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34

第34章 《洛阳伽蓝记》为二重复合型叙事体(3)

(四)前后呼应,完成主题的呈现

《洛阳伽蓝记》多次出现"京师迁邺"一句。

永宁寺"十月而京师迁邺"。先写佛塔焚毁,历历在目,叙事婉细:"火从平旦大发,三月不灭,周年犹有烟气",以"雷雨晦冥,杂下霰雪"渲染悲怆景象、凄清伤感气氛,写天子、"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略加点染,一幅世纪末的惨相跃然纸上,尤其写"三比丘赴火而死",慷慨悲壮。后来有人在东莱郡"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最后永宁寺彻底地、永远地消亡了,"十月而京师迁邺",元魏王朝也灭亡了,洛都被弃,走向残破凋零,一个伟大时代就此终结。这样,佛寺与王朝的兴亡史二者同步,将佛教、王朝命运融为一体,一笔兼写两面,哀悼佛教与王朝的命运,沉痛无比,感慨尤深。(永明寺附记平阳王始造五层塔一所)土木毕工,帝率百僚作万僧会。其日,寺门外有石象,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

(永明寺附记孟仲晖)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前厅须弥宝座。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佛像神异无比,能无故自动,低头复举,能夜行,却都指向"京师迁邺"。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一次次奏响北魏灭亡的挽歌,余韵悠悠,从佛门的灵异写到人世的更替衰亡。这是卷四城西结尾写的,结合第五卷内容,应该说正面直接集中表现北魏洛都就到此结束,所以,作者不忘在结尾时用最后一次鼓槌,敲响北魏灭亡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写来简明,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感慨、回味,也是"结上",哀悼北魏洛都佛教、王朝兴亡命运至此结束,从而完成主题的呈现。卷五开头写城北,篇幅短小,显然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开场白,为的是引出出使西域、印度这一正文;卷五是一个象征,在全书空间封闭结构中,开启一个敞开式结构,面向西域、印度,把笔触伸向更为广大、遥远、色彩更为斑斓的异域天地。

(五)交代细节

《道荣传》: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贴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入山窟十五步,西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却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希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

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道荣带着崇敬礼拜之心瞻仰、描述一系列佛教圣物、圣迹:佛顶骨舍利(大小、色泽、形状)、佛袈裟、佛锡杖、佛牙佛发舍利、佛影、佛浣衣处、如来手书。详细交代佛教圣物圣迹的细节,带着佛教徒特有的虔诚与崇敬,在圣物圣迹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意,让人越发觉得神异、庄严,道荣朴素而动人的笔记杂记体、小品文写法,简短灵动。《洛阳伽蓝记》引《道荣传》共七处,前六处集中在记雀离浮图一段,考异或补缺;后一处补惠生与宋云叙述不全的一系列佛迹。

(六)并置、罗列不同说法,这是佛经汉译"合本子注"体例的最本质特征

雀离浮图是佛教史上最著名佛塔,是佛教徒十分崇敬的佛教圣物圣迹。 叙述雀离浮图非常详细,用了987字,细致多角度叙写,将本、子注相结合,把客观描述呈现与引用佛教神话传说、当代人口述结合起来,既真切动人,又充满神异、光怪陆离的色彩;既有宗教的庄重虔诚意味,又有奇异想象,能极大满足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激发无穷想象空间,近乎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纪实与奇幻结合,实与虚交融。正文:至乾陀罗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图。注释:《道荣传》云:"城东四里。"

正文:佛入涅槃后二百年,果有国王字迦尼色迦,出游城东,见四童子累牛粪为塔,可高三尺,俄然即失。注释:《道荣传》云:"童子在虚空中,向王说偈。"注释里补充交代童子是在天空中向王说偈,叙事显得更神奇,充满佛教神话色彩。

