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07

第7章 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 (3)

(140)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三国志·魏志·郑浑传》)

(141)天下有重得,有重失: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142)昶远来疲困,马无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三国志·吴志·朱然传》)

(143)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颜氏家训·勉学》)

(144)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颜氏家训·涉务》)

肖娅曼(2005)认为,"是"后谓语既可以是体词性成分,又可以是谓词性成分,而"此"后谓语须是体词性成分,这说明"是"的性质不同于"此",它兼有指代性和判断性,同时占据着主语和系词的位置,所以它后来能够发展为系词。"是"字本身是否具有判断性这一点尚须斟酌,但是"是"、"此"后判断语的构成存在差异却是不争的事实,"是"后兼附体、谓两种判断语,与"此"相比,处于更有利的句法位置,这可能是它能够发展为系词的一个原因。汉代以后,"是"字逐渐虚化为系词并且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复指任务主要由"此"来承担,"此"字对体词性判断语和谓词性判断语就兼收并蓄了。

"......,是/此......也"判断句式中,有时使用代词"斯"来替代"是"和"此",不过用例极少。"斯"字在判断句中复指话题自上古以来就不多见笔者《〈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曾考察《左传》和《史记》,只在《史记》中检得一例:"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迟,继周氏之绝业,斯乃天子之急务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古时期在我们穷尽统计的六部文献中,只有《论衡》使用5例,列举如下:

(145)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砾,阖导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幸偶》)

(146)纣父帝乙射天殴地,游泾、渭之间,雷电击而杀之。斯天以雷电诛无道也。(《感类》)

(147)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斯盖三增九虚,所以成也;能圣实圣,所以兴也。(《须颂》)

(148)今著《论死》及《死伪》之篇,明[人]死无知,不能为鬼,冀观览者将一晓解约葬,更为节俭。斯盖《论衡》有益之验也。(《对作》)

(149)《论衡》《政务》,其犹《诗》也,冀望见采,而云有过。斯盖《论衡》之书所以兴也。(《对作》)

"是"、"此"、"斯"虽然都是指示代词,但在判断句中出现频率明显不同,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它们用法存有差别。"此"是一个单纯代词,只有复指上文的作用,"是"字一身兼几种词性,作为代词它不仅有复指上文的作用,同时还有强调下文的作用。"斯"字有复指作用,但更侧重对上下文的连接,所以后来发展成了一个连词。洪诚(1957:8)说:"'此'字只有复指上文的作用,'斯'字复指带连接作用,'是'字复指带肯定作用。"

综上所述:"......,Pro......也"是上古汉语常见的判断形式,一般是提出一个话题,用代词复指,然后作出判断。用来复指的代词主要使用"是"字,"是"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此"、"斯"等。另外,最初话题主语比较长,为避免头重脚轻需要用代词复指,后来话题主语比较简单时也用"是"字复指,这样"是"字的指代作用淡化,联系作用变得突出,逐渐虚化为系词。"是"字占据的句法位置及其高频使用率为其语法化为系词创造了条件。

随着"是"字在上古末期发展出系词的用法,那么汉代以后"是"字出现在"......,Pro......也"句式中时,一般是话题主语比较长,确实需要"是"字作为代词来复指。同时,由于"是"字作为系词使用的频率增加,判断句中承担复指任务的代词逐渐向"此"字转移,代词"此"在这一判断句式中的出现频率增加,"此"后的谓语也不限于体词性成分了,其后也出现了谓词性谓语,从而打破了"此"后谓语须是体词性成分的先秦汉语语法规则。

3."......,......是也"式。这是先提出一个话题,然后用主谓结构"某某是也"举例证明,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自上古就比较多见。如:

(150)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下》)

(151)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荀子·王霸》)

(152)故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吕氏春秋·重言》)

(153)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史记·封禅书》;又《孝武本纪》)

"A,B是也"这种句式不同于一般的"A,B也"或"A,是B也"式判断句。在"A,B也"或"A,是B也"句式中,B是判断谓语,是语义重心,是强调的焦点。而在"A,B是也"式中,A是新信息,是强调的重心,"B+是"充当谓语来判断证明A,"是"在复指话题的同时还有强调话题的作用。也就是说"A,B是也"句中,主要的判断对象是话题主语A,而非小主语B。以例(153)为例,此句在《史记》中出现两次,考察该句出现的语境,《封禅书》中上下文主要谈论话题"封禅",《孝武本纪》上下文论述话题主要是"祠灶",把本句放在语篇中去考虑,就会发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正是判断的主题,是议论的中心。而如果把判断后项改为"黄帝也"或"是黄帝也",那么语义重心就转到了"黄帝"上来了,这就背离了篇章主旨,所以只能使用"黄帝是也"。

