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幼年,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全,无法在生物钟的支配下形成睡眠,生物钟与睡眠的关系也还未形成。也就是说,即使有生物钟的功能,也并未在生物活动中表现出来。人类生物钟的基调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休息时段的大部分时间安排睡眠。因为幼儿的这种生物钟功能还未体现,他们的生活还未受到生物钟的支配,只是短时间地重复清醒入睡的过程而已。生物钟支配功能的体现,大约要从出生后3-4个月才开始。在这之前的3~4个月的睡眠状况,对孩子今后的睡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物种不同,生物钟支配功能的出现时间也不同。比如老鼠是在出生后10天左右出现,这时候开始基本能以一天为单位从事生物活动。相比之下,人类从出生到生物钟开始运作所需时间较长。
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讲,人们已经学会重新设定生物时钟。比方说,在行经不同时区的时候,人们可以大幅地调整生物时钟;每个春天和秋天,为适应日光节约时间人们会改变计划表。人们可以在三至十天内重新设定睡眠稳定装置,并开始正常的运作。但是我们的身体很轻易的采取一天前所设定的状况,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完星期六与星期天之后,在星期一早上我们起不了床的原因。
我们的生物时钟已经调整到较晚的起床时间,并且开始稳定的运作。还有,必须轮班工作的人在他们的工作时间被改变的第一个星期,必须要费很大的劲来重新设定他们的生物时钟。
由于人类是昼行性动物,白天活动,夜晚睡眠,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如果打乱这种循环,轻视睡眠,昼夜颠倒,将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危险。无视生物学的规律,极可能导致生命异常。如果觉得“休息是浪费”而尽量压缩休息时间,或者认为“越用越灵”而使身心长期处于劳作状态,总有一天会遭到生物规律的报应。调查发现,因生物钟紊乱导致睡眠障碍的患者近来有增多的趋势。许多长期过着都市夜生活的人们,都有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毛病。这极可能就是生活无规律惹的祸。都市生活的繁华与便利给人夜晚与白昼无甚差别的错觉,然而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种生活却可能给大脑造成严重的伤害。相反,在风光宜人的田野乡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到了生物本应具有的自然状态,符合生物生存发展的规律,因此感觉舒畅自然。
生命是脆弱的。正因为如此,生物才会自然形成一半时间用来休息,一半时间用来活动的生存节奏。
早晨型和夜晚型
有人习惯早起早睡,有人习惯晚睡晚起。前者称为“早晨型”,后者称为“夜晚型”。
为何人有“早晨型”、“夜晚型”之分呢?
人类是昼行性动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各人情况不同,同样在天亮时分,有人醒得早,有人醒得晚;同样在天黑以后,有人困得早些,有人则困得晚些。“早晨型”和“夜晚型”只是生活习惯不同而已,无孰优孰劣之分。
造成这种习惯差异的原因在于生物钟起始的时间点不同。把生物钟的零点时间设定得较早的人为“早晨型”,反之为“夜晚型”。地球时钟也就是实际时间的零点在深夜12点,而人体生物钟的零点则是在起床时分。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在早上6点起床的人,他的生物钟零点就是实际时间的早上6点,习惯上午10点起床的人,他的生物钟零点就在上午10点。
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生物钟零点设定也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并不是“早晨型”的人一辈子都是“早晨型”,“夜晚型”的人一辈子都是“夜晚型”。例如,日本和美国因为时差关系昼夜完全颠倒。在日本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如果移居美国,并不是非得按照在日本时的生物钟生活,可以通过调整生物钟零点设定改变起居时差,不消一星期就能完全适应美国时间的生活。所以,即使我们身处日夜完全颠倒的环境,也可以切换生物钟的零点指针。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自己的生活方式设为“早晨型”或设为“夜晚型”。想过早晨型生活,就注意早睡早起即可,想过夜晚型生活,开夜车睡懒觉即可。开夜车对于习惯早晨型生活的人或者早起对于习惯夜晚型生活的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过只要克服一下,生活方式仍然是可以改变的。
