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39

第39章 论《洛阳伽蓝记》所收录的诗文(1)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视野开阔,既关注文人文学,也关注民间文学,从而立体展现北魏文学景观。《洛阳伽蓝记》收录了不少文学作品,从作者角度来看,这些作品上自帝王、文士,下到平民,既有天子、侯王、文人等社会中上层人物,也有僧侣、丫鬟等底层民众。从文本存在的形态看,这些作品既有书面文学作品,也有口传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一方面全方位展现了元魏汉化国策结下的硕果;另一方面,鉴于元魏文学作品今存不多,《洛阳伽蓝记》所收作品虽是吉光片羽,也值得珍视,这样有利于全面研究北朝文学。

文学研究与社会、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古代生活、理解先民。浦起龙说:"史家只载得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缪钺也认为:"各种古书所记载的多是古人活动的表面事迹,至于古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在史书中是不易找到的,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探寻出来。所以文学作品是心声,一个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是他一个人的心声,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则代表着这一个时代的心声。"

社会学的文化分层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Robert Redfield)提出,文化分"大传统"与"小传统",分别相当于精英文化、社会大众文化;台湾学者李亦园将中国文化分为"上层的士绅文化"与"下层的民间文化",并认为二者"是互动互补的,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小传统却提供真实文化的素材,两者都是构成整个文明的重要部分。......大传统的上层士绅文化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习惯于优雅的言辞,趋向于哲理的思维,并且关照于社会秩序伦理关系上面;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理思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所需为范畴而出发,因此是现实而功利、直接而质朴的。"钟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干流:首先是上层社会文化,从阶级上讲,即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其次是中层社会文化,城市人民的文化,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最后是底层(下层)社会文化,即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这三种文化各有自己的性质、特点、范围、结构形态和社会功能。"

我们参照社会学界对中国文化的分层理论,将《洛阳伽蓝记》收录的文学作品分为社会上层、社会底层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再按书面、口传文学分类来谈。鉴于叙事文学已有专文论及,参见《〈洛阳伽蓝记〉中的志怪小说》,所以这里只谈及诗文、辞赋等。这里希望立足文本进行文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北朝史书、北朝墓志等进行分析,力求做到点、面结合,见树又见林。

纵观《洛阳伽蓝记》所收文学作品,有诗、文、赋、民间谚语、歌谣等。这些作品有的完整,有的只剩下片言只句。这些作品主要有:庄帝五言诗一首,《庭山赋》一篇,景宁寺收杨元慎口头创作的近乎檄文的咒辞(仪式辞)两则,谢妻与公主的五言诗各一,正觉寺收魏高祖、李彪、甄琛的谜语诗(各句为33437)各一,以及大量的民间歌谣、谚语等;实用性文章如永宁寺有祖莹的《元颢与庄帝书》、平等寺收禅文一篇、龙华寺录常景颂一篇。

一、社会上层类--诗、文、辞赋等文人文学作品

(一)社会上层的书面文学

1正觉寺(尚书令王肃)赡学多通,才辞美茂......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其诗曰:"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公主代肃答谢云:"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王肃"赡学多通,才辞美茂",对孝文帝推行汉化国策贡献颇大。王肃在江南时有谢氏妻(是南朝著名文人谢庄之女),到洛阳后复尚陈留长公主。谢氏寻夫自南入北,与公主相逢,南北两位女性以富于民歌风味的诗来现场应答,展开文学的对话与竞赛,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学事件,展现了二人的文学才华。南北文学的交流对话与竞赛,借两个女子的诗歌对答来展现,十分有趣生动。

两首诗都富于南朝民歌风味,生活趣味浓,用精当譬喻、巧妙双关(丝:丝、思)。

谢诗"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巧用双关:丝兼指丝、思。路通"络",指机上绕丝的部件;又暗指人生路。胜既通"滕",指机上固定经线的部件,与"络"关合;又指女子首饰,称"华胜"、"人胜"(《释名》释首饰:"华象草木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镂金箔为人胜,以贴屏风,亦戴之头。""胜"在此可指陈留长公主。缠绵兼指丝缠绵、情意缠绵。双关的运用,使全诗有了两层诗意,表面写女子纺织,里层却抒发幽怨复杂的情意。谢诗用双关、含蓄的比喻暗示,诗意缠绵悱恻,幽怨中有淡淡的指责埋怨,全然是优美多情的南朝民歌意味。诗中意象完全契合女子的生活。

