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7

第27章 中古汉语三类判断句式的比较 (2)

例(17)~(19)是"不为"句,例(20)~(22)是"未为"句,例(23)~(25)是"非为"句,三组例句每组"F为"后成分分别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F为"后偶尔出现主谓短语。如:

(26)刘向父德治淮南王狱中所得此书,非为师授也。(《抱朴子·内篇·论仙》)

总起来看"F为"后谓词性成分居多,体词性成分较少。

"F为"在中古使用频率仍然不高,我们对中古10部文献做了调查统计这10部专书分别为《论衡》《太平经》《修&中》《六度集经》《抱朴子·内篇》《世说新语》《贤愚经》《南齐书》《洛阳伽蓝记》《佛本行集经》,中古"F为"的出现次数与上古相比并没有明显改观,看不出有大的发展。从"F为"的构成上来看,有了较大变化。"不为"已经丧失了主要地位,在三种否定词中反而成了出现次数最少的。"未为"出现频率激增,一跃而成为出现次数最高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未为"在《论衡》中出现9次,导致总体数量较大,它在其他专书中并无明显优势,但是至少"未为"的使用完全不逊色于"不为"和"非为"了。"非为"的使用有了极大的改观,已经不再是上古只有个别用例的状况了,在10部专书中总计出现了15次。总之,"F为"的使用由上古的"不为"一枝独秀,发展到了中古的"不为"、"未为"、"非为"三足鼎立。

"为"字判断句从产生之初就处于配角地位,到了中古时期一方面无系词句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是"字判断句蓬勃发展,"为"字句受到挤压仍然没有发展的空间。与上古时期相比,在使用频率上,中古"为"字句不仅肯定式没有明显发展,否定式也无太大改观。

(三)"......非是/不是/未是......"式否定判断句

中古时期,随着系词"是"字逐渐发展成熟,表达否定判断还可以采用"......非是/不是/未是......"式。"非是"、"不是"、"未是"的出现时代与使用频率有差别,"非是"出现时代最早,"不是"其次,"未是"再次;"非是"使用频率最高,"不是"、"未是"出现频率都比较低。"F是"的这种内部差异与"F为"正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是"与"为"作为系词来源不同。系词"为"来源于动词,因此它产生之初比较容易与叙述否定词"不"、"未"结合,导致"不为"、"未为"产生早、出现频率高。而系词"是"来自代词,代词"是"主要是体词性的,因此它比较容易与判断否定词"非"结合,这样"非是"早于"不是"、"未是"而产生,在产生之初"非是"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下面分别论述"非是"、"不是"、"未是"的产生及使用情况。

就我们所见,"非是"最早出现于东汉《论衡》中,有两例:

(27)孟子所去之王,岂前所不朝之王哉?而是,何其前轻之疾而后重之甚也?如非是前王,则不去,而后去之,是后王不肖甚于前。(《刺孟》)

(28)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他家若草野之中物为之也。(《订鬼》)

其后,东汉译经中有了多处用例,汉代以后译经和中土文献中都较为常见了,第四章给出了详细用例,再补充几例。

(29)诸经一味故,是灭皆等如虚空,是灭适无所莫,亦无是我所,亦非是我所。(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2b)

(30)此二小儿,非是鬼魅,福德之子。(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二,4/588a)

(31)诸善之法皆是贤人所习,非是愚者所学。(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五,4/688c)

(32)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卷一,4/544a)

(33)非是求仙侣,幸勿相传说。(《高僧传》卷九)

(34)如是胜相,非是转轮圣王之相。(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九,3/695c)

"不是"稍晚于"非是"产生,汪维辉举出了东汉佛经中的3处用例(第四章已经转引),汉代以后,佛经中的用例更为多见。如:

(35)不是独我家耗,世悉亦尔。(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卷上,4/174c)

(36)天中天,不是舍利弗所问,亦不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为迦叶、迦翼迦叶、那翼迦叶、施罗比利迦私所问。(西晋法炬译《前世三转经》,3/448a)

(37)我不求请,亦非彼奴,亦非庸作,不是彼民。(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二,4/325c)

(38)我实不是负累汝等,请自改厉,更不敢尔。(《贤愚经》卷十一,4/427b)

但中古时期中土文献中的用例仍然很少,刘世儒(1960)曾揭举《宋书》中1条用例:

(39)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宋书·索虏传》)

汪维辉(1998)又补充了3条用例:

(40)臣违离宫省二十余载,戎务,役勤思苦,若得解带逍遥,鸣玉阙廷,参赞无为之契,豫闻曲成之化,虽实不敏,岂不是愿!(《晋书·桓温传》载温上疏)

