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35

第35章 《洛阳伽蓝记》为二重复合型叙事体(4)

3.引出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引出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让古今联系起来,既揭明历史沿革,又表明洛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现元魏汉化历史潮流中文化的自信、自负。引发人们思古之幽情,对历史著名人物事件的亲切感知。昭仪寺有池,京师学徒谓之翟泉也。衒之按杜预注《春秋》云:"翟泉在晋太仓西南。"按晋太仓在建春门内,今太仓在东阳门内,此地今在太仓西南,明非翟泉也。后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于是学徒始寤,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石崇作为西晋著名文士兼一代富豪,他与绿珠的故事为元魏洛都人所津津乐道,人们经过绿珠楼,"想见绿珠之容",古与今就这样联系起来,我们的怀古文学、咏古文学就这样自然而然诞生了。宝光寺,在西阳门外御道北。有三层浮图一所,以石为基,形制甚古,画工雕刻。--隐士赵逸见而叹曰:"晋朝石塔寺,今为宝光寺也。"人问其故,逸曰:"晋朝四十二寺,尽皆湮灭,唯此寺独存。

"指园中一处曰:"此是浴堂,前五步应有一井。"众僧掘之,果得屋及井焉。井虽填塞,砖口如初。浴堂下犹有石数十枚,当时园池平衍,果菜葱青,莫不叹息焉。西晋42座佛寺,元魏时只剩下石塔寺,佛寺浴堂、井的遗迹尚在,已是"园池平衍,果菜葱青,莫不叹息焉",引发人们历史的想象与怅惘,岁月作为天底下最伟大的导演,演绎着这一切。报德寺,高祖孝文皇帝所立也。为冯太后追福。在开阳门外三里。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余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三体石经等作为中国历史上学术史、文献史的名作,有着崇高的地位,作者娓娓叙述这一切,留下珍贵的记录,华夏历史文化就这样绵绵不绝,元魏就在这样推崇汉化中得到飞速的进步。

一座著名的古都有着深厚绵远的历史积淀,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成为这座古都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珍视这些遗产,就是要保存历史的记忆,为民族文化的复兴保存文化的基因。

4.引出著名物品,从而写出丰富有趣的洛都风情浮屠前荼林蒲萄,异于余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荼林实重七斤,蒲萄实伟于枣,味并殊美,冠于中京。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京师语曰:"白马甜榴,一实直牛。"借佛寺引出洛都名产:荼(苹果)、蒲萄,两种著名水果引出天子,天子赏赐宫人,宫人转赠亲戚,亲戚又转赠他人,这样辗转往复,见出元魏洛都人们的社会交际与生活风情,读来趣味盎然。洛都佛寺林立,这些佛寺各有千秋,依托名产让佛寺美名远扬,这无疑是个好办法,所以"白马甜榴,一实直牛"就是一则宣扬名产、宣扬佛寺名胜的好广告。

一如法云寺附记洛阳大市,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酝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借有趣的故事--盗贼饮酒被擒,借该酒的别名"鹤觞、骑驴酒、擒奸酒",借民间流传颇广的谚语"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写刘白堕酿酒技艺之高超,这是最好的广告,形成口碑,形成品牌。有趣的是,刘白堕酿酒一事竟然在《水经注》、《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三部北朝著作中都有记录。

5.引出怪异之事

开善寺引出已故韦英和他的妻子梁氏的故事:韦英死后,妻子不治丧而嫁,仍旧居住在韦英宅里,韦英白日回家责怪妻子,于是"梁氏惶惧,舍宅为寺"。后面再引出铜佛像向侯庆独子丑多索命的故事,"丑多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邻,一里之内,咸闻香气。僧俗长幼,皆来观睹",后"尚书右仆射元慎闻里内频有怪异,遂改阜财里为齐谐里也"。

这两则志怪故事,是两个民众崇信佛教的典型个案,底层平民带着相信的心理传播着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奇幻诡谲,着力于鬼怪与人物的言行描写,这类事件在民间影响极大,增进了人们对佛教的崇信。而整个阜财里这个社区宗教气息浓厚,于是改名齐谐里。(八)交代社会文化背景,有象征暗示作用正文:永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在大觉寺东。......房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簷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百国沙门,三千余人。

注文: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异国沙门,咸来辐辏,负锡持经,适兹乐土。世宗故立此寺以憩之。正文写永明寺的立寺者、地理位置、建筑规模和专为安置外国僧侣之用。注文交代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元魏佛教兴盛,众多外国僧侣纷纷来到洛都这一人间佛国,在加上元魏世宗特别崇奉佛教,注文就为我们理解永明寺规模提供了背景,正文、注文相互配合,各有其叙事功能,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十分和谐。正文: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

