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趣解经典
以众所周知的背景,重新改造经典,新旧对照,自有情趣。我国古代典籍特别多,并且多为文言文,甚至许多我们到现在也仍没有整理,所以这些典籍与我们现在的口语相距甚远。但是我国古代的经典作品我们一定知道不少。熟读唐诗宋词的人更多,中国古典文学的名篇名句早已深深地融进了人们的心中,而且千百年来极其稳固地沉淀在人们的意识中了,它不能有半点的误解,理解的稍微偏差,都会产生极不合适的感受。
歪曲经典式的幽默就是利用众所周知的古代典籍或现当代的经典,把它们作为完整的背景,然后作出荒谬、歪曲的解释,新的理解产生的意义与旧义之间的反差越大,造成的幽默的效果会越强烈。歪曲经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故意歪曲,即明知这样理解是对原文的一种误解,而故意这样曲解;另一种情况是望文生义,不理解原文,而以直接的表面的含义去理解经典,造成了笑语。
有人对孔子是这样理解的: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办私立学校的人,而且也是第一个办补习班的人,不是因材施教,而是由交钱的多少规定可以享受到的福利,他规定了:
三十而立:交三十两的只能站着听课。
四十不惑:交四十两的可发问,直到你没有问题。
五十知天命:交五十两者可以知道明天小考的命题。
六十耳顺:能出得起此价格者,老师可以讲些你喜欢的话给你听,让你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上课躺着坐着来不来由你。
看完这些解释,禁不住放声大笑,这些经典从小到大熟知于我们的心中,经这样解释后离题万里了。
这些幽默的产生实际上首先取决于对经典的熟悉的程度,必须彼此心领神会原文的含义,同时要善于发现哪些词语极易被误解,然后突出这些误解的词。这要我们在长期的读书活动中深深体会,同时也要大胆联想,去故意“误解”一些经典。至于望文生义式的歪曲经典则偶然性的机会太多了。
2.面对生活笑一笑
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夸大或缩小,大肆渲染,引起极大的反差。夸张是文学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都熟悉的一些名句,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丰富的想象才表现出的艺术意境。“朝如青丝暮成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将抽象的、难以明言的感觉放大突出出来,将它合情却不太合理地借这种明确的、可感知的形象描述出来。夸张更是现代艺术作品中经常用到的艺术手法。如小品、相声中经常用到的许多幽默手法就是借助夸张而完成的。
所谓夸张式的幽默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生活中的一些合理的冲突极力夸大,大肆渲染,引起与原来的合理的因素产生极大差别、从而在极不合理处产生幽默。
齐国有一位健忘症患者,病情严重,他妻子叫他去找著名的郎中艾子给他治一治。他骑着马拿着弓箭就出去了。不一会儿,他因为要方便,就把马拴在树上,箭插在地上。等到方便完了之后,他看到地上的箭吃了一惊说:
“好危险啊,哪里射来的箭?几乎射中我。”
他又看到树上拴的马,大喜说:“虽然受点虚惊,可拾到一匹马。”
他拉起缰绳就要回家,脚却踩在自己拉的大便上,跺脚骂道:“真倒霉,踩了一堆狗粪,把脚弄脏了。”
他打着马回到家里,却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家。他妻子大骂他一顿,这个人又很惊讶,说:
“我从来不认识你,为什么要骂我?”
这个故事把健忘症的言行夸张到了怪诞的地步,自然会招致一连串的笑声。
再举一例:
有两个人相互吹嘘自己国家的桥高。甲:“在我们国家的那座桥上,一个人如果想自杀,十分钟后才能落水淹死。”
乙:“这算什么?在我们国家的那座桥上,一个人想跳下去自杀,你猜他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
夸张常用来吹牛,吹牛者神吹海聊,以博一乐。
还有两个人吹嘘自己国家的机器技术先进。
甲:“我们国家发明了一种机器,只要把一头猪推倒机器的入口处,然后转动把手,香肠便会从机器的另一端源源出来。”
乙:“这种机器早已过时了。我们国家现在发明了一种机器,如果你觉得香肠不合口味,只要将把手倒转一下,猪便会从原来的入口处退出来。”
真正的神侃海吹,听众自然大笑不止。
运用夸张式的幽默时,应注意首先抓住对方的特点,然后要对这一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或者突出这一特点,将它取出后放大十倍、百倍,或者顺着他的这一特点而进行“似乎合理”的逻辑推理,而产生强烈对比的效果。以上两则幽默恰好反应了这样的特点。
3.聪明与愚蠢一墙之隔
表面上“装疯卖傻”,而心中却是“明镜高悬”。常言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们生活中常常是陷入无法自知的情况。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和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同一个道理。而在运用幽默的方式中我们却可以逆而行之。有时需要大智若愚,假装糊涂,将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痴言傻语”表现出来,抓住这“糊涂一时”,会收到极佳的幽默效果。
假装糊涂式的幽默是指言行不一,语言中是“装疯卖傻”而心里却“明镜高悬”,表里不一,把真实的意思和想法隐藏在“痴傻”的言辞中,通过表象和本质的区别之间的冲突而产生出了幽默,假装糊涂式的幽默更多的用在自己处在困境中或是委婉批评别人的。通过笑声解脱自己或批评别人。
看下面一则幽默故事:
晚饭刚吃过,小明在写字台前坐下来,摊开作业本,准备做当天的家庭作业,小明的爸爸在旁边的床上躺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发出了又粗又响的鼾声,把小明弄得简直没有办法把作业做下去了。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既不让爸爸被叫醒后生气,又能使自己安静地做作业的好办法。
“爸爸,快醒醒!爸爸,快醒醒!”小明使劲地摇着熟睡中的爸爸。
爸爸被推醒了,很是不高兴,气鼓鼓地问小明:“我才睡着,你推喊什么?”
