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众所周知,北宋是我国文化的一个巅峰时期。由于国家对科举的大力补贴和支持,大量的寒门子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使得全国上下文风鼎盛,其中涌现了无数名流,千古的文人墨客,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传承。
但若论起这段巅峰时期的巅峰,那还是非宋仁宗时期莫属,宋仁宗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但是他性格宽仁尊重文人,后世赫赫有名的三苏、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曾巩等文人都是在他执政期间走上了历史舞台。
这些名传千古的文人之中,最受人推崇的莫过于苏轼了,他的诗词在当时冠绝天下,至今也是无人可以超越,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经遇到过不可解的难题。
王安石曾为了教训他出过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敢对。
01 朝堂冤家
王安石之所以要教训苏轼,还得归结于他们在朝堂上的冲突。
两人虽然是在宋仁宗时期科举入室,但是真正走入政治圈上层还是在宋神宗时期。众所周知,宋神宗是个有雄才壮志的君主,他对如今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深感痛心,于是不顾朝堂上下的反对,坚持请王安石出山主持新政,改革变法。
王安石性格刚正执拗,胸中装着的是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宋神宗如此信任他,将改革之事全盘托付,他恨不得以死相报。
所以在改革期间他表现得极为激进,用铁腕手段镇压了满朝上下的反对声,坚定不移地在国内全盘实施新政。
不得不说,王安石主持的新政的确有可取之处,宋神宗也凭借着这次改革积累了大量的钱财物资,为后来的五路伐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新政的弊端也是无法忽略的,王安石的众多决策初心是为了百姓着想,但底下的官吏却为了政绩胡作非为,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就比如王安石实行的青苗法,让无钱购买种子和苗的农民和官府借贷等到收获了再还给官府,这本意是让百姓们能够低息贷款,不用遇到天灾人祸就卖房卖地卖身给大户。
可地方的官吏们为了从中取利,就逼迫所有百姓们都去贷款,然后收取高额利息,让更多百姓破产。
苏轼就是看出了新法的弊端,所以一直站在旧党那边抨击新法的种种不妥之处,哪怕他曾经和王安石私交甚好,但朝堂之上,两人从来都是互不相让。
02 挥手贬谪
王安石和苏轼这对朝堂冤家在政治上斗得是不可开交,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和苏轼所参加的旧党,隔三差五就要来场骂战,都抨击对方是祸国殃民。
可这并不代表,两人的私交就这么完结了,他们是政治立场不同,而非是互相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恰恰相反,苏轼敬佩王安石的刚正敢当,而王安石也欣赏苏轼的豁达开朗,两人往往上午还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下午就约着对方去赏花,喝酒泛舟湖上。
因为他们都处于当时文化界的顶峰,所以还经常有脍炙人口的诗篇传出。
不过随着新旧两党之间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有一次,王安石因为朝堂的事心烦,独自躺在花圃里的摇椅上整整一晚,直到第二天天明,他才长叹一声,挥笔写下一副上联:“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昨天夜里西风刮过花圃,把菊花吹落了一地。
写下上联之后,王安石沉吟良久,也没有写出下联,只好暂时作罢。
恰好下午时苏轼来拜访,一眼就看到了这幅上联,他先是哈哈大笑,又见王安石没有对出下联,于是拿过笔就写下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轼的这幅下联是从自然现象出发,秋天的菊花与春天的花不同,落的时候也不会大片落下。
他以为自己这是提醒了王安石,谁料没过多久,王安石就突然发难,一连贬折了旧党的众多官员,而他就在其中。
03 千古绝对
不同于其他被贬谪的官员,苏轼虽然也因为仕途的不顺而伤怀,但却没有一直沉溺在悲伤之中。
