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7

第27章 中古汉语三类判断句式的比较 (2)

例(17)~(19)是"不为"句,例(20)~(22)是"未为"句,例(23)~(25)是"非为"句,三组例句每组"F为"后成分分别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F为"后偶尔出现主谓短语。如:

(26)刘向父德治淮南王狱中所得此书,非为师授也。(《抱朴子·内篇·论仙》)

总起来看"F为"后谓词性成分居多,体词性成分较少。

"F为"在中古使用频率仍然不高,我们对中古10部文献做了调查统计这10部专书分别为《论衡》《太平经》《修&中》《六度集经》《抱朴子·内篇》《世说新语》《贤愚经》《南齐书》《洛阳伽蓝记》《佛本行集经》,中古"F为"的出现次数与上古相比并没有明显改观,看不出有大的发展。从"F为"的构成上来看,有了较大变化。"不为"已经丧失了主要地位,在三种否定词中反而成了出现次数最少的。"未为"出现频率激增,一跃而成为出现次数最高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未为"在《论衡》中出现9次,导致总体数量较大,它在其他专书中并无明显优势,但是至少"未为"的使用完全不逊色于"不为"和"非为"了。"非为"的使用有了极大的改观,已经不再是上古只有个别用例的状况了,在10部专书中总计出现了15次。总之,"F为"的使用由上古的"不为"一枝独秀,发展到了中古的"不为"、"未为"、"非为"三足鼎立。

"为"字判断句从产生之初就处于配角地位,到了中古时期一方面无系词句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是"字判断句蓬勃发展,"为"字句受到挤压仍然没有发展的空间。与上古时期相比,在使用频率上,中古"为"字句不仅肯定式没有明显发展,否定式也无太大改观。

(三)"......非是/不是/未是......"式否定判断句

中古时期,随着系词"是"字逐渐发展成熟,表达否定判断还可以采用"......非是/不是/未是......"式。"非是"、"不是"、"未是"的出现时代与使用频率有差别,"非是"出现时代最早,"不是"其次,"未是"再次;"非是"使用频率最高,"不是"、"未是"出现频率都比较低。"F是"的这种内部差异与"F为"正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是"与"为"作为系词来源不同。系词"为"来源于动词,因此它产生之初比较容易与叙述否定词"不"、"未"结合,导致"不为"、"未为"产生早、出现频率高。而系词"是"来自代词,代词"是"主要是体词性的,因此它比较容易与判断否定词"非"结合,这样"非是"早于"不是"、"未是"而产生,在产生之初"非是"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下面分别论述"非是"、"不是"、"未是"的产生及使用情况。

就我们所见,"非是"最早出现于东汉《论衡》中,有两例:

(27)孟子所去之王,岂前所不朝之王哉?而是,何其前轻之疾而后重之甚也?如非是前王,则不去,而后去之,是后王不肖甚于前。(《刺孟》)

(28)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他家若草野之中物为之也。(《订鬼》)

其后,东汉译经中有了多处用例,汉代以后译经和中土文献中都较为常见了,第四章给出了详细用例,再补充几例。

(29)诸经一味故,是灭皆等如虚空,是灭适无所莫,亦无是我所,亦非是我所。(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2b)

(30)此二小儿,非是鬼魅,福德之子。(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二,4/588a)

(31)诸善之法皆是贤人所习,非是愚者所学。(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五,4/688c)

(32)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卷一,4/544a)

(33)非是求仙侣,幸勿相传说。(《高僧传》卷九)

(34)如是胜相,非是转轮圣王之相。(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九,3/695c)

"不是"稍晚于"非是"产生,汪维辉举出了东汉佛经中的3处用例(第四章已经转引),汉代以后,佛经中的用例更为多见。如:

(35)不是独我家耗,世悉亦尔。(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卷上,4/174c)

(36)天中天,不是舍利弗所问,亦不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为迦叶、迦翼迦叶、那翼迦叶、施罗比利迦私所问。(西晋法炬译《前世三转经》,3/448a)