而公主答诗:"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答诗顺应谢诗的构思、技巧,也用南朝民歌的五言四句、双关与温婉含蓄的比喻,第2、4句也用"丝、时"。巧用双关:目兼指针眼、人眼,丝兼指丝、思,新兼指新衣、新人,故兼指旧衣、旧人。手法、句式、意象都近于前首诗,但语气、情感上却断然拒绝对方,语句干脆简明。

众所周知,唱诗与答诗,比较而言,一般答诗更难。北方公主受汉化国策的洗沐,答诗巧妙聪敏,压过谢氏。所以,南北朝两个女子的以诗应答,是南北文学的接触交流,也是南北文学的竞争交锋,表明北朝后期文学已经十分接近、并赶上南朝文学。(可参见曹道衡等著《南北朝文学史》、《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法国汉学家侯思孟认为:"南朝乐府民歌,包括西曲和吴声,都是中国诗歌史上革命性的诗歌形式。它们代表着全新的东西,代表着享乐主义,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两人的诗也体现出这一魅力。两人写的是同样作为女性的情感,写的是日常生活的平易感受,诗的意象也是古代女性常用的"蚕、丝、针"等。

这两首诗在诗史上有其独特地位,是最早的"次韵、步韵"诗,唱和双方韵脚相同。《四库全书总目》卷186《松陵集》提要谓:"依韵唱和,始于北魏王肃夫妇。"应该更准确地说"依韵唱和,始于北魏王肃谢妻发唱,陈留长公主代夫吟诵答诗";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卷七"古诗分韵"条以《洛阳伽蓝记》所载诗为次韵先例;清人赵翼认为:"则六朝已有此体,以后罕有为之者,至元、白始立为格耳。"王肃与谢氏妻生有一子二女,随母来到洛阳,今存王肃子王绍的墓志、女王普贤的墓志,墓志中也涉及王肃一家先后投北的一些情况,王肃及其妻儿的故事是乱世中千千万万不幸家庭的写照。

这是乱世造成的悲剧,如果我们对时代、社会、文化等背景有所了解,则更能引发阅读的兴趣,有更深的体会,收获也会更多。蒋寅《在斯蒂芬·欧文之后,如何写唐诗史?》中肯定了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的看法。斯蒂芬·欧文强调,对中国古代诗文,要"在阅读作品时补上这个背景的知识,既需要学识,也需要一种想象的行动,一种'它在当时应该是什么样'的强烈感觉......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从远处观察它,就不能充分赏识其蓬勃生机和多彩风姿,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曲解了;这一时代植根于过去诗歌中的根被割断了"。

北朝女性接受了汉化洗沐之后的文学才华,我们还可从胡太后身上看到一些端倪。胡太后写了著名的《杨白花》。《梁书》:"杨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声甚凄婉。"《南史》:"杨华本名白花,奔梁后名华,魏名将杨大眼之子也。"《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杨柳:偏义复词,这里指杨;闼,小门。全诗咏物,抒情合一,用比喻暗示,有字面、里层两层诗意。抒情缠绵婉转,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和南朝诗特色:以叙事诗为外在框架--阳春杨树开花,飘荡落南家,太后落泪并期盼杨花入窠;有简单的情节故事,有太后人物形象,有花鸟譬喻,所以有叙事诗的真切平实,亲切可感;又以抒情立心--中心在抒发太后情意,归根结底还是一首优美凄婉的抒情诗;押韵上也很巧妙高超:花、闼、家为a韵--力、臆、子、里为i韵,声韵与情韵都从外向、舒畅到凄楚、急切,可谓声情并茂。全诗一气呵成,优美动人,体现了南朝民歌的风格。

我们再从墓志来看北朝女性的修养与才情。北齐《李祖牧妻宋灵媛墓志》,写志主宋灵媛:"夫人远禀庆灵,近锺世德。芬芳袭物,光彩映人。纵使朝霞暮雨,比方南国,莲灼苕华,弗能加美。兼以窥案图史,规模保傅,六行四德,不肃而成。织纴绮绘之巧,组络之妙,自擅婉娩之功,无愧葛覃之旨。卒能牢笼众媛,仪范庶姜,秦晋匹也,钦我令淑。良人言求,宋子乃疲十驾,夫人爰适华庭,卒登百两。及结缡成礼,齐眉展敬,闱壶之内,风教穆如,上下悌恭,中外彞序,共沐仁恩,俱仰慈则。房中牖下之奠,苹藻荇菜之虔,肃展清祠,祗奉赞裸。至于比兴鹦鹉,缘情芍药,皆能掩映左嫔,吞含蔡琰。故柔闲用显,贞顺克修,初为梁鸿之妻,终成文伯之母。"