而是积极努力地生活。在外放的时候,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储备,带领百姓们修水渠建桥梁,做出了不少政绩,可他心中对那副对联,依旧是无法释怀。
一次机缘巧合,苏轼在一间佛寺的后院里,突然看到了一种黄花被吹落满地的场景,这时他才明白,当年他对于王安石的“指正”,是何等可笑。
他以自己没见过的风景去否认王安石的诗句,实在是过于轻狂。
除此之外,被贬谪的这段时间,苏轼也意识到了王安石那副上联真正的用意。王安石表面是在写被吹落的黄花,实际却是在感叹朝堂的风波不止,无论是以他为首的新党还是死对头旧党,都像吹落的黄花一样,无法抗拒西风的肆虐。
王安石虽然贬值了苏轼,但并没有赶尽杀绝,相反,在这段时间里,苏轼直面人生的挫折,思考出了许多人生道理,积累了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也更贴近百姓们的生活。
这才有了后世我们所熟悉的那个苏轼。
不过天性就是天性,就算经过了再多挫折,苏轼也依旧改不了自己刚直豁达的性格,新党有错的时候,他指责新党,后来司马光上位全面废除新法,他也依旧出头抗议,只因他认为新法中的利民之举不该因朝廷倾轧而废止。
从那之后,苏轼便开始了他一路被贬的生涯,可直到贬去了海南,他也没能给那副对联对出满意的下联,这副对联也从此成为千古绝对。
苏轼的才华虽然出众,但他公正豁达的品格却在官场上屡屡碰壁,他天生不适合官场,却一生都在官场内打转,只能以诗词明志。
而与他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政治经验却明显比他丰富,所以这千古绝对,他对不出来,后世之人就更不敢对了。
我国一个生僻姓氏,笔画仅三笔,别看简单,大多数人不认识
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据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姓氏共有5730个。只是有些姓氏因为战祸、民族融合等原因逐渐消失了。有一些生僻姓氏,虽然传承了下来,但在生活中也很难遇见。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生僻姓氏,就是“彡”姓,只有三笔,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偏旁部首。这个字看着简单,但能读出来的人寥寥无几,据说还曾经难倒了一位皇帝,你知道“彡”字怎么读吗?读书号2023-05-10 17:22:030000题目仅一个字的8首唐诗,却惊艳了千年
为谁辛苦为谁甜!题目虽然只有一个字,却依然成为了千古绝唱!这些一字题诗,不可替代的经典,再忙也要读一次。《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读书号2023-04-23 15:32:010000杨过,唯一打败3个5绝的高手,却唯独斗不过1人,这人张三丰也打不过
巅峰的杨过,武功究竟怎么样?他可以打败几个五绝?他到底是不是神雕第一高手呢?对于这些问题,杨过粉丝是极为关心的。今天,我们就根据原著,一起来分析一下。【1】很多杨过的拥趸认为,杨过的武功实际上远超其余四人,也就是郭靖、周伯通、一灯大师和黄药师。这是真的吗?不得不说,在双雕时代,金庸先生其实是在有意地平衡五绝高手之间的武功,甚至多次不惜制造矛盾,也要保持五绝之间不胜不败的局面。读书号2023-05-26 10:49:560000邀月怜星在《绝代双骄》中的结局怎样?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很凄惨
在《绝代双骄》中,邀月和怜星是移花宫的大宫主和二宫主,这两人都是国色天香,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令江湖男儿倾慕不已。除了美貌出众之外,她们的武功也是顶尖,正因为武功高强,所以江湖中很少有人敢惹移花宫,一听到移花宫的名字就吓得退避三舍。读书号2023-05-25 18:59:250000冷战时期西柏林的人口发展与居民收入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把人口水平作为经济重要性的杠杆,把人口变化作为经济变化的标志。根据表3.1可以看出二战后,从1961年有数据统计起到1985年整个柏林人口总数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西柏林人口数量呈现小幅度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东柏林人口数量有小幅度的增长,这一情况与柏林墙的修筑限制东柏林人口向西柏林人口流动有密切的关系。读书号2023-05-24 04:31:4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