(41)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全晋文》卷二十六)

(42)忌按剑至笼曰:"昨杀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有一鹞俯伏不动。(《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不过例(40)把"是"看做代词,理解成宾语前置,即"岂不愿是"为好,汪自己也指出可作两解。例(41)柳士镇曾指出《题后》不排除六朝人伪作的可能。大概直到唐代以后世俗作品中"不是"的用例才多起来。

"未是"产生于中古后期,晚于"非是"、"不是",并且出现频率较低,第四章列举了6例,再补充3例:

(43)逮省此章盛陈列代,文博体周颇善师法,歌诵圣世足为繁声,讨求道义未是要说耳。(《弘明集》卷四)

(44)桓再拜白顿首:八日垂至旧诸沙门皆不敬王者,何庾虽已论之而并率所见,未是以理屈也。(《弘明集》卷十二)

(45)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魏书·礼志四》)

为了更好地说明"F是"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我们还是借助定量统计的方法,依然考察为检索"F为"时圈定的10部专书。"F是"在隋代以前出现频率极低,可以说在文献中只有零星用例,还没有"F为"使用多。"非是"、"不是"、"未是"三者比较,"非是"出现次数多于"不是"和"未是",特别是到了《佛本行集经》中,"非是"用例大增。可以说中古"F是"否定判断句中"非是"句是主力,"不是"要替代"非是"成为主角应该是唐代以后的事了据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统计,唐代"不是"在"F是"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另据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统计,《祖堂集》中有"不是"188例,"非是"7例,"未是"11例,"不是"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非"字句出现数量最多,在否定判断句中占了近百分之九十。其次是"F为"句,最少的是"F是"句,两者用例都不多。显然,"非"字句在否定判断句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主导地位,"F为"句和"F是"句望尘莫及。不过,从历时的角度看,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非"字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F为"句和"F是"句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总之,中古时期,由于无系词句在整体数量上占优,其否定形式,即使用否定副词"非"的否定句也在否定判断句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为"字否定句和"是"字否定句在数量上远远不能与之抗衡。"为"字句的否定式在上古前期已经出现,历经千年却没有太大发展,在使用频率上没有明显提高,中古时期只是在其内部"不为"、"未为"、"非为"的使用比例上作了一点调整。"是"字句的否定式最早见于汉代,中古时期虽然"非是"、"不是"、"未是"的形式都已出现,但总的使用频率并不高,直到中古后期的汉译佛经中才有了较大数量的用例,显示出它在竞争中的优势与活力,不过"F是"句要彻底击败"非"字句恐怕要到唐宋以后了据董守志《"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F是"句在宋代《朱子语类》中超过半数,在元明《老乞大》《朴通事》中完全排挤了"非"字句。

三、疑问判断形式的比较

判断句、叙述句、描写句这是根据句子谓语的性质和功能作出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这是根据句子的语气作出的分类,这两种分类体系不会冲突,而可能会有交叉,比如一个句子既可以是判断句,同时也是疑问句,即形成疑问判断句。本节考察三类判断句式进入疑问句,构成疑问判断句能力方面的差异。

疑问句一般又分为特指问、是非问、反复问、选择问四个小类,中古疑问判断句相应地有特指问判断句、是非问判断句、反复问判断句、选择问判断句四种形式,我们以此为纲展开讨论。

(一)特指问判断句

特指问判断句是句中出现疑问代词或疑问代词短语标志疑问点的判断句,它是出现数量最多的一类疑问判断句。在疑问句中,特指问是疑惑程度最强的,判断句采用这种形式表达,说明说话人对判断对象一无所知,但是迫切希望听话人给以解答,从而获得判断答案。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都可以以特指问的形式出现,构成特指问判断句。如:

(1)蚀者谁也?(《论衡·说日》)

(2)实"黄帝"者,何等也?(《论衡·道虚》)

(3)今天师不以其无道罪之,何也?(《太平经》卷108/176)

(4)此复何室?(《中本起经》卷上,4/150b)

(5)明帝问周伯仁:"真长何如人?"(《世说新语·排调》)

(6)佛者何人?(《贤愚经》卷十三,4/441a)

以上是无系词特指问判断句。其中例(1)~(3)是疑问代词充当判断句谓语,例(4)~(6)是疑问代词短语作谓语。

(7)此为何等哉?(《太平经》卷110/179)

(8)此人为谁,何一悲楚?(《太平经》卷111/182)

(9)此为何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b)

(10)孰为良吏?(《论衡·自纪》)