注文:其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阊阖门前御道东有左卫府。府南有司徒府。司徒府南有国子学,堂内有孔丘像。颜渊问仁、子路问政在侧。国子南有宗正寺,寺南有太庙,庙南有护军府,府南有衣冠里。御道西有右卫府,府南有太尉府,府南有将作曹、曹南有九级府,府南有太社,社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永宁寺作为皇家佛寺、国家佛寺,处于洛都政治文化核心区,佛寺四周都是元魏王朝政治、文化最重要的官署:朝廷各个职能部门、衙署,有太尉府、御史台、左卫府、司徒府、护军府、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九级府等;朝廷的精神与文化依托即对以儒家为首的中华历史文化继承:国子学,堂内有孔丘像,颜渊问仁、子路问政在侧;最高宗教权力机关:昭玄曹;皇族事务主管机关:宗正寺;国家祭祀与精神凝聚整合:太庙、太社。所以永宁寺地处国家核心区域,王朝的政权运作、社会秩序、文化建树都要牢牢依靠这里,也显现出佛教在元魏的至尊地位,元魏应该说是奉行汉化、崇信佛教这一复合型国策。所以这里是以空间位置来暗示、象征佛教在元魏的地位和重要性的。

(九)伏笔正文:永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在大觉寺东。房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簷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百国沙门,三千余人。

注文:西域远者,乃至大秦国,尽天地之西垂,耕耘绩纺,百姓野居,邑屋相望,衣服车马,拟仪中国。南中有歌营国,去京师甚远,风土隔绝,世不与中国交通,虽二汉及魏,亦未曾至也。今始有沙门菩提拔陀至焉。自云:"北行一月,至句稚国。北行十一日,至典孙国。从典孙国北行三十日,至扶南国。方五千里,南夷之国,最为强大。民户殷多,出明珠金玉及水精珍异,饶槟榔。从扶南国北行一月,至林邑国。出林邑,入萧衍国。"拔陀至扬州岁余,随扬州比丘法融来至京师。京师沙门问其南方风俗,拔陀云:"古有奴调国,乘四轮马为车,斯调国出火浣布,以树皮为之,其树入火不燃。凡南方诸国,皆因城郭而居,多饶珍丽,民俗淳善,质直好义,亦与西域大秦、安息、身毒诸国交通往来。或三方四方,浮浪乘风,百日便至。率奉佛教,好生恶杀。"注文为下文(卷五宋云惠生西行西域、天竺取经)的伏笔,可看作是卷五宋云惠生西行西域、天竺取经的浓缩、预演,为的是引出下文,让读者有全局观,能够心中有数;也使作者能够更加从容舒缓叙写,娓娓道来。

(十)保存文学作品

《洛阳伽蓝记》沿袭《汉书》写法:收罗保存文学作品,这对于研究北朝文学有重要意义。这些文学作品有诗歌、辞赋、官方实用公文、民间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等。

1.书面文学

永宁寺:时兆营军尚书省,建天子金鼓,庭设漏刻,嫔御妃主,皆拥之于幕。锁帝于寺门楼上。时十二月,帝患寒,随兆乞头巾,兆不与,遂囚帝还晋阳,缢于三级寺。帝临崩礼佛,愿不为国王。又作五言曰:"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至太昌元年冬,始迎梓宫赴京师,葬帝靖陵。所作五言诗即为挽歌词。交代庄帝写诗的背景以及这首绝笔诗后来演化为挽歌词的情形。文学赏析请见本书《论洛阳伽蓝记所收录的诗文》。

正始寺,保存了一篇民间文士姜质所写的中国早期园林赋。这篇作品风格独特,手法与语言都值得关注,作品对深化元魏文学的理解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洛阳伽蓝记》的收录,很可能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里了。对其解读请参见本书《论〈洛阳伽蓝记·亭山赋〉的另一种趣味》。2.口传文学

景宁寺载元魏名士元慎两次驳斥南朝人士,语言犀利,富于俗赋特色,可看作是口头创作的辞赋、檄文。元慎正色曰:"江左假息,僻居一隅,地多湿垫,攒育虫蚁,疆土瘴疠,蛙黾共穴,人鸟同群。短发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浮于三江,棹于五湖,礼乐所不沾,宪章弗能革。虽复秦余汉罪,杂以华音,复闽、楚难言,不可改变。虽立君臣,上慢下暴。是以刘劭杀父于前,休龙淫母于后,见逆人伦,禽兽不异。加以山阴请婿卖夫,朋淫于家,不顾讥笑。卿沐其遗风,未沾礼化,所谓阳翟之民,不知瘿之为丑。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岂卿鱼鳖之徒,慕义来朝,饮我池水,啄我稻粱,何为不逊,以至于此?"庆之等见元慎清词雅句,纵横奔发,杜口流汗,合声不言。