另外,"A,B是也"式判断句中,"是"虽然是复指A的代词,但不能把A放到"是"的位置替换"是",即"A,B是也"与"B,A也"不存在可行性转换关系。仍以例(153)为例,试变换为:

(153')黄帝者,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也。

从句法上看,例(153')构成的是一个叙述句,而不是判断句。从语义上看,"黄帝"在句中是陈述的对象,而非判断的对象。从语用角度看,论述的主题是"黄帝",而非"封禅"或"祠灶"。也就是说"B,A也"句与"A,B是也"句在句法、语义、语用几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相互转换,"A,B是也"句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

根据句子的信息组织原则,重要的信息,强调的焦点,一般在句末。但是有时为了及时传达新信息,也可以把新信息放在句首,作为一个语义焦点来强调,然后再加以阐释。"A,B是也"正是这种语义重心在前的判断句式,此句式是先报告一个新情况A,然后用"B+是"的结构去举证。在这个句子中包含有"是"(A)对B的判断,但主要是"B+是"对A的判断,"是"字同时兼有复指和强调的作用。

中古时期仍然沿用上古产生的这种"......,......是也"句式,根据对中古六部专书的调查,《论衡》有15例,《太平经》1例,《中本起经》2例,兹引部分用例:

(154)在母身时,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类是也。(《论衡·命义》)

(155)如以詹何之徒,性能知之,不用术数,是则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智明早成,项托、尹方其是也。(《论衡·实知》)

(156)或操同而主异,亦有遇不遇,伊尹、箕子是也。(《论衡·逢遇》)

(157)或无补益,为上所好,籍孺、邓通是也。(《论衡·逢遇》)

(158)或无伎,妄以奸巧合上志,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论衡·逢遇》)

(159)人闻吾法,信受奉行,如意所得,喻如沃田,所收无数,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者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2b)

(160)人闻道言,背而不信,喻如下田,没溺不生,今六师尼揵等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2c)

以上例句都是"S(VP),NP是也"式结构,即话题主语比较长,一般是谓词性的,谓语部分充当小主语的是具体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用"NP+是"进行判断举证。有时充当小主语的是谓词性的成分。如:

(161)其端合者,相食是也。(《论衡·说日》)

(162)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是也。(《论衡·说日》)

(163)得其人而开通,得见佑助者是也。(《太平经》卷55/83)

中古时期,随着"是"字作为系词使用得越来越多,"......,......是也"句式中的"是"字受到影响也发生了向系词的虚化,《论衡》中有过渡状态的用例。如:

(164)单父吕公善相,见高祖状貌,奇之,因以其女妻高祖,吕后是也。(《论衡·骨相》)

(165)无恤最贤,又有贵相,简子后废太子而立无恤,卒为诸侯,襄子是矣。(《论衡·骨相》)

(166)夫鲁无功曹之官,功曹之官,相国是也。(《论衡·遭虎》)

例(164)、(165)表面上看来也是普通的"......,......是也"式,话题比较复杂,但是"是"字复指的对象却是话题中的一个有定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即"其女"、"无恤",这样"是"字复指的必要性减弱了,多了肯定联系的作用。例(166)复指对象就是简单的名词短语"功曹之官",话题与例证形成一对一的关系,"是"字有了向系词转化的趋势。

"......,......是也"式中"是"字虚化为系词的详细过程,本书第四章作详细探讨。总之,由于"是"字主要以系词的身份出现,中古后期"......,......是也"式很少使用了。

以上剖析了"......,......是也"句式的性质,并简要论述了其发展演化情况。

二、无系词判断句的构成成分

(一)主语的构成

1.体词性主语

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主语的构成中,体词性成分占了大多数。体词性主语中最典型的是名词及名词短语。如:

(1)形、气、性,天也。(《论衡·无形》)

(2)道者,乃天所案行也。(《太平经》卷35/41)

(3)桓石虔,司空豁之长庶也。(《世说新语·豪爽》)

(4)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博达之士也。(《颜氏家训·后娶》)

以上都是普通名词作主语,另外,由于判断句可以作解释说明,所以几乎所有类词都可以隐去其固有语法功能而出现在判断句主语位置上。如:

