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11)和(212)是等同关系,例(213)和(214)是类属关系。
同无系词句和"为"字句一样,归类式"是"字句中也包含有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如:
(215)夫火者,乃是天之心也。(《太平经》卷92/135)
(216)风雨者,乃是天地之忠臣也。(《太平经》卷96/151)
(217)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世说新语·文学》)
例(215)把"火"比喻成"天的心脏"。例(216)把"风雨"比喻成"忠臣",例(217)把"官"比喻成"臭腐",把"财"比喻成"粪土"。
汉译佛经"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大多是揭示人物身份的,说明过去的某人就是今天的某人,这种"是"字句也划为归类式。如:
(218)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五百弟子,今若曹是也。时谏师者,舍利弗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3c)
2.解说式"是"字句。即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作出解释说明,说明主语的性质、状况等。如:
(219)儒书言:"楚熊渠子出,见寝石,以为伏虎,将弓射之,矢没其卫。"或曰:"养由基见寝石,以为兕也,射之,矢饮羽。"或言:"李广。"便是熊渠、养由基、李广主名不审,无实(害)也。(《论衡·儒增》)
(220)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世说新语·文学》)
(221)汝家本贫贱,此是我母为汝父作此纳衣。(《宋书·徐湛之传》)
(222)所住屋是西厢。(《周氏冥通记》卷一)
(223)门是前中隔合。(《周氏冥通记》卷一)
(224)同云二十七日,计此当时是从朱阳还仍作书,作书竟便烧香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225)许长史立山宅应是晋穆帝永和中,至今一百六十七年耳。(《周氏冥通记》卷四)
(226)绍焚身是元嘉二十八年,年二十八。(《高僧传》卷十二)
解说式"是"字句有时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较为迂回。如:
(227)此梦者,是王福庆。(《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b)
(228)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郑玄注《毛诗》曰笺,不解此意,或云毛公尝为北海郡守,玄是此郡,人故以为敬。(《博物志》卷六·文籍考)
(229)高祖曰:"历城既陷,梁邹便是掌中,何烦兵力?"(《魏书·刘休宾传》)
例(227)意思是"梦中内容预示王有福庆之事",例(228)表达"玄是此郡之人"或者"玄家乡是此郡"之意。例(229)理解为"梁邹便是掌中之物"或者"梁邹控制于掌中"。以上例句都不能简单地用"甲是乙"的格式去理解或翻译。
解说式判断句在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3.释因式"是"字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原因,在无系词判断句较为常见,"为"字判断句没有这种用法,"是"字判断句在系词"是"字产生后,逐渐发展出这种用法。如:
(230)鹰之击鸠雀,鸮之啄鹄雁,未必鹰鸮生于南方而鸠雀、鹄雁产于西方也,自是筋力勇怯相胜服也。(《论衡·物势》)
(231)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世说新语·言语》)
(232)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233)按说寻此庭坛边诸树略有,唯此对户者独浓,必当是欲显已应有神灵降引之事故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4.评价式"是"字句。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作出评价,谓语多由谓词性成分充当。如:
(234)是生所闻,是大善。(《太平经》卷110/179)
(235)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236)能善用之,即真是俗。(《南齐书·高逸传》)
(237)为人臣不实若此,岂是忠乎?(《魏书·恭宗景穆帝纪》)
(238)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魏书·任城王云传》)
(239)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齐民要术》卷二"脯腊第七十五")
5.存在式"是"字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存在,这是现代汉语"是"字句一种非常常见的用法,这种用法在中古时期已经产生。如:
(240)昨夜山上是何火光?(《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241)妇屋后还,忽举体衣服总是血。(《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242)有两小儿在前,径至帘前,忽便还走,语后众人:"小住小住!屋中总是道人。"(《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243)囊自轮转,径入斋中,缘床脚而上,止于兴膝前,皮即四处卷开,见其中周匝是眼,动瞬甚可憎恶。(《古小说钩沉·述异记》)
(244)楼侧悉是桐梓。(《水经注》卷四十)
(245)牛屋下是何物?(《世说新语·雅量》)
(246)前左右即是许长史旧墓。(《周氏冥通记》卷三)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存在,这是系词"是"字发展到一定程度引申出的用法,出现于中古后期。与归类式相比,存在式是非典型判断句。由于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因此非典型的、边缘成员往往游离于两个范畴之间,存在型判断句从存在句的范畴着眼又可称为判断型存在句。
中古时期还出现了存在句和"是"字判断句杂糅在一起的现象。如:
(247)有刘奉林者,是周时人,学道在嵩高山,积四百年,三合神丹,为邪物所败。(《真诰》卷五)
(248)按世有落麦者,秃芒是也。(《齐民要术》卷二"大小麦第十")
例(247)存在句的宾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例(248)也是存在句的宾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不过是"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6.列举式"是"字句。历数所要列举的事物,以几个单句并用构成复句的形式出现。如:
(249)得经二卷:一是十二因缘经,二是八关斋文。(《贤愚经》卷一,4/354a)
(250)汝等当知:一是正日,二是鱼眼。(《贤愚经》卷六,4/394b)
(251)《汉末名士录》曰:术常于众坐数颙三罪,曰:"王德弥先觉隽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郭、贾寒窭,无他资业,而伯求肥马轻裘,光曜道路,是三罪也。"(《三国志·魏志·荀攸传》注引《汉末名士录》)
