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0

第10章 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 (6)

(17)今此国土,非我所得。(《贤愚经》卷八,4/403a)

解说式判断句中有时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能按照正常逻辑关系进行说明,不能用"甲是乙"的格式来翻译,也就是前贤所说的"表达复杂的内容"。如:

(18)案淮南王刘安,孝武皇帝之时也。(《论衡·道虚》)

(19)夫聂政之时,韩列侯也。(《论衡·书虚》)

(20)今城,土也。(《论衡·感虚》)

(21)山少傅乃天下名言。(《世说新语·识鉴》)

例(18)意思是说"淮南王刘安生活在孝武皇帝之时",例(19)表达"聂政与韩列侯生活在同一时代"之意,例(20)说明"城是由土筑成的",例(21)意思是说"山少傅所说乃天下名言"。以上各例都不能简单地用"主语所指是谓语所指"的格式去理解翻译。

另外,解说式中有些判断句是采用训诂的,在我们调查的六部专书中《论衡》有49例,《太平经》28例,《世说新语》5例。列举部分用例:

(22)尚者,上也。(《论衡·须颂》)

(23)鬼者,归也。(《论衡·论死》)

(24)故子者,滋也。(《太平经》卷40/53)

(25)丽者,附也。(《论衡·谈天》)

(26)比者,比也。(《太平经》卷39/50)

(27)"凤"字,凡鸟也。(《世说新语·简傲》)

(28)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世说新语·捷悟》)

例(22)~(24)是声训,例(25)、(26)是义训严格地说,例(26)是声训兼义训,例(27)、(28)是形训。

第三,释因式无系词句。这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原因,此类判断句在上古期、中古前期特别常见,中古后期用例不多,举例如下:

(29)篙不能鸣钟,而萤火不爨鼎者,何也?(《论衡·变动》)

(30)故古者圣人深原凡事,知人情者,以此也。(《太平经》卷96/153)

(31)畏死之人,不敢犯此诫文,是亦禄策所致。(《太平经》卷114/195)

(32)所收不等者,地厚薄故也。(《中本起经》卷下,4/162b)

(33)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世说新语·贤媛》)

(34)所以者何?(《贤愚经》卷七,4/401b)

(35)又寻所烧者定当非此,例无容一封一焚故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以上用例都是主语交待结果,谓语追究原因,其中例(29)、(34)是疑问判断句。

第四,评价式无系词句。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作出评价,用"是"、"非"等评价形容词作谓语,或用"礼"、"道"、"仁"、"义"等具有评价意义的抽象名词作谓语。如:

(36)孔子之言毋违,毋违者,礼也。(《论衡·问孔》)

(37)人谓偃之才,乐之慧,非也。(《论衡·命禄》)

(38)学不餍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论衡·知实》)

(39)如以草木者为凶,朱草荚出,是不吉也。(《论衡·异虚》)

(40)合其法度者,是也;不合者,非也。(《太平经》卷70/106)

(41)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第五,列举式无系词句。主语陈述事实,谓语部分用数词或数词参与构成的短语进行历数,通常是几个判断句的连用构成判断复句。如:

(42)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规谏,三不祥也。(《论衡·四讳》)

(43)贡士得其人,上得以理,有成功而常安,日有益于上,一大吉也。所举人可任,得成器,二吉也。得成器,能彰明其师道,恩及其师,三吉也。所举者信,事有效,复令上信任用之,四吉也。(《太平经》卷109/178)

(44)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世说新语·品藻》)

(45)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颜氏家训·文章》)

关于无系词判断句的语义分类,一般古汉语教材介绍了判断句的基本用法后,接着简单举例说明表示比喻、说明原因、说明复杂内容的三类判断句,实际没有进行完全地归纳分类。何亚南(2001)首先把无系词句分为"主谓之间是等同或类属关系的判断句"和"主谓之间不一致关系的判断句"两大类,然后把说明原因的判断句归为"等同或类属关系"类,把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和表示复杂内容的判断句归为"不一致关系"类。试图根据无系词句主谓之间一致或不一致的语义关系,将其抽象概括为两大类,然后再作小类划分,这种概括分类的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把说明原因的判断句归为等同或类属关系,把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归为不一致关系,似乎并不可行,如果要考虑主谓之间是否一致,比喻句与释因句相比主谓关系更具一致性。另外,何亚南在等同或类属关系判断句下讨论了形容词、动词充当谓语的判断句,根据其举的例子来看,包括了本书所说的解说式、评价式等判断句,范围过于宽泛。李佐丰(2002)根据主谓之间语义关系,将判断句分为三类:归类句、释因句和评议句。等同或类属、比喻、列举和词语释义等都属于归类句。李划分的三大类之间区别特征比较明显,这种概括应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本书在李佐丰(2002)的基础上,从其归类式中把解说式和列举式独立了出来。