(37)我不求请,亦非彼奴,亦非庸作,不是彼民。(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二,4/325c)

(38)我实不是负累汝等,请自改厉,更不敢尔。(《贤愚经》卷十一,4/427b)

但中古时期中土文献中的用例仍然很少,刘世儒(1960)曾揭举《宋书》中1条用例:

(39)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宋书·索虏传》)

汪维辉(1998)又补充了3条用例:

(40)臣违离宫省二十余载,戎务,役勤思苦,若得解带逍遥,鸣玉阙廷,参赞无为之契,豫闻曲成之化,虽实不敏,岂不是愿!(《晋书·桓温传》载温上疏)

(41)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全晋文》卷二十六)

(42)忌按剑至笼曰:"昨杀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有一鹞俯伏不动。(《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不过例(40)把"是"看做代词,理解成宾语前置,即"岂不愿是"为好,汪自己也指出可作两解。例(41)柳士镇曾指出《题后》不排除六朝人伪作的可能。大概直到唐代以后世俗作品中"不是"的用例才多起来。

"未是"产生于中古后期,晚于"非是"、"不是",并且出现频率较低,第四章列举了6例,再补充3例:

(43)逮省此章盛陈列代,文博体周颇善师法,歌诵圣世足为繁声,讨求道义未是要说耳。(《弘明集》卷四)

(44)桓再拜白顿首:八日垂至旧诸沙门皆不敬王者,何庾虽已论之而并率所见,未是以理屈也。(《弘明集》卷十二)

(45)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魏书·礼志四》)

为了更好地说明"F是"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我们还是借助定量统计的方法,依然考察为检索"F为"时圈定的10部专书。"F是"在隋代以前出现频率极低,可以说在文献中只有零星用例,还没有"F为"使用多。"非是"、"不是"、"未是"三者比较,"非是"出现次数多于"不是"和"未是",特别是到了《佛本行集经》中,"非是"用例大增。可以说中古"F是"否定判断句中"非是"句是主力,"不是"要替代"非是"成为主角应该是唐代以后的事了据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统计,唐代"不是"在"F是"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另据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统计,《祖堂集》中有"不是"188例,"非是"7例,"未是"11例,"不是"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非"字句出现数量最多,在否定判断句中占了近百分之九十。其次是"F为"句,最少的是"F是"句,两者用例都不多。显然,"非"字句在否定判断句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主导地位,"F为"句和"F是"句望尘莫及。不过,从历时的角度看,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非"字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F为"句和"F是"句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总之,中古时期,由于无系词句在整体数量上占优,其否定形式,即使用否定副词"非"的否定句也在否定判断句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为"字否定句和"是"字否定句在数量上远远不能与之抗衡。"为"字句的否定式在上古前期已经出现,历经千年却没有太大发展,在使用频率上没有明显提高,中古时期只是在其内部"不为"、"未为"、"非为"的使用比例上作了一点调整。"是"字句的否定式最早见于汉代,中古时期虽然"非是"、"不是"、"未是"的形式都已出现,但总的使用频率并不高,直到中古后期的汉译佛经中才有了较大数量的用例,显示出它在竞争中的优势与活力,不过"F是"句要彻底击败"非"字句恐怕要到唐宋以后了据董守志《"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F是"句在宋代《朱子语类》中超过半数,在元明《老乞大》《朴通事》中完全排挤了"非"字句。

三、疑问判断形式的比较

判断句、叙述句、描写句这是根据句子谓语的性质和功能作出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这是根据句子的语气作出的分类,这两种分类体系不会冲突,而可能会有交叉,比如一个句子既可以是判断句,同时也是疑问句,即形成疑问判断句。本节考察三类判断句式进入疑问句,构成疑问判断句能力方面的差异。

疑问句一般又分为特指问、是非问、反复问、选择问四个小类,中古疑问判断句相应地有特指问判断句、是非问判断句、反复问判断句、选择问判断句四种形式,我们以此为纲展开讨论。

