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形式、构成成分和语义关系的比较
中古时期,无系词判断句、"为"字判断句和"是"字判断句同时使用,三类判断句式既相互共存,又相互竞争,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中。
三类判断句式的使用情况,中古时期使用数量最多的是无系词判断句,占71.6%,其次是"是"字判断句,占16.3%,最少的是"为"字判断句,占12.1%。也就是说中古时期无系词句仍然是判断句的主力,"为"字句和"是"字句还无法与之抗衡。
从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三类判断句式的变化,主要变化就是无系词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是"字句所占比重大幅上升,而"为"字句稳中有降,变化幅度不大。我们注意到,中古无系词句数量上的优势主要靠《论衡》和《太平经》的用例来支撑,从《修&中》开始,无系词句使用数量锐减,在判断句中所占百分比大幅下降,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到《周氏冥通记》《贤愚经》时代,"是"字句在判断句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已经取代无系词句,成为判断句的主力。判断句从前期到后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就是"是"字句取代无系词句,成为判断句主角的过程。
下面分别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三方面比较三类判断句式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
(一)结构形式的比较
无系词判断句有6种形式,"为"字判断句有4种形式,而"是"字判断句多达17种形式。与无系词句和"为"字句相比,"是"字句不但主语可以省略,谓语也可以省略,甚至主谓语可以同时省略。另外,"是"字句在中古还有系词后置的多种形式,这就使得"是"字句的结构形式远远比无系词句和"为"字句复杂灵活。结构形式上的灵活多样,使得"是"字句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中古后期能够击败其余两类判断句式,占据主流判断句式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做结构形式分类时,无系词句主要参考语气词"者"、"也"的隐现情况和主语的省略情况,分出6类来。"是"字句是在无系词句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以还是参考无系词句的分类标准,那么分出17类来。而"为"字句与无系词句没有渊源关系,我们在分类时虽然参考了无系词句的分类依据,但主要还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那么分得4类。总之,结构形式分类方面,虽然没有固定统一的硬性标准,但我们的分类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三类判断句的存现形式,基本上能够反映各类判断句式在多样性和灵活性方面的差异。"为"字句分类时概括一点还是细致一点,不影响我们比较的基本结论,即"是"字句远比无系词句和"为"字句灵活多样。
(二)构成成分的比较
构成成分方面,在主、谓语的构成上,三类判断句式差别较小,一般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都可以作判断句的主、谓语。由于谓语的作用在判断句中较主语更为重要,我们以定量考察的六部专书为例,展示谓语构成上的同与异。
在谓语的构成上,三类判断句式差别不大,唯一的不同就在于"之"字短语出现于无系词判断句中,而不见于有系词判断句。
谓语受副词修饰情况是判断句能否灵活运用的一个参考标准,甚至在"是"字句中修饰副词的出现被视为是系词"是"字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那么为了比较三类判断句式构成成分方面的优劣,我们比较了六部专书中修饰副词的出现数量,根据统计,修饰副词在无系词句中出现数量最多,总共54个;其次是"是"字句,总共49个;最少的是"为"字句,共34个。三类判断句式总的数量上也是无系词句最多,"是"字句其次,"为"字句最少。修饰副词在三类句式中的数量分布与三句式总数序列对应。
由于无系词句的数量非常多,那么出现在无系词句中的修饰副词也比较多,要多于有系词句。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无系词句中的修饰副词大幅下降,而"是"字句中的修饰副词大幅上升,后期其使用数量已经远远高于无系词句了,这种变化也是后期"是"字句取代无系词句成为判断句主角的反映。"为"字句修饰副词由前期到后期变化不太明显,到了后期其使用数量也明显少于"是"字句。
(三)语义关系的比较
典型判断句主谓之间是等同或类属的关系,但是由于判断句的灵活运用,导致主谓之间可能存在释因、释义、评价等多种语义关系。"是"字句表达6种语义关系,无系词句表达5种语义关系,而"为"字句仅表达4种语义关系。无系词句比"是"字句少了"表示存在"类,"为"字句不但少了"表示存在"类,还少了"说明原因"类。由此可见,"是"字句语义关系更为复杂,运用得更为灵活。
总之,中古时期在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方面,"是"字判断句比其他两类判断句式更为灵活多样,在构成成分方面,"是"字句没有优势。但是从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伴随着使用数量上无系词句下降、"是"字句上升,"是"字句在结构形式、构成成分和语义关系诸方面都获得了优势,成为判断句的主角。
二、否定判断形式的比较