小明满脸委屈地回答道:“我看你打了半天鼾,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才把你喊醒,好让你坐起来好好休息一下嘛!”
这篇幽默中,狡黠的小明并没有如实地向爸爸说他的鼾声惊扰了自己的学习,而是装作傻乎乎的样子,说怕爸爸打鼾打累了,把他叫醒休息一下。小孩装出来的呆傻与成人就是有所不同,显得天真、谐趣得多,这倒更增添了对话的幽默成分。估计爸爸哭笑不得之后,会给小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假装糊涂式的幽默法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然后通过“痴言傻语” “装疯卖傻”的话语讲出来。其实是表面胡言乱语,而实际高度机智、大智若愚,把自己的聪明才华隐藏在木讷呆痴的表现之中。第二要假戏真作、一本正经,虽然你所讲的如同疯话,但是却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说出来,千万不要表现得如同白痴一样,那就被人认为是真痴真傻了,而达不到强烈的效果,幽默感也受影响。
第三要心照不宣。假装糊涂的语言后面,是真实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对方要能理解,否则,同样达不到幽默效果。
假装糊涂式的幽默一般主要通过本人直接表述,以我为主动,开门见山,善意调侃,能帮你调节气氛或摆脱困境。
4.巧用手段脱窘境
面对脉脉柔情,你怎能拒绝呢?选择幽默的方式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伤害别人。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首永远的赞歌。爱情的完满的过程应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但生活之中常常出现的却是一方火热,一方冷漠,因而总难奏出和谐的乐章。在学校校园里,尤其是大学校园中,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师生恋。一般来讲,师生恋总是发生在女学生和男教师之间。师生恋本也无可非议,但是由于发生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面对女学生的脉脉柔情,老师回应和拒绝都面临着同样的结果——残忍。可是如果避开正面,从侧面以幽默的方式回答她,会处理地圆满无缺的。
所谓委婉拒绝式的幽默我们这里指的主要是如何避免女学生炽烈的爱情,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可以从侧面进行委婉的回答,在笑声和幽默之中拒绝她们。在许多情况下,大学女生对她们年轻的男教师的爱有极真诚纯洁的色彩,如果严厉迅速地拒绝这种美丽的感情,会使学生感情受挫,生活受到打击。但是,为了真正地向学生负责,多数情况下老师都会明察秋毫最终选择拒绝,而在方式中就最好采用柔婉的幽默方式。
有一位大学女生偷偷地爱上了教逻辑的男老师,开始时见到他就面红,后来是急切地盼着上他的课,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地步。快到期末的时候,他多次暗示并给老师递了一个条子,上面写道:“有人问我这样一道逻辑题,我爱上了你,求证:你也会爱上我。这个题目我做不出来,所以想请您帮我解答一下。”老师见到条子,终于知道这件事如决堤之水一样。但是明摆的,这是不可能的,但又不想直接去拒绝她。于是灵机一动,用幽默的方式给她写了一封回信。
证:能够爱别人的人应是好人。对于你来讲,我应是别人。你能够爱别人,说明你是好人。好人,人人都爱。既然你是好人,那么人人都爱你。这个人人当然包括我。所以,我也爱你。
老师的答案机智而灵巧,在回答之中,他幽默地用逻辑方式把原来的意思做了微妙的转变。将学生字里行间暗示的爱情的“爱”偷偷地转换成了博爱的“爱”。这样委婉而幽默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正的意思,没有明确地拒绝别人,更没有引起不安和尴尬。
还有一次,一位女生爱上了一位男教师,当教室里只有他们两人时,这位女生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的老师,问了一句:“老师,如果你见到有人在课堂上写情书,你会怎么办呢?”