中古六部专书各语义关系无系词句出现例数,可知:第一,从语义关系角度划分的五类无系词句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是归类式和解说式,前期《论衡》《太平经》中解说式所占百分比最高,其次是归类式,而《修&中》与前二者相反,与后期三部专书相一致,即归类式远远高于解说式。释因式、评价式、列举式在《论衡》和《太平经》中有一定数量,所占比例不高,而从《修&中》以后,在文献中只是零星地出现了《修&中》列举式有12例,占21.1%,但是实际上这12例是出现在两个复句中,我们按单句判断句统计,因此导致其百分比较高。第二,由前期到后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归类式在各类文献中所占比重上升,而其他四式所占比重普遍下降。这种变化反映出无系词句到中古后期的没落。

在无系词句的强盛期,应该是各种语义关系判断句纷纷呈现,而到了中古后期衰落期,它成为一种仿古的旧式的判断句,那么人们在使用时多倾向于使用典型句式,即归类式,而较少使用其他非典型句式了。第三,中古前期《论衡》《太平经》无系词句使用趋向与上古汉语基本一致,《修&中》无系词句使用趋向与中古后期相一致。根据笔者(2006)对《左传》和《史记》的调查统计,这二书各语义关系判断句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归类式和解说式,《左传》解说式远远高于归类式,《史记》解说式与归类式相差无几据笔者《〈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的统计,《左传》等同类属关系句占22.1%,解释说明句占40.3%。《史记》等同类属句占52%,解释说明句占36.4%,但是这个数据包括三百多例有系词句参与其中,这些有系词句一般都是等同类属句,如果排除有系词句,那么无系词句中等同类属句与解释说明句所占比例基本相当。这种解说式出现频率高于归类式的状况一直延续到《论衡》《太平经》时代。而《修&中》数据与中古后期文献相一致,说明其语言更能反映口语的变化,《修&中》时代无系词句的使用与前期相比已经有了变化。

四、小结

中古时期,无系词判断句在判断句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特别是中古前期出现在中土文献中还占有绝对的优势,即使到了中古后期使用数量还较为可观。本章分别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三个角度解析了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的使用情况。

在结构形式方面,中古时期无系词判断句采用六种基本结构形式,"......,......也"式在中古前期是主流句式,到了中古后期,"......,......"式成为主流句式(应该说,这种改变实际从汉末译经时已经开始)。从先秦到中古前期,句末缀"也"字是无系词判断句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标志,到了中古后期无系词判断句基本摆脱了对句末语气词"也"的依赖。

在构成成分方面,中古汉语无系词句主语、谓语可由各种实体性成分充当,其中体词性成分占有较高比例,与谓词性成分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由前期到后期主语和谓语的构成成分中体、谓比例发生了一定变化,都呈现出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上升、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

在语义关系方面,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可以分为归类式、解说式、释因式、评价式、列举式五大类。使用数量最多的是归类式和解说式,中古前期解说式所占比例最高,归类式次之;后期(实际上从汉末译经时代开始)反之。由前期到后期,归类式所占比重有了明显上升,其他各式所占比重有了显著下降。

根据以上多角度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中古时期无系词判断句呈现出越来越保守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用数量越来越少,出现频率越来越低。由于受到新式判断句的冲击,无系词句在判断句中所占百分比不断下降,上古判断句中无系词句基本是独领风骚,中古《论衡》《太平经》中还占百分之八九十的比例,从汉末译经时起所占比例不超过一半了,到了后期所占比例更低。第二,使用范围越来越窄。无系词判断句如果大量地广泛地使用,那么其所表达的语义关系较为复杂多样,同时判断句的构成成分也会比较复杂、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大。

