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09

第9章 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 (5)

(63)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世说新语·方正》)

(64)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世说新语·赏誉》)

(65)所可指的,唯此四事。(《周氏冥通记》卷一)

(66)此前六等并真人。(《周氏冥通记》卷三)

(67)此既小事。(《贤愚经》卷五,4/382c)

(68)语出力者,实非汝子。(《贤愚经》卷十一,4/429a)

其中例(62)是"本"、"非"两个副词连用,例(68)是"实"、"非"两个副词连用。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古前期《论衡》《太平经》无系词句副词个数较多,出现频率较高,自《修&中》以后无系词句中副词使用数量和出现频率骤减。这是因为后期无系词句使用频率大幅下降,无系词句中的副词数量自然也减少了,更多的副词用去修饰系词了。

副词"非"、"乃"、"即"等出现在无系词判断句中,曾经有人把它们当作系词。《马氏文通》(1898/1983:129)说:"凡以表决断口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起表两词之间,故诸字名断辞。"可见马建忠是把副词"非"、"即"、"乃"与系词"是"、"为"划归成了一类,认为具有"表决断口气"的作用。后来,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1982)、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22/1983)、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1992)、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30/1984)都有把"非"、"乃"、"即"等副词看做系词的倾向。王力早年(1937,1943)也把这些词看做准系词或系词,后来他(1958)改变了看法。周法高(1961)把"非"、"乃"、"即"看做一般系词,洪诚(1957)认为它们是语气系词,主要作用是肯定语气。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曾经把"非"、"乃"、"即"等与真正系词归为一类,直到王力《汉语史稿》出版,明确提出汉语中真正系词只有一个"是",旧有的认识才有所改变。

判断句中的副词,主要是"非"、"乃"、"即"这三个,之所以被误认为是系词,原因有二。其一,它们主要修饰名词性成分,多出现在判断句中,这样人们在认知上就容易把它们与判断句自然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992)在副词分类中把它们列为"判断副词",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2004)在副词类中把它们归为"决断副词"。其二,它们在判断句中所处语法位置、所起语法作用与真正系词相似,也容易被看做系词。在语法位置上它们位于判断句主谓之间,处于系词的位置。

在语义表达上,它们往往需要用现代汉语中的"是"、"不是"来理解或翻译。具体来说,"非"字表示否定,在古汉语中它是否定判断句的标志词,在系词"是"没有产生之前它就经常与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对举使用,在系词"是"产生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表达否定判断还要借助"非"字,要用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对译它。"乃"字往往表示没料想到主语所指是谓语所指,反而竟是谓语所指,或者一般认为主语所指难得是谓语所指,反而的确是谓语所指,理解翻译成"竟是"、"却是"或"就是"。"即"表示主语所指不是别的就是谓语所指,译成"就是"、"正是"。

但是这些词的确只能是副词。"乃"、"即"出现在判断句中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成分,省略掉并不影响判断表达;"非"字在系词产生之前虽然是表达否定判断必需的成分,但是如果肯定系词没有产生之前,先出现了否定系词,于理不合。而且更能说明这些词不是系词的"是",真正系词"是"产生后,它们还可以直接修饰"是"字,构成"非是"、"乃是"、"即是"等。如:

(69)我非是天。(《贤愚经》卷一,4/355c)

(70)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征。(《世说新语·识鉴》)

(71)唼食诸虫,即是尔时得物之人。(《贤愚经》卷四,4/379a)

如果说它们是系词,那么一个判断句中叠床架屋连用两个系词于理不通。

副词在无系词判断句中起的作用有二:其一,分割主语和谓语。无系词句主语、谓语相续,在主语后没有"者"字出现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副词等修饰语,只能靠固有的语音停顿来分割主、谓语,而副词出现在这一位置上,等于加了个明确标志,可以消除对句子的歧解,不至于把判断句的主谓结构误解成联合结构或偏正结构。其二,加强判断语气,丰富语意。否定副词"非"字自不必说,它是无系词句表达否定判断必不可少的成分。其他副词"乃"、"即"、"则"、"必"、"皆"、"宁"等在判断句中,加强判断的同时还可以传达出肯定、感叹、反诘等语意。

另外,程度副词"最"出现在无系词句中时,经常直接放在整个判断谓语前面,东汉《太平经》中出现了多例。如:

(72)此最道之下极也,名为下士也。(卷71/107)

(73)面者,最人之善者也。(卷88/129)

(74)帝王乃最天之所贵子也。(卷90/131)

(75)人者,最物之尊者,天之所子也。(卷116/206)

以上各例,"最"虽然处于整个判断谓语前面,但是在语义上只是修饰谓语中的形容词,比如例(72),"最道之下极"也就理解成"道之最下极",余例皆作如此分析。这种用法有违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最"字直接置于形容词之前的语序规则。最先关注"最"字修饰无系词句谓语的是何亚南(2001),转引一条何举的《三国志》中例子:

