器物。
第三期,东汉中期—蜀汉前期,约从章帝建初元年(76)至诸葛亮病死(234)。甲组砖室墓盛行,陶器器形基本同于上期,但数量有所增加,流行釉陶器;俑类特别繁盛,种类和数量继续增多,有武士俑、乐俑、舞俑、侍俑、家仆俑、马、狗、母鸡、公鸡、猪、鸭、鸟等,体积增大,有很多人物俑在40厘米以上,制作规整,艺术性较高;铜器种类和数量有所减少。乙组文化在此阶段有了大发展,器物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崖墓盛行,多室崖墓常见,圜底罐A型、B型瓮、B型勺、B型仓依然存在,但釜发生变化,演变成AaIII式、ABIII式釜;区域特色器物流行,镇墓兽(俑)比较常见,新出现摇钱树、西王母俑、说唱俑、第二类铜棺饰(鎏金铜牌饰),钱币有蜀汉所铸的传形五铢、太平百钱。丙组仍无多大变化,东汉晚期出现白毫相俑、瓷器,此时瓷器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少,仅见罐、盏、碗等。丁组新出现立耳陶釜。己组器类增加,胡人俑有吹箫、吹埙、武士等形象,摇钱树上出现铜佛像。庚组变化不大。从以上各组演变情况可以看到,甲组所代表的中原文化仍然在峡江占据主导地位,但乙组所代表的本地文化逐渐兴盛,文化区域性增强。丙组所代表的长江中游文化影响增加,己组虽然不是峡江对外交流的全部,但足以反映域外文化对峡江地区的影响继续增加。总之,由于各地交流增多,峡江地区文化面貌更加复杂。
第四期,蜀汉中后期-西晋中期,约从蒋琬执政(246)至李雄在成都建立政权(304)。此期甲组墓葬发现数量相对于上期大大减少;陶器数量和种类减少,仅见A型壶、A型瓮、甲类平底罐、甑、钵、魁、熏炉、灯以及房、塘等模型器,仓、灶、井组合已经消失;陶俑不仅数量大大减少,质量也远不如上期,体积小,制作草率;铜器以小件器物为主,容器消失;铁器减少,仅见刀、剪、锄等。乙组因素也在萎缩,崖墓仍有发现,出现土(岩)坑墓AⅢ式,陶釜演变成AⅣ式,摇钱树少见,具有区域特点的陶仓、说唱俑、鎏金铜牌饰、鍪等器物消失,钱币有太平百钱、直百五铢、传形五铢。丙组的B型长颈壶、C型仓、C型和D型灶不再出现,陶器数量和种类减少,但瓷器数量逐步增加,种类有盘口壶、钵、盏、罐、碗、碟、坛、唾壶等。另外几组文化因素都呈衰退趋势。此期甲组代表的中原文化和乙组代表的本地文化逐渐衰落,而丙组代表的长江中下游文化势力增强,最主要表现是向峡江地区输送了许多瓷器。长江中下游文化在峡江地区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总体来说峡江地区仍然以中原文化为主,已经表现出向下一阶段文化过渡的趋势。
第五期,西晋后期—东晋结束,约从李雄政权至东晋灭亡(420)。甲组因素在峡江地区继续减弱,陶器仅有甲类平底罐、纺轮、钵、案、楼、塘几件器物;俑类仅见击鼓俑、狗;铜器数量也在减少,器类基本与上期相同;铁器进一步减少。乙组变化不大,与第四期基本相同。丙组影响增加,不仅墓葬形制受到长江中下游的影响,而且瓷器数量猛增,器类有罐、唾壶、碗、鸡首壶、盘口壶、盖盂、碟、盘、蛙形水注、虎子,还出现滑石猪。戊组出现了螺旋形金饰物。其他各组不见。此期甲组衰落,丙组盛行,瓷器代替陶器成为主要的随葬品,汉文化向晋文化的转变正式完成。
通过以上各组文化因素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甲组属于汉文化,西汉前期汉文化尚未完全形成,这为各地传统文化兴起提供了一个机遇,所以西汉前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明显、文化面貌比较复杂,至西汉中期汉文化正式形成,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及全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峡江地区也不例外,西汉前期先秦文化因素还占有相当的地位,西汉中期以后,汉文化在峡江地区占据绝对地位。