(11)何等为老?(《修行本起经》卷下,3/466b)

(12)谁为胜者?(《贤愚经》卷一,4/354c)

以上是"为"字特指问判断句。其中例(7)~(9)是疑问代词及其短语作谓语,例(10)~(12)疑问代词及其短语作主语。

(13)卿是何人?(《中本起经》卷上,4/148c)

(14)韩侯是谁?(《周氏冥通记》卷三)

(15)此是何肉?(《贤愚经》卷十一,4/425c)

(16)此是谁迹?(《贤愚经》卷十二,4/433a)

(17)问儿:"谁是汝父?"(《搜神记》卷十六)

(18)魔言:"何等是言要?"(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九,4/308c)

同类推荐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 Olympic Games, 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热门推荐
  • 有种你就爱上我

    有种你就爱上我

    “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呢?”“想见我,就要陪我玩一个游戏。”“什么游戏?”“爱情游戏,看我们谁先爱上谁,谁便输了。”“输了之后呢?”“没有之后了,输了游戏便结束了,你听过游戏结束之后要怎样吗?”“好吧,我陪你玩。”
  • 仙道长途

    仙道长途

    牧隽一直觉得,自己是低调励志修真女主世界里打酱油的路人甲,所以她努力,再努力拖着酱油瓶远远的滚出了女主的世界。若干年后,她在另一方世界遇到了一个美人儿聊起这段辛酸史,美人儿淡淡说:我知道这个人,将来会被XX杀掉。牧隽大惊,忙问可是会预言?美人儿抓抓脑袋尴尬的说:重生的!牧隽大悟:原来我们都是别人世界里打酱油的.……………………………………………………………………交流群QQ:549860181
  • 豪门逆袭之婚色可餐

    豪门逆袭之婚色可餐

    玉妖娆(齐妍儿:前生她是一个风情万种、身姿妖娆的私生女。由于特殊的身份让她对婚姻充满不屑,甘愿周旋于男人之间,顶着小三界女神的皇冠。重生的她身份一跃成为商场大佬的正牌娇妻,厌恶婚姻的她又会怎样兴风作浪、红杏出墙?最终是婚姻征服了她,还是她主宰了婚姻。秋冷爵:他是叱咤商场的大佬,人人敬服。前生她与他曾有一夜情缘,今生她却成了他的正牌娇妻。然而傲慢的他藐视一切,甚至藐视他的婚姻。在他看来女人只是供人娱乐的玩具,可没想到他的后半生会被他的正牌玩具给狠狠的娱乐了一把。娱乐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看他怎样反扑成仁吧!刘懿:前生他是她的姐夫,亦是她的情夫。今生他要做她的情夫,亦要做她的盟友。两人从前世纠缠到今生,是利用亦或是被利用,是爱亦或是被爱,他的心最终又会怎样驻足在她的世界里?季铭宸:他是一位不可一世的军官首长,前世的她与他毫无瓜葛,今生的她被他窒息纠缠。是占有欲的唆使还是那颗因缺少爱而干涩的心作怪?面对如此霸道的大男人,她又该使用怎样的战略?肖陌、李琛、玉麒麟。。。比比皆是的极品男人围绕在她身边,面对美男们的赤夺纠缠,对于绝世妖娆的她是幸还是不幸?
  •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莫西亚是一名普通的白领,热爱金钱,却坚决执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崇拜刘邦,所以无比推崇厚黑学,为人脸厚心黑。李牧是李氏企业的太子爷,为人放荡不羁,因为不想继承家族企业所以游戏人生。可是却在不经意间,被莫西亚平凡的温暖感动爱上了莫西亚,痛改前非成为了众少女心目中的三好男人。
  • 万克是一条鱼

    万克是一条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如果当时不放手

    如果当时不放手

    落跑新郎归来,青梅竹马出现,巫方园的世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陈年往事被翻出,新欢绯闻曝头条,她立刻成为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
  •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大师约瑟夫·查思特罗多年以来对于大众日常心理健康的研究所得、理论分析,和指导意见之精华,对人们理解种种日常心理现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如何胜过惧怕,如何战胜社交中的恐惧,如何解决与家人相处的问题等,教读者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关于美和快乐的智慧等。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婚后谈情

    婚后谈情

    林伊愣是将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逼成了火爆雄狮。过程很简单,就是顺从地听了他的话出国,五年后一声不吭地回来了。只是第二天她直接进了医院。她只是说:就当是被狗咬了。林伊想这样就算了,可顾祁东哪会这么轻易放过她,拽着她进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红红的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