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1

第21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5)

(17)呼亭长问:"新令为谁?从何官来?何时到也?"曰:"县已遣吏迎,垂有起居。"曰:"正我是也。"(《过誉》)

(18)城阳,今莒县是也。(《怪神》)

例(17)判断句在对话中承前省略了主语"新令",谓语部分的修饰副词"正",处于判断谓语前面,而不是紧贴系词"是",这正是中古"是"字后置判断句具有的特征之一,所以该句中"我"分析为前置的判断谓语,句子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例(18)判断句前项和后项是两个简单名词,而且其语义所指处于不同的时间层面,需要包含时间要素的系词"是"字来连接,"是"字这里无疑是系词,句子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如果说《列女传》中的用例在当时是单文孤证,其文句存有后世改动的可能,那么《风俗通义》中的用例却是肯定的,下文的分析也会证明东汉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是完全可能的。而应劭《风俗通义》成书于2世纪晚期,也早于《中本起经》的译成时代。

另外,汉译佛经中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主要是介绍人物的身份,少有例外。而中土文献用例却不受此局限,不仅可以介绍人物,还可以介绍地名、称谓、身体部位等,较早的《风俗通义》的用例就不单一,两个用例一例介绍人物,一例介绍地名。如果说中土文献"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自汉译佛经,汉译佛经这种句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使用范围狭窄,基本没有变化,而中土文献使用范围却一直较宽,那么说它由佛经扩散到世俗文献显然不合理。

因此,根据"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出现于中土文献的时代早于出现于汉译佛经的时代,在中土文献中使用时语义范围广于汉译佛经使用时的语义范围,我们推断中古"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于汉语自身,下面对其来源作具体的阐释论证。

(二)汉语本源

上古汉语中有一类"A,B是也"式判断句,形式上与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相似,不过其中的"是"是代词,而不是系词,与系词句有本质区别。上古汉语中"A,B是也"式判断句,一般是前项A提出一个话题,后面B举例论证,前项A多是一个谓词性陈述,B是名词性短语,构成的是"S(VP),NP+是也"式结构。如:

(19)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荀子·王霸》)

(20)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荀子·正论》)

(21)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韩非子·喻老》)

(22)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吕氏春秋·不侵》)

(23)趋利固不可必也,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吕氏春秋·无义》)

(2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25)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6)小人智浅而谋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废,苏秦、商鞅是也。(《盐铁论·遵道》)

(27)在母身时,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类是也。(《论衡·命义》)

这种句式在上古时期,特别是战国中晚期以后,特别常见,直到东汉时期,文献中仍有较多用例,如例(27)。有时句末的"也"字可为"矣"、"已"等语气词代替,如例(22)、(23)。这类句式主要作用是举证,比如例(19),先提出一个话题,"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然后举例,指出"五伯"就是这样,"是"字在句中是代词复指前面的话题。余例皆当如此分析。以上"A,B是也"句式中B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这是用具体对象举证前面的陈述,说明B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前面所述的样子。偶尔见到B处是个谓词性成分,用名物化了的动作行为举证前面A处的陈述,形成"S(VP),VP+是也"式。如:

(28)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韩非子·难言》)

以上"A,B是也"式中,A都是陈述性的成分,谓语部分用"是"字复指它,"是"是个确定无疑的代词。其中,NP(B)表示的人物具有VP(A)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充当A的VP后加了一个"者"而名词化,成为体词性短语,这样,A就由表示行为转指具有这种行为的人,与B具有对等关系。如:

(29)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0)毁廉求财,犯刑趋利,忘身之死者,盗跖是也。(《韩非子·忠孝》)

(31)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战国策·秦策四》)

(32)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史记·乐书》)

(33)战胜而不休,身死国亡者,吴王是也。(《盐铁论·论功》)