(76)其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此最考课之急务也。(《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何指出这种用法是《三国志》时代的新兴现象,但是我们在《太平经》中发现已有多处用例,这种现象的出现时代至少应该提前到东汉。

"最"字在无系词句中置于整个谓语之前可能是受其在判断句中修饰系词"为"的影响,"最"字自战国后期以来就可以修饰系词"为"字。如:

(77)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78)凡味之本,水最为始。(《吕氏春秋·本味》)

(79)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80)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汉书·西域传下》)

到了东汉时代,无系词句和有系词句在口语中交替使用,由于有系词句越来越多的使用,人们在使用无系词句时可能会把有系词句的规则类推过来,把副词"最"直接放在无系词句谓语前面了,于是出现了反常规的特殊用法。而"最"的这种用法又类推到系词"是"上。如:

(81)祭酒,礼云:"饮酒必祭,尊其先也。"孙卿在齐,最是老师,故三称祭酒。(《意林》引《风俗通》)

(82)九丹金液,最是仙主。(《抱朴子·内篇·微旨》)

(83)又始皇刚暴而骜很,最是天下之不应信神仙者。(《抱朴子·内篇·极言》)

需要指出的是,中古前期无系词判断句中"最"字出现新兴用法的同时,它仍在沿用传统用法,即仅置于判断谓语中的形容词前。如:

(84)人则物之最贵者也。(《论衡·商虫》)

(85)鲁、卫,天下最贤之国也。(《论衡·知实》)

(86)酒者,水之王也,长也,浆饮之最善者也。(《太平经》卷69/105)

(87)此亭长,尚但吏之最小者也。(《太平经》卷86/127)

2.形容词、助动词作谓语修饰语

形容词、助动词作无系词句谓语修饰语在中古时期比较少见。就我们对中古六部专书的考察来看,作谓语修饰语的形容词只有一个"多",在《论衡》和《贤愚经》中各有1例:

(88)大川旱不枯者,多所疏也。(《论衡·别通》)

(89)掬中水多非海水也。(《贤愚经》卷一,4/354c)

中古时期出现了助动词作谓语修饰语的现象,但是实际用例不多见,中古六部专书中没有用例,转引何亚南(2001)揭举的3条用例:

(90)卦中有君本墓,墓中有女鬼,非君伯母,当叔母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91)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

(92)主田野者,皆宜良信。(《三国志·吴志·楼玄传》)

例(90)、(91)助动词用"当",例(92)助动词用"宜"。

何指出助动词修饰动词是其正常用法,它一般不用来修饰体词性成分,中古时期无系词句谓语前出现助动词可能是受助动词修饰系词"是"的影响。

三、无系词判断句的语义关系

判断句的"语义关系"指的是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张双棣等(2002)称之为"表达功能"。最典型的判断句是那种表达等同或类属关系的句子,不过学术界讨论的判断句往往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多人认可判断句的"活用"或"引申",即认为判断句还可以表示比喻、解释原因、说明复杂关系等。

本书认可判断句有这些灵活用法,即承认判断句在表达判断的基础上,可以表达出同一、类属、比喻、因果等多种语义关系。我们的依据来自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根据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范畴与范畴之间是一种非离散的关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部存在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所有成员形成一个连续统。判断句范畴中表达等同或类属关系的是典型成员,居于范畴的中心,而那些说明原因、表示复杂内涵等语义关系的"活用"或"引申"的判断句属于非典型成员,处在范畴的边缘。

表达等同或类属语义关系是判断句的基本用法,所谓"活用"或"引申"是判断句的扩展用法。根据对中古汉语无系词句的考察,我们总结出中古无系词句除了基本用法外,还有以下扩展用法,即:解释说明、说明原因、表示评价、表示列举。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讨论中古各语义关系无系词判断句。

第一,归类式无系词句。这即是表达等同或类属关系的判断句。等同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归类,即在谓语所指范围内只有主语所指这个成员。归类句是典型的无系词判断句,出现数量也比较多。如:

(1)夫秦王者,秦始皇帝也。(《论衡·书虚》)

(2)迦夷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b)

(3)我,摩诃斯那。(《贤愚经》卷四,4/375c)

(4)兵者,金类也。(《太平经》卷65/99)

(5)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6)玄人周子良字符和,茅山陶隐居之弟子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例(1)~(3)是等同关系,例(4)~(6)是类属关系。

归类式表达等同或类属的语义关系,主要是对人或物的判断,所以这类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主要由体词性成分充当。

