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2

第12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2)

(50)尧以不得舜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51)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吕氏春秋·行论》)

例(49)"为"的动词性较强,译成"做",例(50)、(51)"为"的动词性稍弱,理解成"作为"、"当作"。这几例"为"字无疑都是动词,再看以下两例:

(52)世之人主,多以珠玉戈剑为宝。(《吕氏春秋·侈乐》)

(53)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韩非子·说林上》)

例(52)一般理解成"把珠玉戈剑作为宝物","以"是介词,表处置,"为"是动词"作为"。不过如果理解成"认为珠玉戈剑是宝物"似乎也能说得过去,那么按照这种理解,"以"就是动词"认为","为"字就是系词了。"以......为......"结构按前者理解是处置式,按后者理解是兼语式。两相比较此例按前者理解好些,不过"为"字动词性比较弱,句子结构有了重新分析的基础。而例(53)也可以作两种理解,理解成"人们把我作为神君",是处置结构;理解成"人们以为我是神君",是兼语结构。此例理解成后者好些,即把"以"看做动词,把"为"看成系词。那么由例(52)到例(53)是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这是"为"字虚化为系词的过渡状态。而以下例句中,"为"字完全是一个系词了。如:

(5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55)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史记·信陵君列传》)

(56)鲍叔不以我为贪。(《史记·管晏列传》)

(57)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民。(《汉书·张敞传》)

这些例句中"为"后成分一般是谓词性的,句子不能按照"把......作为......"结构去理解,因此"为"字只能看做系词。

另外,有一部分系词"为"可能来自表示称谓的"为"。"为"字可作"称谓"讲,在上古较为常见。如:

(58)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穀梁传·桓公四年》)[《公羊传》作: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

(59)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也。......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说苑·臣术》)

例(58)"为"与"曰"在不同的文献中形成异文,说明二者同义,理解成"称为"。例(59)同一文献中"为"与"谓"前后形成互文,说明二者也是同义的,也是"称为"、"叫做"之义。这是"为"、"曰"、"谓"相通,"为"有称谓义的例证。后来"为"与"曰"、"谓之"等成了训诂学上的一组释义术语。

"曰"、"谓"是称谓词,义为"叫做"、"称为",其词汇意义就含有判断的要素,动作性较弱,因此被王力、吕叔湘先生等称为"准系词"。由于"'为'字被假借为'曰''谓'之用",因此"为"字也可以表示称谓。"称谓"义的"为"动词性本就不强,又含有判断的语义要素,因此很容易虚化为系词。

上古汉语中有很多"是谓某某"的句子。如:

(60)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61)君之卿佐,是谓股肱。(《左传·昭公九年》)

(62)大火,阏伯之星也,是谓大辰。(《国语·晋语四》)

(63)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墨子·非乐》)

(64)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65)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这样的"是谓某某"的句子后来更多地采用"是为某某"的形式,这一方面说明"谓"、"为"相通,另一方面根据后来"是为某某"句中"为"的系词性,可以推测,这种系词"为"正是来自"称谓"义的"为"。比如,以下"是为某某"句中的"为"就可以确定地理解成系词了:

(66)孟子曰:"是为冯妇也。"(《孟子·尽心下》)

(67)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孟子·公孙丑下》)

(68)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说苑·政理》)

(69)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史记·殷本纪》)

(70)三星直者,是为衡石。(《汉书·天文志》)

《史记》中"是为+帝王诸侯名号"结构有几百例,而用"谓"字的仅《鲁周公世家》"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一例,《史记》"是为+帝王诸侯名号"结构中"为"字一般看做是系词,从中也可以推知系词"为"字的虚化。又,《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是谓观国之光",到了《史记·陈杞世家》中作"是为观国之光",这一方面可证"为"与"谓"语法功能相近,可以替换,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史记》中的"为"是系词,《左传》时代句中"称为"义的动词,到了《史记》时代可以用虚化了的系词"为"来连接表示判断了。

总之,"为"的系词性的根本来源是动词"为",由于动词"为"在上古时期含义比较广泛,它有多个义项,在不同的义项上都有可能虚化为系词,在不同的句法结构里也都有可能虚化为系词。