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为全面比较三大类判断句式的优劣高下,我们专门考察其否定形式,并展开分析讨论。中古汉语否定判断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一是直接使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判断,二是在系词"为"、"是"的前面加否定副词来表达判断。相关内容前面各章已经有所涉及,本节作系统的总结和比较。
(一)"......非......"式否定判断句
无系词判断句否定式采用这种主谓之间加"非"字的形式。在系词产生之前,表达否定判断必须使用否定词"非"字,甚至在系词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否定判断也要借助"......非......"这种形式来表达。鉴于"非"字在判断句中的地位,许多人把"非"字看做是系词,但是事实上"非"字并不是系词,一者肯定系词没有产生之前出现否定系词这于理不合,二者系词产生后可以受"非"字修饰,即构成"非为"、"非是"的形式,这说明"非"字不是系词,只是个否定副词,否则叠用两个系词有违语言经济性的原则。
"非"字在古汉语中是个否定副词,"非"字既可以表达判断否定,又可以表达叙述否定和描写否定,不过其主要作用是表达判断否定。"非"字表达判断否定即构成了否定判断句,"非"字主要否定体词性谓语。如:
(1)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左传·文公十二年》)
(2)此非邢夫人身也。(《史记·外戚世家》)
(3)食则寿命乃短,非所冀也。(《论衡·无形》)
(4)汝非罗汉,不知真道。(《中本起经》卷上,4/151c)
(5)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有时也可以否定谓词性谓语。如:
(6)今日西转不复见者,非入也。(《论衡·谈天》)
(7)则夫隆隆之声者,非天怒也。(《论衡·雷虚》)
例(6)"非"字否定动词,例(7)否定主谓短语。
上古汉语否定判断句除个别句子使用"为"字的否定式外,几乎所有否定判断句都采用"......非......"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到了中古时期仍是表达否定判断的主要方式。"非"字句除了在《贤愚经》中所占百分比稍低外,在其他各书中所占比重都在百分之八九十,"非"字句在中古否定判断句中的主力地位无可动摇。
(二)"......不为/未为/非为......"式否定判断句
"为"字作系词使用出现比较早,而系词"为"字受否定副词修饰,构成否定判断句也很早就产生了。目前发现,"不为"的最早用例见于《左传》,"未为"、"非为"的最早用例见于《墨子》,例证如下:
(8)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左传·隐公八年》)
(9)智亲之一利,未为孝也,亦不至于智不为己之利于亲也。(《墨子·大取》)
(10)臧之爱己,非为爱己之人也。(《墨子·大取》)
不过,由于上古汉语表达否定判断主要采用"......非......"式,"F为"(F代表"不"、"未"、"非")出现频率并不高,我们检索了上古15部传世文献,总共检得40例。除以上3例外,再举几例。
(11)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国语·晋语九》)
(1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孟子·梁惠王上》)
(13)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14)今乃留心于末计,摧本议,不顺上意,未为尽于忠也。(《盐铁论·西域》)
(15)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吕氏春秋·悔过》)
(16)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史记·魏公子无忌列传》)
这40例"F为"句在上古15部文献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所示这15部文献是《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左传》《国语》《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盐铁论》《列女传》,F为"在先秦只有零星用例,直到《战国策》时代,用例才稍多。另外,"不为"、"未为"、"非为"在上古汉语中出现时代与使用频率都有差别,"不为"出现时代最早,"未为"、"非为"稍晚;"不为"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未为",再次是"非为"。由于系词"为"是由其同形的动词虚化来的,其产生之初往往还带有动词的一些特征。而否定副词"不"和"未"主要用于叙述否定,多修饰谓词性成分,因而"不"、"未"容易与"为"结合,结果是"不为"、"未为"出现早、使用频率高。而"未"与"不"相比,"未"表达已然否定,含有时间要素,它要否定系词一般要脱去时间外衣,因而"未为"出现频率要远远低于"不为"。否定副词"非"主要用于判断否定,多修饰体词性成分,因而"非"不太容易与"为"结合,"非为"出现频率极低。
中古时期"F为"句继续使用,先看部分用例。
(17)如以自为光武有圣德而来,是则为圣王始生之瑞,不为太平应也。(《论衡·讲瑞》)
(18)良须兵力,两弟在雍,指遣往征,不为难至。(《南齐书·萧赤斧传》)
(19)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世说新语·文学》)
(20)王有妙琴,呼而听之,其音咨嗟已先王之德,未为孤儿无亲之哀音。(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3/18a)
(21)夫孙卿之言,未为得实。(《论衡·本性》)
(22)虽获福报,亦未为多。(《贤愚经》卷十二,4/434a)
(23)用口妄语,不能忍非,即凶乱危亡之人也,非为道也。(《太平经》卷98/157)
(24)而事宽者犹复谓之化形尸解之仙,非为真死也。(《抱朴子·内篇·道意》)
(25)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魏书·杨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