从史书记载来看北朝宫廷对文学的喜爱。《北史·文苑传·序》载:"(北齐后主高纬)初因画屏风,敕通直郎萧放及晋陵王孝式录古贤烈士及近代轻艳诸诗以充图画,帝弥重之。......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文林馆的设立是南北朝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书"近代轻艳诸诗以充图画",可见齐后主对文学之热衷,其实南北朝人都十分喜爱文学,文学氛围相当浓厚。《北史·齐后主冯淑妃传》载,冯淑妃原为丫鬟,"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淑妃弹琵琶,因弦断,作诗曰:'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体现了南朝民歌的情调风。

同类推荐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锦衣当权

    锦衣当权

    卧底十年,铁血军人孟岩重新活了过来,成为一名锦衣卫。一把绣春刀,一身霹雳胆,男儿血,尤未冷,美人随,斗权阉,收漠北,定安南,下西洋,权倾天下!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一朝穿越,武术教练变农家女,爹残娘瞎大哥瘸,每天靠野菜树皮过日子。爷惧内,后奶毒,叔伯滑,姑可怜,还有地主逼做通房。好在夏木槿是个有本事的,上山能打猎,下河能摸鱼,随手抓把柴还能当药使。斗后奶,烧地主,打叔伯,护爷姑,养的一家呵呵笑,斗得渣渣呱呱叫。偶遇极品受伤男,赖吃赖喝赖不走,夏木槿小脸一寒,小手一挥,极品男手里多了把锄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先挖田还是先翻土,自己看着办。”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 ”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 ,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 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 ,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时空之倾城绝恋

    穿越时空之倾城绝恋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一个17岁的美容专业女生,背了袋化妆品莫明奇妙到了一个历史没有记载的时空,她拥有倾城的美貌、她还是天生的经商奇才。到了古代,一下便成有钱人咯!感觉比中彩票还要美好!只是为何老是遇到这个人?从此,他便被一吻定情,在她面前由如被训服的小羊般温顺无比,另人怜爱。“我宁可死,也不愿他们动你一根手指头!”他大声呐喊着。“我爱你,请记得我爱你!”“感觉到幸福了吗?”、、、
  • 遗忘国度之秘银王座

    遗忘国度之秘银王座

    (这是一本纯正的魔幻冒险网游,不是同人也不是穿越,请不要被书名误导……)穿过美丽的巨龙海岸,混迹于危险繁忙的港口城市西门,又在群贼横行的海盗群岛上三进三出——刀斩石像鬼,剑刺灵窃怪,方奕的足迹早已遍布坠星海,成为吟游诗人竞相传唱的盗贼传奇。只是每当独自回想有泪有笑的奋斗历程,惊险刺激的冒险生涯,自己心中的那份挚爱到底在那里?你想象不到的恐怖怪物,眼花缭乱的传奇装备,当然还有和一群损友的热血沸腾的历险,请随我一同进入费伦的魔幻世界!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本书为清代小说。前六十回为《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一回至末一百零二回为《海公小红袍全传》,今存道光十二(1832)壬辰年厦门文德堂刋本。叙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本书文笔粗疏,情节离史实颇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一对一,宠文】无虐点慢热她本圣女,冷傲高贵,嫉恶如仇,阴差阳错与他结识于江湖;他本不要情爱,唯独遇见了她,将尘封已久的心再度打开;因误解而相识,因美好而相恋;美好的情爱让两人心神向往。失忆突变,蟾蜍救命,往事追忆,携手共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事种种,因爱生妒;武林大会,恩怨情仇;因爱生恨,生离死别;重逢之喜,再见之乐,只有体会过才会明了。身在其中,当知其味。她之祝福,他之成全,共谱美好乐章。唯有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爱永恒。
  • 独宠明星娇妻

    独宠明星娇妻

    他是国内声名显赫的艺界掌舵人,而她只是路边捡来的落魄少女。一个走投无路的协议,让她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一场暧昧的游戏,只论存亡,一招不慎,满心皆输……最终,谁才是这场猎爱游戏的终极赢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