但是实际上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无系词句体词性成分在谓语成分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归类式判断句在各语义关系判断句中所占比重也在上升,这充分说明无系词判断句的使用范围变小,人们使用时主要是模仿,为避免模仿失真多采用无系词句的典型形式。当然,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根据我们的判定标准,典型的无系词判断句除了具有体词性谓语、表达等同或类属的语义关系之外,还应该采用"......,......也"的结构形式。中古时期,无系词句"......,......也"式出现频率不升反降,这与"也"字在句末脱落的大环境有关,当时"是"字句、"为"字句甚至一般的陈述句都倾向于摆脱带有浓厚文言色彩的句末"也"字,受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在交际时便特别注意回避使用"也"字,导致了曾经的典型形式"......,......也"式所占比重的下降。总之,中古时期,无系词判断句由于受到生命力强的新式判断句的挑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使用得越来越保守,逐渐走向没落。

中古时期在无系词判断句的使用上,道教文献与世俗文献相比没有明显不同,而佛教文献与前二者相比在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诸方面都存有差异。特别是佛经无系词句在判断句中所占百分比远远低于其他文献,更多的采用了新式有系词句,它的变化领先于中土文献,这也反映了汉译佛经语言更接近于当时口语。

《修&中》在无系词句所占比例、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几方面都表现出与前期其他文献的不同和与后期文献的相似,这说明《修&中》时代无系词句的使用与前期相比已经有了显著变化。无系词句的使用情况反映出公元200年左右是汉语判断句发展变化的一个里程碑。

本章还讨论了"者"与副词的共现、"此"字作为复指代词的使用变化、"......,......是也"判断句式的性质和演变、判断句谓语修饰成分的变化等几个热点问题。使用谓语修饰语的无系词句中,"者"与作为修饰语的副词不共现在先秦曾是一条语法规则,这一规则在西汉时期已经被打破,东汉时期违反规则的用例达到高峰。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是/此......也"句式担负复指任务的主要代词实现了由"是"到"此"的转换,此句式中复指代词"此"后谓语在中古时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这打破了上古时期"此"后必须跟体词性谓语的规则。"......,......是也"是一种举证式的判断句,由于"是"字向系词虚化,所以这种上古常见的判断句式到了中古时期出现频率大为降低了。中古无系词句谓语的修饰语主要用副词,偶尔使用形容词和助动词。副词作为修饰语由前期到后期使用数量和出现频率有了显著下降,而助动词作修饰语是中古时期新出现的现象。

同类推荐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快捷拌菜

    快捷拌菜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选自世界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代表之作,故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小故事中隐喻着大道理、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又可在欢笑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其蕴涵的哲理,并从中获益。
  • 金牌王妃

    金牌王妃

    她来自21世纪,集美貌身手于一身。他是凤虞国人人都敬而远之的二王爷。她冷血、无情、狠绝。他腹黑、妖孽、绝情。两人本是两条毫无关联的平行线,永不会有交集,却在阴差阳错间,相遇、交错。◇◇◇◇◇◇◇◇◇◇◇◇◇◇◇◇◇◇◇◇◇◇◇◇◇翻手云,覆手雨。“耶律冀齐,既然你想要这个天下,我便替你夺了来。”美人抚唇轻笑。“你知道的,我这人心眼小,若是你哪天负了我,我便毁了这个天下,毁了你…”男人勾唇邪魅一笑,“美人如蛇蝎,这句话说的果真不错。不过,我爱的便是这蛇蝎一般的人。”当他终于登上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之时,一切的阴谋与利益也渐渐浮出水面。“暴君,下堂吧。”红唇微勾,声音冰冷如斯。她,风华绝代,一如当年。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腹黑皇帝:皇后被软禁

    腹黑皇帝:皇后被软禁

    她刚穿到古代,身边就有俩帅哥,王爷帅,皇帝更帅。这王爷为毛每天都来看她,每天进门就喊:皇嫂,我来看我侄子了。某女黑线:你侄子还在我肚子里呢。悲剧的是,她被皇帝软禁了。不行,这皇帝跟她有过节,她得逃啊!某皇帝阴险道:让她逃,天下都是朕的,她能逃哪去!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