但也有例外。前面提到过,我们在沐浴阳光,与人交谈或者吃饭时,人体内的生物钟会意识到现在是早晨,于是开始一天的计时。可是,假如生活在与人完全隔绝的黑暗的空间,没有任何参照物告诉我们现在几点,恐怕最基本的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规律都难以维系。因为没有任何用以设置生物钟零点时刻的参照物。当今社会充满着人际交流与信息,所以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即使不与人说话交流,我们也不会失去时间感觉,广播里电视里的报时随时流动着时间信息。
尽管如此,无法调节生物钟的人似乎有增多的趋势。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的时期,人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即早睡早起的“早晨型”生活。然而在现代社会,更多的人习惯晚睡晚起的“夜晚型”生活。两者难言孰优孰劣,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可窥一斑。可是现实社会的节奏并不容许生活方式多样性的存在。学校、公司基本上都是早上开始,傍晚结束。无论个人的起居规律如何不同,学校和企业的时间安排大致上是统一形式且一成不变的,无论你是早晨型的还是夜晚型的,只要身处某一组织中,就得按照统一的时间表安排起居生活。早晨起不了床,晚上睡不着觉。生活失去规律,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做该做的事。体内接受不到设置生物钟零点时刻的信息,生物钟无法自由调节时,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和精神压力,这种症状也是一种睡眠障碍。
如何拨正你的生物钟
前面说到,生物钟的一日比地球自转一日的时间要稍长一些。地球时钟为一天二十四小时,但是生物时钟却是一天二十五小时左右。人们日常按照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周期生活。这与人体一天二十五小时左右的生物时钟周期,每天存在一小时左右的时差。为了适应地球时间规律,有必要调整人体的生物钟时间以弥补这一小时差距。不过,我们人体具备在日光刺激下恢复与地球时间同步的功能,因此晨起时无须特别的努力也能自然消除这一小时时差。
但是,对于盲人来说,就无法通过接受早晨的日光刺激消除时差了,所以日常生活就只能以生物时钟为基准,过着一天二十五小时左右的生活。按照单纯计算,每天时差一小时,十二天后日夜将完全颠倒。偏差时间不大时还没有什么影响,活动时段与休息时段完全颠倒时,人体就无法承受了。
那些出生时就看不见的人,他们的身体己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要长年累月调整生物时差,确也是一种折磨。
消除时差的方法不只是日光刺激,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包括进食用餐,都有一定的调整功效。比如,早上即使没有食欲也定时吃早饭,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向大脑传递“一天已经开始”这一信息,生物钟也由此得到重新设定。
人们曾经做过实验,观察长期生活在黑暗洞穴中将会怎样。洞穴中的生活,因为可以无视地球自转昼夜循环的规律自由起居,生物体就可以完全按照生物钟的时间表过着一天二十五小时的符合生物自身规律的生活。
在黑暗中生活的日子如果不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北欧和阿拉斯加北部等地区,到了冬季只在中午时分能见到一些阳光,早晨不见太阳升起,午后天空便开始黑暗下来,住在这样长期不见日光地域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无法通过日光刺激调整生物钟,可能导致“冬季抑郁症”,引起睡眠障碍、精神抑郁、酗酒,甚至自杀。生活的昼夜规律被破坏,极可能导致精神异常。例如,在日本纬度较高的北海道,“冬季抑郁症”患者明显多于鹿儿岛、冲绳等南方地区。而那些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由于一年四季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太阳升起,晚上六点太阳落山,他们的生物钟调节就相对容易得多,而且常年规律不变。