这样的句子,话题主语比较明确,"是"字虽仍然是代词,但它复指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逐渐偏向起是认、肯定的作用,这样它就有了向系词虚化的趋势。有时,A直接由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充当,A与B形成等同或类属的关系,"是"字复指的必要性更小,肯定、联系的作用更为突出了。如:

(34)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35)夫鲁无功曹之官,功曹之官,相国是也。(《论衡·遭虎》)

(36)贤之纯者,黄、老是也。(《论衡·自然》)

例(34)先是一个"A,B也"式判断,后面"是"字无论指代"圣人"还是指代"百世之师",都是具体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是"字具有一定的是认、联系作用。不过既然前面是一个判断,后面显然是举"伯夷"、"柳下惠"加以证明,"是"字仍然主要起复指作用。从系词"是"字产生发展的历史性上看,《孟子》这例"是"字也还是应该看做代词的。例(35)充当A的是"功曹之官",是个确定的名词短语,"相国是也"虽有举证意味,但"是"字在这里主要起肯定、联系作用,复指作用不明显,"是"字有被重新分析为系词的可能。

例(36)充当A的也是个名词短语,中心语是"贤"(这里"贤"作为名词使用,义同"贤人"或"贤者"),"纯者"是后置定语,而充当B的也是由两个专有名词"黄"、"老"组成的名词短语。这样A与B也存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是"字起肯定、联系作用,很容易被重新分析为系词。比较一下《抱朴子·内篇·辨问》中的一处用例:"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西晋这一例"是"字看做系词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例(36)与此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论衡》时代系词"是"已经较多地使用了,那么例(36)后置"是"发展出系词性应该是可能的。总之,《论衡》中的这两例可以看做是"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萌芽了。

有时,"A,B是也"句式中A代表的话题虽然是一个陈述,但谓语部分"是"字指代的不是整个陈述话题,而是话题中一个明确的对象,或者说是一个有定的指称。自西汉起文献中有了较多用例。如:

(37)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史记·外戚世家》)

(38)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史记·封禅书》)

(39)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说苑·政理》)

(40)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汉书·路温舒传》)

(41)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汉书·韦贤传》)

(42)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汉书·地理志》)

(43)单父吕公善相,见高祖状貌,奇之,因以其女妻高祖,吕后是也。(《论衡·骨相》)

(44)无恤最贤,又有贵相,简子后废太子而立无恤,卒为诸侯,襄子是矣。(《论衡·骨相》)

(45)许在颍川,今许县是也。(《潜夫论》卷九)

上面例子中,判断对象可以是人物、地名以及其他一些事物。指称的对象或是前句的主语,如例(40)、(41);或是前句的宾语,如例(37)、(38)、(39)、(42)、(44)、(45);甚至是前句充当状语的介宾结构的宾语,如例(43)。所有这些例句,"是"字所指都不是前面的整个陈述,而是其中的一个有定对象,这样"是"字复指的作用也不明显,肯定、是认的作用较为突出,而"肯定"、"是认"正是系词"是"具有的功能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所以这种句法环境中的"是"也有明显的向系词虚化的趋势。特别是有些例句判断项和被判断项代表的是不同时间层面的称谓,正需要系词"是"字连接断定,代词"是"不具有此功能。可以说以上例句也是过渡状态的系词"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了。

总之,上古汉语"A,B是也"式判断句,其主要用法是提出一个话题,然后举例证明。但是如果该句式中的A是一个有定的体词性成分,那么谓语部分"是"字复指的必要性不大了,而多了肯定、是认的作用,"是"字发生虚化,虚化到一定程度其词性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变为系词。而随着"是"字词性转变,句子发生重新分析,原来句子结构中B是主语,重新分析为前置的谓语。东汉时代已经具足了发生重新分析的条件。

另外,汉代有些"A,B是也"判断句,虽然表面上构成的是"S,NP是也"式结构,但是如果把"是"看做复指代词,其所指既不是主语部分的整个陈述,也不是出现在主语中的某个明确对象,"是"字的复指作用淡化,肯定、是认作用突出。如:

(46)昔者,秦缪公都雍郊,地方三百里,知时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二,陇西北地是也。(《新序·善谋下》)

(47)及毕万佐晋献公,十六年使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魏封万,今之河北县是也。(《潜夫论》卷九)

(48)天地之气,在形体之中,神明是矣。(《论衡·卜筮》)

例(46)"陇西北地"指的是秦缪公所辟疆土,"是"字如果作代词,复指对象在上文中不明确。例(47)"今之河北县"指的是毕万受封之地,上文中没有出现明确的判断对象,只能根据文意补出。例(48)如果把"是"看做复指代词,更是难以找到复指对象,该句表达的是"天地之气处于形体之中,从而形成了神明"。以上各例"是"字所起作用主要是肯定、是认、说明一种变化,"是"的系词化倾向明显。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自上古有些"是也"居末的叙述句,"是"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是"有与"也"结合向助词方向发展的趋势。如:

(49)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墨子·兼爱下》)

(50)吊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丧,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礼记·杂记下》)

(51)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说苑·至公》)

以上各例"是"字显然没有指代作用,它的作用在于与"也"结合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这些句子虽非判断句,但"是也"在此类句子中所处位置与在判断句中所处位置相同,这种在句末起加强语气作用的"是",可能也会对判断句末指示代词"是"的虚化产生一定的类化影响。

综上所述,上古汉语"A,B是也"判断句式中,随着充当A的成分的变化发展,"是"字作为复指代词具备了向系词虚化的句法条件,到了汉代发生词性转化和重新分析的迹象较为明显了。另外,有些句子"是也"位于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对句末代词"是"的虚化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随着句中系词"是"的产生、使用,句中的"是"逐渐完成了由代词向系词语法化的历程,到了东汉,系词"是"字基本走向成熟了。在句中系词"是"字广为使用的前提下,那么完全有可能对句末的"是"字产生类推影响,加速其向系词的虚化。这样到了东汉时代,判断句句末的"是"内部既有虚化的句法条件,外部又有类化影响和类推推力,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语法化为系词,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了。上面《论衡》中的很多例句是可以作两可分析的,而《风俗通义》中出现地道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更是在情理之中了。