虽然本书将关中、河南等地统归为中原地区,但是不同时期中原不同地区对峡江地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西汉中晚期,关中地区对峡江影响较多;王莽时期甲组发生较大的变化,受以洛阳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文化影响增加,出现砖室墓,流行杯、案、盘等祭器,东汉早期与王莽时期有较多的相似性,继续王莽时期的变化,再参考乙组、丙组墓葬、器形的变化,所以将王莽时期和东汉早期归为一个大的期段,此时峡江地区的甲组紧随中原地区的汉文化的演变进入第二阶段。东汉中期至蜀汉前期,甲组在峡江地区达到鼎盛,发现的砖室墓最多,陶器种类和数量最多,俑类最为发达。蜀汉后期至西晋中期,甲组逐渐衰落,墓葬和随葬品的数量、种类减少,但是还占主导地位。西晋中期以后,甲组在峡江地区彻底衰败。
乙组,为区域文化因素,西汉初期,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在形成之中,所以峡江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早期文化有一个短暂的复兴,乙组势力较强。西汉中期以后,汉文化在峡江地区正式形成,峡江地区的大部分早期文化因素很快消失,只有少部分顽强存留。至王莽时期、东汉早期有了一些变化,新出现了一些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因素,如崖墓、摇钱树、铜棺饰、镇墓兽等,但不常见。东汉中晚期,乙组才真正有了大发展,崖墓、摇钱树、镇墓兽、铜棺饰较为流行,并结合其他地区文化形成了一些新的器物,如说唱俑、庖厨俑、西王母俑等,区域文化兴起。蜀汉后期,乙组文化因素衰落。
丙组,代表长江中下游文化,第一期至第三期变化都不大,以继承早期楚文化因素为主,只是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些瓷器。蜀汉后期至西晋中期,瓷器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增加,在峡江地区的地位日渐重要,但和甲组相比仍处于从属地位。西晋中后期,瓷器盛行,丙组正式在峡江确立主导地位。
其他几组因素主要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其他时段少见。
$第二节 汉晋文化演变
从以上的分期及各组演变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以来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蜀汉后期至西晋中期这个阶段,相对于其他期段,此段时间最短,但却最能反映峡江地区剧烈的文化变动,这也是本书将这个阶段单独划出的主要原因,此前为汉文化,此后为晋文化,界限非常明显。其次为西汉中期,汉文化在峡江地区形成,受论述时间的限制,本书并没有表现出这个变化,可参考蒋晓春的研究。此两次变化分别标志着汉文化、晋文化在峡江地区的确立。
峡江地区的文化转变基本上与中原和其他地区是一致的,但时间和方式稍有不同。俞伟超先生对于汉晋墓葬制度的演变做过总结:“商周秦汉的埋葬习俗,可以以汉武帝前后为界限,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成熟形态即通常所谓的‘周制’,‘汉制’是后一阶段的典型形态。‘晋制’的出现,又标志着另一新形态的最终完成。”此处论述的主要是诸侯王与列侯墓,实际上中小型墓也存在着这样阶段性的变化,大量的中小型墓葬资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后韩国河先生又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这三种墓葬制度的发展轨迹。其他一些学者也作过论述,但多是针对某一时段,如黄晓芬通过研究墓葬内部结构的演变,强调“汉制”的形成,蒋晓春主要论述了峡江地区“汉制”的形成,李梅田论述了中原地区“晋制”的形成。吴桂兵对晋制也进行过讨论。
