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4

第14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4)

(81)留疏与家,令事事亦如此,是为依师教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82)孰为良吏?(《论衡·自纪》)

(83)谁为胜者?(《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c)

数词或数词短语也可以作"为"字句主语。如:

(84)然,助帝王治,大凡有十法,一为元气治,二为自然治,三为道治,四为德治,五为仁治,六为义治,七为礼治,八为文治,九为法治,十为武治。(《太平经》卷67/103)

(85)求盗者,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史记·高祖本纪》裴骃集解引应邵注)

例(84)是序数词充当主语,表示列举,这里序数词隐括名词中心语"法",具有称代作用。例(85)是基数词充当主语,两个"为"字句中前一句是指示代词"其"与数词"一"结合成数词短语"其一"作主语,后一句是基数词"一"单用作主语,不过只能理解成"其一"或"其一卒",也就是说它不是计数,而是表示称代,具有体词性。充当"为"字句主语的数词一般来说是体词性的。

"者"字短语、"所"字短语、"之"字短语也可以充当"为"字句的主语,依次各举2例:

(86)造作之者为谁?(《论衡·谢短》)

(87)此三者,为天地中和阴阳行方。(《太平经》卷50/71)

(88)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世说新语·方正》)

(89)尊者所告,实为甚善。(《贤愚经》卷四,4/374c)

(90)孟子之言情性,未为实也。(《论衡·本性》)

(91)然则孟子之诘彭更也,未为尽之也。(《论衡·刺孟》)

以上是体词性主语,谓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为"字判断句的主语,充当主语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有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依次各举2例:

(92)不助君子周穷救急,为天地之间大不仁人。(《太平经》卷67/103)

(93)受盛为苦。(《中本起经》卷上,4/148c)

(94)明为三明。(《太平经》卷53/79)

(95)有九女人来,齐著青衣、绛绿衣,下紫为腰带。(《周氏冥通记》卷三)

(96)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世说新语·文学》)

(97)世尊默然,已为许可。(《贤愚经》卷九,4/409c)

谓词性成分作"为"字句主语一般不是指代具体的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往往指示一种抽象行为或者是指代发出动作、具有某种属性的主体。比如例(92)判断对象不是直接的"不助君子周穷救急"这一动作行为本身,而是具有这一行为的人。例(95)判断对象在语义上也不是"紫"作为形容词表示色彩的属性,而是指称"紫色之物"。

在中古"为"字判断句主语的构成上体词性成分占有优势,六部文献中只有《周氏冥通记》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超过了体词性成分,其余五书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远远高于谓词性成分。从历时角度看,由前期到后期三类文献发展趋势都是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下降,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上升,其中道教文献变化幅度最大。

2.谓语的构成

典型"为"字判断句的谓语是体词性的,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名词及名词短语。如:

(98)无君子小人,并为鱼肉。(《论衡·祸虚》)

(99)此应为最上善之人也。(《太平经》卷47/63)

(100)此为何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b)

(101)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世说新语·贤媛》)

(102)世为胄族,江左有闻。(《周氏冥通记》卷一)

(103)兄为明人。(《贤愚经》卷五,4/382b)

(104)刘绦、缓、绥,兄弟并为名器。(《颜氏家训·风操》)

代词也可以充当"为"字句谓语。如:

(105)此人为谁,何一悲楚?(《太平经》卷111/181)

(106)太子问曰:"此为何等?"(《修行本起经》卷下,3/466c)

(107)新兴谓荣曰:"古老相传,凡闻此声皆至公辅。吾今年已衰暮,当为汝耳,汝其勉之。"(《魏书·尔朱荣传》)

例(105)、(106)是疑问代词作谓语,例(107)是人称代词作谓语。疑问代词经常充当"为"字句谓语,人称代词很少作"为"字句谓语,指示代词基本不作"为"字句谓语。

数词有时充当"为"字句谓语。如:

(108)七宝导从。何等为七?(《修行本起经》卷上,3/462c)

(109)若今世尊赐我三愿,我乃堪任为佛侍者。何谓为三?(《贤愚经》卷八,4/404c)

以上两例都是基数词充当谓语,例(108)的"七"实际称代"七宝",例(109)的"三"实际称代"三愿",因此我们把这里的基数词谓语看做是体词性的。

序数词经常充当无系词句的谓语表示列举,"为"字句表示列举时一般是把序数词放在句首作主语,因此序数词极少作"为"字句的谓语上古汉语中有个别序数词充当"为"字句谓语的用例,如: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左传·昭公五年》)上例中作谓语的"二"、"三"意指第二位、第三位。另外,发现1例序数词作谓语表示列举的: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于薛......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吕氏春秋·知士》)。

"者"字短语、"所"字短语也可以充当"为"字句谓语。如:

(110)孰为富者?(《论衡·自纪》)

(111)谁为胜者?(《贤愚经》卷一,4/354c)

(112)是为善行所致也。(《太平经》卷114/194)

例(110)、(111)是"者"字短语作谓语,例(112)是"所"字短语作谓语。"为"字句谓语构成上,"所"字短语远远少于"者"字短语,个中原因可能是语言中存在被动式"......为......所V",被动式较高的使用频率,带来人们认知上较广的认可度,以至于"......为......所V"难以进入判断句。

与无系词句不同,"之"字短语一般不作"为"字句谓语。

以上主要是体词性谓语,谓词性成分也可以作"为"字判断句的谓语。作"为"字句谓语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有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依次各举2例:

(113)有知不言如听,是为无自进之心也。(《太平经》卷111/183)

(114)佛告之曰:"于圣法中,是为始生。"(《贤愚经》卷十一,4/424b)

(115)孰者为大?(《论衡·自纪》)

(116)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贤愚经》卷十,4/418c)

(117)其行中屋之时,正在坐人之上,是为屋上之人与屋下坐人相去三丈矣。(《论衡·说日》)

(118)是为如来始于波罗奈国以无上法轮转未转者。(《中本起经》卷上,4/149a)

谓词谓语"为"字句相对于体词谓语句来说是非典型的判断句,处于判断句范畴的边缘,因此动词作谓语的判断句近乎叙述句,形容词作谓语的判断句近乎描写句本书"为"字判断句标准放得稍宽,还出于考察"为"字作系词使用情况的目的。

中古时期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都可以充当"为"字判断句的谓语,体词性成分中名词及其短语占了绝大多数,谓词性成分中数量最多的是形容词及其短语,其次是动词及其短语。从历时角度看,从前期到后期基本的发展趋势是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下降,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上升。三类文献中道教文献变化幅度最大,佛教文献其次,世俗文献变化幅度最小。道教文献变化较大主要是《周氏冥通记》异于同期其他文献,相对其他文献其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与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似乎作了对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周氏冥通记》主要记述通神感灵之事,是陶弘景假托周子良而作,在行文中陶作了很多注释,这些注释语句多用谓词谓语句,因此造成了《周氏冥通记》谓词性谓语比重偏高,体词性谓语比重偏低。从整体上看中古"为"字判断句谓语成分的变化趋势还是"体降谓升",这与主语成分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3."为"字的修饰成分

中古"为"字判断句中系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是副词,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修饰副词共出现29个,即:俱、尚、并、皆、乃、犹、最、则、常、诚、共、未、不、固、终、亦、正、复、纯、非、本、已、实、少、既、方、甚、良、独,依次各举1例:

(119)麒麟,野兽也;桑谷,野草也,俱为野物,兽、草何别?(《论衡·异虚》)

(120)此尚为近,未足以言之。(《论衡·异虚》)

(121)贫人富人,并为宾客,受赐于主人。(《论衡·量知》)

(122)自君山以来,皆为鸿眇之才,故有嘉令之文。(《论衡·超奇》)

(123)仲子如蚓,乃为廉洁耳。(《论衡·刺孟》)

(124)虽载入宫,犹为守者。(《论衡·刺孟》)

(125)天地之性,人最为贵。(《论衡·无形》)

(126)功无大小,德无多少,人须仰恃赖之者,则为美矣。(《论衡·感类》)

(127)使东井在极旁侧,得无夜常为昼乎?(《论衡·说日》)

(128)事定于法,诚为明矣。(《论衡·程材》)

(129)俱为一体,共为一身,或善或恶,所讳不均,俗人浅知,不能实也。(《论衡·讥日》)

(130)夫孙卿之言,未为得实。(《论衡·本性》)

(131)如以自为光武有圣德而来,是则为圣王始生之瑞,不为太平应也。(《论衡·讲瑞》)

(132)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论衡·自纪》)

(133)宗祖无淑懿之基,文墨无篇籍之遗,虽著鸿丽之论,无所禀阶,终不为高。(《论衡·自纪》)

(134)故东方亦为王者之先也。(《太平经》卷69/105)

(135)南方为章,故正为文章也。(《太平经》卷69/105)

(136)脱误不实复为欺,则复为天怨地咎,国家之大贼也。(《太平经》卷91/132)

(137)天者纯为道,地者纯为德。(《太平经》卷96/153)

(138)用口妄语,不能忍非,即凶乱危亡之人也,非为道也。(《太平经》卷98/157)

(139)宿命无数劫时,本为凡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1b)

(140)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亦太蚤。"(《世说新语·言语》)

(141)会稽贺生,体识清远,言行以礼。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世说新语·言语》)

(142)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蚤;比之甘罗,已为太老。"(《世说新语·言语》)