于后数日,庆之遇病,心上急痛,访人解治。元慎自云能解。庆之遂凭元慎。元慎即口含水噀庆之曰:"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手速去,还尔丹阳。若其寒门之鬼,□头犹修,网鱼漉鳖,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臛,以为膳羞。布袍芒履,倒骑水牛。沅、湘、江、汉,鼓棹遨游,随波遡浪,噞喁沈浮。白纻起舞,扬波发讴。急手速去,还尔扬州。"庆之伏枕曰:"杨君见辱深矣。"自此后,吴儿更不敢解语。

(文中"□"为漏文。)中国史学著作有一个优秀传统:关注民间口传文学(主要是民间歌谣、谚语,其次是民间故事、笑话等)。《洛阳伽蓝记》一如《左传》、《史记》一样,记录了丰富的民间歌谣、谚语,让我们对元魏洛都社会中下层的民情、心声有所了解,文学之可贵,正在于了解人的生活与思想情感。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高祖名闻义里。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讥刺,竟皆去之。唯有造瓦者止其内,京师瓦器出焉。世人歌曰:"洛阳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以七言歌谣写出都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写都市不同区域中的社会歧视、文化歧视。古往今来,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文化的歧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十一)以对比来间接抒情

开善寺记王子坊盛时: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缥囊纪庆,玉烛调辰。百姓殷阜,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文中详细记载河间王元琛与高阳王、章武王斗富的故事。最后写道:经河阴之役,诸元歼尽,王侯第宅,多题为寺。寿丘里闾,列剎相望,祗洹郁起,宝塔高凌。河间王身前贪婪豪奢,死后舍宅为寺,任众人流连观赏,构成对比。物是人非,在不露痕迹中谴责讽刺河间王,其讽刺含蓄而有力,以对比手法的描写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所以《洛阳伽蓝记》的杰出文学成就之一就表现在文体的创新上,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注释,也能小中见大。

同类推荐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隋唐洛阳

    隋唐洛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热门推荐
  • 都是吻惹的祸[完]

    都是吻惹的祸[完]

    内容简介:一个恶作剧的吻,引来了两个少男少女的纠葛……可恶……崔志枫,你死定了……看她可爱莓子不把你整得人模人样不可……哇卡卡……好友文:《暴戾的宠爱》http://m.pgsk.com/a/108164/推荐《总裁的专属女佣》http://m.pgsk.com/a/99579/推荐:《穿越——替身宠妃》http://m.pgsk.com/a/105251/————已恢复正常更新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们有时候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自己的朋友没有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纯洁的友情”,也不要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抱怨别人没有“友情”。其实互利互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
  • 穿越废材王妃:凤凌天下

    穿越废材王妃:凤凌天下

    她,前世无敌的特工,转世为被毁婚的废物,当她展露锋芒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绝代潋滟,凤凌九天!且看她如何调教美男,玩转异世,在乱世浮沉中,独步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销售是个好职业

    销售是个好职业

    顶尖销售人员不凡的魅力让人景仰膜拜,而低微的销售人员又让人无时无刻不鄙视。它让不少走近它的人很快尝到甜头,更让许多接近它的人吃尽无数苦果。销售是生死艺术,有人因此进入天堂,有人因此下了地狱。你想走哪一条道?我已经听到了,是天堂!本书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销售心得,给销售新手指出了一条从开始就正确的道,让新手: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同时为新手们提供了许多销售的理念、实用技巧、方法、策略。让新手一人行就能很清醒地避开弯路、避开无知、避开伤害,找到方向、找到方法、找到力量、找到智慧,在销售这条玄妙的大道上顺利打造自己的美好“钱”途。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 疯魔乱

    疯魔乱

    疯魔者,疯魔大陆万古传说的禁忌,有关疯魔者的传言,那是无人知晓的秘辛。有言曰:疯魔出,仙佛屠,神鬼诛!无尽的传奇因为疯魔者而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够堪破疯魔者的秘密。林凡,落魄家族林家的少族长,他从小便是有着无数的光环,有着光宗耀祖,成为强者的志向,奈何天不随人愿,意外的发生也是使得他在巨大的生死之间挣扎着,痛不欲生,苦不堪言!但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却是彻底的改变了林凡的一生,从此他走上了与天地争命的道路。甚至连他自己都是不知道,疯魔大陆也是因此逐渐的变化着......
  • 冷玥华歌

    冷玥华歌

    天打雷劈,她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修真竟然也有学院制?还时不时有魔界来袭?这学生也当得太危险了吧!一众天才俊男美女之间,丑小鸭的修仙奋斗史正式展开,腹黑帅哥,正太养成,卧底无间道,阴谋与爱情,女王与后宫……咳……一个都不能少。
  • 海拔3658

    海拔3658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