(5)将者,且也。(《论衡·知实》)

(6)十一者,士也。(《太平经》卷39/50)

(7)邪者,未定之词。(《颜氏家训·音辞》)

以上三例,充当主语的成分其基本词性分别是副词、数词、语气词,但是它们在这里不是呈现其概念义,发挥副词、数词、语气词的语法作用,而是呈现其符号义,以一种符号所指来充当判断对象,因此我们将其作名词处理。

无系词句中,代词主语也有相当多的数量代词大多数是体词性的,也有一部分是谓词性的,谓词性的代词主要有"然"、"如是"、"若是"、"如此"、"若此"、"如彼"、"奈何"、"何如"、"若之何"、"几何"等,这些词一般不在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位置上出现,因此本书在讨论判断句主、谓语的构成时,代词归属体词性成分。如:

(8)汝非罗汉,不知真道。(《中本起经》卷上,4/151c)

(9)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世说新语·简傲》)

(10)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论衡·非韩》)

(11)无有真德,恣心而行,此纯君子之贼。(《太平经》卷49/66)

例(8)、(9)是人称代词作主语,例(10)、(11)是指示代词作主语。代词主语中指示代词多于人称代词,而疑问代词一般不作无系词句主语。

同类推荐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融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实用客观,案例丰富,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热门推荐
  • 幸好我们曾遇见

    幸好我们曾遇见

    彼时的乔小桥,是演艺圈的阳光御姐,事业爱情双丰收。机缘巧合,她先是邂逅枫国酒店总裁展锋,后又偶遇风流影帝周子安。她看似平静的感情生活,一朝风云变幻。看似蒸蒸日上的事业,竟也因这两段离奇邂逅变得危机重重。危机当前,素来腹黑狡猾的奸商,竟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机遇在手,表面款款情深的影帝,原来另有一番曲折心意。有人说,人世间最难得的便是荣辱同担,甘苦共享,可谁知,情侣间最庆幸的不过是遇见了,就不曾错过。
  • 好景良天

    好景良天

    暴有修改的宠妃,霸道闷骚的皇帝,穿越版《金枝欲孽》剑出江湖,皇宫震动。皇宫女人,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 绝世皇妃

    绝世皇妃

    她穿越到古代,成为嫡女……然而,皇宫之宫却满满的都是仇恨。她无奈之下,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在异国他乡施展一身的才华。
  • 特工弃妃

    特工弃妃

    “参见女皇陛下,愿女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安千影(君青凤)透过有着赤黄青白黑各色翠玉珠子的九旒冕,高高俯视着金銮殿上的各色人种,听着众人口中或真或假的祝福声,嘴角勾起一抹自豪的笑意。前世,她能在黑暗中翻云覆雨,那么这世,她亦能在光明中叱咤风云!自离开离国已经十余年,退回台湾岛,并迅速将周围海域统治起来,建立起三国外的另一岛国——华夏王朝!远远望去,有着白色肤种,高扬的鼻梁、宝蓝色深邃的眼……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命运的捉弄,使得她爱上了一个本是和她无缘的人,她始终都在为他付出,希望自己能够将他改变,但他始终对她都是冷漠的,最终,她成功了,但是他们却已是不可能了。
  • 穿越之灵月皇后(完结)

    穿越之灵月皇后(完结)

    她,一个平凡无知的少女。他,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他,一个不问世事的王爷。他,一个忠心耿耿的将军。然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爱恨纠葛?最后她又会情归何处?穿越比翼双飞燕,转首已是百年身。愿与君随生死别,相望共享明月圆。欢迎大家加入《穿越之灵月皇后》群:66739311,验证请输入书名。-------------------------友情链接:《天使之泪:熙恋雪》http://m.pgsk.com/a/107951/《反穿之灵雪公主》发表时会通知各位的。本书已解禁,像尽快看到全文的请加群:66739311
  • 武道神通

    武道神通

    荒古雄奇的异界;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追逐武道、神通,历经时代变化、纪元沧桑!
  •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一转眼已经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前夕;租界上海滩歌舞升平;从老北京来的旦角轰动江南;谷白练就恰好穿成了那个旦角。。。的疯狂追爱着。最最疯狂的一位。说好的快穿从校园小清新走起呢?谷白练对系统无声抗议。系统弱弱回了句,我不喜欢你的名字。白练,白莲,合该你倒霉。这只是故事的开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