(143)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世说新语·赏誉》)

(144)按,此前华阳中唯丞帅及童来,而二君都未降,今此隐告,方为其始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145)见尔名已度上东华青简,甚为庆。(《周氏冥通记》卷三)

(146)今得相见,良亦为欣。(《周氏冥通记》卷三)

(147)如来世尊,独为彼师,非我师耶?(《贤愚经》卷五,4/381b)

受副词修饰多少反映了"为"字向真正系词方向发展所作的努力。先秦时期"为"字句中很少出现修饰"为"的副词,汉代以后随着系词"为"的发展,"为"字句运用得更为灵活,那么表达需要使得"为"字前面增加一些帮助判断的副词。中古时期"为"字句有了相当数量的修饰副词。

同类推荐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实用经贸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贸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商贸文书及金融管理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同时附上大量真实案例, 让经贸文书的写作变得简单易学!
热门推荐
  •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本书从人生磨砺、创业之路、经营哲学、用人之道、自我修养、社会责任和投资眼光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稻盛和夫的经营策略和人生感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领略经营之圣的人格魅力。并且用智慧小语的方式总结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智慧,帮助我们在职场道路中少走弯路,脱颖而出。
  • 恶少的合居爱人

    恶少的合居爱人

    他是B市里有名的富二代,一双狭长的桃花眼足以魅惑众生。他桀骜不驯,他张狂自信,他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可以不顾一切。她是从乡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在陌生的城市里艰苦打拼,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城市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享福。一场平凡的抽奖活动,一颗幸运的号码小球将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他们联系在同一套房子里。从此开始了他们啼笑皆非的同居生活。只是在这水深火热的生活里,是谁迷了谁的眼,又是谁乱了谁的心。原以为相守的尽头是幸福,却不想那一个冷雨夜后,那个男人就此消失,从此杳无音信。四年后,男人强势回归,变得更加邪魅,更加让女人为之疯狂。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带着颠倒众生的邪笑,修长的大手用力的将她拉至身前,沉声道:“吕蔷仁,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我的,逃不掉了!”片段一:吕蔷仁笑了笑,拿出手里的小球,给工作人员看。“我是今天拿到幸运数字的人,请问……我是不是可以拿到那套房子?”工作人看了看小球上的数字然后将目光转向吕蔷仁。定定的看了一会,然后语气奇怪道:“你也是六十六号?”“是啊,我就是六十六号……什么叫做‘也’啊,难道有两个六十六号不成?”吕蔷仁睁大了眼睛,无辜的看着对面的工作人员。“还真有两个六十六号,刚刚来了个男的,手里也是那个写着六十六号的幸运小球。去领取他的奖品了!”“什么?”吕蔷仁当场化石。片段二:“我有个提议,希望你能听一听。”良久,吕蔷仁平复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沉声道。南风烁一派自然的端起一杯蓝山咖啡,轻声道:“什么建议!”“既然我们都不肯放弃这套房子,如果你不在意的话……我们就一起住这个房子。”吕蔷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灵动的双眸透过眼睛片紧紧盯着南风烁的反应。“你一个女人都不在意,我在意什么!那就同居呗,反正也就是个住的地方。”南风烁不甚在意的望着吕蔷仁,淡淡道。好的,既然你不反对,那就同居。片段三:南风烁打开车门,帅气十足的走了出来,慵懒的倚着车门,邪笑道:“蔷仁,四年不见,想我了吗?”吕蔷仁一愣,不可思议的望了男人一眼,随即撇开转身就走。还没迈出步伐就被南风烁一把拉住,跌在他怀里。“吕蔷仁,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我的,逃不掉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
  • 俏皮公主的皇帝驸马

    俏皮公主的皇帝驸马

    她是南熙国最美丽淘气的小公主,却要和亲给北瑞国年过花甲的老皇帝。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吗?老皇帝突然暴毙,对王位争夺的骨肉相残,更是一场血雨腥风的阴谋。新皇登基,看俏皮公主怎么玩转皇宫。
  •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阿Q狗流浪记

    阿Q狗流浪记

    别认为阿Q太阿Q,当下次面临挫折和失败时,何不找个好借口让自己阿Q一下,但是可别阿Q太久,试着消除心中的种种怨气。勇敢无畏地面对挫折,分析真正的失败原因,那么将获得的不只是精神上的胜利,而是更有实质的胜利,再次找回生活的信与勇气。心情苦闷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打击,看看阿Q狗的故事,学习阿Q狗的精神,才不会因碰到一鼻子灰 而丢了好心情。你准备好了吗?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事半功倍记忆法

    事半功倍记忆法

    本书在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着重分析阐释实际的记忆能力训练和具体的方法技巧,如提高记忆力的7种练习等。本书重点介绍了1O种必备的高效记忆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快速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