(三)外来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穿越女:囧囧非仙

    无敌穿越女:囧囧非仙

    好嘛,穿越就穿越,反正都说穿越了非富即贵。可是为啥她存在的地方却是这么的荒凉。大家的衣服白是白,可是补丁成片。大家的口袋大是大,可是里面最多十文钱。不管了,再少的钱也是钱,她要赚她要抢她要骗,把钱全部弄到手。发誓做个无敌穿越女,收集钱财,气死师傅,玩弄玩弄美男子。
  •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她是大学士府嫡女,却是蜀夏国无人想娶的女子,甚至从小就被放养在山中自身自灭,只因她天生聋哑,无人待见。失足溺水,当她变成她后——白心染一头黑线,望天:老天,你玩我是吧?你让姐穿越可以不让姐做皇后、当公主,好歹你让姐做个正常人吧!又聋又哑的你让姐怎么混?※※※※※※※※※※※※※※※※据说这是楠女竹初次见面:别人挖地或许能挖个金元宝,白心染却在自己的红薯地里挖出一个美男。看着压在自己身上发愣的男子,穿越两年之久都没与人说过话的她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这位壮士,你要抓到何时?”男子身体明显一僵,俊脸爬上一丝尴尬:“咳~”山中岁月,钓钓鱼、抓抓虾,种种药草,打理家。就在白心染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世外村姑时,突然一道赐婚圣旨将她召回京城——※※※※※※※※※※※※※※※※除了枕边之人,无人知晓昔日的聋哑女正常了。出嫁前,她是被遗放在外的小可怜。爹不亲,娘早逝,外婆不疼,奶奶嫌弃,七大姑八大姨谁也不当她是白家人。出嫁后,她是某爷掌中宝、心头肉。爹爹立马将她宠外婆、奶奶立马将她疼,七大姑八大姨三天两头往她面前涌…惺惺作态如小丑演戏,阿谀奉承如蚊蝇绕身,人生丑态、各种演绎,让人烦不胜烦——于是,白姑娘怒了,举牌,上书两大字——滚蛋!尼玛!她要是真又聋又哑就算了,可她能说能听,每天应付这一群小丑、苍蝇,不仅眼疼、耳疼、牙更疼…明哲保身的最佳心态是什么——装聋作哑。出淤泥而不染应具备的心态是什么——装聋作哑。。。。。。。总之不管做什么,只要装聋作哑就行了。可是当有人连聋哑的她都不放过时,她还能继续装下去吗?※※※※※※※※※※※※※※※※据说这是婚后生活:天黑某爷回房,听到女人蒙在被褥中的哭声,万分心疼。“可是有人欺负于你?”“丽夫人骂我天生残疾,不配坐这正妃之位,我也心中有愧,实在是有辱王爷威名,还请王爷签了这封休书,还我自由之身。”带着哭音,某女从被褥中递出一纸拟好的休书,等着某爷签下大名。某爷当场黑脸。“来人,将丽夫人舌头割去熬汤!就说有高人指点,王妃饮下舌汤就会开口说话!”※※※※※※※※※※※※※※※※※※※※※※※※※※※※※※这就是一个女人在邂逅男主之后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装腔作势、装神弄鬼携手男主一起乱打妖魔鬼怪的狗血穿越史——【申明】小白简介,正剧路线,一对一欢宠文。
  • 神界圣主

    神界圣主

    人类还有诸多的种族,被永恒之门的人圈养在一个大陆,哪里叫做魔幻大陆,但无知的人类并不知道自己被圈养和囚禁,连同历史都被蓄意篡改!这一切的真相,都是一名小小的盗贼发现的,他叫兰德斯!
  • 冷妃拒宠:王爷,请自重

    冷妃拒宠:王爷,请自重

    【正文已完、番外中】【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本故事纯属虚构】醒来,她不再是沈若晴而是大澳王朝大将军伊全的三女儿伊洛雪七天后就是她的婚期她接受了她显赫的新身份面对夫君的冷漠她竟悠然自得无意卷入一场武林争斗又让她有了新的身份……最后才知道原来最爱的人和算计她的人都是身边最亲的人……权利,阴谋,爱情一一摆在她面前拥有过又如何?只羡鸳鸯不羡仙……
  •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她,上官筱膤,不过只是个普通人家的独女。家庭分裂,父母离婚,导致她离家出走,一脚踏错,却是走进了神奇的神农世界!五年后的强势归来,继承神农,成为神医,却带着那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过是那被困于神农世界的魔界之主,一招错算,主仆契约已成,却是成了她的附属黑执事。从此唯她命是从,和她并肩在这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不知是谁先动了心底的那根情弦;不知是谁先步步沦陷;不知是谁为她守候,为她浴血奋战,从而打开那颗冰封的心。。。。。。【诺诺还是个新人,不过诺诺保证文文不会弃坑,望亲们多多支持诺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她是上古神兽凤凰的转世,虫窟中百毒噬心凡体变毒体,火山熔岩的侵蚀毒体变神体。驭兽?斗气?自然元素?看她信手拈来!他是杀伐果断的王爷,唯独对她绝宠一世,绝处逢生洗髓逆天,霸气狂妄神魔皆诛!为了她,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觉醒,她们又该掀起怎样的篇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春光里

    春光里

    一朝穿越,成了家生奴婢,是安心于平顺富足的豪门奴仆生活?还是选择充满艰辛险阻却自由的人生呢?她是不一样的烟火,注定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