6、 良好睡眠的基本条件
如果我们花在睡眠上的时间是给定的,那么就值得在努力安排和改善睡眠条件方面作些恰如其分的投资。睡眠欠佳的人,或许能在下面列出的几个方面找到问题的答案:
? 卧室
光线、温度、通风、湿度和声音--这些是卧室最需要调节的因素。虽然公寓和城市的居民发现声音不由他们任意控制。可以购买各种现成的耳塞--虽然这个方法似乎不过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许多人适应已经存在的声音--充耳不闻飞机和车辆经过时发出的很闹的声音--但是有研究表明,嘈杂环境中的睡眠永远不可能与安静环境中的睡眠完全相同。即使人们认为这些噪声是环境的附属品,事实上人们仍然听到环境中的嘈音,例如有些人没有听到预料中的声音就会醒来。
? 床
软的、硬的、大的、小的--床的式样太多,统一地规定应该挑选哪种类型的床似乎不大可能。对于睡眠不好的人而言,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的床,看看是否有需要变更之处。
有人因身体疾病干扰睡眠,可以调整他们的床以消除不舒适感和增进睡眠的质量。例如,脚或腿的肌肉容易发生痉挛的人,在床脚安上一个简单的支撑覆盖物的装置以减轻压力。患胃灼热的人一不舒适感来自胃酸进入食管--如果他们稍微把床头抬高一些,可能有所帮助。特别的矫正问题可能需要精心调整。
? 就寝的时间
宁静的睡眠仅仅部分取决于睡眠的条件,关键在于就寝的时间。人们改变习惯的就寝和起床时间会产生麻烦,甚至从周日到周末周而复始的时间变化,也会造成睡眠周期和白天功能的明显异常。依赖于神经系统和激素协同的精确控制系统,人在大致预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校正轻微失眠的第一个步骤,是建立相当有规律的时间表,其中包括安排周末的时间。
? 闹钟
使用闹钟有助于睡得安稳,当然严格地说,闹钟并不是必需的。很多人有在任何预定的时候自动地醒来的能力(很多证据说明睡觉时大脑始终都在活动),然而大多数人只有在预定时间成为规律时,才能按时醒来。否则,夜里睡觉时将较为警觉,不时醒来看钟,以确信没有睡过头。置一只闹钟,可以使人放心地知道起床的时候未到,从而减少在最后醒来之前不必要的惊醒。
睡眠充足的人能够在大约需要醒来的时候自动醒来,相反,任何必须依靠闹钟才能醒来的人--只有房间里闹钟的闹声才能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的人--他们的睡眠并不充足,使用闹钟反而成了自找麻烦。
? 药物
许多药物,尤其是酒精和咖啡因有潜在的妨碍睡眠的作用。任何容易失眠的人应该尽量少用这两种饮料。应限量消费含咖啡因的饮料,而且限定在中午以前饮用。喝酒可能不得超过一天两次的限度,还应避免在晚饭以后喝酒。
? 食物
有些食物,尤其是辛辣的食物,妨碍睡眠的作用人所共知,以至于无需再提。但是要列出妨碍睡眠因素的清单,应该包括全部有妨碍的食物。
? 锻炼
早晨锻炼可能对午睡很有益处,但对晚上睡眠不起任何作用。锻炼身体正确的时间是在黄昏,快速锻炼一会儿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就寝之前的慢走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它既使身体兴奋又可能打乱了正常的体温周期;而体温周期是身体组织自身昼-夜功能方式的一部分。
? 同伴
当人们单独睡眠的时候,总是睡得较好。有资料显示,固定的同床者如果他们的睡眠周期同步,可以把相互干涉降至最低程度,但是这样的协调往往从未有过。性行为使情况更加复杂。如果兴奋的时间不同,就会起冲突,影响睡眠。惟一的办法可能是协商一致。同床者应该准备讨论睡眠时的相互影响。
? 条件反射
人体的结构远比鸽子复杂,但二个物种仍有一些共同点,其中之一是条件反射的敏感性--对一定的刺激形成的习惯性反应。如果床与卧室与性和睡眠以外的活动有关联,精神涣散几乎是不可避免。虽然把工作空间和卧室合并,能最有效地利用房子或公寓套间的空间,但这样做的风险是工作和睡眠可能互相干扰。睡眠容易受思考和担忧影响的人,应该断然把寝室仅仅用于睡眠和性生活。如果睡眠特别脆弱,甚至应该把性生活另移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