(252)但卿有三罪,今令卿知。卿先事武帝,蒙在左右,不能尽节前主,而尽节今主,此是一罪。前岁遣偏师薛真度暂来此,卿遂破伤,此是二罪。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此是三罪。(《南齐书·魏虏传》)
中古汉语各语义关系"是"字判断句中归类式和解说式占大多数,其中归类式又占有绝对的优势。释因式、评价式、存在式和列举式出现频率并不高。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除佛教文献外,其他文献都是归类式所占比重下降,其余各类所占比重上升。佛教文献由于受四言格限制,解释说明性质的"是"字句较少,而归类式"是"字句使用较多,所占百分比较高,在《贤愚经》中尤为突出。而《周氏冥通记》由于注释性的语言较多,因此解说式判断句使用特别多,甚至超过了归类式。由前期到后期,归类式所占比重下降、其他各类所占比重上升的基本发展趋势,说明了"是"字判断句语义表达渐趋丰富、灵活。
二、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中古汉语"A,B是"式"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产生于汉代,盛行于中古,消隐于近代,属于汉语史上在某个特定时期产生并在某个特定时期运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历史语言现象也是汉语史研究者所应该关注的对象。
(一)使用概况
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多见于汉译佛经中。如:
(1)佛告诸比丘:"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五百弟子,今若曹是也。时谏师者,舍利弗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3c)
(2)佛告诸比丘:"时鹿王者,是吾身也。国王者,舍利弗是。"(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3/13a)
(3)佛告诸比丘:"尔时年尊梵志,今调达是。年少梵志,我身是也。其女者,瞿夷是。"(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一,3/75b)
(4)佛告阿难:"尔时长者子比丘者,今金地王摩诃劫宾宁是。其诸人民受道化者,今万八千诸王是也。"(《贤愚经》卷七,4/399a)
(5)阿难当知:尔时云童子者,我身是也。祭祀德者,现今檀陀波尼是也。时彼上座婆罗门者,即今提婆达多是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3/666b)
在中土文献中也有使用。如:
(6)转号钟山为蒋山,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搜神记》卷五)
(7)余再拜顿首,求乞一言,神人乃住,告余曰:"汝闻昔有韩众否乎?"答曰:"尝闻有之。"神人曰:"即我是也。"(《神仙传》卷八)
(8)千小儿者,即贤劫千佛是也。(《佛国记》)
(9)三河者,天河、地河、中河是也。(《拾遗记》卷一)
(10)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寒门谷口是也。(《宋书·符瑞志上》)
(11)廓跪辞而归,使人送廓至家而去。廓,今太子洗马是也。(《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12)"大道筋",从腋下抵股者是。(《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
(13)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是也。(《高僧传》卷一)
(14)五斗真一,即今《苏传》中分至日所存用者是也。(《真诰》卷十)
(15)冥者,周生是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这种"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主语后可以加语气词"者"提顿,"是"后可以加语气词"也"加强语气。从而形成"A,B是"、"A,B是也"、"A者,B是"、"A者,B是也"等几种变式本章第一节已经对句式作了讨论,如果加上主语省略的情况,"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有六种形式。而句中如果出现加强判断的副词,一般放在判断谓语前面,而不是紧贴系词"是",如以上例句中出现的"则吾身是也"、"即今提婆达多是也"、"即贤劫千佛是也"等。有时同样句法环境下,既用常式"是"字句,又用"是"字后置句,如例(2),前句用常式句表达"鹿王是吾身",后句也应该理解成"国王是舍利佛","是"字虽置句末,但应该看作是系词。其余"是"字后置式皆当如此理解。
"A,B是"式判断句的作用似乎主要在于强调凸显判断谓语B。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说,新信息一般位于句末,句末成分是句子的自然重音,但是有时为了强调新信息,可以把新信息提前作为语义焦点首先传达给听话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多见于汉译佛经,而在佛经中这类句子又多出现于这样的语境中,即佛讲述一个因缘故事,最后揭示故事的寓意,指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今天的某个人。运用"是"字后置句似乎主要是揭示人物的身份或事实的真相。所以张华文认为,这种一般出自佛口的判断句是佛运用这种特殊的句式来追求一种独特、庄重而典雅的文语风格,并借此渲染佛与众生有异的宗教气氛向德珍《〈祖堂集〉判断句研究》对张的观点提出了异议,指出有些"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并非出自佛口,并非追求某种独特效果,如:其人报曰:"后身家产薄者,此薄是也;今身家产薄,随王所录。"(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二,4/677a)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佛经中佛口之外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实不多见。
关于"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产生,当前学术界主要关注佛经中这类句式的使用,多认为它是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受梵文原典的影响而产生的江蓝生《语言接触与元明时期的特殊判断句》、龙国富《从梵汉对勘看中古汉译佛经中的特殊判断句》都认为来自梵文中的强调式判断句,赞同来自梵文原典的还有张美兰、朱冠明、向德珍等,由汉译佛经扩散到了其他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不过我们发现这一句式出现于中土文献的时代,早于其出现于汉译佛经的时代。汉译佛经中最早的用例,见于译成于公元207年的《中本起经》,而中土文献用例更早,目前发现的最早用例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16)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列女传》卷六)
上例中判断句语义上表示比喻,把"相国"比喻成"柱","柱"承上文话题充当判断句的主语,相国作谓语,主语和谓语是两个名词,系词"是"居于判断谓语后,这无疑是典型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其后东汉《风俗通义》中有较为确定的两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