二、中古"为"字判断句的使用情况

"为"字虽然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系词,但它在汉语史上毕竟扮演过系词的角色,不仅在系词"是"字产生之前承担系词的重任,即便是在系词"是"发展成熟的中古时期,它仍然在判断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字判断句在中古时期出现的绝对数量并不多,前期三种文献中所占比重并不均衡,《修&中》所占比重最高,达三分之一强。不过到了后期"为"字判断句的使用趋向平稳,在三类文献中所占比重趋近,都是百分之十几的比例。下面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具体讨论中古"为"字判断句的使用情况。

(一)"为"字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为"字判断句的基本结构形式为"......为......",中古时期"为"字判断句句末有时缀以"也"字,形成"......为......也"式;有时句中主语后附语气词"者"字,形成"......者,为......(也)"式。另外,中古时期还出现了叠用两个系词"为"和"是"的判断句,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讨论这几种判断形式。

1."......为......"式,这是"为"字判断句的典型式,使用数量也最多。如:

(1)龙为吉物。(《论衡·奇怪》)

(2)天地乃为万物父母。(《太平经》卷90/131)

(3)谁为胜者?(《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c)

(4)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世说新语·规箴》)

(5)此为贼身之大秽。(《周氏冥通记》卷二)

(6)我为天王。(《贤愚经》卷四,4/373c)

有时主语省略。如:

(7)如用受刑者,人禽皆物也,俱为万物,百贱不能当一贵乎?(《论衡·寒温》)

(8)东方南方位尊,上属天,主治,为君长师父。(《太平经》卷69/105)

(9)宿命无数劫时,本为凡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1b)

(10)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洽长于翰墨,俱为列卿。(《世说新语·文学》)

(11)仆姓范,为定录府鬼神之司。(《周氏冥通记》卷一)

(12)虽获福报,亦未为多。(《贤愚经》卷十二,4/434a)

"为"字判断句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却绝对不能省略,也就是说有"为......"式,但是没有"......为"式,这一点与"是"字判断句不同。"是"字句不但谓语可以省略,而且问答句中主、谓语可以同时省略,即只用系词"是"字作答,"为"字也没有这种用法。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为"字没有"是"字用法灵活,同时也说明了"为"字作为系词不够成熟。

2."......为......也"式,这是在基本式的基础上句末缀以"也"字的,出现频率并不高,中古六部专书中《论衡》和《太平经》各有三四十例,其余各书只有廖廖数例,《贤愚经》中甚至没有用例。举例如下:

(13)如旁邪倚之,则竿末旁跌,不得扣栋,是为去地过三丈也。(《论衡·说日》)

(14)此为上孝子也。(《太平经》卷47/63)

(15)是为佛十神力也。(《修行本起经》卷下,3/472a)

(16)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世说新语·言语》)

(17)并皆襟绫衣,紫绛为腰带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此式判断句的主语也可以省略,中古六部专书中《论衡》有5例,《太平经》有10例。如:

(18)不满丈者,失其正也,虽失其正,犹乃为形也。(《论衡·气寿》)

(19)父母虽善,犹为恶家也。(《太平经》卷53/79)

(20)南方为章,故正为文章也。(《太平经》卷69/105)

"......为......也"式有时句末的"也"字为"矣"、"耳"、"乎"、"哉"、"邪"等其他语气词所代替。如:

(21)孟子非之,是为太备矣。(《论衡·刺孟》)

(22)周公礼之,太公诛之,二子之操,孰为是者?(《论衡·非韩》)

(23)此为何等哉?(《太平经》卷110/179)

(24)是为人非乎?(《太平经》卷114/195)

(25)是为自索不欲见天地日月星宿人民生口之属耳。(《太平经》卷114/196)

(26)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世说新语·品藻》)

(27)尔所云欲住雷平山后,此亦不胜今居,论灾厉刀兵水火之事,乃为好耳。(《周氏冥通记》卷三)

"也"字是一个表示肯定、判断的语气词,多出现于判断句句末,帮助判断,是无系词判断句的一个虽非必需,但极为重要的、具有标志作用的功能词。"为"字判断句来自于动词作谓语的叙述句,作为叙述句句末很少用"也"字,所以上古早期的"为"字句句末极少缀"也"字,这是"维持了原来叙述句的特点"。而"为"字要向系词方向发展,进入判断句范畴,它要获得认可就需要借助于代表典型判断句特点的东西,于是"为"字句后附语气词"也"字以昭示其判断句性质。