正文1:王怪此童子,即作塔笼之。粪塔渐高,挺出于外,去地四百尺然后止。王始更广塔基三百余步。注文1:《道荣传》云:"三百九十步。"正文2:从此构木,始得齐等。注释2:《道荣传》云:"其高三丈,悉用文木为陛,阶砌栌栱,上构众木,凡十三级。"一边叙述正文,一边灵活恰当地给予注释。两次引用加以注释,罗列不同说法,叙述严谨平实。下面更加详细补充叙述佛塔高度、建筑材料、建塔方式方法、佛塔的级数。正文:上有铁柱,高三百尺,金盘十三重,合去地七百尺。注释:《道荣传》云"铁柱八十八尺,八十围,金盘十五重,去地六十三丈二尺。"注文罗列不同说法:高度、大小、金盘数量。

正文:施功既讫,粪塔如初,在大塔南三步。婆罗门不信是粪,以手探看,遂作一孔。年岁虽久,粪犹不烂,以香泥填孔,不可充满。今有天宫笼盖之。雀离浮图自作以来,三经天火所烧,国王修之,还复如故。父老云:"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正文叙述佛塔的神异、奇诡,充满佛教神话色彩;佛教预言,"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到元魏时,已"三经天火所烧",暗地里写出虔诚佛教徒的惶惑、恐惧、忧虑。注文:《道荣传》云:"王修浮图,木工既讫,犹有铁柱,无有能上者。

王于四角起大高楼,多置金银及诸宝物;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至心精神,然后辘轳绞索,一举便到。故胡人皆云四天王助之。若其不尔,实非人力所能举。"注文补充建塔时的神话传说故事,赞美"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至心精神",所谓"精诚所至,玉石为开",虔诚庄重表达对佛教的崇敬之情,所以正文、注文相互补充,二者相得益彰,查漏补缺,罗列不同记载,既求真务实,又充满神异诡谲。正文: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彼国人民,须禁日取之。注文:《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注文集中描述了有关佛祖的一系列圣物圣迹,并融入了宗教徒的深深情意。

(七)自由灵活引出丰富有趣的人、事、物,展现洛都社会、文化生活风貌

《洛阳伽蓝记》全书以佛寺为正文,佛寺成为叙述的焦点、中心,是"聚",构成《洛阳伽蓝记》叙述的魂魄;但作者又把视野、笔触指向广大的尘俗天地,写丰富驳杂的尘世社会文化景观和人、事、物,展现出元魏、洛都丰富有趣的社会文化景观,这是"散"。全面关注佛国与尘俗两个世界,这是《洛阳伽蓝记》最富创造性、最重要的贡献,《洛阳伽蓝记》也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熔正文、自注于一炉的著作,时断时续,时聚时散,时出时入,时而佛寺时而尘俗,作者带我们自由游走于广大的天地间,真的是达到了古代文艺最高境界,即"游心游目"境界。陈鼓应曾谈到《庄子》中的"游"。"游"是熟悉水性的人在水中的自由活动,传导出顺其自然、适意而行的意味,携带着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影子。"自由性与非功利性是旅游两个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和标志"。

《庄子》多"游"字,内篇约三十多处,外篇约四十多处,杂篇约二十多处。张中行在《〈洛阳伽蓝记〉里的一点牢骚》说,杨氏是写"闲话"的高手,谈到《洛阳伽蓝记》的魅力,"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新颖,单纯的追记佛寺;二是内容丰富,笔由佛寺伸向四面八方,上至政事、名流,下至民风、市井,几乎无所不有;三是文学气味很浓,文字优美,故事性强,有小说、剧本那样的吸引力。全书以方位为纲,以佛寺为目,写了五卷。作者是写'闲话'式文章的能手。......是将焦点凝聚在寺院中所发生的记忆,将其相关的史事在时间和空间相互交错,在客观且巨细靡遗的记录之中,暗藏着杨衒之对这一特定时空--北魏洛阳,所发生的历史加以回顾与春秋之笔"。而钱锺书曾分出小品文,称之为家常体,是"不骈不散,亦骈亦散;不文不白,亦文亦白,不为声律对偶所拘,亦不有意摆脱声律对偶,一种最自在,最萧闲的文体"。