表示比喻的判断句我们也归入归类式。虽然客观上比喻式判断句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不属一类,但判断句是说话人基于自己的认识对人或事物作出的主观论断,判断句在表达比喻时说话人主观上认为主语所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谓语所指,说话人是把二者作为一类来看待的,因此,打比方的判断句实际上也属于归类式。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表示比喻的判断句《论衡》有19例,《太平经》44例,《世说新语》11例,其他三书没有用例。下面举部分用例:

(7)与三军战,则士卒蝼蚁也,兵革毫芒也。(《论衡·谈天》)

(8)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太平经》卷45/61)

(9)酉者属午,小皇后也。(《太平经》卷69/105)

(10)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世说新语·排调》)

(11)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世说新语·赏誉》)

例(7)把"士卒"比喻成"蝼蚁",把"兵革"比喻成"毫芒"。余例皆有比喻关系,不再作详细说明。

第二,解说式无系词句。这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说明主语的性质、特点、属性等。对"事"进行判断的判断句多属此类,此类判断句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如:

(12)丧亲民无闻,丧子失其明,此恩损于亲而爱增于子也。(《论衡·祸虚》)

(13)万物须雨而生,是其饮食也。(《太平经》卷36/45)

(14)我等所知,皆大师恩也。(《中本起经》卷上,4/151c)

(15)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世说新语·赏誉》)

(16)若披罩紫盖,游适偃房者,神仙之渐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同类推荐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热门推荐
  • 紫色密码

    紫色密码

    已改编成电视剧《对手》,赵文瑄、冯远征、黄维德、邬倩倩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方设立了“紫色密码”情报中心,由山本武夫少将亲率。为尽快破译”紫色密码”,中国军方集中了全国密码研究专家,联合组建“军事委员会密电技术研究室”,军统更是从美国高薪请来了美国海军密码之父钱德勒,组建第二梯队。于是,一场鲜为人知的中日两军间的密码大战就此展开。山本武夫派王牌间谍清田惠子潜入重庆,在内奸“豌豆尖”的配合下,从事反破译活动,并调来妹妹清田芳子色诱钱德勒,以窃取秘密情报;中共地下党员林平为了将文为均从香港获得的有关日军“紫码”三号新式密码机结构图带回,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 新妇难为

    新妇难为

    大体来说,这是某位貌似温顺的姑娘嫁了个貌似病弱的相公,于是善心大发的想要扶持相公,最后被其掐断了外来的桃花且狠狠的反扑了的故事……
  • 冒牌男友很腹黑(完本)

    冒牌男友很腹黑(完本)

    第一部分(1-115章)父母逼婚,情急之下拉他冒充了一回临时男友,殊不知这个腹黑的男友步步设计,最终她落入他的圈套,弄假成真她只好坦然接受,然而他忽然却说他要跟别的女人结婚!她傻了……第二部分(116-?章)连载中……王子与灰姑娘最终顺利成婚,靠的是他撒下的善意谎言,结果在医生的诊断下谎言揭穿,她不单没怀孕还是先天不孕!大怒的婆婆开始变巫婆,天天折磨她还觉得她样样不满意!婆婆与时日无多的公公设计把她扫地出门,成下堂妻后的她恰巧住在即将成婚的前夫未来姐夫的楼上,心灰意冷的她醉酒后迷糊地拿锁匙开人家的门,结果被未来姐夫吃干抹净。一个多月后的某天,前夫,前夫的姐夫同时在大礼堂举行婚礼,她一个人站在医院里拿着诊断书发抖:早孕。
  •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高明的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和力量,来使自己不受蒙蔽并最终走向成功的。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你首先要认识到人脉对于你事业的重要性,然后对于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识、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维护和保持你们的友谊;如何做好生意场上的应酬交际;如何把握好在生意场上适度的感情投资;如何与人顺利地谈成生意,缔结合约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一书是针对这些客观现象,由这些现实问题入手,一一为读者详尽解析其中要点、关节,理清其中繁杂关系,为读者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解决方案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技巧与方法。
  •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旨在指导读者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书中讲了要如何确定成功的目标、把握积极的心态、打造迷人的个性、培养领导才能、妥善安排时间,取得事业成功以外还要争取生活的幸福,所以书中还讲到了如何安排金钱和时间,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处理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
  • 时空纵横

    时空纵横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了它——“什么,你是六千年前的……超级电脑,能穿越两个世界,操控时间?”身怀异能闹都市,手揣手机闯仙门。穿梭现世与异界间,寻找过去与未来路。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天下第一楼主怎么了?飞雪山庄庄主又有什么了不起?!姑娘她可是天上下凡来的仙女来着!居然敢一个压着她做那委委屈屈的小婢女,还想利用她来解他的毒……另一个还想利用她的感情,拿她做踏板找藏宝图……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且看本仙子如何翻身做女王,让你们一个个悔不当初……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