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系词"是"的发展时,学界往往把"是"的否定形式"非是"、"未是"、"不是"的出现作为判定系词"是"字走向成熟的标准。这一标准适用于系词"是"字,但不适用于系词"为"。因为这两个系词的来源不同,系词"是"来自于其指示代词的用法,代词一般是不受否定词修饰的,在系词"是"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表达否定判断还要借助于传统的否定词"非","非是"、"未是"、"不是"的形式是在系词"是"的地位比较巩固的基础上才得以慢慢产生的。与"是"不同,系词"为"来自于其作为动词的虚化,作为动词是可以受否定词修饰的,早期"为"字判断句还存有叙述句的特点,因此"为"的否定形式产生也比较早,目前发现,"不为"的最早用例见于《左传》,"未为"、"非为"的最早用例见于《墨子》。具体到"非"、"不"、"未"三个否定词,"非"主要用于判断否定,"不"、"未"主要用于叙述否定,因此"不"、"未"比"非"容易与"为"结合,上古"不为"、"未为"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非为"。下面列举上古汉语部分否定式"为"字句:
(148)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左传·隐公八年》)
(149)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孟子·梁惠王上》)
(150)智亲之一利,未为孝也,亦不至于智不为己之利于亲也。(《墨子·大取》)
(151)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韩非子·和氏》)
(152)臧之爱己,非为爱己之人也。(《墨子·大取》)
(153)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吕氏春秋·悔过》)
到了中古时期,"为"的否定式总的出现频率与上古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只是"非为"的出现频率提高了,其使用次数已经不少于"不为"和"未为"了。"非为"使用频率的增高,多少反映了系词"为"字的发展。中古"为"的否定式除了前面列举的几例外,再补充几例:
(154)是应实而定之,汉不为少。(《论衡·须颂》)
(155)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世说新语·文学》)
(156)琛曰:"江东忘战日久,士不习兵。虽云逆顺不同,然强弱又异,当须四方有义举者,然后应之,不为晚也。"(《宋书·自序传》)
(157)舍其家而观他人之室,忽其父而称异人之翁,未为德也。(《论衡·须颂》)
(158)虽获福报,亦未为多。(《贤愚经》卷十二,4/434a)
(159)畅曰:"昨见众宾至门,未为有礼。"(《宋书·张畅传》)
(160)林公曰:"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王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世说新语·赏誉》)
(161)兵家之势,先声后实,实是屯戍,非为征军。(《宋书·五行志三》)
(162)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魏书·杨播传》)
中古时期修饰系词"为"的除了副词外,有时还可以用助动词。如:
(163)今殿前之气,应为虹霓,皆妖邪所生,不正之象,诗人所谓"蝃"者也。(《后汉书·杨震传》)
(164)案《陈留耆旧传》及谢承书,干应为柔从父,非从兄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注)
(165)简策字,竹下施朿,末代隶书,似杞、宋之宋,亦有竹下遂为夹者;犹如刺字之傍应为朿,今亦作夹。(《颜氏家训·书证》)
(166)此当为洞极之经竟者。(《太平经》卷88/129)
(167)吾,天使也。摄皇帝,当为真。(《搜神记》卷五)
(168)借令冬至在虚,则黄道弥远,东北当为黄钟之宫,室壁应属玄枵之位,虚宿岂得复为北中乎?(《宋书·历下志》)
(169)然则,"口"当为"尸","后"当为"从",俗写误也。(《颜氏家训·书证》)
(170)考其功德,谁宜为先?"(《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注引《魏氏春秋》)
(171)臣松之案:古"敷"字与"旉"相似,写书者多不能别。寻佗字元化,其名宜为旉也。(《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注)
例(163)~(165)用助动词"应"修饰"为",例(166)~(169)用助动词"当",例(170)、(171)用助动词"宜"。总的来看,中古时期助动词修饰系词"为"还是不多见。
助动词修饰系词"为"字应该说是中古"为"字作为系词的发展,这一点倒与系词"是"的发展相一致。
(三)"为"字判断句的语义关系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那么等同或类属的关系就构成了判断句主谓之间基本的语义关系。但是正如无系词句主谓之间不单纯是等同或类属的关系一样,"为"字句语义关系也较为复杂,中古时期"为"字句可以表示归类、表示解释、表示评价、表示列举等,其中归类式是典型的"为"字判断句,其他几类与之相比是次典型的或者说是非典型的判断句。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说明"为"字句的各种语义关系。
1.归类式"为"字句。此类中最常见的是等同或类属的语义关系,类属是归类,等同也是一种归类,只不过谓语代表的事类其成员只有一个,与被判断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形成一对一的关系。如:
(172)至景公时,韩厥言于景公,景公乃与韩厥共立赵孤,续赵氏祀,是为文子。(《论衡·吉验》)
(173)我为汝妇。(《贤愚经》卷五,4/381b)
(174)宿命无数劫时,本为凡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1b)
(175)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洽长于翰墨,俱为列卿。(《世说新语·文学》)
例(172)、(173)是同一关系的判断句,例(174)、(175)是类属关系的判断句。
等同或类属关系的判断句多是对具体的人或物的判断,主、谓语多由体词性成分充当,这类判断句是归类式中的典型判断句,可以说是典型中的典型。