(一)特指问判断句

特指问判断句是句中出现疑问代词或疑问代词短语标志疑问点的判断句,它是出现数量最多的一类疑问判断句。在疑问句中,特指问是疑惑程度最强的,判断句采用这种形式表达,说明说话人对判断对象一无所知,但是迫切希望听话人给以解答,从而获得判断答案。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都可以以特指问的形式出现,构成特指问判断句。如:

(1)蚀者谁也?(《论衡·说日》)

(2)实"黄帝"者,何等也?(《论衡·道虚》)

(3)今天师不以其无道罪之,何也?(《太平经》卷108/176)

(4)此复何室?(《中本起经》卷上,4/150b)

(5)明帝问周伯仁:"真长何如人?"(《世说新语·排调》)

(6)佛者何人?(《贤愚经》卷十三,4/441a)

以上是无系词特指问判断句。其中例(1)~(3)是疑问代词充当判断句谓语,例(4)~(6)是疑问代词短语作谓语。

(7)此为何等哉?(《太平经》卷110/179)

(8)此人为谁,何一悲楚?(《太平经》卷111/182)

(9)此为何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b)

(10)孰为良吏?(《论衡·自纪》)

(11)何等为老?(《修行本起经》卷下,3/466b)

(12)谁为胜者?(《贤愚经》卷一,4/354c)

以上是"为"字特指问判断句。其中例(7)~(9)是疑问代词及其短语作谓语,例(10)~(12)疑问代词及其短语作主语。

(13)卿是何人?(《中本起经》卷上,4/148c)

(14)韩侯是谁?(《周氏冥通记》卷三)

(15)此是何肉?(《贤愚经》卷十一,4/425c)

(16)此是谁迹?(《贤愚经》卷十二,4/433a)

(17)问儿:"谁是汝父?"(《搜神记》卷十六)

(18)魔言:"何等是言要?"(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九,4/308c)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热门推荐
  • 最美年华最爱的你

    最美年华最爱的你

    第一次见面,她撞了他;第二次见面,婚姻交易,他帮她复仇;他却爱她爱上了瘾。一追:霸气开直升机;二追:霸道扫清情敌;三追:生个萌宝捆住她。一追二追三追,优璇都淡然说:“NO!”最后单寒桀看了她一眼,牙一咬躺倒在地:“宝贝,你丢了个男神,请捡回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人狼国度

    人狼国度

    一个原本靠在路边卖肉汁饭为生的小厨师,居然斗胆向皇帝的女儿求婚,所有人瞠目结舌,皇帝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如果你能给我带回一具人狼的尸体,我便将女儿许配给你。”小厨师并不是不知道从来没有人从人狼国度活着回来过,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上路了……本书系《还我江湖》系列继《异星魔蝎》和《爆裂金刚》后第三卷,独立成书,原名《死亡掮客》,全书一百万字,为本系列作了最终的结局,欢迎收藏。(空灵天下出品)想欣赏《还我江湖》系列第一卷《异星魔蝎卷》的书友请点击链接:http://m.pgsk.com/book/15517/m.pgsk.com爆裂金刚:http://m.pgsk.com/m.pgsk.com?Bl_id=40630
  • 总裁的抢钱甜心

    总裁的抢钱甜心

    胡灵本想做个女英雄,结果成就了一场大乌龙!她本意是要找白蒙讨回孤儿院的土地,怎么最后反倒被他吃干抹尽了?哼!孤女不发威,当她是HelloKitty?等等,等等!你说什么?她的身世其实是……
  • 封神双龙1

    封神双龙1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剑势

    剑势

    宋朝,奸臣当道,外敌强悍。张瑞泽手握绝世宝剑,保家卫国,征战四方。力撼名剑山庄统一江湖,一致对外。但却无力回天,埋剑归隐,一心修道。神奇功法现世,隐世老人出山,带他踏上修真路。且看他如何蜕变化龙,再现江湖,成为仙界至尊……
  • 无双懒医