所以正如何亚南(2001)指出的,与"是"字句句末脱落语气词"也"字走向成熟相反,"为"字句句末缀以"也"字表明这一句式走向成熟。据何亚南(2001),上古早期文献中"为"字句句末不缀"也"字,《孟子》以后"为"字句句末才出现"也"字,但是出现频率并不高,并且使用环境受限制:一是主语为指示代词"此"或"是",二是句中使用副词"亦"、"乃"、"犹"等。我们调查发现秦汉时期"......为......也"式有了较多用例,到汉末,后缀"也"字的"为"字句出现频率达到顶峰,《论衡》《太平经》各有三四十例,占"为"字判断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为"字句后缀"也"字也不受前期出现条件的限制了。如:

(28)是以石之精为汉兴之瑞也。(《论衡·无形》)

(29)则齐君为子韦,晏子为宋君也。(《论衡·变虚》)

(30)夫用刑者动气乎?用受刑者为变也?(《论衡·寒温》)

(31)人物系于天,天为人物主也。(《论衡·变动》)

(32)今气为水火也,使气有异,则古之水清火热,而今水浊火寒乎?(《论衡·齐世》)

(33)实比若田家,无有奇物珍宝,为贫家也。(《太平经》卷35/41)

(34)太阳为君之身,君之位也。(《太平经》卷69/105)

(35)以西与北为后宫民臣象也,属地,故地为后宫也。(《太平经》卷69/105)

(36)今天上名此乐凶事者,为大反逆之人也。(《太平经》卷116/206)

(37)故火之精神,为人心也。(《太平经》卷119/212)

以上例句既不是"此"或"是"充当主语,句中也没有使用副词。

汉末以后后缀"也"字的"为"字句出现频率大大降低,《世说新语》只有2例,《周氏冥通记》有6例,而《贤愚经》中已经没有用例了。事实上自汉末佛经其出现频率已经锐减了,《修&中》只有3例。中古后期"为"字句句末"也"字出现频率降低,这可能与"是"字句和无系词句句末"也"字不断脱落的影响有关。

同类推荐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热门推荐
  • 鬼眼邪医

    鬼眼邪医

    “没钱?不治。”“很帅?考虑一下!”她是当代异能特工队中最牛掰的医用特工。凭借一双鬼眼,四处坑钱骗色不说,还卖萌耍宝。让你把自己卖了还帮她数钱!本想如此悠哉一辈子,但却因为五十亿的奖金,接受了“神秘”任务穿越到了古代。当发现自己胸前一览无遗的平地时,叶幼怡同学真想仰天狂吼道:“尼玛,为麻穿成了一个小屁孩儿!”东方玄界,虚拟王朝,就算危机重重,也要好好活下去。穿越,咱也要穿的够范儿,走起!透视治人。鬼眼经商。炼制丹药。修炼长大。睥睨天下!她终究会发现那埋藏在鬼瞳之中惊天秘密,在这世道永放光华!——他是大周辽北边境,淮相王府的嫡亲小王爷。所有人眼中的第一美男子,却也是外人眼中的头号废物。却有谁知道,痞,不过是他的保护色。正所谓是腹黑中的极品,极品中的战斗机!骂人?一点不带脏字儿。纨绔?狐朋狗友排排站。武功?武尊只够练手劲儿。至于阴谋吗.某人勾唇,要不你和我玩下试试?就是这样一个不把任何事情放在眼里的极品王爷,却被那样一个“土肥圆”兼“矮邪穷”给拿住了——*--*--*--*【精彩影院】“是你救了我?”“还能找出第二个人吗?”“你分明是个孩子。”“看着年轻罢了。”“你到底是谁?”“医药费,针线费,手术费,一共一千两黄金。”某女娃没理他,将白皙粉嫩的小胖手摊在李轩眼前。“我没钱。”李轩神色一僵,有些尴尬地说道。叶幼怡抬眸,上下打量了李轩一番,叹了口气,摇了摇她的小胖头。一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奈神情,道:“身穿金色铠甲有比防弹衣更靠谱的软猬甲内衫是纯版丝绸不掺任何纤维化合物脚着镶金皮靴人长的细皮嫩肉手护的纤细好看唯独掌心有长年磨损的痕迹综上所述你就算现在没钱也一定有存款我不介意跟着你反正你的什么烂秘笈也在我身上你别妄想找到它然后开溜因为我把它放在我的裤裆里。”——“王爷——!小姐,小姐她要摆擂台!”“又闹什么?”“小姐说要比武招亲,好为快过门儿的准王妃挪房。小姐真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某王爷不以为意的吹着小曲儿继续逗着他的宝贝鹦鹉。却没人发现那一抹性感的薄唇已然上扬。丫头,又想跑?那得看你爹我的心情。你比武招亲,爹爹怎能不帮你参谋参谋?——比武招亲现场:“你哪位?”“小僧法号摩诘,我是来.”人家一句话还没说完,某女连连拍腿叫好:“和尚!我最喜欢和尚了。”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1520年4月7日,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
  • 绝色赌医