作者是说"闲话"的高手,近于《世说新语》;小品,自由灵活,散点透视,闲淡而悠远,没有限制,淡雅有趣,耐人回味,以佛寺为依托,自由延伸,指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1.引出与佛寺相关的著名人物融觉寺,清河文献王怿所立也,在阊阖门外御道南。有五层浮图一所,与冲觉寺齐等。佛殿僧房,充溢一里。比丘昙谟最善于禅学,讲涅槃、华严,僧徒千人。天竺国胡沙门菩提流支见而礼之,号为菩萨。流支解佛义知名,西土诸夷,号为罗汉。晓魏言及隶书,翻十地、楞伽及诸经论二十三部。虽石室之写金言,草堂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流支读昙谟最大乘义章,每弹指赞叹,唱言微妙,即为胡书写之,传之于西域。西域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昙谟最为东方圣人。表彰比丘昙谟最在佛学上所具有的高超造诣和杰出贡献,天竺国胡沙门号为菩萨,西域沙门号为东方圣人,外来佛教进入中国,昙谟最的卓越佛学造诣与讲解得到西域、天竺僧人的推崇,成为中外佛教交流、文化交流的佳话。其他如追先寺引出往来于南北朝的东平王元略,详细叙述他往来南北朝的传奇经历,折射出南北朝政治对立中有社会、文化上的交流,元略客观上充当了南北文化交流的使者。正觉寺牵出来自南朝、对孝文帝汉化国策实施贡献颇丰的王肃的故事。

2.引出都市建筑景观景乐寺,在阊阖南御道东。西望永宁寺正相当。寺西有司徒府,东有大将军高肇宅。北连义井里。义井里北门外有桑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荫,多有憩者。正文写景乐寺后,作者以散淡的笔墨交代"义井里北门外有桑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荫,多有憩者"。写桑树、甘井、石槽铁罐这些公共设施,方便行人,可见古代都市设计是多么周全、亲切,读到这样的文字,洛都景象似乎就在眼前。永宁寺结尾也曾写到"四门外,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写出洛都风光优美,人们生活的惬意舒适。这样的都市才真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息于斯的好地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才得到践行,这样的城市生活才是富于人文关怀的。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三国之妖才

    三国之妖才

    中午,太阳晒着吕睿的屁股,掌门令牌被吕睿的脚趾勾着!徐庶在门外说:“大人,丞相又找你了。”房内,曹节摇晃着吕睿说:“夫君,快起来,父亲又派人找你来了!”“爹爹,曹丕舅舅找你上朝呢!”“咳咳,苦命啊,又要上朝,哎,没办法,为了家人,谁叫一个是我岳父,一个是我大舅子。”曹操:吾婿多谋,孤百年后,可为托孤之人!诸葛亮: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孙权:江东基业,毁于一江湖游侠!陈寿:文信侯,吕睿,字不凡,性懒惰,智计百出,天下俊杰!80后吕睿穿越三国,当个妖才谋士,弄个掌门玩玩,搞个候爷当当,没事弄下发明,欺负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更多精彩,尽在三国之妖才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热门推荐
  • 酷酷王爷别样妃