同无系词句一样,归类式"为"字句中也包括一部分比喻句,即以打比方的形式作出判断,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客观上不属一类的人或事物应属一类。如:
(176)无君子小人,并为鱼肉。(《论衡·祸虚》)
(177)天地乃为万物父母。(《太平经》卷90/131)
(178)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颜氏家训·涉务》)
例(176)把"君子小人"比喻成"鱼肉",例(177)把"天地"比喻成"父母",例(178)把"食"比喻成"民天",说明粮食的重要性。
归类式"为"字句中还有一小类,主、谓语之间虽然不能分析出等同或类属的逻辑关系,但是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用"主语所指代表谓语所指"去理解,这种对应关系一般是相对而言的,因此这类判断句多是复句中几个分句的并用。如:
(179)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论衡·言毒》)
(180)故东南者为阳,西北者为阴。(《太平经》卷69/105)
(181)父为君,母为臣,子为民。(《太平经》卷93/139)
例(179)是说明地支与生肖的对应关系,辰代表龙,巳代表蛇。例(180)是说明方位与阴阳的对应关系,东南具有阳性,西北具有阴性。例(181)是类比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在社会中的地位,父亲的角色相当于君主的角色,母亲的角色相当于臣子的角色,孩子的角色相当于平民的角色。这种对应关系的阐释实际上也是一种归类,因此也放到这一类中。
2.解说式"为"字句。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说明主语的涵义,主语多是指"事"的。如:
(182)如旁邪倚之,则竿末旁跌,不得扣栋,是为去地过三丈也。(《论衡·说日》)
(183)此为绝命以给人口。(《太平经》卷112/190)
(184)是为说法示现。(《中本起经》卷上,4/152a)
(185)有小沙弥在坐末曰:"世尊默然,则为许可。"(《世说新语·言语》)
(186)留疏与家,令事事亦如此,是为依师教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187)若有此事,是为大灾。(《贤愚经》卷六,4/389a)
此类判断句由于多是对事物作出解释说明,因此判断句的谓语多是谓词性的。
3.评价式"为"字句。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做出评价,谓语多由形容词充当。如:
(188)朱草、蓂荚皆草也,宜生于野而生于朝,是为不吉。(《论衡·异虚》)
(189)人为贵,虫为至贱。(《太平经》卷92/136)
(190)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世说新语·文学》)
(191)实而论之,幽冥为胜。(《周氏冥通记》卷一)
(192)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贤愚经》卷十,4/418c)
4.列举式"为"字句。往往以一个复句的形式历数所要举例的事物,此类判断句出现频率并不高,在中古六部专书中只见于《太平经》和《修&中》。如:
(193)然,助帝王治,大凡有十法,一为元气治,二为自然治,三为道治,四为德治,五为仁治,六为义治,七为礼治,八为文治,九为法治,十为武治。(《太平经》卷67/103)
(194)何谓三十七品?一为四意止,二为四意断,三为四神足,四为五根,五为五力,六为七觉意,七为八直行。(《修行本起经》卷下,3/470b)
典型"为"字判断句,即归类式判断句是中古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字句,六部专书中,除《周氏冥通记》外,其余各书归类式所占比重都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解说式和评价式也有相当数量的用例,列举式总的数量较少,而且只见于《太平经》和《修&中》。从历时角度看,由前期到后期,归类式在各类文献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解说式和评价式呈上升趋势。归类式是基本式判断句,解说式和评价式是扩展式判断句,前者下降、后者上升的现象说明由前期到后期,"为"字判断句试图在灵活运用上作些发展。《周氏冥通记》与同期世俗文献《世说新语》、佛教文献《贤愚经》相比,其归类式所占比重偏低,解说式和评价式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周氏冥通记》主要记述通神感灵之事,陶弘景对其伪作作了很多注释,这些注释语言中的判断句往往是解释说明或者是作出评价的,所以就造成了《周氏冥通记》与同期文献不协调的现象。
三、系词"为"在中古时期的进一步虚化
"为"字虽然一直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系词,但是中古时期"为"字在不断加强其系词性的同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又向连词、副词、词尾方向继续虚化了。
(一)"为"字虚化为选择问句的关联词
"为"字作为关联词进入选择问句,梅祖麟(1978/2000)认为是5世纪的现象,李崇兴(1990)认为是3世纪出现的现象,而何亚南(2001)利用佛经材料证明其发生于公元2世纪中期甚至更早一点。何的调查是可信的,中古时期"为"字作为关联词频频出现于选择问句。"为"字可以单用。如:
(1)佛为于树下六年得道耶?十二年得乎?(《修行本起经》卷上,3/461a)
(2)又咨:"未审一得无相,并忘万有,为不悉忘?"令旨答:"一得无相,万有悉忘。"(萧统《令旨解二谛义》)
也可以成对使用。如:
(3)舍利弗谓须菩提:"学是学,亦不受亦不失。为学萨芸若,为出萨芸若?(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8/430b)
(4)宏曰:"卿为欲朕和亲,为欲不和?"(《南齐书·宗室传·始安贞王道生》)
还可以与其他关联词搭配使用。如:
(5)是声当从身出,为从心出?(东汉支娄迦谶译《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15/352b)
(6)正平蚩之,言:"如是为欲使孙策帐下儿读之邪,将使张子布见乎?"(《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注引《典略》)
例(5)"为"与"当"配合使用,例(6)"为"与"将"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