    绝色赌医

    赌是她的爱好,医得看她心情,创建神女帮派只是一时的兴趣,却夺得武林中第一大帮派的头衔。皇帝是她哥哥,愿把江山拱手相让。魅影帮的帮主愿听从她的号令。药谷的药王愿教授他毕生所学,只愿她能留在身边。赌坊、青楼、酒坊的开业为的只不过是让她过上一个有输不完钱的日子。虽然前度珑玥荒淫成性,后度珑玥嗜赌如命,一样臭名远昭。就算如此,她珑玥也有让兰月国翻天覆地的能力,有魅惑世间男子的能力,谁能耐她何?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要赢得这些大客户并牢牢抓住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重要任务,本书行文简洁,同时借助画龙点睛的框架语言,详细论述如何收集大客户资料、制定有效的大客户拜访计划,如何与大客面议洽谈,如何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如何贡献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是一部意蕴丰厚、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从新中国解放前夕,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文革,一直到新时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段中,煤炭工人邵士喜及儿子邵合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悲剧命运,在充满种种悖谬的历史境遇中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百态:他们或以“瞒和骗”、隐忍、溜须拍马等朴素的处世哲学顺应着悖谬的社会,或反其道而行。
  • 清穿之福晋难当

    清穿之福晋难当

    幸好生有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还有一条天界神龙帮她开外挂,头顶小傻子绰号,皇家妻难为。学渣富二代变成清朝官二代,安逸当米虫还是可以的。什么?要嫁给十三爷成为十三嫡福晋?身娇体弱还结巴,清朝白富美,经常被人看笑话。范莎哭瞎:“不不不,其实我是四爷党是四爷的脑残粉啊!!!”十三爷危险地挑眉:”哦?福晋你说啥?“范莎媚笑:“没啥没啥,听说爷您是重生的?那太好了!其实我是穿越的!咱们天生一对!”
  • 名门艳女

    名门艳女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根本是讲故事,只有故事讲得好,才是优秀的小说。因为我生活在狭窄的文学圈子之外,每天接触的都是与我相同,或不相同,但大多都是在为生存进行着艰苦的,甚至是残忍的苦拼苦斗者。对于这部作品的扩张网络版改编,我完全没有理睬当今的写作时尚,也不打算走追风媚俗之路。作品的全部叙述,都是围绕着彝族人家,阿诺家族的没落史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子女众多的阿诺家族,也是一个正与新彝汉文化交织得理还乱的家族。我动情地描绘这一家人,写他们在最近十几年中有过的种种经历。我完全是从另一种视角——这个曾经的土司贵族到贫穷平凡的彝族视角,从阿诺黑骨史的视角和几个个性不同的现代兄妹的视角,来展开分类叙述。是由内而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讲述,让大家跟着几个各有个性的人东走西闯,细品他们心灵的震颤,领略彝族人的生存体验,特别是彝家少女——汉艳。本小说为《超级画师》的改编和扩编版,内容不同,但线索是一样,人物出现了很大变化。
  • 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

    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

    《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主要介绍了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的有关知识。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