    酷酷王爷别样妃

    方晴儿———女主,穿越时空,回到不知名的朝代,原身为当朝宰相之女。苏醒三天后嫁入三王爷府,成为一名有名无实的王妃。萧然————男主,原是皇子,五岁离开人人羡慕的皇宫,只为可怜的母后。放弃皇子的身份,成为鬼影帮帮主。为了她,他知道了如何去爱,如何看到生活的美好。只是,她是自己皇弟的妃……龙湛————男主,塑阳王朝三王爷。塑阳王朝皇上之三弟,十五岁任塑阳王朝震远将军,三年平定边疆战乱,为塑阳王朝扩充疆土无数。为人冷酷,门厅冷清,因无人敢登门拜访。据说为了一名烟花女子,与皇太后关系恶僵。为了留那名烟花女子在身边,被迫答应迎娶当朝宰相之女。龙域————塑阳王朝皇上,二十岁登基,治理国家有方,深受百姓爱戴。龙冕————塑阳王朝二王爷,每日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她,因缘即会,前世生活了无希望。谁知,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享受了第二次生命,并且身份高贵。只是,才来了三天就嫁。那个冷面王爷,传言那么恶,扮酷,谁不会啊?只是,我为什么要嫁他啊?可是,这个娘,可怜的娘……嫁就嫁,谁怕谁?他,生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如何欢乐。他的生活只有一抹色彩,那就是灰色。直到她的出现,才让他的生活,有了一抹跳跃的红。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在哪里,即使所有的人放弃了她,他还是执着的在等她、寻她。一个有名无实的王妃,连拜堂都不去,那些庸俗脂粉,哼,为了芸娘,才不得不娶,这只是缓兵之计。不出一个月,就让她哭着回宰相府,再无瓜葛。谁知,她还真是不一般,就是这样的日子,也过的风生水起,有点好奇……微风修改了简介,将萧然和龙湛都列为男主。以前不会写简介,现在写起来也依然是马马虎虎。亲们见谅哦。PS: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写作手法,我的文塑造的女主也不是完人,性格缺陷无可避免。若是提建议,小作欢迎至上,若是指手画脚,请自行离开,以免影响小作心情.小作心灵脆弱,请大家不要轻易打击,小作在这里真诚拜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混沌生死诀

    混沌生死诀

    现代人古枫,穿越到了仙侠世界。在一个神秘老者的帮助下,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蜕变为一个修真奇才,凭借着天生的优势,他更是将《混沌生死诀》修炼到了极致,从而掌控了天地大道,成就了无上圣道!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5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5季)

    此书是按照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卷整理收集的零分作文集,是前四季的延续,也是别具一格的最全最新的版本。作文的内容结合了最近的热点事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内容更加精彩,观点更加新颖,文风更加独特!
  • 灭亡之无上神域

    灭亡之无上神域

    无尽的黑暗,当穿梭在黑暗中,你会发现,在那无尽的黑暗之中,存在一片大陆,大陆之广,无法形容,名为“无上神域”的远古大陆,最终却是破裂成千万星系。也不知道是何原因,无尽的黑暗化作万千平行宇宙。远古算师预言,无上神域可能会重聚。那时将是世间万物毁灭之时,而他踏上这条路,就肩负着阻止灭世的重任。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出轨俱乐部

    出轨俱乐部

    60后的刘贝拉:一路小心呵护着婚姻,在政府里做官员的老公还是被围城外的迷人景色吸引,而且还有了私生子。
  • 三品废妻

    三品废妻

    睁开眼,她是备受欺凌的草包公主,他的妻妾个个踩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靠,这个混乱的年代,公主两个字这么廉价,无所谓,落难的凤凰也能成为吃人的母老虎!夫君权倾天下,对皇位虎视眈眈,对她更是置之不理,视作废物!没关系,她最善长引起别人的注目!不,仅仅是注目还不够,她要别人敬畏的目光!本来,只想报复社会,无奈她就像一颗启明星一样耀眼,吸引了众多不相干人等,狂蜂浪蝶找上门,个个身份非凡,相貌俊美,一坛子醋,把她那自负狂妄的夫君差点没酸死!相国府内风云变,智斗群妾,一步步爬到他身边的位置,他才惊恐的发现,这个废物公主,已经有了动摇他权力的资本!她装,装清纯,装孙子,背后,却笑的像只毒蝎子,致命逼人!她骗,谎言连篇,圆滑老练!她诱,致命的妩媚,巧笑倩兮,举手投足尽是勾人慑魄地魅力!一个黑帮女魔头闯入古代,玩转权臣,玩弄手段,且听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