这些著述不仅推动了汉晋墓葬制度演变研究的深入发展,对于研究汉晋文化的演变也有很大的帮助。墓葬制度虽然只是考古学文化的一个方面,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主要依据墓葬及其随葬品的变化。本书正是通过峡区墓葬形制、随葬品的变化来分析峡江墓葬制度的演变,从而进一步掌握汉晋文化在峡江地区的演变。
目前对于“汉制”和“晋制”或者是其所反映的汉文化和晋文化研究,多是从一个很长时间段来总结其特点,如一般认为“汉制”应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厚葬的盛行;家族墓、夫妻同穴合葬墓、多代合葬的流行;开通型墓代替密闭型墓;生活实用器、明器代替礼器成为随葬品的主要内容;墓内、外祭祀空间的确立;用帛画、壁画、画像石(砖)等装饰墓葬。这些确为“汉制”特点,但却是汉代墓葬不同时期的特点,其中的家族墓、多代合葬、模拟庄园经济明器、祭奠器物组合、壁画墓等实际上都是在东汉才真正流行的,确切地说应该是东汉墓葬的特点,而用这些标准去判断其他地区墓葬性质,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答案。例如西汉中期峡江地区很明确已属于汉文化了,但用以上的标准去判断,峡江地区墓葬还不属于汉文化的范畴,这并不是以上对于“汉制”特点总结的错误,而是汉文化和其他考古学文化一样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是不同的,西汉的墓葬和东汉的墓葬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这就要求加强汉文化或者晋文化自身演变的细部研究,才能真正表现汉墓的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所以本书对于峡江地区汉晋墓葬的演变研究既关注汉、晋文化形成时重大转折变化,也注意汉晋文化(主要是汉文化)形成后内部不同时期的细节变化。下面分为两个大阶段来进行叙述:
第一阶段,汉文化的形成及其演变。
西汉前期,真正的汉文化并未形成,俞伟超先生认为此时考古学文化有以下一些特点:“中国人”之称所示统一性加强的大范围的新族群的形成;承自秦制的政治制度和其他;承自楚地的黄老思想;六国文化遗风的复苏。从俞伟超先生的总结可以看出,此时的汉文化正处于一个形成时期,文化多元、面貌复杂。具体到墓葬制度上也处于一个形成时期,韩国河先生将此时墓葬制度特点总结为承周制、袭秦制、融楚俗。公元前316年峡江部分地区已为秦所占,此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但并未见到真正的汉墓。
西汉中期,汉文化形成,迅速普及全国。此时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变化和中原地区基本一致,成为汉文化的一个区域,上文对甲组的论述已经证明。
汉文化形成以后,在峡江地区又有三次变化。第一次为王莽时期。此时最大的变化,是砖室墓出现并流行,也有人认为在西汉晚期峡江地区已经出现了砖室墓,但是材料较少,一些墓葬断代的主观因素较强,至今还未发现确切的西汉晚期砖室墓;另一方面,从峡江地区发现一些王莽时期的墓葬来看,过渡性很强,有些土坑墓仅在墓底铺砖,或在墓壁上砌出砖圹,没有砖造墓顶,未形成横穴墓葬,也就是黄晓芬所说的“室墓”,所以笔者主张,峡江地区砖室墓出现于王莽时期。中原地区很早就出现了砖室墓,但在王莽以前并未影响到峡江地区,整个西汉一直流行土坑墓。横穴墓形成之后,墓内空间扩大,开始出现墓内祭祀习俗,随葬器物也随之改变,杯、案、盘等祭器流行,而西汉时期流行的鼎、盒、壶组合逐步瓦解,反映庄园经济的陶俑等随葬品开始出现。洛阳地区对峡江墓葬影响加强,关中的影响减弱。总之,王莽时期墓葬的变化开启了汉墓的另一个阶段。
其实不仅是在峡江地区,整个南方地区都存在这种变化。南方地区基本上都是在两汉之际才开始出现砖室墓,原因何在?这可能和王莽时期的一系列改革有关,虽然王莽的改革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对于全国墓葬文化变革可能起到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