    无双懒医

    她是无盐丑女,男女老少退避三舍。她是无敌懒医,牛鬼蛇神望而生畏。当丑女跟懒女撞在一起,懒丑,谁占上锋?◆◇◆成王:我心向明月,明月照地沟。一推香玉陨,再醒异世魂。渣男:我不会退婚的!懒女轻笑:由不得你。渣男: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懒女抛给渣男一东西:从今天起,我可是你皇姑,乖皇侄,叫声姑来听听,以后别忘了三跪九磕。渣男悲痛欲绝:心赖,你就如此讨厌我!◆◇◆败寇:男女之事,无外乎东西风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懒女掐着某男的脖子:在上不在下。某男挑挑眉,搂着女人一个翻转:上可,下亦可。N久之后。某男:娘子,是上还是下?懒女苦哈哈:上可,下亦可。(反正不用她来动)◆◇◆某男做事准则:她身边的渣男,宰了。她身边的极品,剁了。所有男人离她十丈远。所有女人离她二十丈远,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危险!◆◇她虽懒,五系灵根全都没缘,可三百六十行,她乃医界大状元。她是神医,在阎王手下夺命。(牛鬼:老大,这女人抢我们生意!)她更是毒医,杀人于弹指之间。(蛇神:老大,这女人增加了我们工作负担!)懒女狂吼一声:有本事TM都别给老娘生病受伤!要不然,你们就是老娘手里的面粉团儿!◆◇穿前废柴,穿后依旧是废柴。若这命是天定,她便破了这天!深宅大院,奸细不断,人心不稳,皇室觊觎。命如草芥,吹灰之间,命丧魂断,危机重重。信我,得永生。逆我,下地狱!皮矣斯:说明白一点,这就是一本打怪升级文。男主很干净,身心都是女主的。特注明:一生一世一双人。亲亲若是喜欢,给个脸赏个光收藏个。若是不喜欢,合理建议,曲子必采纳。曲子心脏很脆弱,言辞激进会受伤。最:祝亲阅读愉快。
  • 傲气丫环闯江湖

    傲气丫环闯江湖

    “丫头,那是你亲大哥。”“那又如何,我又没见过,杀了便是。”“丫头,在皇宫要收敛一些。”“收敛做什么,难道等着他们来杀我啊!”“丫头,咱们什么时候成亲啊?”“等你把那个说是我大哥的人杀了给我当聘礼的那天。”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此女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调戏得了美女,勾引的上帅哥;杀的了大哥,踩得扁皇帝。
  • 破棺而出·首席荐爱99分

    破棺而出·首席荐爱99分

    【她破棺而出,成为他的首席秘书。】詹氏集团,谁人不知詹少的首席秘书美艳动人。可这秘书,做事雷厉风行,对他人和善,对顶头上司詹少,却少有笑颜。“詹大公子好本事,今儿个又有挺着肚子的美女来公司认亲了。”“过奖过奖,那是美女们抬爱,什么孩子都喜欢往我这儿塞。”*女人总自信地以为自己会是某个男人的终结者,结束他风流荒唐的人生。可最终才发现,当付出的一切都化水东流,自己曾经的异想天开竟是那般可笑。“恭喜詹大公子,终于彻底地让我死了心。这婚,我同意离!”转身,她笑得美艳而妖娆,一步一步消失在天地尽头。地上那条她偷偷花了无数夜晚被扎破了无数次手指而织就的男性围巾,仿佛在嘲笑着她的无知,竟是那般刺目。*感情的戏,她一直都知她没演技。可后来她才知,有人比她,更没演技。那人,只会固执地守着她的衣冠冢,成为她的守陵人。
  • 花开雾夏你未归

    花开雾夏你未归

    她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不顾一切的去爱,“你很下贱。”这是他吻她之后说的话,她触碰到这几个字的时候,血液和心脏激烈的碰撞,明显感觉到了所谓的破碎。她不是好女生,也从不标榜,就这样在彩色的世界,活着自己的黑白。下贱,也许吧,在他们的世界,她一直就充当着那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